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modified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carrying both preS1 and preS2 epitopes
1
作者 惠静毅 李光地 +1 位作者 孔玉英 汪垣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1998年第1期56-63,共8页
The DNA fragments coding for preS2(120 146) and preS1(21 47) amplified by PCR were fused to both 5′ and 3′ ends of S gene at the position of amino acid 223. The fusion gene was placed downstream of the promoter P7.5... The DNA fragments coding for preS2(120 146) and preS1(21 47) amplified by PCR were fused to both 5′ and 3′ ends of S gene at the position of amino acid 223. The fusion gene was placed downstream of the promoter P7.5 of the universal vaccinia viral vector pGJP 5 and the recombinant vaccinia virus vS2SS1 was then selected by \%in vivo\% homogeneous recombination. Fusion protein S2SS1 could be expressed in the mammalian cells infected with vS2SS1. The investigation of expression, secretion, antigenicity and particle assembly of the S2SS1 protein demonstrated that S2SS1 protein could be assembled into particles which presented preS1, preS2 and S antigenicity and be efficiently secreted from the cells. It also showed that the level of its expression and secretion approached to that of the S protein expressed by the recombinant vaccinia vir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 PRES1 and PRES2 EPITOPES fusion protein particle recombi nant VACCINIA virus.
原文传递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裂殖子表面抗原2(MSA-2)基因在卡介苗BCG中的表达 被引量:7
2
作者 郑春福 吴少庭 +2 位作者 陈雅棠 高世同 林敏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193-197,共5页
目的 :裂殖子表面抗原 2基因 (Merozoitesurfaceantigen 2 ,MSA2 )是恶性疟原虫的一种保护性抗原 ,为研究其重组BCG疫苗的保护作用 ,首先探讨携带有恶性疟原虫FCC 1 HN株MSA2基因的重组分枝杆菌-大肠杆菌穿梭质粒pBCG MSA2在卡介苗 (Bac... 目的 :裂殖子表面抗原 2基因 (Merozoitesurfaceantigen 2 ,MSA2 )是恶性疟原虫的一种保护性抗原 ,为研究其重组BCG疫苗的保护作用 ,首先探讨携带有恶性疟原虫FCC 1 HN株MSA2基因的重组分枝杆菌-大肠杆菌穿梭质粒pBCG MSA2在卡介苗 (BacillusCalmetteGuerin ,BCG)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电穿孔转化法将重组质粒pBCG MSA2导入BCG中 ,通过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并经PCR鉴定的重组BCG培养于Middlebrook 7H9Broth (M7H9)培养基 ,并添加 10 %M7H9EnrichmentADC和 0 0 5 %Tween80 ,4周后于 4 5℃进行诱导表达 ,表达产物进行十二烷基磺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odiumdodecylsulfatepolyacrylamidegelelectrophoresis,SDS PAGE)及免疫印迹 (Western blot)分析。结果 :SDS 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结果均显示在约 31kDa的位置上可见明显的蛋白条带 ,并与MSA2基因编码序列推断的分子量相符。结论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抗原 2可在BCG中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FCC-1/HN株 裂殖子 表面抗原2 MSA-2 基因 卡介苗BCG 表达 穿梭质粒
下载PDF
