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oning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12)-fatty acid desaturase gene from Mortierella isabellina 被引量:5
1
作者 Ming-Chun Li Hang Li Dong-Sheng Wei Lai-Jun Xi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21期3373-3379,共7页
AIM: To clone △^12 -fatty acid desaturase gene of Mortierella isabellina and to functionally characterize this gene in vitro and in vivo.METHODS: Reverse transcription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was use... AIM: To clone △^12 -fatty acid desaturase gene of Mortierella isabellina and to functionally characterize this gene in vitro and in vivo.METHODS: Reverse transcription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was used to clone the open reading frame of △^12-fatty acid desaturase gene (D12D) of Mortierella isabellina. Plasmids pEMICL12 and pYMICL12 were constructed with it. pEMICL12 was transformed into Escherichia coli(E.coli) strain BL21 using CaCl2 method for expression after induction with IPTG. pTMICL12 was transformed into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IN- VSc1 using lithium acetate method for expression under the induction of galactose. Northern blotting method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transcriptional level of this gene in S.cerevisiae strain IN- VSc1.RESULTS: Recombinant plasmids pEMICL12 and pTMICL12 were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and transformed into E. coli and S.cerevisiae separately with appropriate method. After induction with IPTG and galactose, it was found that expression of △^12-fatty acid desaturase genes in E.coli and S. cerevisiae under appropriate conditions led to the production of active △^12-fatty acid desaturase, which could convert 17.876% and 17.604% of oleic acid respectively to linoleic acid by GC-MS detection in vitro and in vivo.CONCLUSION: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M.isabellina D12D gene in E.coli and S.cerevisiae is successfully comple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tierella isabellina △^12-fatty acid desaturase In vitro expression
下载PDF
Mutagenesis of Arachidonic Acid-producing Mortierella Isabellina and Analyses of Δ~6-desaturase Role by qPCR 被引量:1
2
作者 Yao Di Yu Chang-qing +1 位作者 Yang Jian Li Li-na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3年第3期63-70,共8页
Arachidonic acid (AA or ARA), an essential to-6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PUFA), can be produced by Mortierella isabellina. Mutagenesis on Mortierella isabellina As3.3410 was induced to raise ARA production. The... Arachidonic acid (AA or ARA), an essential to-6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PUFA), can be produced by Mortierella isabellina. Mutagenesis on Mortierella isabellina As3.3410 was induced to raise ARA production. The mutant strain of YZ-124 had the highest ARA of 4.72 g. L-1, which was 5.5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riginal strain 3.3410. mRNA expression level of △ 6- desaturase was determined in five different kinds of ARA-producing Mortierella isabellina after cultured for 7 days, and