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孟浩然与李白的交游、复古诗学及“以古运律”的创作
1
作者 刘青海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62,共12页
从现存4首李白赠孟浩然的诗作可知,两人交游颇为密切,孟浩然对李白的诗学思想和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孟浩然、李白都是盛唐复古诗学的代表人物。“文章推后辈,风雅激颓波”是孟浩然复古诗学的总纲领,他标举“风雅”“六义”以革... 从现存4首李白赠孟浩然的诗作可知,两人交游颇为密切,孟浩然对李白的诗学思想和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孟浩然、李白都是盛唐复古诗学的代表人物。“文章推后辈,风雅激颓波”是孟浩然复古诗学的总纲领,他标举“风雅”“六义”以革除齐梁的颓靡文风,继承了陈子昂等人关于比兴寄托的思想。在创作上,他强调伫兴而作,追求一种以“清”为突出特点的风格。孟浩然在创作实践上以五言为主,前人称其“大得建安之体”,突出表现为五律一体中“以古运律”的创作特点。无论在复古诗学观念,还是重五言轻七言,以及在五律一体中表现突出的“以古运律”的创作实践,孟浩然和李白都堪称同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浩然 李白 复古诗学 古运律
下载PDF
话语标记“可以了”的语用功能及其形成——兼论话语标记“可以了”与“好了”“行了”的语用差异
2
作者 梁凱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2期82-88,共7页
文章主要对表制止的话语标记“可以了”的语用功能、形成过程及其动因与机制进行考察。考察发现,话语标记“可以了”具有话语组织、制止受话人和礼貌委婉功能。“可以了”由助动词“可以”和语气词“了”作肯定性应答语的用法发展而来,... 文章主要对表制止的话语标记“可以了”的语用功能、形成过程及其动因与机制进行考察。考察发现,话语标记“可以了”具有话语组织、制止受话人和礼貌委婉功能。“可以了”由助动词“可以”和语气词“了”作肯定性应答语的用法发展而来,在语用推理、类推机制和语境影响下逐渐规约化为一个表制止的话语标记。最后,文章对“可以了”与相关话语标记“好了”“行了”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它们在话语否定指向、主观情态、礼貌程度以及是否具有开启话题功能等方面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标记 “可了” “好了” “行了” 制止
下载PDF
社会组织参与困境儿童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的服务策略研究--以广州市S组织困境儿童服务项目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朱媛媛 王兴龙 吴君霞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年第2期18-29,共12页
要妥善回应深化改革过程中困境儿童多元化的需求,须从困境儿童社会支持着手,通过发挥社会组织联动多元主体的作用来筑实困境儿童社会支持网络。研究聚焦S组织困境儿童服务实践策略,分析其回应需求的服务过程,旨在为社会组织参与构建困... 要妥善回应深化改革过程中困境儿童多元化的需求,须从困境儿童社会支持着手,通过发挥社会组织联动多元主体的作用来筑实困境儿童社会支持网络。研究聚焦S组织困境儿童服务实践策略,分析其回应需求的服务过程,旨在为社会组织参与构建困境儿童支持网络提供实务参考。研究发现,S组织在开展困境儿童服务时能够充分发挥枢纽平台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儿童主体发展和多元主体参与,但组织存在建设局限性、服务内容与形式创新不足、服务不够规范、机制缺失等方面的问题。推动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关键在于要坚持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供给格局,拓宽社会参与渠道和门槛,整合跨界创新力量,动员多元主体在困境儿童服务中积极投入服务和资源,强化其社会支持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困境儿童 社会支持 网络
下载PDF
基于TOPSIS和灰色关联投影法的区域碳效率动态综合评价——以泛珠三角为例
4
作者 何燕子 王妍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61-68,共8页
为弥补传统碳效率评价偏向绝对量指标或者少数几个指标的单点式评价的不足,选取相对量指标,从经济、人口、福利多个维度并兼顾地区发展实际与公平原则,构建区域碳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将TOPSIS法与灰色关联投影分析相结合,并利用时间序列... 为弥补传统碳效率评价偏向绝对量指标或者少数几个指标的单点式评价的不足,选取相对量指标,从经济、人口、福利多个维度并兼顾地区发展实际与公平原则,构建区域碳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将TOPSIS法与灰色关联投影分析相结合,并利用时间序列平均算子二次加权以实现对泛珠三角9省(自治区)2011—2020年碳效率的动态综合评价。静态与动态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该区域碳效率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其中海南省碳效率总体水平较高,为0.530;贵州省碳效率相对较低,为0.162;海南省比贵州省高出227%。福建省碳效率呈上升趋势,由2011年的0.327上升至2020年的0.498,增长了52.3%。研究认为,应该制定差异化减排策略、加大技术经费投入、增强社会福利、引进人才以实现低碳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珠三角 碳效率 TOPSIS 灰色关联投影法