SAG1和IL-2基因佐剂混合免疫诱导鼠抗弓形虫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观今 陈海峰 +2 位作者 郭虹 郑焕钦 汪琦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了解编码SAG1的重组质粒和IL 2基因佐剂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反应 ,评价该疫苗对弓形虫的保护作用。方法 编码SAG1的质粒和鼠源性IL 2表达载体以 10 0 μg的剂量免疫小鼠 ,3w后两次以相同的剂量加强免疫 ,分别以PBS和空质粒 pcDNA3 ... 目的 了解编码SAG1的重组质粒和IL 2基因佐剂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反应 ,评价该疫苗对弓形虫的保护作用。方法 编码SAG1的质粒和鼠源性IL 2表达载体以 10 0 μg的剂量免疫小鼠 ,3w后两次以相同的剂量加强免疫 ,分别以PBS和空质粒 pcDNA3 感染。采用ELISA法测定抗体水平、亚型、IFN γ和IL 4的含量 ,PCR及原位杂交检测感染鼠中DNA的整合及降解。所有鼠均由强毒力RH株弓形虫感染。结果 SAG1表达质粒 3次免疫后鼠体内特异IgG水平明显增高 ,IL 2表达质粒的联合使用导致IgG2a水平升高和IFN γ的产生。混合质粒注射的小鼠抗弓形虫感染的存活时间延长。结论 由SAG1DNA诱导的免疫应答因IL - 2表达质粒的共同注射而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免疫 弓形虫 表面抗原1 基因佐剂 IL-2
下载PDF
TROP2、p-ERK1/2和Cyclin D1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新星 滕世峰 +7 位作者 徐楷 张言言 张卫刚 张宪文 姚骏 姚厚山 黄歆 胡志前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909-914,共6页
目的探讨胆囊癌组织中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TROP)2、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1/2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与胆囊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搜集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2005年6... 目的探讨胆囊癌组织中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TROP)2、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1/2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与胆囊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搜集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2005年6月-2010年6月确诊并获取病理标本的胆囊癌患者88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8例胆囊癌组织及15例癌旁组织中TROP2、p-ERK1/2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Spearman检验法分析TROP2、p-ERK1/2和Cyclin D1间相关性;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胆囊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结果 TROP2、p-ERK1/2和Cyclin D1蛋白在胆囊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30%、58.40%和55.3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5.42%、35.67%和39.87%)(P值均<0.05)。TROP2、p-ERK1/2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与胆囊结石、肿瘤直径、分化程度、血管神经侵犯、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及TNM分期相关(χ~2=4.300~53.315,P值均<0.05)。TROP2与p-ERK1/2、Cyclin D1的表达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402、0.742,P值均<0.001),且p-ERK1/2与Cyclin D1的表达也呈正相关(rs=0.242,P=0.023)。多因素生存分析提示,TROP2的阳性表达是患者3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2.412,95%可信区间:1.186~5.126,P=0.010)。结论 TROP2的高表达可能是胆囊癌恶性进展的重要原因,高表达的TROP2可能介导p-ERK1/2和Cyclin D1的高表达,导致胆囊癌恶性进展。TROP2是判断胆囊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可能是临床干预的有效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 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细胞周期蛋白D1 预后
下载PDF
赤道几内亚比奥科岛恶性疟原虫MSP-1和MSP-2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江涛 李健 +8 位作者 潘雪峰 Urbano Monsuy Eyi Rocio Apicante Matesa Maximo Miko Ondo Obono Carlos Sala Ehapo 查广才 黄广 黄芝秀 林敏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13期9-12,共4页
