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structure refinement of a dual phase titanium alloy by severe room temperature compression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志强 董利民 +3 位作者 杨洋 关少轩 刘羽寅 杨锐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2604-2608,共5页
Microstructure refinement of a dual phase titanium alloy, Ti-3AI-4.5V-5Mo, by severe room temperature compression was investigated. Nanocrystalline grains were observed in the sample with 75% reduction, in which the g... Microstructure refinement of a dual phase titanium alloy, Ti-3AI-4.5V-5Mo, by severe room temperature compression was investigated. Nanocrystalline grains were observed in the sample with 75% reduction, in which the grain sizes of a phase and β phase were approximately 50 and 100 nm. Conversely, the average thicknesses of a phase and β phase in as-received microstructure were measured to be 0.7 and 0.5 μm, respectively. TEM and XRD method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microstructure and texture changes after severe deformation. Microstructure refinement was deduced to the complex interaction among slip dislocations in the a phase, the complex interaction among slip dislocations and martensites in the β phases. In additi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 phase and the β phase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microstructure refin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al phase titamum alloy Ti-3AI-4.3V-3Mo alloy severe plastic detormatlon mlcrostructure retinement nanocrystalline grains TEXTURE
下载PDF
“双循环”格局下中国饲料粮进口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崔宁波 王斯曼 范月圆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1-689,共9页
“双循环”格局下适度进口已成为缓解国内饲料粮供需矛盾的现实选择。在有效利用国际饲料粮市场的同时,降低饲料粮进口的稳定性风险,既重要且必要。在对国内饲料粮供需形势精准判断的基础上,综合分析饲料粮进口的可获性与可供性,并采用... “双循环”格局下适度进口已成为缓解国内饲料粮供需矛盾的现实选择。在有效利用国际饲料粮市场的同时,降低饲料粮进口的稳定性风险,既重要且必要。在对国内饲料粮供需形势精准判断的基础上,综合分析饲料粮进口的可获性与可供性,并采用香农熵指数法对饲料粮的进口来源稳定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国内饲料粮供需格局趋紧并呈现常态化发展趋势,供需缺口不断扩大,适度进口饲料粮是大势所需。总量上,世界饲料粮的供应潜力巨大;时点上,我国与国际饲料粮生产波动的相关性较弱。因此,利用国际市场弥补国内饲料粮的供需缺口是可行的。1992—2020年,我国饲料粮进口的稳定程度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其中,玉米、麦麸和大麦的变动幅度较大,大豆的波动幅度较小。在新一轮高水平开放格局下,亟须完善政策体系、优化进口结构、提高进口稳定性,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开放型的国家饲料粮安全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格局 饲料粮 进口稳定性 保障策略
下载PDF
两阶段轧制变形与时效下超细铁素体/马氏体双相钢的微观组织演变
3
作者 邢磊 王成猛 +3 位作者 高雪云 马才女 翟亭亭 王海燕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4,共5页