in the mutant strain YZ-124 over a 3-8 day time-course. In addition, the desaturase activity and ARA content were measured at the selected time points. The lowest expression of △6-desaturase was observed in the original strain and the highest expression in the mutant strain YZ-124, which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ime in culture. Furthermore,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6-desaturase and ARA content. Based on this, △6-desaturase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ARA synthesis pathway in Mortierella isabell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tierella isabellina △6-desaturases arachidonic acid real-time PCR
下载PDF
Production of γ-linolenic acid and stearidonic acid by Synechococcus sp.PCC7002 containing cyanobacterial fatty acid desaturase genes 被引量:3
3
作者 董学卫 何庆芳 +4 位作者 彭振英 于金慧 边斐 李有志 毕玉平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4期772-780,共9页
Genetic modifi cation is useful for improving the nutritional qualities of cyanobacteria. To increase the total unsaturated fatty acid content, along with the ratio of ω-3/ω-6 fatty acids, genetic engineering can be... Genetic modifi cation is useful for improving the nutritional qualities of cyanobacteria. To increase the total unsaturated fatty acid content, along with the ratio of ω-3/ω-6 fatty acids, genetic engineering can be used to modify fatty acid metabolism. S ynechococcus sp. PCC7002, a fast-growing cyanobacterium, does not contain a Δ6 desaturase gene and is therefore unable to synthesize γ-linolenic acid(GLA) and stearidonic acid(SDA), which are important in human health. In this work, we constructed recombinant vectors Syd6 D, Syd15 D and Syd6Dd15 D to express the Δ15 desaturase and Δ6 desaturase genes from Synechocystis PCC6803 in Synechococcus sp. PCC7002, with the aim of expressing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Overexpression of the Δ15 desaturase gene in S ynechococcus resulted in 5.4 times greater accumulation of α-linolenic acid compared with the wild-type while Δ6 desaturase gene expression produced both GLA and SDA. Co-expression of the two genes resulted in low-level accumulation of GLA but much larger amounts of SDA, accounting for as much to 11.64% of the total fatty acid cont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echococcus sp.PCC7002 Synechocystis sp.PCC6803 Δ15 fatty acid desaturase Δ6 fatty acid desaturase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下载PDF
马齿苋PoFAD6基因克隆、原核表达及对低温胁迫的响应
4
作者 周麟笔 韩洪强 +4 位作者 王彪 赵大芹 马关鹏 刘峰 文林宏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15,共8页
本研究以马齿苋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获得马齿苋ω-6脂肪酸脱氢酶PoFAD6基因,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原核表达及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PoFAD6基因CDS全长为1380 bp,推导编码459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具有Membrane-FADS... 本研究以马齿苋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获得马齿苋ω-6脂肪酸脱氢酶PoFAD6基因,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原核表达及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PoFAD6基因CDS全长为1380 bp,推导编码459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具有Membrane-FADS-like超家族共同的保守结构域。PoFAD6蛋白N端无信号肽,具有4个跨膜结构,为不稳定亲水蛋白,亚细胞预测定位于叶绿体上,二级结构主要包括α-螺旋和不规则卷曲。氨基酸同源比对和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PoFAD6与藜麦FAD6氨基酸序列一致性最高,为77.54%,亲缘关系最近。PoFAD6融合蛋白可在大肠杆菌BL21表达宿主中成功表达,分子量约为53 kD。RT-qPCR结果表明,5℃低温处理0~24 h,PoFAD6基因的表达模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说明PoFAD6基因能响应低温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ω-6脂肪酸脱氢酶 原核表达 低温胁迫
