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副词“极”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兼与英语对应词very比较
1
作者
陆艳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年第11期102-104,120,共4页
程度副词"极"是绝对程度副词。本文从三个平面理论入手,对"极"和英语对应词very进行研究。句法上,详细分析句法分布组合情况;语义上,分析语义内涵和语义指向;语用上,分析语用色彩、句式和句类的特点。
关键词
副词
极
very
句法
语义
语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亘”与“亘先”——上博楚竹书《亘先》的关键概念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丁四新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49,共10页
文本指出:第一,同意《亘先》第12号简那两个被李零读作"恒"的字应当隶作"亟止"和"亟心",并读作"极"。至于第1-9号简那六个被裘锡圭读作"极"的"亘"字,文本认为应当读作&qu...
文本指出:第一,同意《亘先》第12号简那两个被李零读作"恒"的字应当隶作"亟止"和"亟心",并读作"极"。至于第1-9号简那六个被裘锡圭读作"极"的"亘"字,文本认为应当读作"恒"。由此,这篇竹书可直接称名为《恒先》;第二,"恒"概念包含"恒先"在内,后一概念是从前一概念分化出来的。学者多将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甚至以"恒先"为此一概念的优先表达形式,这是不正确的;第三,竹书的"恒"有别于老子的"道"。在《恒先》中,"恒"只是表示宇宙生化的初始阶段,而"恒先"则推至其极,表示宇宙的端初,跟《淮南子》的"太始"约略相当;第四,"恒"与"天道"在竹书中对应的宇宙生成论的阶段不同。"恒"居于初始阶段,即虚无阶段;而"天道"则居于形下界,是用来描述天地万物生成变化之客观法则的概念;第五,在《恒先》中,"恒"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它与"极"并非互为表里的关系。"恒"为恒常义,包含着质朴、静止和虚无的特性,它仅表示宇宙生化的初始阶段;而"极"训"准则",是以"天道"为其内涵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竹书
亘
亘先
恒先
极
天道
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心雕龙》的注释翻译应注意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
被引量:
1
3
作者
韩湖初
《语文学刊》
2022年第2期10-15,共6页
近年《文心雕龙》的翻译注释著作不少,但发现一些本来已经接近原意的研究成果却没有被注意吸收,结果抄来抄去距离原意反而越来越远。这就影响了对原著的理解和把握,尤其一些关键文句的解读。如首篇《原道》首句“文之为德”及其后的“...
近年《文心雕龙》的翻译注释著作不少,但发现一些本来已经接近原意的研究成果却没有被注意吸收,结果抄来抄去距离原意反而越来越远。这就影响了对原著的理解和把握,尤其一些关键文句的解读。如首篇《原道》首句“文之为德”及其后的“人文之元,肇自太极”的“太极”,本来早已有学者指出前者“德”应训“得道”,后者“太极”是指伏羲氏作八卦,并作了详细的辨析。但译注家均未注意,应引以为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道
德
太
极
人文
八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极”作程度补语的历时发展及跨语言考察
被引量:
21
4
作者
唐贤清
陈丽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19,共9页
"极"的本义是"屋脊之栋",在历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名词——动词——程度副词"的语法化过程,"极"能否作补语及作补语时的词性问题尚无定论。本文认为程度副词"极"可以作补语,这种用...
"极"的本义是"屋脊之栋",在历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名词——动词——程度副词"的语法化过程,"极"能否作补语及作补语时的词性问题尚无定论。本文认为程度副词"极"可以作补语,这种用法在明代以前还比较少见,清代开始大量使用,现代汉语中,"极"作程度补语非常丰富。文章通过考察"极"的历时演变,探讨了"极"程度义获得的机制及程度补语的产生过程,同时结合汉语方言及少数民族语言中的类似用法,探讨程度副词作补语的理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度副词
“
极
”
补语
历时演变
类型学
原文传递
侯马、温县盟书“明亟视之”及传世古籍相关问题合论
被引量:
8
5
作者
沈培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3-361,共9页
本文结合新出金文和古书训解,通过语法、语义分析,认为侯马盟书、温县盟书常常出现的"明亟视之""永亟视之""适亟视之"里面的"亟视之"是"极之视之"之义,意即"穷困之且监视之&qu...