目的研究赤道几内亚比奥科岛(Bioko Island)恶性疟原虫分离株裂殖子表面蛋白1(PfMSP-1)基因和裂殖子表面蛋白2(PfMSP-2)基因分型。方法从比奥科岛采集疟疾患者血样181份,用显微镜法和荧光定量PCR鉴定虫种。采用巢式PCR分别扩增PfMSP-1和... 目的研究赤道几内亚比奥科岛(Bioko Island)恶性疟原虫分离株裂殖子表面蛋白1(PfMSP-1)基因和裂殖子表面蛋白2(PfMSP-2)基因分型。方法从比奥科岛采集疟疾患者血样181份,用显微镜法和荧光定量PCR鉴定虫种。采用巢式PCR分别扩增PfMSP-1和PfMSP-2中具有型特异性的片段,进行等位基因分型。结果 PfMSP-1基因分型:181份恶性疟患者血样中有178份扩增出PfMSP-1基因片段(98.34%),其中K1、MAD20和RO33基因型片段分别为171份(94.48%)、175份(96.69%)和126份(69.61%)。混合感染率为97.24%;PfMSP-2基因分型:181份血样中有173份PfMSP-2基因片段(95.58%),其中48份(26.52%)单独扩增到3D7型基因片段,4份(2.21%)单独扩增到FC27型基因片段,混合感染率为66.85%。结论赤道几内亚比奥科岛PfMSP-1和PfMSP-2等位基因型分布范围极广。混合感染是比奥科岛疟疾的主要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裂殖子表面蛋白1 裂殖子表面蛋白2 比奥科岛
下载PDF
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和DNA甲基转移酶1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志伟 缪琴 王为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2-45,共4页
目的分析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和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在鼻咽癌(NPC)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5月-2019年5月临床确诊的131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进行染色,检测T... 目的分析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和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在鼻咽癌(NPC)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5月-2019年5月临床确诊的131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进行染色,检测Trop2及DNMT1的表达水平,并结合其鼻咽黏膜组织病理分期情况,分析Trop2、DNMT1的表达与其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Trop2、DNMT1的阳性定位均于细胞膜,颜色自浅黄色至棕褐色不等,NPC癌组织中Trop2、DNMT1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TNM分期处于Ⅲ~Ⅳ期、伴随淋巴结转移的NPC患者Trop2、DNMT1的表达更高(P<0.05);NPC患者的Trop2、DNMT1表达与其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NPC患者Trop2、DNMT1的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Trop2、DNMT1表达水平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 DNA甲基转移酶1 肿瘤转移 肿瘤分期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牛巴贝斯虫新疆株MSA-2c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真核表达及其免疫反应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袁江玲 马素贞 +5 位作者 沈炯玉 黄家雨 苏贵成 简子健 张兰江 李晓军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79-82,共4页
根据GenBank公布的牛巴贝斯虫裂殖子表面抗原MSA-2c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从患病牛的全血基因组中扩增得到798 bp的MSA-2c基因片段,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测序验证后,小白鼠尾静脉注射瞬时表达MSA-2c基因,取其肝脏... 根据GenBank公布的牛巴贝斯虫裂殖子表面抗原MSA-2c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从患病牛的全血基因组中扩增得到798 bp的MSA-2c基因片段,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测序验证后,小白鼠尾静脉注射瞬时表达MSA-2c基因,取其肝脏提取总RNA,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可得到目的条带;用重组质粒pcDNA3.1(+)-MSA-2c肌肉注射免疫小白鼠4次后,将获得的抗血清作为抗体,纯化的GST-MSA-2c融合蛋白作为抗原进行Western-blot检测,可得到抗原-抗体结合产生的特异性条带,表明重组质粒具有免疫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巴贝斯虫 MSA-2c基因 瞬时表达 免疫印迹法
