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禅录俗语词“风后先生”解读 被引量:1
1
作者 鞠彩萍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5年第2期69-79,共11页
前人对禅录俗语词“风(封)后先生”的解释欠妥当。禅籍“风后”一词与“风前”相对。“风”与“锋”通用,又写作“封”。“锋”指尖锐或犀利的言辞,“锋(风)前”即言说之前,禅籍特指“第一机”“第一义”或“第一句”,这是超越一切... 前人对禅录俗语词“风(封)后先生”的解释欠妥当。禅籍“风后”一词与“风前”相对。“风”与“锋”通用,又写作“封”。“锋”指尖锐或犀利的言辞,“锋(风)前”即言说之前,禅籍特指“第一机”“第一义”或“第一句”,这是超越一切言句知解的宗门妙语,一旦形之于语言文字,就是“风后”,即“第二机”“第二义”或“第二句”。“风后先生”指称用言辞说略等方便法门接引中下根机的禅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录 俗语词 风后先生
下载PDF
禅录俗语词“风后先生”商诂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长林 李家傲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6年第3期97-104,共8页
有学者认为禅录“风后”与“风前”相对,属言辞说教.此说混淆了“后”“後”二字,难以信从.禅录“风后先生”就是传说的黄帝之臣,前人解说不误.
关键词 禅宗语录 俗语词 风后先生 商榷
下载PDF
“前”“后”的时间指向及时间认知的古今差异
3
作者 何亮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52-59,共8页
认为"前""后"既表示过去又表示将来,是混淆了"前""后"的时空概念。"前""后"的空间或时间义与人们的关注焦点有关,也与其出现的句法环境、与之组合成分的语义特征有关。就... 认为"前""后"既表示过去又表示将来,是混淆了"前""后"的时空概念。"前""后"的空间或时间义与人们的关注焦点有关,也与其出现的句法环境、与之组合成分的语义特征有关。就时间指向而言,"前"均表示时间较早或顺序在先,"后"表示时间较晚或顺序在后。"前""后"所体现的时间认知方式古今并无不同。但是,在汉语史上,"前""后"所体现的"人动时静"认知方式的表达形式有一个由潜隐到显露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指向 时空隐喻 语义特征
下载PDF
胃肠术后1号对急性腹膜炎患者血中炎性介质及内毒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谷俊朝 王宇 +4 位作者 薛建国 王康里 张忠涛 李建设 周延忠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349-350,共2页
目的 :了解促炎因子在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血中的动态变化 ,并探讨胃肠术后 1号的治疗作用。 方法 :采用鲎试剂基质偶氮显色定量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 ,对 2 0例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常规治疗组 10例 ,胃肠术后 1号加常规治疗组10例 )测... 目的 :了解促炎因子在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血中的动态变化 ,并探讨胃肠术后 1号的治疗作用。 方法 :采用鲎试剂基质偶氮显色定量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 ,对 2 0例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常规治疗组 10例 ,胃肠术后 1号加常规治疗组10例 )测定血浆内毒素、血清促炎因子 (TNFα、IL6 )水平。 结果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促炎因子 (TNFα、IL6 )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 ,经治疗随病情好转 ,内毒素及炎症介质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而胃肠术后 1号加常规治疗组内毒素及TNFα、IL6下降幅度显著 ,优于常规治疗组 (P <0 0 5 )。 结论 :内毒素、促炎因子在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中起重要作用 ,可作为评估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严重程度的指标 ,胃肠术后l号使内毒素、TNFα、IL6水平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腹膜炎 内毒素 炎性介质 中药
下载PDF