对含铜低合金高强钢进行了两阶段轧制变形及时效处理,形成了超细晶铁素体/马氏体双相组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与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分析了不同工艺下双相钢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结合力学性能测试讨论了细晶强化与纳米相析出的协同强化... 对含铜低合金高强钢进行了两阶段轧制变形及时效处理,形成了超细晶铁素体/马氏体双相组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与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分析了不同工艺下双相钢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结合力学性能测试讨论了细晶强化与纳米相析出的协同强化增韧机理。结果表明,经过上述变形和时效处理,得到具有良好的强塑性结合的超细晶铁素体/马氏体双相钢,其晶粒平均尺寸为1.23μm。随着时效时间延长,细小的第二相弥散析出并均匀分布,使得实验钢的屈服强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阶段轧制变形 双相钢 超细晶 析出相
下载PDF
双注意力随机选择全局上下文细粒度识别网络
4
作者 徐胜军 荆扬 +3 位作者 段中兴 李明海 李海涛 刘福友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6-521,共16页
针对细粒度图像识别任务中易忽视微小潜在性特征且外观差异细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注意力随机选择全局上下文细粒度识别网络。首先,使用ConvNeXt作为主干网络,提出双注意力随机选择模块,对不同阶段提取到的特征进行通道随机选择和空... 针对细粒度图像识别任务中易忽视微小潜在性特征且外观差异细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注意力随机选择全局上下文细粒度识别网络。首先,使用ConvNeXt作为主干网络,提出双注意力随机选择模块,对不同阶段提取到的特征进行通道随机选择和空间随机选择,使网络能够关注到其他潜在微小判别性特征;其次,利用全局上下文注意力模块将深层特征的语义信息融合到中间层,增强中间层定位微小特征的能力;最后,提出一种多分支损失,对中间层、深层和拼接层特征引入分类损失,结合不同分支提取到的特征,诱导网络获得多样性的判别特征。所提网络在Stanford-cars、CUB-200-2011、FGVC-Aircraft 3个公开细粒度数据集和真实场景下车型数据集VMRURS上分别达到了95.2%、92.1%、94.0%和97.0%的识别准确率,其性能相比其他对比方法有较大幅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度识别 ConvNeXt 双注意力随机选择 全局上下文注意力 多分支损失
下载PDF
基于跨模态引导和对齐的多模态预训练方法
5
作者 才华 易亚希 +2 位作者 付强 冉越 孙俊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68-3381,共14页
现有的视觉语言多模态预训练方法仅在图像和文本的全局语义上进行特征对齐,对模态间细粒度特征交互的探索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跨模态引导和对齐的多模态预训练方法.该方法在模态特征提取阶段,采用基于视觉序列压缩的... 现有的视觉语言多模态预训练方法仅在图像和文本的全局语义上进行特征对齐,对模态间细粒度特征交互的探索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跨模态引导和对齐的多模态预训练方法.该方法在模态特征提取阶段,采用基于视觉序列压缩的双流特征提取网络,在视觉编码器中联合图像和文本信息逐层引导视觉序列压缩,缓解与文本无关的冗余视觉信息对模态间细粒度交互的干扰;在模态特征对齐阶段,对图像和文本特征进行细粒度关系推理,实现视觉标记与文本标记的局部特征对齐,增强对模态间细粒度对齐关系的理解.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更好地对齐视觉文本的细粒度特征,在图文检索任务中,微调后的图像检索和文本检索的平均召回率分别达到了86.4%和94.88%,且零样本图文检索的整体指标相较于经典图文检索算法CLIP(Contrastive Language-Image Pre-training)提升了5.36%,在视觉问答等分类任务中,准确率也优于目前主流多模态预训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预训练 跨模态引导 视觉序列压缩 双流特征提取 细粒度关系推理 局部特征对齐
下载PDF
数字能力如何促进农户农田碳汇技术采纳?——基于山东省粮食种植户的微观证据
6
作者 杜凤君 赵晓颖 +1 位作者 郑军 张明月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2-943,共12页