下载PDF
深黄被孢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24
5
作者 李明春 刘莉 +2 位作者 张丽 胡国武 邢来君 《菌物系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4-50,共7页
γ-亚麻酸(GLA,C18:3△6,9,12)是由△6-脂肪酸脱氢酶以亚油酸(LA,C18:2△9,12)为底物,在C6位脱氢形成的。由于在人体中,γ-亚麻酸是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类和白三烯类等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物,... γ-亚麻酸(GLA,C18:3△6,9,12)是由△6-脂肪酸脱氢酶以亚油酸(LA,C18:2△9,12)为底物,在C6位脱氢形成的。由于在人体中,γ-亚麻酸是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类和白三烯类等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物,而深黄被孢霉是目前用于微生物发酵生产γ-亚麻酸的主要菌株。本文根据脂肪酸脱氢酶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从丝状真菌深黄被孢霉中克隆了编码△6-脂肪酸脱氢酶的cDNA,全长为1374个核苷酸,编码457 个氨基酸,但与其他位点的脂肪酸脱氢酶不同的是, △6-脂肪酸脱氢酶在其序列的 N 端特有细胞色素 b5(Cytb5)区。这是国际上对深黄被孢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黄被孢霉 △^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 克隆 真菌
下载PDF
深黄被孢霉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大豆中的表达 被引量:22
6
作者 李明春 卜云萍 +2 位作者 王广科 胡国武 邢来君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58-863,共6页
为在传统的油料作物大豆中产生γ 亚麻酸 ,从深黄被孢霉中克隆的Δ6 脂肪酸脱氢酶基因与植物表达载体pBI12 1连接 ,构建了重组质粒pBMICL6 ,采用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转化系统成功的将该基因导入到栽培大豆吉林 35、吉林 4 3、吉林 4 ... 为在传统的油料作物大豆中产生γ 亚麻酸 ,从深黄被孢霉中克隆的Δ6 脂肪酸脱氢酶基因与植物表达载体pBI12 1连接 ,构建了重组质粒pBMICL6 ,采用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转化系统成功的将该基因导入到栽培大豆吉林 35、吉林 4 3、吉林 4 7、绥农 10、绥农 14和黑农 37等品种中 ,获得一批转基因植株。经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 ,证明外源基因已导入并整合到大豆的基因组中。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该基因在转基因大豆的mRNA水平上获得表达。对转基因大豆种子进行脂肪酸成分分析 ,结果表明Δ6 脂肪酸脱氢酶基因获得表达 ,产生了γ 亚麻酸 ,其含量最高可达 2 7 0 6 7% ,这是国内外深黄被孢霉Δ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 大豆 r-亚麻酸 农杆菌介导 深黄被孢霉
下载PDF
高山被孢霉ATCC16266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 被引量:26
7
作者 刘莉 李明春 +4 位作者 胡国武 葛军 张丽 程志晖 邢来君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1-164,共4页
Δ6 脂肪酸脱氢酶是形成γ 亚麻酸的关键酶。从含有高山被孢霉Δ6 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重组质粒pT MACL6中 ,酶切出 1 4kb的目的片段 ,亚克隆到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的穿梭表达载体 pYES2 .0 ,在大肠杆菌中筛选到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 pY... Δ6 脂肪酸脱氢酶是形成γ 亚麻酸的关键酶。从含有高山被孢霉Δ6 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重组质粒pT MACL6中 ,酶切出 1 4kb的目的片段 ,亚克隆到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的穿梭表达载体 pYES2 .0 ,在大肠杆菌中筛选到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 pYMAD6 ,用醋酸锂方法转化到酿酒酵母的缺陷型菌株INCSc1中 ,在SC Ura合成培养基中 ,选择得到酿酒酵母工程株YMAD6。在合适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下 ,加入外源底物亚油酸 ,经半乳糖诱导后 ,收集菌体。通过GC MS对酵母工程株进行脂肪酸色谱分析 ,结果表明 ,产生了 31 6 %的γ 亚麻酸。这是迄今为止 ,国内外Δ6 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酿酒酵母中表达量最高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 Γ-亚麻酸 酿酒酵母 表达 高山被孢霉
