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Grassland Degradation and Re-vegetation on Carbon and Nitrogen Storage in the Soils of the Headwater Area Nature Reserve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China 被引量:16
1
作者 SU Xu-kun WU Yu +3 位作者 DONG Shi-kui WEN Lu LI Yuan-yuan WANG Xue-xia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5年第3期582-591,共10页
Both overgrazing and climate change contribute to grassland degradation in the alpine regions of China and negatively affect soil carbon and nitrogen pools. We quantified changes in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and tot... Both overgrazing and climate change contribute to grassland degradation in the alpine regions of China and negatively affect soil carbon and nitrogen pools. We quantified changes in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and total nitrogen (TN) in black soil beach (BSB). We measured SOC and TN in severely degraded and non-degraded grasslands to calculate differences in carbon and nitrogen storage, and field survey results were extrapolated to the entire headwaters area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36.3xlos krn~) to determine SOC and TN losses from these grasslands. We also evaluated changes in SOC and TN in severely degraded grasslands that were artificially re-vegetated five, seven and nine years ago. Totally 92.43 Tg C and 7.08 Tg N were lost from the BSB in the headwater area, which was approximately 50% of the original C and N soil pools. Re-vegetation of the degraded grasslands in the headwater area would result in a gain of 32.71 Tg C in the soil after five years, a loss of 5.5a Tg C after seven years and an increase of 44.15 Tg C after nine years. The TN increased by 53.09% and 59.98% after five and nine years, respectively, while it decreased by 4.92% after seven years of re-veget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 and N stocks followed a "V" shaped pattern with re- vegetation time. Understanding plant-soil interactions during succession of artificially planting grassland ecosystems is essential for developing scientifically sou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the effectively re-vegetated BS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ck soil beach grassland degradation soil loss REVEGETATION Alpine grasslands soil carbonsequestration soil nitrogen sequestration
下载PDF
Nematode Faunal Response to Grassland Degradation in Horqin Sandy Land 被引量:9
2
作者 LIANG Wen-Ju ZHONG Shuang +2 位作者 HUA Jian-Feng CAO Cheng-You JIANG Yon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5期611-618,共8页
The responses of soil nematode communities to grassland degradation were studied under undegraded grassland (UG), degraded grassland (DG),and improved grassland (IG),in Horqin Sandy Land,Inner Mongolia,Northeast China... The responses of soil nematode communities to grassland degradation were studied under undegraded grassland (UG), degraded grassland (DG),and improved grassland (IG),in Horqin Sandy Land,Inner Mongolia,Northeast China.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depths of 0-10,10-20,and 20-30 cm.