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之所以”的结构、源流及句式 |
严慈
|
《励耘语言学刊》
|
2010 |
4
|
|
2
|
古代汉语“何O之V”的构式研究 |
王用源
赵子毅
|
《现代语文》
|
2024 |
0 |
|
3
|
《庄子·内篇》“VP_(1)而VP_(2)”“NP之VP”结构研究 |
黄昌杰
|
《现代语文》
|
2024 |
0 |
|
4
|
浅析《诗经》中的“v之v之”句式 |
朱家平
|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
2002 |
1
|
|
5
|
负面情态构式“一V了之”的构式化与语义分析 |
申佳丽
曾传禄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6
|
由明清小说看“称谓之不古”现象 |
樊瑞冬
|
《现代语文》
|
2024 |
0 |
|
7
|
汉语正反同义构式的认知研究--以“VP之前”与“没有VP之前”为例 |
彭懿
张雪莹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8
|
关于“之所以” |
王兴才
|
《汉语学报》
|
2007 |
9
|
|
9
|
张之洞政治思想初探——以《劝学篇》为中心 |
石文玉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10
|
渤海俗所贵者“太白山之菟”考辨 |
姚玉成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1
|
《左传》“寡君之以为戮”歧解辨 |
陈若愚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12
|
《墨子》征引句式研究——兼辨“之道之曰”句式 |
张萍
|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18 |
1
|
|
13
|
国之公戈考 |
张振谦
|
《汉字汉语研究》
|
2022 |
1
|
|
14
|
“以客之功”新解 |
高云海
夏远志
|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0 |
|
15
|
论《尚书》“作·名1/‘之’·名2”及先秦“为·名1/‘之’·名2”结构 |
唐智燕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
16
|
上古汉语“S之所以VP”结构中“之”的性质——兼论“所”字 |
刘敏芝
|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2 |
0 |
|
17
|
也谈古汉语“×之谓”式和“×之谓×”式的句法分析——向郭锡良先生请教 |
陈若愚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08 |
0 |
|
18
|
《孟子》“送之门”的“之”如何解释 |
郭浩瑜
|
《惠州学院学报》
|
2020 |
0 |
|
19
|
“诗佛”之静与盛唐之静:《鸟鸣涧》静境发微 |
刘学忠
|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0 |
|
20
|
试论《马氏文通》“统之”“总之”等连字的归属 |
明茂修
|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