下载PDF
深黄被孢霉M_(6-22) 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 被引量:25
8
作者 刘莉 李明春 +2 位作者 胡国武 张丽 邢来君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7-401,共5页
应用PCR技术 ,从含有深黄被孢霉Δ6 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重组质粒pTMICL6中 ,扩增出 1 38kb的目的片段 ,亚克隆到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的穿梭表达载体pYES2 .0 ,在大肠杆菌中筛选到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pYMID6,用醋酸锂方法转化到酿酒... 应用PCR技术 ,从含有深黄被孢霉Δ6 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重组质粒pTMICL6中 ,扩增出 1 38kb的目的片段 ,亚克隆到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的穿梭表达载体pYES2 .0 ,在大肠杆菌中筛选到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pYMID6,用醋酸锂方法转化到酿酒酵母的缺陷型菌株INVSc1中 ,在SC Ura合成培养基中 ,选择到酵母工程株YMID6。在合适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下 ,加入外源底物亚油酸 ,经半乳糖诱导后 ,收集菌体。通过GC MS对酵母工程株所含的全部脂肪酸进行色谱分析 ,结果表明 ,γ 亚麻酸的含量占酵母总脂肪酸的 8 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黄被孢霉 酿酒酵母 Γ-亚麻酸 △^6-脂肪酸脱氢酶 基因 表达
下载PDF
高山被孢霉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结构分析及其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明春 刘莉 +1 位作者 胡国武 邢来君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0-227,共8页
从高山被孢霉ATCC1 62 66总DNA中扩增出大小为 1 374bp和 1 947bp的两条特异片段 ,序列分析表明后者在细胞色素b5和组氨酸Ⅰ之间含有一大小为 5 73bp的内含子和两条分别为 1 97bp和 82 8bp的外显子。推导的氨基酸二级结构分析表明 ,该... 从高山被孢霉ATCC1 62 66总DNA中扩增出大小为 1 374bp和 1 947bp的两条特异片段 ,序列分析表明后者在细胞色素b5和组氨酸Ⅰ之间含有一大小为 5 73bp的内含子和两条分别为 1 97bp和 82 8bp的外显子。推导的氨基酸二级结构分析表明 ,该基因有两个长的跨膜疏水区和 3个组氨酸保守区。分别根据D6D内含子及组氨酸Ⅱ区、Ⅲ区的序列设计引物 ,制备不同的探针与高山被孢霉的基因组杂交 ,证明在其基因组中确实存在两个Δ6 脂肪酸脱氢酶基因 ,其中一个基因含有内含子。把不含有内含子的核基因MAGL6 1克隆到的酿酒酵母表达载体pYES2 0中 ,转化到酿酒酵母INVSc1中。对筛选得到的酵母工程菌株进行脂肪酸GC分析 ,检测到了γ 亚麻酸 ,说明克隆的D6D基因MAGL6 1能在酿酒酵母中进行功能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被孢霉 △^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 基因组 内含子 功能 克隆 结构
下载PDF
雅致枝霉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德培 李明春 +3 位作者 魏东盛 张颖慧 邢来君 孙伟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4-79,共6页
根据真菌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保守的组氨酸Ⅱ区和Ⅲ区附近保守序列设计兼并引物进行RT-PCR,得到雅致枝霉(Thamnidium elegans)As3.2806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459bp部分cDNA序列,然后通过快速扩增cDNA末端技术(RACE)向两端延伸得到1504b... 根据真菌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保守的组氨酸Ⅱ区和Ⅲ区附近保守序列设计兼并引物进行RT-PCR,得到雅致枝霉(Thamnidium elegans)As3.2806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459bp部分cDNA序列,然后通过快速扩增cDNA末端技术(RACE)向两端延伸得到1504bp的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全长cDNA序列。序列分析表明有一个1377bp、编码459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TED6。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其他真菌的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具有3个组氨酸保守区、2个疏水区及N末端细胞色素b5融合区。将此编码区序列亚克隆到酿酒酵母缺陷型菌株INVSc1的表达载体pYES2.0中,构建表达载体pYTED6,并在酿酒酵母INVSc1中异源表达。通过气相色谱(GC)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表明,该序列在酿酒酵母中获得表达,产生γ-亚麻酸(GLA)的含量占酵母总脂肪酸的7.5%。证明此序列编码的蛋白能将外加的亚油酸转化为γ-亚麻酸,是一个新的有功能的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GenBank,AY9411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致枝霉 △^6 -脂肪酸脱氧酶基因 Γ-亚麻酸 酿酒酵母 表达
下载PDF