下载PDF
牛巴贝斯虫GST-MSA-2c融合蛋白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10
8
作者 沈炯玉 马素贞 +1 位作者 简子健 吕伟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8-62,共5页
以纯化的牛巴贝斯虫GST-MSA-2c融合蛋白作为检测抗原,通过优化ELISA反应条件,初步建立了检测牛巴贝斯虫血清特异性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方阵试验确定的GST-MSA-2C抗原的最适包被浓度为2.5μg/mL,血清最佳稀释倍数为20倍,ELISA阳性反应... 以纯化的牛巴贝斯虫GST-MSA-2c融合蛋白作为检测抗原,通过优化ELISA反应条件,初步建立了检测牛巴贝斯虫血清特异性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方阵试验确定的GST-MSA-2C抗原的最适包被浓度为2.5μg/mL,血清最佳稀释倍数为20倍,ELISA阳性反应的临界值为OD450≥0.347,批内和批间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经对多例血清检测表明,所建ELSIA检测法重复性好、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巴贝斯虫 MSA-2C 融合蛋白 间接 ELISA
下载PDF
我国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MSP-2的抗原表位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明 陈白虹 +2 位作者 董文其 毕惠祥 王萍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11-17,共7页
根据我国恶性疟原虫株MSP-2基因序列,检索我国虫株MSP-2是否具有国外已鉴定的MSP-2抗原表位。结果显示,我国虫株MSP-2具有已鉴定的FC-27等位基因型可变区抗原表位STNS和DTPTATE。同时应用计算机辅助抗原表位分析技术对MSP-2进行抗原表... 根据我国恶性疟原虫株MSP-2基因序列,检索我国虫株MSP-2是否具有国外已鉴定的MSP-2抗原表位。结果显示,我国虫株MSP-2具有已鉴定的FC-27等位基因型可变区抗原表位STNS和DTPTATE。同时应用计算机辅助抗原表位分析技术对MSP-2进行抗原表位分析预测,并以合成肽技术鉴定了预测表位的免疫原性。抗原指数分析表明,MSP-2分子亲水性指数和侧链易曲性指数最高的区域分别位于aa153~166和aa65~72,而aa53~60可能是我国虫株特异的抗原表位。用4个合成肽进行免疫学鉴定,证实预测的表位可以诱导抗肽抗体反应,免疫血清可识别重组MSP-2和恶性疟原虫全抗原中MSP-2抗原区带,且合成肽可与我国流行区高度免疫人群免疫血清反应。由于这些表位存在于我国海南、云南、安徽株MSP-2序列中,可以作为研制我国恶性疟重组多价表位疫苗的候选抗原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MSP-2 抗原表位 重组疫苗 疟疾
下载PDF
牛巴贝斯虫GST-MSA-2c融合蛋白间接ELISA血清学诊断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0
作者 简子健 马素贞 +4 位作者 袁江玲 沈炯玉 吕伟 孙其喆 苗中秋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9-142,共4页
【目的与方法】在优化表达牛巴贝斯虫GST-MSA-2c融合蛋白和建立ELISA反应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牛巴贝斯虫GST-MSA-2c融合蛋白及其所建立的ELISA检测方法的特异性,从而建立牛巴贝斯虫GST-MSA-2c融合蛋白间接ELISA血清学检测方法。【... 【目的与方法】在优化表达牛巴贝斯虫GST-MSA-2c融合蛋白和建立ELISA反应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牛巴贝斯虫GST-MSA-2c融合蛋白及其所建立的ELISA检测方法的特异性,从而建立牛巴贝斯虫GST-MSA-2c融合蛋白间接ELISA血清学检测方法。【结果】牛巴贝斯虫GST-MSA-2c融合蛋白间接ELISA检测方法能排除GST的干扰,与其它梨形虫病无交叉反应,与牛巴贝斯虫巢式PCR检测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96%。【结论】所建立的GST-MSA-2c融合蛋白间接ELISA血清学检测方法重复性好、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这是国内首次利用重组蛋白抗原建立的牛巴贝斯病血清学诊断方法,为大规模地进行牛巴贝斯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诊断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巴贝斯虫 裂殖子表面抗原2c 融合蛋白 间接ELISA 建立
下载PDF
以恶性疟原虫MSP1和AMA1疫苗组合免疫小鼠诱导保护性免疫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淑梅 李珣 +2 位作者 缪军 刘忠湘 薛采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36-940,共5页