本文结合新出金文和古书训解,通过语法、语义分析,认为侯马盟书、温县盟书常常出现的"明亟视之""永亟视之""适亟视之"里面的"亟视之"是"极之视之"之义,意即"穷困之且监视之"。同时,文章对《尚书·舜典》的"殛鲧于羽山"的准确含义做了补充论证,对出土盟书"明亟视之"与《左传》盟辞"明神殛之"的差异提出了一些推测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盟书
传世文献
明亟视之
使动
极
原文传递
题名
副词“极”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兼与英语对应词very比较
1
作者
陆艳
机构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
出处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年第11期102-104,120,共4页
文摘
程度副词"极"是绝对程度副词。本文从三个平面理论入手,对"极"和英语对应词very进行研究。句法上,详细分析句法分布组合情况;语义上,分析语义内涵和语义指向;语用上,分析语用色彩、句式和句类的特点。
关键词
副词
极
very
句法
语义
语用
Keywords
adverb
ji
(
极
)
English counterpart very
syntax
semantic meaning
pragmatic
分类号
H146.2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亘”与“亘先”——上博楚竹书《亘先》的关键概念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丁四新
机构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出处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49,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出土简帛四古本<老子>综合研究"(15ZDB006)的成果
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的资助
文摘
文本指出:第一,同意《亘先》第12号简那两个被李零读作"恒"的字应当隶作"亟止"和"亟心",并读作"极"。至于第1-9号简那六个被裘锡圭读作"极"的"亘"字,文本认为应当读作"恒"。由此,这篇竹书可直接称名为《恒先》;第二,"恒"概念包含"恒先"在内,后一概念是从前一概念分化出来的。学者多将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甚至以"恒先"为此一概念的优先表达形式,这是不正确的;第三,竹书的"恒"有别于老子的"道"。在《恒先》中,"恒"只是表示宇宙生化的初始阶段,而"恒先"则推至其极,表示宇宙的端初,跟《淮南子》的"太始"约略相当;第四,"恒"与"天道"在竹书中对应的宇宙生成论的阶段不同。"恒"居于初始阶段,即虚无阶段;而"天道"则居于形下界,是用来描述天地万物生成变化之客观法则的概念;第五,在《恒先》中,"恒"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它与"极"并非互为表里的关系。"恒"为恒常义,包含着质朴、静止和虚无的特性,它仅表示宇宙生化的初始阶段;而"极"训"准则",是以"天道"为其内涵的。
关键词
楚竹书
亘
亘先
恒先
极
天道
道
Keywords
Bamboo-Chip Book of Chu State
亘(Heng)
亘先(Hengxian)
恒先(Hengxian)
极(ji)
天道(Natural Rule)
道(Doctrine)
分类号
B223.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H13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心雕龙》的注释翻译应注意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
被引量:
1
3
作者
韩湖初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语文学刊》
2022年第2期10-15,共6页
文摘
近年《文心雕龙》的翻译注释著作不少,但发现一些本来已经接近原意的研究成果却没有被注意吸收,结果抄来抄去距离原意反而越来越远。这就影响了对原著的理解和把握,尤其一些关键文句的解读。如首篇《原道》首句“文之为德”及其后的“人文之元,肇自太极”的“太极”,本来早已有学者指出前者“德”应训“得道”,后者“太极”是指伏羲氏作八卦,并作了详细的辨析。但译注家均未注意,应引以为鉴。
关键词
文心雕龙
道
德
太
极
人文
八卦
Keywords
Wen Xin Diao Long
“dao”(原道)
“de”(德)
“Tai
ji
”(太
极
)
“ren wen”(人文)
“ba gua”(八卦)
分类号
I206.0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极”作程度补语的历时发展及跨语言考察
被引量:
21
4
作者
唐贤清
陈丽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19,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类型学视野的汉语副词研究(07BYY045)"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汉语副词整体研究--历时
+1 种基金
共时及类型学的比较"(200511)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历时状态下汉语副词的类型研究"(2008)的部分成果
文摘
"极"的本义是"屋脊之栋",在历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名词——动词——程度副词"的语法化过程,"极"能否作补语及作补语时的词性问题尚无定论。本文认为程度副词"极"可以作补语,这种用法在明代以前还比较少见,清代开始大量使用,现代汉语中,"极"作程度补语非常丰富。文章通过考察"极"的历时演变,探讨了"极"程度义获得的机制及程度补语的产生过程,同时结合汉语方言及少数民族语言中的类似用法,探讨程度副词作补语的理据。
关键词
程度副词
“
极
”
补语
历时演变
类型学
Keywords
degree adverbs
'
ji
'(
极
)
complements
diachronic evolution
typology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侯马、温县盟书“明亟视之”及传世古籍相关问题合论
被引量:
8
5
作者
沈培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
出处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3-361,共9页
文摘
本文结合新出金文和古书训解,通过语法、语义分析,认为侯马盟书、温县盟书常常出现的"明亟视之""永亟视之""适亟视之"里面的"亟视之"是"极之视之"之义,意即"穷困之且监视之"。同时,文章对《尚书·舜典》的"殛鲧于羽山"的准确含义做了补充论证,对出土盟书"明亟视之"与《左传》盟辞"明神殛之"的差异提出了一些推测性意见。
关键词
盟书
传世文献
明亟视之
使动
极
Keywords
covenant texts
extant ancient works
'ming
ji
shi zhi(明亟视之)'
'shi dong(使动)'
'
ji
(
极
)'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副词“极”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兼与英语对应词very比较
陆艳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亘”与“亘先”——上博楚竹书《亘先》的关键概念研究
丁四新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文心雕龙》的注释翻译应注意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
韩湖初
《语文学刊》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极”作程度补语的历时发展及跨语言考察
唐贤清
陈丽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21
原文传递
5
侯马、温县盟书“明亟视之”及传世古籍相关问题合论
沈培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