数字化是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研究数字能力对农户农田碳汇技术采纳的影响,有助于为农业生产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新思路。本文基于山东省408个粮食种植户的微观调研数据,从数字接入、数字使用和数字转化3个维度构建数字能力指... 数字化是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研究数字能力对农户农田碳汇技术采纳的影响,有助于为农业生产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新思路。本文基于山东省408个粮食种植户的微观调研数据,从数字接入、数字使用和数字转化3个维度构建数字能力指数,利用O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能力对农户农田碳汇技术采纳的影响。本研究发现:1)数字能力提升有助于农户农田碳汇技术采纳,且分维度来看,数字使用能力的影响效应高于数字接入能力和数字转化能力,是促进农户实施农田碳汇技术的关键因素。2)提高农户数字能力可以通过增加土地流转和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促进农田碳汇技术采纳。3)数字技术推广强化了数字能力对农户农田碳汇技术采纳的影响,且正规推广的效力高于非正规推广。为此,未来应加强农户数字能力培训,并重视不同维度数字能力的作用差异,增强其与数字技术推广的互动功能,为我国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奠定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能力 农田碳汇技术 粮食种植户 “双碳”目标 Oprobit模型
下载PDF
基于双流特征互补的嵌套命名实体识别
7
作者 黄荣梅 廖涛 +1 位作者 张顺香 段松松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9-805,共7页
针对以往句子在文本编码后不能获得高效的特征信息,提出一种基于双流特征互补的嵌套命名实体识别模型。句子在嵌入时以单词的字级别和字符级别两种方式嵌入,分别通过神经网络Bi-LSTM获取句子上下文信息,两个向量进入低层级与高层级的特... 针对以往句子在文本编码后不能获得高效的特征信息,提出一种基于双流特征互补的嵌套命名实体识别模型。句子在嵌入时以单词的字级别和字符级别两种方式嵌入,分别通过神经网络Bi-LSTM获取句子上下文信息,两个向量进入低层级与高层级的特征互补模块,实体词识别模块和细粒度划分模块对实体词区间进行细粒度划分,获取内部实体。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相较于经典模型在特征提取上有较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名实体识别 自然语言处理 嵌套结构 双流特征互补 神经网络 实体词识别 细粒度划分
下载PDF
基于等离子双丝增材制造技术制备坡莫合金工艺探究
8
作者 张伊诺 陈祖强 +4 位作者 陈林波 耿燕飞 陈希章 彭康 王艳虎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24年第3期7-12,共6页
首次采用等离子双丝增材制造技术制备Fe-Ni合金,通过显微组织分析获得平行于基板和垂直于基板的显微组织相差较大,平行于基板的显微组织主要由不同尺寸的等轴晶组成且含有极大尺寸晶粒,而垂直于基板方向的显微组织主要是柱状晶,因此柱... 首次采用等离子双丝增材制造技术制备Fe-Ni合金,通过显微组织分析获得平行于基板和垂直于基板的显微组织相差较大,平行于基板的显微组织主要由不同尺寸的等轴晶组成且含有极大尺寸晶粒,而垂直于基板方向的显微组织主要是柱状晶,因此柱状晶内含有不同形态的胞状晶,垂直于晶界生长。两者晶界和晶内均有点状或圆形析出物,且均匀分布。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该试样不存在元素偏析,且其显微硬度优于激光选区熔化所制备的试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双丝 增材制造 坡莫合金 显微组织 晶粒 显微硬度
下载PDF
粮用豇豆的生长特点、营养用途与栽培技术
9
作者 魏彦波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2期21-22,46,共3页
粮用豇豆营养价值丰富,是一种典型的医食两用食品,具有用途广泛、易栽培等优点。发展粮用豇豆的经济价值,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业产值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豇豆的生长特点、营养成分、用途和栽培技术等方面作出总结,以期为粮用豇豆... 粮用豇豆营养价值丰富,是一种典型的医食两用食品,具有用途广泛、易栽培等优点。发展粮用豇豆的经济价值,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业产值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豇豆的生长特点、营养成分、用途和栽培技术等方面作出总结,以期为粮用豇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用豇豆 抗逆丰产 医食两用 易栽培
下载PDF
钢晶粒度的截距直接测量法
10
作者 来萍 鞠新华 +2 位作者 温娟 史学星 贾惠平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24年第6期5-9,共5页