下载PDF
关于“之所以”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兴才 《汉语学报》 2007年第4期34-40,共7页
本文认为古汉语"所以VP"不具有谓词性特征,其当属体词性结构;形成于"S+之+所以VP"的"之所以VP"(简记作"之所以")不置句首,而总是放在一定词语之后且用法同于不带"之"的"所以VP&... 本文认为古汉语"所以VP"不具有谓词性特征,其当属体词性结构;形成于"S+之+所以VP"的"之所以VP"(简记作"之所以")不置句首,而总是放在一定词语之后且用法同于不带"之"的"所以VP",其"之"为偏正结构中的助词。古汉语里的"之"还能以指示代词的身份修饰、限定"所以VP"结构,由此形成的"之所以VP"(简记作"之所以"),却是以名词性短语的形式作句子的主语而起领全句。来源与用法本不相同的"之所以"和"之所以",因形式上的相似引发了学界对"之所以"用法的争讼不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之所 “所VP” “之”的用法 词汇化
下载PDF
也谈“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 被引量:2
6
作者 宋积良 杨正宏 《安顺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29-30,共2页
在讲解王力先生《古代汉语》的过程中,其中的个别注解经过反复推敲,终觉可使更加完美。《韩非子·五蠹》"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中,结合当时社会实际,"寡趣本务而趋末作"当为当时常见之现象。"以"是解... 在讲解王力先生《古代汉语》的过程中,其中的个别注解经过反复推敲,终觉可使更加完美。《韩非子·五蠹》"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中,结合当时社会实际,"寡趣本务而趋末作"当为当时常见之现象。"以"是解说这句话的关键,当释为连词"因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诂 寡趣本务而趋末作 社会现象
下载PDF
“之所以”的结构、源流及句式 被引量:4
7
作者 严慈 《励耘语言学刊》 2010年第1期22-36,共15页
所谓"之所以"用于句中,其实是结构助词"之2",犹"的",作定语标志,用在领属性偏正词组"N所以"中间——"N之所以",如同"N的所以";而用于句首的"之所以"是指示代词"之1",犹"其",作指示定语,用在名词性"所以"前头,构成... 所谓"之所以"用于句中,其实是结构助词"之2",犹"的",作定语标志,用在领属性偏正词组"N所以"中间——"N之所以",如同"N的所以";而用于句首的"之所以"是指示代词"之1",犹"其",作指示定语,用在名词性"所以"前头,构成指示性偏正词组——"之所以",如同"其所以"。"N之所以"和"之所以"这两种语法结构及其句式,来源于远古,而流传于现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之1 之2 N(之)所 之所
下载PDF
《左传》“寡君之以为戮”歧解辨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若愚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82-85,90,共5页
《左传》“寡君之以为戮”的“之”和“以”,自王引之以来,语法学界对其词性、词义和结构关系有四种不同认识。其实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之以为戮,同以之为戮”——“把我作为杀戮对象”才是唯一正确的讲法。
关键词 《左传》 为戮 之为戮 歧义 解辨
下载PDF
《春秋左传》中“所以”和“是以”试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王鸿滨 《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3期24-25,共2页
由于句子类型的转变及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共同作用而最终导致“所以”从词组向因果连词的过渡;同时在《春秋左传》中并非所有的“是以”都是介宾结构“以是”的倒文,连词“是以”在《春秋左传》中已以固定词组表示一种新的意义,逐渐与... 由于句子类型的转变及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共同作用而最终导致“所以”从词组向因果连词的过渡;同时在《春秋左传》中并非所有的“是以”都是介宾结构“以是”的倒文,连词“是以”在《春秋左传》中已以固定词组表示一种新的意义,逐渐与位置的前置没有词序上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左传》 "所" "是" 词汇 词组 古代汉语 语法
下载PDF
“不可以”可以吗?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锦国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31-33,共3页