目的以MSP1和AMA1的DNA疫苗、重组痘苗病毒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组合免疫小鼠,诱导针对疟疾红内期抗原MSP1和AMA1的保护性抗体。方法将编码恶性疟原虫MSP1全片段和AMA1胞外域的DNA免疫质粒(VR1020/190.3和VR1020/E)、痘苗病毒载体(rMVA/19... 目的以MSP1和AMA1的DNA疫苗、重组痘苗病毒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组合免疫小鼠,诱导针对疟疾红内期抗原MSP1和AMA1的保护性抗体。方法将编码恶性疟原虫MSP1全片段和AMA1胞外域的DNA免疫质粒(VR1020/190.3和VR1020/E)、痘苗病毒载体(rMVA/190.3和rMVA/E)及重组蛋白(d-GX190H和E)的同种类型疫苗混合,作为核酸疫苗(D)、病毒疫苗(V)及蛋白疫苗(P)按照“初始-强化”策略免疫小鼠。间接ELISA测血清中抗MSP1和AMA1抗体;用免疫血清进行体外原虫入侵红细胞抑制实验;由转基因伯氏疟原虫Pb-PfM19和P.bANKA株分别对免疫鼠进行体内攻击。结果各组免疫血清中均产生了较强的抗体应答,抗MSP1抗体与抗AMA1抗体滴度的变化趋势一致。实验组免疫小鼠血清在体外对两株原虫入侵红细胞均有较大程度的抑制。体内攻击实验中实验组小鼠平均存活时间较对照组略长。结论采用以MSP1和AMA1为基础的DNA、重组痘苗病毒和重组蛋白疫苗的组合免疫小鼠能诱导出有效的保护性抗体。以上结果为疟疾红内期疫苗合理免疫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裂殖子表面抗原1(MSP-1) 顶端膜抗原1(AMA-1) 疫苗 免疫
下载PDF
猪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脂分化及Krüppel样因子2的表达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京霞 李方正 +2 位作者 朴英姬 姜忠玲 宋学雄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6-622,共7页
目的旨在阐明猪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AMSCs)在诱导成脂分化过程中Krüppel样因子2(KLF2)的表达模式。方法采用I型胶原酶消化法处理猪脂肪组织,经原代和传代培养分离、纯化和扩增AMSCs,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MSCs纯度,在倒置显微镜下用形... 目的旨在阐明猪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AMSCs)在诱导成脂分化过程中Krüppel样因子2(KLF2)的表达模式。方法采用I型胶原酶消化法处理猪脂肪组织,经原代和传代培养分离、纯化和扩增AMSCs,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MSCs纯度,在倒置显微镜下用形态学和油红O染色法检测AMSCs的成脂分化,用实时定量PCR检测KLF2的表达模式,并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2(PPARγ2)的表达进行了比较。结果分离、纯化的AMSCs,其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CD29、CD44和CD105表达量分别为91.7%、95.1%和95.6%,而造血干细胞表面抗原CD34表达量仅为3.39%;在诱导分化2d后,个别细胞质中出现小脂滴,且含脂滴的细胞数量和脂滴量随诱导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诱导分化第18天成脂分化率达48.2%;在诱导分化第2天、第8天和第16天,KLF2的表达量分别为1.84±0.206、1.07±0.072和0.83±0.095,而PPARγ2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3.06±0.542、13.22±0.5736和15.11±1.073。结论获得纯度较高的AMSCs,具有良好的成脂分化潜能,KLF2的表达量在成脂分化早期的前脂肪细胞阶段增加,成脂分化开始后逐步减少,KLF2作为脂肪分化负调控转录因子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表面鉴定 诱导 分化 Krüppel样因子2 实时定量PCR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抗原MSA1第二区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明 谢毅 +2 位作者 李英杰 任大明 毕惠祥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33-237,共5页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抗原 MSA1- R2 ,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方法 :将 MSA1- R2基因重组于 p WR4 50 I半乳糖苷酶融合蛋白表达载体中 ,转化大肠杆菌 ,酶切鉴定重组克隆。用 IPTG诱导 MSA1- R2融合蛋白的表...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抗原 MSA1- R2 ,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方法 :将 MSA1- R2基因重组于 p WR4 50 I半乳糖苷酶融合蛋白表达载体中 ,转化大肠杆菌 ,酶切鉴定重组克隆。用 IPTG诱导 MSA1- R2融合蛋白的表达 ,对表达产物进行 SDS- PAGE、β-半乳糖苷酶活性、dot- ELISA和 Western- blot鉴定。结果 :表达产物占菌体总蛋白的 35%— 4 0 % ,相对分子量为 70 k Da,与半乳糖苷酶 - MSA1R2融合蛋白的理论分子量相符。IPTG诱导 4 h后 ,β-半乳糖苷酶活性可增高 10倍— 14倍 ,用 dot- EL ISA和 Western- blot均证实表达产物具有恶性疟原虫抗原表位。结论 :p WR4 50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可以高效表达具有免疫学活性的疟原虫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裂殖子表面抗原 表达 大肠杆菌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海南、云南、安徽株裂殖子表面抗原MSA2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明 谢毅 +2 位作者 李英杰 任大明 毕惠祥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94-98,共5页