针对钢产品中双相或多相组织平均晶粒度难以评定的问题,以单相组织无间隙原子钢为试验对象,采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单视场内截距测量数量进行确定,开发了一种采用截距直接测量法测量平均晶粒度的新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DH590、38MnVS、400... 针对钢产品中双相或多相组织平均晶粒度难以评定的问题,以单相组织无间隙原子钢为试验对象,采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单视场内截距测量数量进行确定,开发了一种采用截距直接测量法测量平均晶粒度的新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DH590、38MnVS、400E钢等含双相或多相组织材料的平均晶粒度评定。结果表明:截距直接测量钢产品平均晶粒度的方法简便可行、检验效率高、出错率低;测量结果与GB/T 6394—2017中截点法的测量结果基本一致;截距直接测量法既适用于单相组织平均晶粒度的测量,也适用于双相或多相组织平均晶粒度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间隙原子钢 双相钢 截距直接测量 晶粒度 金相图像处理软件
下载PDF
大田淹水对高产夏玉米抗倒伏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2
11
作者 任佰朝 张吉旺 +4 位作者 李霞 范霞 董树亭 刘鹏 赵斌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440-2448,共9页
【目的】倒伏是玉米高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大田淹水对夏玉米抗倒伏性能的影响。【方法】以登海605(DH605)和郑单958(ZD958)为试验材料,设置大田淹水时期(三叶期、拔节期、开花后10 d)和淹水持续时间(淹水3 d和6 d)处理... 【目的】倒伏是玉米高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大田淹水对夏玉米抗倒伏性能的影响。【方法】以登海605(DH605)和郑单958(ZD958)为试验材料,设置大田淹水时期(三叶期、拔节期、开花后10 d)和淹水持续时间(淹水3 d和6 d)处理,研究淹水对夏玉米茎秆形态、穿刺强度、弯曲性能及其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淹水后夏玉米基部第3茎节变细,茎秆穿刺强度降低,三叶期淹水6 d造成的影响最大,DH605和ZD958的穿刺强度分别较CK下降32.53%和42.73%;茎秆的皮层厚度和维管束内部厚壁细胞厚度变薄,维管束数目减少。三叶期和拔节期淹水对其影响大于开花后10 d淹水,淹水持续时间越长,影响越严重。淹水后空秆率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降低,产量下降,减产幅度表现为三叶期淹水>拔节期淹水>开花后10 d淹水,淹水6 d>淹水3 d。【结论】淹水胁迫降低了茎秆抗倒伏能力,倒伏风险增加,影响产量形成。三叶期淹水对其影响最大,拔节期淹水次之,开花后10 d淹水的影响较小。淹水持续时间越长,影响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淹水胁迫 茎秆显微结构 倒伏 产量
下载PDF
中国棉秆资源量估算及其自然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31
12
作者 左旭 毕于运 +3 位作者 王红彦 高春雨 王磊 王亚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9-166,共8页
对棉花草谷比进行系统考证,科学估算和评价我国棉秆资源量及其各种利用途径的自然适宜性,充分认识我国棉秆资源的开发潜力。通过文献查询法,从大量的研究文献中获取具有价值的15篇研究论文中的102个籽棉草谷比有效样本数据,系统考证我... 对棉花草谷比进行系统考证,科学估算和评价我国棉秆资源量及其各种利用途径的自然适宜性,充分认识我国棉秆资源的开发潜力。通过文献查询法,从大量的研究文献中获取具有价值的15篇研究论文中的102个籽棉草谷比有效样本数据,系统考证我国棉花的草谷比;采用秸秆资源自然适宜性分级法,就棉秆资源在燃料、饲料、肥料、工业原料和食用菌基料利用方面的自然适宜性进行评价;对将用于包括新型能源化利用在内的各种用途的棉秆资源划分为最适宜、次适宜、不适宜等不同级别。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棉花草谷比取值5.0为宜。在此基础上计算出2013年中国棉秆资源量为3 149.5万t,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区的新疆以及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在自然适宜性评级方面,棉秆最适宜燃用,亦适宜于用作固化、炭化、气化和发电等新能源化利用,而在沼气生产方面则为次适宜级别。在可饲性适宜性方面,粗棉秆部分均不适宜于直接饲喂和加工饲喂,棉花细茎和叶较适宜直接饲喂,适宜加工饲喂。在肥料化利用方面,棉秆经过机械粉碎可直接还田,此外,棉秆是理想的工业加工原料和食用菌基料。棉秆资源具有多宜性,棉秆资源综合利用应注意合理配置资源、优化棉秆利用结构,将其转化为各种优质的原料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秆 资源量 棉花草谷比 自然适宜性
下载PDF
小麦玉米周年生产中耕作对夏玉米产量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霞 张吉旺 +4 位作者 任佰朝 范霞 董树亭 刘鹏 赵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93-1101,共9页