从口语语料调查和文献语料参证两个方面说明“可以”的否定形式“不可以”已经为人们广泛使用,说明“不可以”是可以的。“不可以”与“可以”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否定——肯定的对应形式,而不是一个只有肯定而无否定的不完整的语法结构... 从口语语料调查和文献语料参证两个方面说明“可以”的否定形式“不可以”已经为人们广泛使用,说明“不可以”是可以的。“不可以”与“可以”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否定——肯定的对应形式,而不是一个只有肯定而无否定的不完整的语法结构形式,这符合语法结构的对应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 否定形式 语法结构
下载PDF
“何以文为”再解——兼论“何以A为”的性质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萍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80-86,共7页
《论语·颜渊》中棘子成有句话说:"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关于其中的"何以文为",前人对其结构多有不同看法。我们从历时角度考察古汉语中"何以文为"类句式"何以A为"的特点及其发展,认为... 《论语·颜渊》中棘子成有句话说:"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关于其中的"何以文为",前人对其结构多有不同看法。我们从历时角度考察古汉语中"何以文为"类句式"何以A为"的特点及其发展,认为其中的"以"不是动词,不可解作"用",而是介词,引介对象"A",此处A不论是名词还是动词,均已指称化,其与动词"为"构成某一特定行为,因此"为"不是句末语助词;而"何"则为疑问代词作句首状语,表反诘,用以否定"A"与"为"构成的这一行为,故"何"并非"为"的表语或宾语。所以棘子成"何以文为"并不是质问"文"有什么用,或"文"是什么东西,而只是因为他觉得君子追求内在品质就够了,即"质而已矣",就不要修"文"了。这与孔子的"文质彬彬"说相悖,故棘子成这一说遭到了孔子弟子子贡的反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文为” “何A为” 反问句
下载PDF
楚简“既……以……”类并列句式讨论——兼及连词“以”的文献分布特点
12
作者 刘凌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192-199,共8页
战国楚简中有"既……以……以/且……"、"……以……以……"类句式,用于疾病类贞问,以往认为是表顺承语义关系,本文分析这是一组并列句式。这种句式为传世文献所罕见,通过梳理其中"以"并列连词用法的发展线索,发现它在楚简中的功... 战国楚简中有"既……以……以/且……"、"……以……以……"类句式,用于疾病类贞问,以往认为是表顺承语义关系,本文分析这是一组并列句式。这种句式为传世文献所罕见,通过梳理其中"以"并列连词用法的发展线索,发现它在楚简中的功能有所扩展。另外,这类句式仅见于楚简贞卜类文献,反映出一定的文献类型偏向,本文分析,是连词"以"的功能特点决定了其文献分布特点。最后指出了两处与该句式相关的简文拼合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楚简 “既…………”类并列句式 连词“ 文献分布
下载PDF
“X以来,Y”句的成句条件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玲 彭小川(点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7-92,共6页
本文分别探讨"X以来,Y"句中X、Y两个变量的语义特点、构成要素以及成句手段,揭示语义和句法在成句时的相互制约关系。
关键词 时点 时段 语义 成句条件
下载PDF
“之所以”词汇化问题辨 被引量:6
14
作者 肖奚强 王灿龙 《汉语学报》 CSSCI 2010年第2期21-28,共8页
针对拙作《"之所以"的词汇化》,王兴才先生(2007、2009)先后发表了两篇质疑文章。这两篇文章基本观点完全相同。王兴才(2007)提出了以下几点商榷意见:1."所以VP"是体词性结构,不具有谓词性;2."之"并非取... 针对拙作《"之所以"的词汇化》,王兴才先生(2007、2009)先后发表了两篇质疑文章。这两篇文章基本观点完全相同。王兴才(2007)提出了以下几点商榷意见:1."所以VP"是体词性结构,不具有谓词性;2."之"并非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3."之所以"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之所以_1"("之"为结构助词),另一个是"之所以_2"("之"为指示代词);4."其所以"跟"之所以"同类,"之所以""用于起句"是受"其所以"的影响所致。本着深化认识、繁荣学术、发展科学的思想,本文就此逐一作进一步的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之所”词汇化 再分析
下载PDF
连词“以及”的历史来源 被引量:13
15
作者 田范芬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4-57,共4页
本文考察“以及”虚化成连词的机制、过程及成词年代、标志。“以及”最初只是介词“以”和动词“及”的连用,因为经常处在中心动词的后面作补充成分,当中心动词在语义和语用上都能和“及”所带的宾语搭配时,“及”的动词性就会虚化,“... 本文考察“以及”虚化成连词的机制、过程及成词年代、标志。“以及”最初只是介词“以”和动词“及”的连用,因为经常处在中心动词的后面作补充成分,当中心动词在语义和语用上都能和“及”所带的宾语搭配时,“及”的动词性就会虚化,“以及”凝固成词后先表示“以至”、“以至于”义,再进一步虚化成并列连词.这个过程在先秦文献的某些用例中已经完成,《汉语大词典》有关“以及”作并列连词的收例应从清代提前至先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词 及” 介词 先秦时期 语法