少根根霉Δ_-~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琦 李明春 +3 位作者 孙颖 陈有为 张飚 邢来君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71-877,共7页
Δ6- 脂肪酸脱氢酶是一种膜整合蛋白,也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在前期工作中,通过RT PCR和RACE技术,从少根根霉NK300037中克隆到一个潜在编码Δ6- 脂肪酸脱氢酶的序列,序列和功能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具有一个长度为1377bp... Δ6- 脂肪酸脱氢酶是一种膜整合蛋白,也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在前期工作中,通过RT PCR和RACE技术,从少根根霉NK300037中克隆到一个潜在编码Δ6- 脂肪酸脱氢酶的序列,序列和功能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具有一个长度为1377bp、编码由458个氨基酸组成、大小为52kD的新的Δ6- 脂肪酸脱氢酶基因。把少根根霉Δ6- 脂肪酸脱氢酶基因(RAD6)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PIC3.5K,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PICRAD6,并转化到毕赤酵母菌株GS115进行表达。提取酵母细胞总脂肪酸和进行甲酯化,经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连用分析表明,目的基因的编码产物能将C16∶1、C17∶1、C18∶1、亚油酸和α- 亚麻酸在Δ6和7位间特异性脱氢而引入一个新的双键,生成更高不饱和的脂肪酸,该催化反应没有链长特异性,只有键位特异性。此外,按Kozak序列特点,改变目的基因转译起始密码子周边序列结构,并把改变后序列导入毕赤酵母GS115中进行功能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在毕赤酵母中这种改变同样能提高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综合所有分析结果表明,巴斯德毕赤酵母更适合用来综合分析Δ6 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根根霉 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 Γ-亚麻酸 巴斯德毕赤酵母 表达
下载PDF
深黄被孢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导入大豆 被引量:12
12
作者 卜云萍 王广科 +5 位作者 胡国武 孙红妍 任勇 李航 李明春 邢来君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3期6-8,共3页
采用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转化系统成功地将深黄被孢霉△6 -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导入大豆。从发芽 5 - 7d的大豆无菌苗切取子叶节外植体 ,经农杆菌浸染和共培养后 ,在含 5 0mg L卡那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培养 2 - 4w后 ,从子叶节处诱导出... 采用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转化系统成功地将深黄被孢霉△6 -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导入大豆。从发芽 5 - 7d的大豆无菌苗切取子叶节外植体 ,经农杆菌浸染和共培养后 ,在含 5 0mg L卡那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培养 2 - 4w后 ,从子叶节处诱导出抗性不定芽。将不定芽转移到伸长培养基上 ,4 - 6w后长至 2 - 3cm高的再生苗。再将再生苗切下转入生根培养基 ,2 - 6w生根。生根后的再生植株经逐步锻炼移入花盆中 ,部分移栽成活的T0 植株能正常开花结荚。从T0 植株上收获T1 种子 ,按株系种植。T0 和T1 代经PCR检测和DNA分子杂交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黄被孢霉 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 导入 大豆 农杆菌介导法
下载PDF
向大豆导入深黄被孢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卜云萍 李明春 +2 位作者 胡国武 王广科 邢来君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7,共7页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 ,将深黄被孢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导入到栽培大豆吉育 4 3、黑农36、黑农 37等品种。采用多种外植体和感染方法 ,从子叶节和胚轴诱导出丛生芽与再生植株。经过在含 5 0mg L卡那霉素的筛选培养基中连续筛选 ,获得一...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 ,将深黄被孢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导入到栽培大豆吉育 4 3、黑农36、黑农 37等品种。采用多种外植体和感染方法 ,从子叶节和胚轴诱导出丛生芽与再生植株。经过在含 5 0mg L卡那霉素的筛选培养基中连续筛选 ,获得一批转基因植株。经PCR检测和DNA分子杂交分析 ,初步证明外源基因已导入并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深黄被孢霉 △^6-脂肪酸脱氢酶 农杆菌介导法 转基因植株
下载PDF
利用长引物嵌套式反向PCR方法克隆雅致枝霉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上游序列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德培 孙伟 +3 位作者 李明春 魏东盛 张颖慧 邢来君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1-586,共6页