针对黄淮海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周年生产的特点,将冬小麦夏玉米播前耕作统筹结合,以期为冬小麦夏玉米周年生产体系耕作方式的改良提供依据。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冬小麦播前旋耕夏玉米播前免耕(RN)、冬小麦播前翻耕夏玉米播前免耕(MN)、... 针对黄淮海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周年生产的特点,将冬小麦夏玉米播前耕作统筹结合,以期为冬小麦夏玉米周年生产体系耕作方式的改良提供依据。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冬小麦播前旋耕夏玉米播前免耕(RN)、冬小麦播前翻耕夏玉米播前免耕(MN)、冬小麦播前翻耕夏玉米播前旋耕(MR)3个处理,探讨冬小麦夏玉米周年生产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夏玉米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2年研究结果表明,MR处理夏玉米的株高、穗位高增加,MN与MR处理的地上第3茎节变粗,MN处理的地上第3节间茎粗系数最大。MR与MN处理间抽雄期的基部茎节穿刺强度无显著差异,但较RN均显著增强,茎秆皮层厚度和维管束密度及维管束鞘面积较RN也显著增大,茎秆伤流速率较RN分别提高60.60%和46.70%,茎秆质量显著提高。此外,MN与MR的根重和根冠比较RN显著提高,地上节根根条数与干重也显著提高。MN与MR较RN处理分别增产26.33%与39.21%。冬小麦播前翻耕可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及抗倒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小麦玉米周年耕作 茎秆形态与结构 倒伏 产量
下载PDF
冬小麦主茎及分蘖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差异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晶 王姣爱 +1 位作者 党建友 张定一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26-528,共3页
为了解小麦主茎及分蘖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差异,以临优2018为材料,对其主茎及分蘖进行连续挂牌标记,并测定其相应产量和品质性状。结果表明,主茎和低位蘖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均高于高位蘖。高位蘖籽粒清蛋白、球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较高,... 为了解小麦主茎及分蘖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差异,以临优2018为材料,对其主茎及分蘖进行连续挂牌标记,并测定其相应产量和品质性状。结果表明,主茎和低位蘖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均高于高位蘖。高位蘖籽粒清蛋白、球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较高,而谷蛋白和总蛋白质含量较低,主茎籽粒谷蛋白和总蛋白质含量介于低位蘖和高位蘖之间;主茎与低位蘖籽粒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评价值较高。因此,促进主茎与低位蘖的发育、提高其成穗质量有利于小麦高产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主茎 分蘖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汽车用双相钢的研究与生产现状 被引量:33
15
作者 田志强 唐荻 +2 位作者 江海涛 马小亮 许洪汛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共5页
双相钢以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和成型性能在汽车行业得到了大力发展,成为理想的汽车用钢板。目前国内与国外相比,无论是在双相钢板基础理论研究上还是实际生产产品上都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介绍了国内外双相钢的研究现状及重点研究方向,指... 双相钢以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和成型性能在汽车行业得到了大力发展,成为理想的汽车用钢板。目前国内与国外相比,无论是在双相钢板基础理论研究上还是实际生产产品上都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介绍了国内外双相钢的研究现状及重点研究方向,指出国内应注重在双相钢的高强化、镀锌化、细晶化等方面加强研究,以适应我国对汽车用双相钢板迅猛增长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钢 高强度 镀锌 细晶
下载PDF
双板差分冲量式谷物流量传感器设计 被引量:49
16
作者 胡均万 罗锡文 +2 位作者 阮欢 陈树人 李耀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9-72,共4页