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and total nitrogen (TN) exhibited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total number of nematodes and trophic groups.Significant treatment effects were found in the total number of nematodes,plant parasites,and omnivores-predators.Measures taken in the improved grassland could improve the number of omnivore-predators,especially in the deeper soil layers.Nematode richness was lower in the DG treatment than in the IG and UG treatments.The food web structure index (SI)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UG and IG treatments than in the DG treatment.A higher SI suggested a food web with more trophic linkages and relatively healthy eco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nctional groups grassland degradation Horqin Sandy land soil nematodes
下载PDF
青海高原黑土滩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空间分异特征
3
作者 宋江琴 尹亚丽 +5 位作者 赵文 刘燕 随奇奇 火久艳 郑文贤 李世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96-1707,共12页
黑土滩退化草地作为青海高原典型的生态脆弱地带,植被退化、养分流失严重以及空间异质性高,了解不同区域尺度下黑土滩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差异及影响因子,有助于制定草地恢复措施策略。通过分析青海省海北(YNG)、玉树(BT)和果洛... 黑土滩退化草地作为青海高原典型的生态脆弱地带,植被退化、养分流失严重以及空间异质性高,了解不同区域尺度下黑土滩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差异及影响因子,有助于制定草地恢复措施策略。通过分析青海省海北(YNG)、玉树(BT)和果洛藏族自治州(DW)黑土滩退化草地植被、土壤因子和微生物群落组成及构建过程,研究不同立地条件下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1)较未退化草地,黑土滩土壤中的致病菌如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和浮游霉菌门(Planctomycetes)含量显著增加,共生菌如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含量显著降低;2)BT区域的真菌物种数和多样性显著高于其他区域,表现为BT>DW>YNG;3)随机性过程主导了DW和BT区域黑土滩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群落构建,而YNG区域黑土滩土壤细菌和真菌由确定性过程主导;4)全钾和地下生物量主要影响了DW区域黑土滩土壤细菌的群落组成,pH是YNG区域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的主要影响因子,而BT区域细菌群落主要受硝态氮、含水量和全磷的影响。研究表明影响不同区域黑土滩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土壤环境因子均有差异,在恢复和调整黑土滩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时,需因地制宜,根据相应的环境驱动因子制定恢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黑土滩 退化草地 土壤微生物群落 微生物群落构建过程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三江源区不同年限黑土滩人工草地植被特征
4
作者 李思瑶 施建军 +6 位作者 汪海波 贺有龙 唐燕青 邢云飞 吴建丽 赫苗花 张海蓉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2-932,共11页
以三江源区不同建植年限黑土滩人工草地(1、3、7、12、17、21和24龄)及其周边黑土滩(CK)为对象,从植被群落结构、生物量、物种多样性角度,探究三江源区黑土滩人工草地植被变化特征及适宜利用年限,为黑土滩人工草地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 以三江源区不同建植年限黑土滩人工草地(1、3、7、12、17、21和24龄)及其周边黑土滩(CK)为对象,从植被群落结构、生物量、物种多样性角度,探究三江源区黑土滩人工草地植被变化特征及适宜利用年限,为黑土滩人工草地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建植年限增加,人工草地草层的高度和盖度及地上生物量均呈增加趋势,且人工草地比CK高;人工草地的禾本科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均高于莎草科、豆科和杂类草,CK样地杂类草高于其他经济类群;各建植年限人工草地优势种和伴生种分别为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青海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且其重要值均随建植年限增加呈逐渐增加趋势;各经济类群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呈波动式增加趋势,建植3 a人工草地的植物香农维纳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低,分别为0.66、0.48,建植21 a时最高;在植物NMDS分析表明,建植24 a、建植21 a和建植12 a的人工草地与CK样地无重合部分,其植被群落差异度很大。研究得知:建植21 a的黑土滩人工草地群落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建植年限的人工草地,与黑土滩退化草地相似度最小,群落组成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滩人工草地 建植年限 物种多样性 三江源
下载PDF
黄河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群落类型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37
5