用限制酶EcoRⅠ、KpnⅠ分别对雅致枝霉As3.2806基因组DNA进行消化,而后在低浓度条件下利用T4DNA连接酶使DNA自身环化。根据已知基因序列,设计一对长度为35nt的长反向引物和两对较短的引物,以基因组连接产物为模板,通过三轮嵌套式PCR反应... 用限制酶EcoRⅠ、KpnⅠ分别对雅致枝霉As3.2806基因组DNA进行消化,而后在低浓度条件下利用T4DNA连接酶使DNA自身环化。根据已知基因序列,设计一对长度为35nt的长反向引物和两对较短的引物,以基因组连接产物为模板,通过三轮嵌套式PCR反应,获得一长度约为4kb的扩增片段。经序列测定表明得到了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上游序列约为1.3kb,初步序列分析显示该序列为一潜在的启动子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致枝霉 长引物 巢式反向PCR Δ6-脂肪酸脱氢酶
下载PDF
转译起始密码子周边序列的改变对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琦 李明春 +4 位作者 孙颖 马海庭 邢来君 孙红妍 任勇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36-539,共4页
将少根根霉中Δ6_脂肪酸脱氢酶基因 (RAD6 )的起始密码子周边序列作适当的修改 ,并把修改后获得的片段(RAD6_1 )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YES2 0 ,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YRAD6_1。经测序验证 ,把pYRAD6_1转化到酿酒酵母的缺陷型菌株INVScl进行表... 将少根根霉中Δ6_脂肪酸脱氢酶基因 (RAD6 )的起始密码子周边序列作适当的修改 ,并把修改后获得的片段(RAD6_1 )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YES2 0 ,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YRAD6_1。经测序验证 ,把pYRAD6_1转化到酿酒酵母的缺陷型菌株INVScl进行表达分析 ,同时以空载体pYES2 0和出发序列所构建的pYRAD6作为对照。通过气相色谱 (GC)和气相色谱 质谱 (GC_MS)分析表明 ,在pYRAD6和pYRAD6_1转化的酿酒酵母中生成γ_亚麻酸 ,而pYES2 0中没有检测到。其中 ,pYRAD6_1转化的酿酒酵母γ_亚麻酸表达量占细胞总脂肪酸含量的 5 2 3% ,而对照pYRAD6转化的酿酒酵母中表达量只占 2 6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脂肪酸脱氢酶 基因 表达 酿酒酵母 少根根霉 转译起始密码子
下载PDF
转基因烟草表达高山被孢霉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明春 刘莉 +2 位作者 胡国武 财音青格乐 邢来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18-621,共4页
将高山被孢霉ATCC16 2 6 6Δ6 脂肪酸脱氢酶 (D6D)基因亚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 1中 ,构建了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植物表达载体pBMACL6。经根癌农杆菌LBA4 4 0 4的介导 ,采用叶盘法转化烟草Xanthi,得到一批转基因烟草植株。转基因植株... 将高山被孢霉ATCC16 2 6 6Δ6 脂肪酸脱氢酶 (D6D)基因亚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 1中 ,构建了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植物表达载体pBMACL6。经根癌农杆菌LBA4 4 0 4的介导 ,采用叶盘法转化烟草Xanthi,得到一批转基因烟草植株。转基因植株的PCR和Southernblot分析表明 ,D6D基因已经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脂肪酸GC分析表明 ,与未转基因的烟草苗对照相比 ,转基因植株有D6D基因目标产物γ 亚麻酸的产生 ,说明高山被孢霉的D6D基因在烟草中得到了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被孢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 转基因烟草 Γ-亚麻酸 品质改良 油料作物
下载PDF
卷枝毛霉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在酿酒酵母中的高效表达(英文) 被引量:3
17
作者 郝彦玲 王颖 +2 位作者 朱本忠 栾春光 罗云波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3-308,共6页
为获得产高γ 亚麻酸的酿酒酵母工程菌株,应用RT PCR技术,从卷枝毛霉中扩增出△6 脂肪酸脱氢酶 基因,亚克隆到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的穿梭表达载体pYES2.0,在大肠杆菌中筛选到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 pYES412,用醋酸锂方法转化到酿酒... 为获得产高γ 亚麻酸的酿酒酵母工程菌株,应用RT PCR技术,从卷枝毛霉中扩增出△6 脂肪酸脱氢酶 基因,亚克隆到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的穿梭表达载体pYES2.0,在大肠杆菌中筛选到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 pYES412,用醋酸锂方法转化到酿酒酵母缺陷型菌株INVScI中,在SC ura合成培养基中筛选到转化酵母,在合适 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下,加入外源底物亚油酸,经半乳糖诱导后,收集菌体,通过气相色谱对转化酵母进行脂肪酸 色谱分析,结果表明:γ 亚麻酸占总脂肪的50.07%。迄今为止,这是国内外△6 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酿酒酵母表 达量最高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脂肪酸脱氢酶 卷枝毛霉 γ—亚麻酸 酿酒酵母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法将深黄被孢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D6D)导入油菜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劲峰 郑树松 +3 位作者 张崎 蒋海玉 邢来君 张美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29-31,共3页