设计了一种双板冲量式谷物流量传感器及其差分消振电路,以消除车身振动对测产精度的影响。振动试验表明,在没有谷物输入时联合收获机车身振动导致前后2个检测板产生的2个振动信号是一对共模信号,可通过电路差分的方法消除;差分后传感器... 设计了一种双板冲量式谷物流量传感器及其差分消振电路,以消除车身振动对测产精度的影响。振动试验表明,在没有谷物输入时联合收获机车身振动导致前后2个检测板产生的2个振动信号是一对共模信号,可通过电路差分的方法消除;差分后传感器的输出电压的信噪比由2.5 dB提高到62 dB。在零喂入量情况下,振动产生的零点误差小于0.01 g/s;在联合收获机正常作业的喂入量范围内(0.5-2 kg/s),实验室测量误差小于3%。田间实际测量误差不大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 流量传感器 冲量式 振动信号 双板 差分电路
下载PDF
长期化肥配施不同有机肥对土壤和玉米中重金属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吴荣 刘善江 +2 位作者 孙昊 杜颖 马良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010-2019,共10页
【目的】明确长期化肥配施有机肥对重金属元素在土壤和农作物籽粒、秸秆中积累的影响及其环境效应,为安全高效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新型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站进行了为期10年的田间试验,其种植模式为冬小麦–夏玉... 【目的】明确长期化肥配施有机肥对重金属元素在土壤和农作物籽粒、秸秆中积累的影响及其环境效应,为安全高效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新型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站进行了为期10年的田间试验,其种植模式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试验处理为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氮磷钾+鸡粪堆肥的有机肥料(NPKJF)、氮磷钾+污泥堆肥的有机肥料(NPKWN)、氮磷钾+垃圾堆肥的有机肥料(NPKLJ)和氮磷钾+秸秆粉碎还田(NPKJG)共6个处理,施肥处理依据等氮量施肥原则,每季作物施N 180 kg/hm^2、P2O590.0 kg/hm^2、K2O 90.0 kg/hm^2。在玉米收获后测定了玉米秸秆、籽粒和0—20 cm耕层土壤中重金属全量。【结果】添加污泥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中Cd、Hg、As、Cu、Zn的含量,单因子污染指数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5.10%、150.00%、104.00%、44.60%、65.80%。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中全量Cd、Cr、Hg、Cu、Zn存在一定的富集效果。各处理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在0.02~0.46,远小于1,综合污染指数为0.23~0.36,均小于0.7,试验区土壤重金属均为无污染等级。施用有机废弃物堆肥的处理玉米籽粒Cd、Cu、Zn含量比对照显著增加,各处理间Hg、As、Cr、Pb、Ni含量差异不显著,连续10年定位施肥后试验站土壤以及玉米籽粒中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同一作物不同部位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不同,玉米秸秆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大于籽粒。玉米籽粒中Pb、Cu、Zn含量与土壤Pb、Cu、Zn含量存在正相关性,玉米秸秆中Cd、Hg、Cr、Ni含量与土壤中Cd、Hg、Cr、Ni含量呈正相关或者显著负相关。【结论】在施氮总量不变的前提下,连续施用供试有机堆肥10年后,土壤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土壤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在0.02~0.46,综合污染指数为0.23~0.36,无污染风险。只有污泥堆肥需要加强土壤Cd的监测。玉米秸秆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大于籽粒。玉米籽粒中Pb、Cu、Zn含量与土壤相应重金属含量存在正相关性,秸秆中Cd、Pb、Hg、Zn与Cr、Ni含量与土壤中相应重金属含量呈正相关,而秸秆中Cr、Ni含量与土壤中相应重金属含量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化肥配施有机肥 重金属 土壤 玉米籽粒 玉米秸秆
下载PDF
播期对小麦主茎及分蘖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18
作者 张晶 王姣爱 +1 位作者 党建友 张定一 《农学学报》 2013年第8期1-6,共6页
