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经传释词》“为”字条辨析 |
孙洪伟
|
《嘉应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单字为训研究——以东汉高诱注释中的“止”字为例 |
吴欣
|
《现代语文》
|
2024 |
0 |
|
3
|
不同应变率加载下硅的高压相变行为 |
陈小辉
柳雷
张毅
李守瑞
敬秋民
高俊杰
李俊
|
《高压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因为A,反而B”异合句式 |
阮蓓
朱斌
袁陈杰
|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5
|
社会组织参与困境儿童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的服务策略研究--以广州市S组织困境儿童服务项目为例 |
朱媛媛
王兴龙
吴君霞
|
《社会工作与管理》
|
2023 |
3
|
|
6
|
从“既然”“因为”之别看原因小句的意外性分化 |
陈禹
|
《语言科学》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7
|
也谈“认为”和“以为” |
许光灿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8
|
基于TOPSIS和灰色关联投影法的区域碳效率动态综合评价——以泛珠三角为例 |
何燕子
王妍
|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
2023 |
0 |
|
9
|
“R为A所V”的形成和发展 |
王兴才
|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
2016 |
2
|
|
10
|
论中古选择关联词“为”、“为是”、“是”及其来源 |
刘开骅
|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 |
2
|
|
11
|
《左传》“寡君之以为戮”歧解辨 |
陈若愚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12
|
“何以文为”再解——兼论“何以A为”的性质 |
张萍
|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
2013 |
1
|
|
13
|
“不+为+O+V/VP”和“为+O+不+V/VP”句式比较 |
姚海萍
颜力涛
张立丹
黄珊珊
|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
2013 |
0 |
|
14
|
构式语法框架下的东汉时期汉语被动“为NP所VP” |
曹凤霞
|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0 |
|
15
|
“既然”句和“因为”句主观性差异探 |
钟小勇
张霖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16
|
黄色成为君权符号的文化动因 |
张分田
许哲娜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17
|
前、后置“因为”的隐现及功能差异 |
高再兰
|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4
|
|
18
|
现代汉语“以A为B”凝固结构语义的认知分析 |
罗主宾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19
|
副词后缀“为”例释 |
呼叙利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7
|
|
20
|
现代书面汉语中的“以A为B”式意动结构 |
孙德金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