△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可将亚油酸转化为γ-亚麻酸。我们将克隆的深黄被孢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D6D)插入植物表达载体pBI121,构建了重组质粒pBI121-D6DMI。通过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途径,将深黄被孢霉△6-脂肪酸脱... △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可将亚油酸转化为γ-亚麻酸。我们将克隆的深黄被孢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D6D)插入植物表达载体pBI121,构建了重组质粒pBI121-D6DMI。通过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途径,将深黄被孢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导入了甘蓝型油菜恢复系,经过诱导分化获得抗卡那霉素的再生植株。PCR检测及Souther杂交结果表明,外源基因△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已整合到油菜再生植株的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 Γ-亚麻酸 甘蓝型油菜 深黄被孢霉
下载PDF
Δ6去饱和酶催化合成γ-亚麻酸 被引量:2
19
作者 咸漠 刘延 +4 位作者 李文兴 毕颖丽 甄开吉 康亦兼 闫吉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24-627,共4页
报道了含Δ6去饱和酶的深黄被孢霉菌丝提取物催化亚油酸合成γ-亚麻酸. 研究了辅酶、温度、时间等对γ-亚麻酸合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 反应温度降低, γ-亚麻酸的产率提高. 在10 ℃以下, γ-亚麻酸的产率达到最大值; 苹果酸盐对该反应有... 报道了含Δ6去饱和酶的深黄被孢霉菌丝提取物催化亚油酸合成γ-亚麻酸. 研究了辅酶、温度、时间等对γ-亚麻酸合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 反应温度降低, γ-亚麻酸的产率提高. 在10 ℃以下, γ-亚麻酸的产率达到最大值; 苹果酸盐对该反应有明显促进作用. γ-亚麻酸的产率随体系pH增加而增加, 且在pH=7~8时产率较高; 该反应需在分子氧存在下进行; NADPH, ATP和CoA是该反应的必需辅酶. 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 γ-亚麻酸的产量达到0.21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去饱和酶 Γ-亚麻酸 生物合成 深黄被孢霉 催化合成
下载PDF
军曹鱼△6脂肪酸去饱和酶的cDNA序列克隆与基因表达 被引量:8
20
作者 许友卿 郑一民 丁兆坤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83-1191,共9页
为了研究海水鱼合成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igh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s,HUFAs)的关键酶,本研究克隆了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的△6脂肪酸去饱和酶的部分cDNA序列。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其他鱼类的△6脂肪酸去饱和酶cDNA序列进行分... 为了研究海水鱼合成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igh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s,HUFAs)的关键酶,本研究克隆了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的△6脂肪酸去饱和酶的部分cDNA序列。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其他鱼类的△6脂肪酸去饱和酶cDNA序列进行分析,设计了一对用于PCR扩增军曹鱼的△6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保守序列的引物;然后以军曹鱼肝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的方法扩增出一段长度为743bp的片段,该片段经纯化后,连接至pMD18-T载体上进行测序。结果显示,该片段与欧洲狼鲈(Dicentrarchus labrax)△6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的覆盖区同源性为90.4%,该蛋白结构含有2个组氨酸保守区(HDFGH和HFQHH)和2个跨膜结构域,具有典型的△6脂肪酸去饱和酶结构特点。通过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yPCR,RTQ-PCR)检测该基因在军曹鱼幼鱼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发现△6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在军曹鱼脑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肝;再其次是心、肠、脾、肾、鳃;而肌肉和皮肤的表达量相对较低,在脂肪组织中没有检测到△6去饱和酶基因的表达。结论为,军曹鱼具有合成HUFAs的关键酶—△6脂肪酸去饱和酶,在其所有组织中以脑之含量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不饱和脂肪酸 △6脂肪酸去饱和酶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荧光定量PCR 军曹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