为了给小麦高产优质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临优7287’为材料,采用连续挂牌标记法,研究播期对小麦主茎及分蘖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品种,播期越晚,分蘖数越少。10月13日和10月18日播种的小麦无分蘖的株数达50... 为了给小麦高产优质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临优7287’为材料,采用连续挂牌标记法,研究播期对小麦主茎及分蘖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品种,播期越晚,分蘖数越少。10月13日和10月18日播种的小麦无分蘖的株数达50%以上;播期对小麦主茎及分蘖的产量性状影响均表现为主茎穗粒数和千粒重高于分蘖。10月13日播种的小麦主茎穗粒数最多达37.2粒,10月3日播种分蘖为1的小麦主茎千粒重最高为45.56g;不同播期小麦均表现为分蘖麦谷蛋白含量和总蛋白含量高于主茎,10月3日播种分蘖为2的小麦Ⅱ蘖麦谷蛋白含量最高达4.40%,10月8日播种分蘖为2的小麦Ⅱ蘖总蛋白含量最高为12.33%;分蘖加工品质优于主茎。10月3日播种分蘖为2的小麦Ⅱ蘖和10月13日、10月18日播种的小麦Ⅰ蘖评价值最高均为50;不同播期小麦均表现为分蘖淀粉糊化特性优于主茎。因此小麦生产上,应选用多穗型品种,通过必要栽培管理措施,保证低位蘖成穗,不仅高产而且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主茎 分蘖 农艺性状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刈割对冬小麦再生积温需求及其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田莉华 张清平 +2 位作者 蒋海亮 刘渊博 沈禹颖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26-1432,共7页
对黄土高原塬区冬小麦‘陇育216’于分蘖期、拔节期及孕穗期进行刈割处理,以不刈割为对照,测定冬小麦再生生长发育的积温需求及籽粒产量及其品质,探究刈割利用时间对冬小麦再生生长积温需求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分蘖中期(6个... 对黄土高原塬区冬小麦‘陇育216’于分蘖期、拔节期及孕穗期进行刈割处理,以不刈割为对照,测定冬小麦再生生长发育的积温需求及籽粒产量及其品质,探究刈割利用时间对冬小麦再生生长积温需求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分蘖中期(6个分蘖)前刈割利用,小麦再生各阶段的有效积温需求较对照无显著差异,在收获小麦青干草0.9~1.5t/hm2的同时,能保证籽粒、秸秆产量及其品质较对照均无显著下降;分蘖期后期(9个分蘖)及其后刈割利用,拔节至开花及成熟期的有效积温需求显著减少,尽管较分蘖期可多收获60%的青干草,但籽粒、秸秆产量较对照均显著降低。(2)通径分析发现,刈割主要通过降低再生植株高度及减少单位面积穗数而导致冬小麦籽粒减产。研究表明,为维持冬小麦再生生长节律、籽粒产量及品质形成的稳定,冬小麦刈割利用的时期应不迟于分蘖中期(6个分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粮饲两用 刈割 积温 籽粒产量
下载PDF
不同品种冬小麦再生生长对刈割干扰的响应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丹丹 田莉华 +1 位作者 沈禹颖 刘渊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42-647,共6页
为探究不同熟性冬小麦品种库源分配对刈割的响应,在温室控制条件下,选取陇东地区常用的中熟(‘宁麦5号’和‘陇育4号’)和晚熟(‘西峰27号’和‘陇育1号’)冬小麦品种,测定不同品种冬小麦不刈割(对照)以及分蘖期刈割(留茬2 cm)... 为探究不同熟性冬小麦品种库源分配对刈割的响应,在温室控制条件下,选取陇东地区常用的中熟(‘宁麦5号’和‘陇育4号’)和晚熟(‘西峰27号’和‘陇育1号’)冬小麦品种,测定不同品种冬小麦不刈割(对照)以及分蘖期刈割(留茬2 cm)后再生生长早期叶面积指数,花期和成熟期的物质分配构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熟期冬小麦刈割再生后的叶面积指数、光合产物分配均有所不同。刈割后再生生长早期,4个品种叶面积指数较未刈割均显著下降;再生至花期中熟品种‘宁麦5号’和‘陇育4号’的叶面积指数仍显著降低27%和17%,晚熟品种‘西峰27号’略降低6%,‘陇育1号’则上升7%。中熟品种‘宁麦5号’和‘陇育4号’再生至花期地上生物量降低18%和11%,晚熟品种‘陇育1号’上升13%;各品种再生至花期地下生物量较未刈割均呈下降趋势,并且中熟品种的下降幅度小于晚熟品种,但晚熟品种在成熟期出现增加趋势,‘陇育1号’显著增加26%。再生至花期中熟品种各部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均降低,而晚熟品种‘陇育1号’各部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2%~12%。可见晚熟品种‘陇育1号’再生至花期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干物质向叶、穗分配增加,资源再分配、源库协调能力强,为后期籽粒产量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较中熟品种更适于在分蘖期利用青饲草、成熟期收获籽粒的利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饲兼用 叶面积指数 可溶性碳水化合物 产量 刈割 冬小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