应用PCR技术扩增并克隆了恶性疟原虫海南、云南、安徽三个地理株的MSA2基因,测定并分析了全基因序列。结果表明,海南、云南、安徽株MSA2基因序列完全相同,全长为795bp,编码264个氨基酸,与FCQ-27/PNG... 应用PCR技术扩增并克隆了恶性疟原虫海南、云南、安徽三个地理株的MSA2基因,测定并分析了全基因序列。结果表明,海南、云南、安徽株MSA2基因序列完全相同,全长为795bp,编码264个氨基酸,与FCQ-27/PNG株MSA2高度同源。对抗原表位进行多参数综合分析表明,我国虫株除具有国外已确定的抗原表位STNS、DTPTATE外,在第53—72位氢基酸间可能具有一个新的抗原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 裂殖子 表面抗原 基因序列分析 MSA2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海南、云南、安徽株裂殖子表面抗原MSA1第二区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明 谢毅 +1 位作者 李英杰 任大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61-165,共5页
应用PCR技术扩增并克隆恶性疟原虫海南、云南、安徽3个地理株MSA1第二区基因,测定并分析其基因序列。结果表明,海南、云南、安徽株扩增片段长度为423bp,基因序列完全相同,我国虫株MSA1与WELLCOME株最为相... 应用PCR技术扩增并克隆恶性疟原虫海南、云南、安徽3个地理株MSA1第二区基因,测定并分析其基因序列。结果表明,海南、云南、安徽株扩增片段长度为423bp,基因序列完全相同,我国虫株MSA1与WELLCOME株最为相似,存在MAD和K1两种等位基因型的基因内重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 裂殖子表面抗原 基因序列分析 疟原虫
下载PDF
马泰勒虫裂殖子表面抗原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293T细胞中表达
16
作者 张杨 肖培培 +4 位作者 王盼举 张梦圆 许正茂 刘世芳 巴音查汗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7-30,154,共5页
为了构建马泰勒虫裂殖子表面抗原(Theileria equi merozoite antigen,EMA)2的真核表达载体,试验采用PCR方法扩增出马泰勒虫EMA2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MV-Flag-N-EMA2,用其转染293T细胞,通过Western-blot法检测EMA2蛋白的表达情况。... 为了构建马泰勒虫裂殖子表面抗原(Theileria equi merozoite antigen,EMA)2的真核表达载体,试验采用PCR方法扩增出马泰勒虫EMA2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MV-Flag-N-EMA2,用其转染293T细胞,通过Western-blot法检测EMA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EMA2基因长度为819 bp,核酸测序证实pCMV-Flag-N-EMA 2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转染后Western-blot法可检测到EMA2蛋白的表达。说明马泰勒虫特异性的pCMV-Flag-N-EMA2真核表达载体可转染至293T细胞中,实现体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泰勒虫 裂殖子表面抗原 克隆 同源重组 转染 真核表达载体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抗原2基因片段的克隆及表达
17
作者 郑春福 吴少庭 +2 位作者 陈雅棠 高世同 林敏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目的 构建恶性疟原虫海南分离株 (FCC- 1/ HN)裂殖子表面抗原 2 (MSA2 )基因片段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 BK/ MSA2。 方法 采用限制性内切酶法从重组的大肠杆菌 -分枝杆菌穿梭质粒 p BCG/ MSA2中分离出经过测序鉴定的 MSA2基因片段 ,将... 目的 构建恶性疟原虫海南分离株 (FCC- 1/ HN)裂殖子表面抗原 2 (MSA2 )基因片段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 BK/ MSA2。 方法 采用限制性内切酶法从重组的大肠杆菌 -分枝杆菌穿梭质粒 p BCG/ MSA2中分离出经过测序鉴定的 MSA2基因片段 ,将其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 p BK- CMV,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 p BK/ MSA2。