汉语“前、后”的时间指向认知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曹琳琳 邢苗苗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4-112,共9页
汉语中表示空间方位的"前、后"发展出表时间的功能后,既可表将来,也可表过去。如"前"在"前景、前途"中表将来,而在"前世、前人"中表过去。"后"在"后世、后人"中表将来,而... 汉语中表示空间方位的"前、后"发展出表时间的功能后,既可表将来,也可表过去。如"前"在"前景、前途"中表将来,而在"前世、前人"中表过去。"后"在"后世、后人"中表将来,而在"后退、往后"中可表过去。王灿龙(2016)认为,以往使用"时间在动"和"人在动"两个隐喻模式并不能很好地解释汉语中"前、后"在表示时间时的复杂现象。本文在王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这种矛盾实际上并不存在。"前"表将来和"后"表过去,来源于人们将想象的"虚拟空间"和时间混为一谈。"虚拟空间"是相对"现实空间"而言,后者处于我们感知范围之内,前者超出我们的感知范围。"前景、前途"表示将来、"后退、往后"表示过去时,本质上是表示"虚拟空间"上的"前方"和"后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 “后” 时间 空间
下载PDF
考“后”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艳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0-14,84,共6页
《说文》曰:“后,继体君也。”经过采用形训的方法,结合古代文献,依据“后”字的甲骨文、金文字形,并寻找“后”字词义发展的线索,可以系统地解释“后”字的含义:“后”的本义为“妇女产子,”由此在母系社会被用作对最高首领的称呼,从... 《说文》曰:“后,继体君也。”经过采用形训的方法,结合古代文献,依据“后”字的甲骨文、金文字形,并寻找“后”字词义发展的线索,可以系统地解释“后”字的含义:“后”的本义为“妇女产子,”由此在母系社会被用作对最高首领的称呼,从而引申出“君”义及“继体君”义;由产子时的母前子後引申出“後”义,并造“後”字,因“后”的“继体君”义与“後”相通,加之音同,故常假借“后”为“後;”综合“妇女产子”义、“後”义、及“继体君”义,引申出“天子之妃曰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子 后土 继体君
下载PDF
从“若+X+假设助词”看假设助词的历时演变
7
作者 林春香 《肇庆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41-45,共5页
"若+X+假设助词"格式是汉语表假设的主要形式之一。由于这一格式能够较准确地对相应的假设连词进行定性,因此通过对这一格式历时演变的研究,可以很清晰地勾勒出假设助词"者、时、後、呵"等的历史更替情况。
关键词 假设助词
下载PDF
时间词“时”和“後”的语法化 被引量:114
8
作者 江蓝生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1-301,共11页
本文考察了在汉语假设助词系统发展的历史中,曾有时间词加入的事实。文中分析了诱发时间词"时"与"後"语法化的句法环境和内部机制;揭示了"时"与"後"语法化的过程以及随着语法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本文考察了在汉语假设助词系统发展的历史中,曾有时间词加入的事实。文中分析了诱发时间词"时"与"後"语法化的句法环境和内部机制;揭示了"时"与"後"语法化的过程以及随着语法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其语法功能不断扩大的事实。文章还论证了"後"虽被"呵"取代,但与"呵"并无来源关系。指出由时间范畴进入假设范畴,是汉语跟其他一些语言共有的语用认知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词 “时” 语法化 假设助词
原文传递
现代汉语“前、后”时间指向的认知视角、认知机制及句法语义限制 被引量:32
9
作者 蔡淑美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9-144,219-220,共16页
人类认知时间存在"自己在动"和"时间在动"两个视角。本文通过系统考察现代汉语中含时间词"前、后"的各类表达式,认为汉语语用倾向于采取"时间在动"的视角,即"前"表过去,"后&qu... 人类认知时间存在"自己在动"和"时间在动"两个视角。本文通过系统考察现代汉语中含时间词"前、后"的各类表达式,认为汉语语用倾向于采取"时间在动"的视角,即"前"表过去,"后"表未来。但在这一总的原则之下,还有细微的区别,对某一特定语句而言,认知视角的选择受到该语句内部句法、语义关系的影响和制约。本文主要从句法位置、句中动词及其与之搭配的名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出发,进一步探讨了两个视角各自适用的范围和条件,分析出"前、后"时间指向的认知路径、认知机制、判定流程及制约因素,将宏观抽象的认知原则精细化为操作层面的具体规则,从而贯彻原则和规则互动的研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 后” 认知视角 认知机制 句法位置 语义角色 原则和规则