下载PDF
“可以”的语义及其在立法中的误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周赟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6-114,共9页
从语言哲学的角度讲,"可以"一词具有多种可能的用法及语义,但作为一个立法用虚词却应当具有相对统一、单一的用法及语义,因为立法语言讲求的正是用词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然而,由于某些原因的存在,我国既有立法经验中存在一些关... 从语言哲学的角度讲,"可以"一词具有多种可能的用法及语义,但作为一个立法用虚词却应当具有相对统一、单一的用法及语义,因为立法语言讲求的正是用词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然而,由于某些原因的存在,我国既有立法经验中存在一些关于"可以"的误用情形。随着我国法治工程的精细化,这些误用应当被揭示出来,也应当被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语言学 立法术语 误用 建议
下载PDF
金文“以”字用法初探 被引量:9
17
作者 武振玉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8,共3页
"以"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虚词,不但出现频率高,且用法复杂。然其发展的轨迹尚未被完全揭示,特别是由动词到介词的发展过程还有不明之处,这主要是因为在传世文献中"以"的动词用例相对较少,且一直不被注意。甲骨文、金... "以"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虚词,不但出现频率高,且用法复杂。然其发展的轨迹尚未被完全揭示,特别是由动词到介词的发展过程还有不明之处,这主要是因为在传世文献中"以"的动词用例相对较少,且一直不被注意。甲骨文、金文为我们提供了"以"字的早期用例,对其进行调查探讨不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以"字的早期应用情况,且可为探明该字的引申虚化过程提供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文 动词 介词 连词
下载PDF
释“以”——兼说“似”字和甲骨文声符形化造字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陈年福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1-75,共5页
“以”字从甲骨文起便有繁、简二体,但大徐本《说文》只有简体,原因是把“以”的繁体与“似”字混而为一。“以”本义是“送物给人”,其他意义皆为其本义的引申。“似”有“给予、奉赠”义实为“以”古本义的遗留。“以”字繁体是声符... “以”字从甲骨文起便有繁、简二体,但大徐本《说文》只有简体,原因是把“以”的繁体与“似”字混而为一。“以”本义是“送物给人”,其他意义皆为其本义的引申。“似”有“给予、奉赠”义实为“以”古本义的遗留。“以”字繁体是声符形化造字的结果。认识到“以”字的形、义来源,有利于加深对汉字造字法的了解和辨正以往对“以”词义的一些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似” 甲骨文 声符形化 古汉字
下载PDF
现代汉语“以A为B”凝固结构语义的认知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罗主宾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4-80,共7页
"以A为B"结构从古代发展到现代,已成为一种凝固性的结构。这种结构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高的原因可以从认知角度来认识,是人的思维因素促成了这种"以"和"为"的搭配形式,产生了"以"和"为&q... "以A为B"结构从古代发展到现代,已成为一种凝固性的结构。这种结构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高的原因可以从认知角度来认识,是人的思维因素促成了这种"以"和"为"的搭配形式,产生了"以"和"为"配合的框架印象,并产生了一种整体的句法结构意义:在以A形成的集体中,由于某种需要选择了A作为B。这种结构在现代汉语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与认知上的"相邻原则"等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为B 凝固性 认知
下载PDF
以母的上古来源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8
20
作者 赵彤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18,共7页
目前流行的观点认为以母上古是边音*l-。但是从战国楚简和传世文献中的一些材料所反映的情况来看,以母跟和以母谐声的各种声母应该是复辅音。结合谐声的情况,以母的上古音应该拟作*ql-,其它和以母谐声的声母相应地拟作其它小舌音加边音... 目前流行的观点认为以母上古是边音*l-。但是从战国楚简和传世文献中的一些材料所反映的情况来看,以母跟和以母谐声的各种声母应该是复辅音。结合谐声的情况,以母的上古音应该拟作*ql-,其它和以母谐声的声母相应地拟作其它小舌音加边音的复辅音声母*Q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声 上古音 构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