经 IPTG诱导 ,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 DH5 α中进行表达 ,并进行十二烷基磺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及免疫印迹 (Western- blot)分析。 结果 从 p BCG/ MSA2中分离出 MSA2基因片段 ,成功构建 p BK/ MSA2重组质粒 ;SDS- PAGE及 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 ,特异性蛋白条带的分子质量约为 31ku。 结论 恶性疟原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裂殖子表面抗原2 克隆 基因片段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MSA2编码基因分枝杆菌穿梭质粒的构建及序列测定
18
作者 吴少庭 高世同 +2 位作者 林敏 张仁利 梁驹卿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 构建恶性疟原虫 FCC- 1/ HN株 MSA2编码基因分枝杆菌穿梭质粒重组子 p BCG5 .6 / MSA2 ,并进行序列测定。 方法 根据恶性疟原虫 MSA2编码基因的两侧序列设计引物 ,采用 PCR技术扩增出 MSA2编码基因全长片段 ,经低熔点琼脂糖挖... 目的 构建恶性疟原虫 FCC- 1/ HN株 MSA2编码基因分枝杆菌穿梭质粒重组子 p BCG5 .6 / MSA2 ,并进行序列测定。 方法 根据恶性疟原虫 MSA2编码基因的两侧序列设计引物 ,采用 PCR技术扩增出 MSA2编码基因全长片段 ,经低熔点琼脂糖挖块法回收纯化后 ,插入分枝杆菌穿梭质粒 p BCG5 .6 / MSA2 ,并转化大肠杆菌 DH5 α,快速酚法初筛阳性重组子 ,阳性克隆以 PCR法与限制性酶切分析鉴定后 ,双脱氧链终止法双向进行序列测定。 结果 从恶性疟原虫基因组中扩增出约 82 0 bp的基因片段 ,所构建 p BCG5 .6 / MSA2重组体阳性克隆经双酶切和 PCR鉴定与预期结果一致 ,测序结果确证了插入片段的正确性。 结论 成功构建了恶性疟原虫 MSA2编码基因分枝杆菌穿梭表达质粒 ,为恶性疟 BCG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裂殖子表面抗原-2编码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MSA1抗原Ⅱ、Ⅲ、Ⅳ保守区基因的亚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树桐 潘卫庆 +1 位作者 邓海琳 陆德如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01-307,共7页
P190系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抗原1(MSA1),是很有希望的疟疾疫苗候选抗原。根据该基因现有序列,我们设计了3对引物,在5′端引物和3′端引物前分别设有BamHI和XbaI酶切位点序列,在每个酶切位点前设有保护性碱基GC,用固相亚磷酸酰胺法在ABI... P190系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抗原1(MSA1),是很有希望的疟疾疫苗候选抗原。根据该基因现有序列,我们设计了3对引物,在5′端引物和3′端引物前分别设有BamHI和XbaI酶切位点序列,在每个酶切位点前设有保护性碱基GC,用固相亚磷酸酰胺法在ABI391型DNA自动合成仪上自动合成引物,合成的引物氨解、冷冻干燥后经HPLC纯化。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了恶性疤原虫FCC1/HN株P190第3、4保守区和第2保守区部分序列的基因片段,分别定名为P190CR3、P190CR4和P190CR2-2,各片段均连接到pUC18载体上,用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了克隆片段的DNA序列,结果表明这3个区域的DNA序列与MAD20(采自巴布亚-新几内亚)、Wellcome(采自西非)、K1(采自泰国)及CAMP(采自马尔加什)株恶性疟原虫P190相应区域比较也是高度保守的。在该基因第2保守区核苷酸第81位(相当于MAD20的732位)发生了碱基替换,由T替代了C,但未发生氨基酸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 保守序列 疫苗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P190抗原保守区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20
作者 杨树桐 潘卫庆 +1 位作者 邓海琳 陆德如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4年第3期32-35,共4页
P190是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抗原,是很有希望的疟疾疫苗候选抗原。采用PCR方法克隆了我国海南省FCC1/HN株P190抗原基因的3个保守区片段,连接到pUC18载体上进行DNA序列测定,然后分别与表达载体pGEX-... P190是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抗原,是很有希望的疟疾疫苗候选抗原。采用PCR方法克隆了我国海南省FCC1/HN株P190抗原基因的3个保守区片段,连接到pUC18载体上进行DNA序列测定,然后分别与表达载体pGEX-2T连接,经双酶切鉴定后转化感受态JM109大肠杆菌进行高效融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P190抗原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