原文传递
汉语时间表达中的“前后式”与“来去式” 被引量:30
10
作者 史佩信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16,共8页
汉语中 ,不管是借用方位词“前、后”表示时间 (“前后式”) ,还是借用动词“来、去 /往”表示时间 (“来去式”) ,实际上都有两种不同的隐喻方式 ,因此在语言表达中呈现出一些复杂的现象。但无论“前后式”还是“来去式” ,只有一种隐... 汉语中 ,不管是借用方位词“前、后”表示时间 (“前后式”) ,还是借用动词“来、去 /往”表示时间 (“来去式”) ,实际上都有两种不同的隐喻方式 ,因此在语言表达中呈现出一些复杂的现象。但无论“前后式”还是“来去式” ,只有一种隐喻方式是基本的 ,另一种方式只起辅助或补充作用 ,是一种有标记的方式 ,人们在理解中能够分辨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时间 “前后式” “来去式” 隐喻方式 语言表达 方位词
原文传递
也谈汉语时间表达的空间隐喻系统——“来/往”“前/后”“上/下”的协调 被引量:3
11
作者 魏义祯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4-112,共9页
人们是通过世界的变化来把握时间的。汉语中很多时间表达都是基于“世界的变化是河流”的隐喻。在这个隐喻系统中.“来/往”等位移动词、“前/后”“上/下”等方位词都可以较好地协调起来。本文在前人基础上重新构拟了汉语时间表达的空... 人们是通过世界的变化来把握时间的。汉语中很多时间表达都是基于“世界的变化是河流”的隐喻。在这个隐喻系统中.“来/往”等位移动词、“前/后”“上/下”等方位词都可以较好地协调起来。本文在前人基础上重新构拟了汉语时间表达的空间隐喻系统,并对有关的引申现象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 空间隐喻 来/往 前/后 上/下
原文传递
东晋时期有称量姜块的医方量词“累”说质疑
12
作者 李玉平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6-88,共3页
以往学者范崇峰、刘建民、沈澍农等都认为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存在一个称量姜块的医方量词“累”。我们考察后认为,书中的“累”尚不能定性为量词,而是名词,指完整的姜块,因为一整支姜块的形状也呈“累累”之状,与现在所说的疤累... 以往学者范崇峰、刘建民、沈澍农等都认为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存在一个称量姜块的医方量词“累”。我们考察后认为,书中的“累”尚不能定性为量词,而是名词,指完整的姜块,因为一整支姜块的形状也呈“累累”之状,与现在所说的疤累、累块含义相关且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方量词 葛洪 《肘后备急方》
原文传递
试论“后”厕所义的由来
13
作者 李雪琪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2020年第2期272-277,290,共7页
文章根据方言、古籍和外语资料说明"后"有厕所义,同时对学界存在争议的与"后"相关的例证进行分析。并解释了"后"厕所义的来源,通过对考古资料与文献例证的考察证明古代厕所经常位于庭院后部,又出于避讳心... 文章根据方言、古籍和外语资料说明"后"有厕所义,同时对学界存在争议的与"后"相关的例证进行分析。并解释了"后"厕所义的来源,通过对考古资料与文献例证的考察证明古代厕所经常位于庭院后部,又出于避讳心理,古人们就以厕所常在的方位对其进行委婉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厕所 词义来源
原文传递
不失乾嘉以来之矩矱——从钱穆评徐复《后读书杂志》想到的
14
作者 王继如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2022年第1期1-8,278,共9页
1944年徐复先生向当时的教育部提交手写稿《后读书杂志》参与学术评奖,审评人中有一位是钱穆先生,其评语竟然得以保存并在2016年出版的《学灯》第一辑上刊出。通过这个评语,可以体会到当时学者对学术矩矱的遵循并依循此学术矩矱而进行... 1944年徐复先生向当时的教育部提交手写稿《后读书杂志》参与学术评奖,审评人中有一位是钱穆先生,其评语竟然得以保存并在2016年出版的《学灯》第一辑上刊出。通过这个评语,可以体会到当时学者对学术矩矱的遵循并依循此学术矩矱而进行创造性探索的情形。《后读书杂志》直至52年后的1996年方正式出版,其考释成果是经历时间的磨砺的。这里举出《汉书》一例、《荀子》一例、《庄子》一例,从作为徐复先生的学生的角度,来探索徐复先生考释这些问题的思想路径并体味这些思考是如何遵循学术矩矱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穆 徐复 后读书杂志 学术矩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