1
|
从“隐喻”母题到“隐逸”主题——以《二十四史·隐逸列传》为分析路径 |
赫云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游仙"意象 |
杨金梅
刘忠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3
|
|
3
|
老子归隐故乡考 |
张松辉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4
|
金庸武侠小说的退隐意识 |
张乐林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05 |
3
|
|
5
|
理想的维护与失落——析儒家的隐处思想 |
白艳玲
|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
2005 |
2
|
|
6
|
南宋词人黄昇隐居的社会文化动因探析 |
薛泉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7
|
“大错和尚”钱邦芑 |
黄万机
|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
2009 |
1
|
|
8
|
金代文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刘祁 |
杜成辉
|
《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6 |
1
|
|
9
|
招隐·朝隐·归田——从《七辩》、《应间》、《归田赋》看张衡的隐逸心迹 |
杨清之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2
|
|
10
|
王维山水诗空寂之美探析 |
曹军
|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4 |
2
|
|
11
|
同写宦游感 意象各有别——苏轼、柳永的《满江红》词对读 |
任在喻
|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
2003 |
2
|
|
12
|
李渤是成纪人及早年隐居庐山考 |
吴国富
|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
2012 |
2
|
|
13
|
王维与孟浩然隐逸的差异性 |
付兴林
|
《唐都学刊》
|
2004 |
1
|
|
14
|
思乡之浓情 脱俗之深意——解读张翰的"莼鲈之思" |
徐静
|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
2004 |
1
|
|
15
|
再谈王维的“亦官亦隐”——与陈铁民商榷 |
王辉斌
|
《襄樊学院学报》
|
2007 |
4
|
|
16
|
道隐:李侗归隐情结的价值探赜 |
梁悦凤
庄丽静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17
|
两晋南朝隐逸之风的流变 |
谢宝富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0 |
|
18
|
《归潜志》与金代文坛的文学活动 |
白显鹏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0 |
|
19
|
隐逸风景中——徐訏创作心态考察 |
陈广通
赵宪花
|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
2016 |
0 |
|
20
|
《论语》“鸟兽不可同群”新解 |
蒋波
冯艳秋
|
《济宁学院学报》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