作者 马玉寿 尚占环 +3 位作者 施建军 董全民 王彦龙 杨时海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6-11,共6页
调查了黄河源区高寒草甸极度退化产物“黑土滩”植被群落类型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分布在黄河源区高寒草甸上的“黑土滩”草地植被可分为7个类型,分别为:黄帚橐吾+铁棒棰群落、白苞筋骨草群落、铁棒棰群落、西伯利亚蓼+鹅... 调查了黄河源区高寒草甸极度退化产物“黑土滩”植被群落类型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分布在黄河源区高寒草甸上的“黑土滩”草地植被可分为7个类型,分别为:黄帚橐吾+铁棒棰群落、白苞筋骨草群落、铁棒棰群落、西伯利亚蓼+鹅绒委陵菜群落、摩苓草群落、甘青微孔草群落和甘肃马先蒿群落。从群落结构和已有的研究结果看,黄河源区所有类型的“黑土滩”草地都完全失去了牧用价值,短期内自然恢复的物质基础也已丧失,该类草地的恢复治理必须通过人工植被的重建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区 “黑土滩”退化草地 黑土滩 类型多样性 群落结枸
下载PDF
江河源区“黑土滩”型退化草场的形成过程与综合治理 被引量:139
6
作者 周华坤 周立 +3 位作者 赵新全 刘伟 严作良 师燕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55,共5页
江河源区草场退化严重 ,超载过牧是主要原因 ,啮齿动物危害是重要原因 ,气候变化起了促进作用 ,“黑土滩”型退化草场的形成演替依照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极度退化的方向进行。江河源区退化草场的治理应该以减轻放牧... 江河源区草场退化严重 ,超载过牧是主要原因 ,啮齿动物危害是重要原因 ,气候变化起了促进作用 ,“黑土滩”型退化草场的形成演替依照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极度退化的方向进行。江河源区退化草场的治理应该以减轻放牧压力为出发点 ,防止退化草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和蔓延 ,在此基础上 ,采用封育、除杂和施肥等人工调控策略 ,对不同程度退化草场采用不同模式进行治理 ,同时全面贯彻落实“草原法”和“草地有偿承包责任制”措施 ,以冬春草场为重点 ,合理利用草场 ,开展草场建设 ,增加投入 ,提高牧民文化素质 ,加强牧区人才建设 ,恢复治理“黑土滩”型退化草场 ,实现江河源区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河源区 “黑土滩”型退化草场 退化过程 综合治理
下载PDF
吉林省西部土壤沙化、盐碱化和草原退化演变的时空过程研究 被引量:39
7
作者 周云轩 付哲 +2 位作者 刘殿伟 王黎明 王磊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8-354,共7页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对吉林省西部1986年、1996年和2000年的土壤沙化、盐碱化和草原退化(简称"三化")专题数据、土地利用状况数据、基础地理数据、人文和经济统计数据等进行融合处理和分析。结果显示:(1)15年间,吉林省西部...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对吉林省西部1986年、1996年和2000年的土壤沙化、盐碱化和草原退化(简称"三化")专题数据、土地利用状况数据、基础地理数据、人文和经济统计数据等进行融合处理和分析。结果显示:(1)15年间,吉林省西部地区草场退化速率呈增加趋势,草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尤以松原、白城、洮南和通榆的草场退化情况严峻。整个西部的草地重心从通榆和大安交界处向东北方向漂移,幅度有11km。(2)吉林省西部地区盐碱化土地面积明显增加。盐碱化主要集中在洮南南部和乾安、前郭,呈西北-东南方向延伸。盐碱地重心一直在通榆和大安交界处。(3)尽管沙地面积略有减少,但是呈不稳定状态,有从通榆向大安、镇赉、乾安、松原推进的趋势。沙地重心从通榆中部向东漂移,距离达30km。(4)西部地区的"三化"空间动态变化特征是呈边缘扩充、内部充填等增加模式和边缘退缩、成片退缩等减少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 西部地区 土壤沙化 盐碱化 草原退化 地理信息系统 时空分布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土壤演化
下载PDF
封育三年对三种高寒草地群落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被引量:25
8
作者 邓斌 任国华 +2 位作者 刘志云 尚占环 裴世芳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3-31,共9页
选择青藏高原黄河源区封育三年的灌丛草地、小嵩草退化草地和黑土滩等3个高寒草地群落为研究对象,利用镜检法,对其土壤种子库的规模、物种组成、空间分布及与地上植被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小嵩草退化草地、黑土滩、灌丛草地围... 选择青藏高原黄河源区封育三年的灌丛草地、小嵩草退化草地和黑土滩等3个高寒草地群落为研究对象,利用镜检法,对其土壤种子库的规模、物种组成、空间分布及与地上植被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小嵩草退化草地、黑土滩、灌丛草地围栏内外土壤种子库密度分别为(9 938±1 780)粒/m2和(15 330±1 827)粒/m2、(4 074±459)粒/m2和(3 640±486)粒/m2、(9 879±1 453)粒/m2和(12 899±1 695)粒/m2,且只有小嵩草退化草地围栏内外表现出差异显著。2)3种高寒草地群落围栏内外土壤种子库物种数目差异不显著,但禾本科与莎草科种子在土壤种子库中所占的比例表现为围栏内>围栏外,草地围栏能提高原生植被土壤种子库比例。3)各样地的土壤种子库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有着相同的变化规律:黑土滩>灌丛草地>小嵩草退化草地;Margalef丰富度规律为:小嵩草退化草地>黑土滩>灌丛草地。3种高寒草地群落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Sorensen相似性指数大小范围为0.32~0.64,变化为:黑土滩>小嵩草退化草地>灌丛草地,围栏内>围栏外。4)土壤种子库主要集中在0~5cm土层中,平均占土壤种子库的比例为88.56%。黑土滩群落围栏内外5~10cm层土壤种子库种子数所占的比例要显著大于灌丛草地与小嵩草退化草地。围栏封育能够提高退化高寒草地土壤种子库数量,对退化草地的恢复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地 封育 土壤种子库 灌丛草地 小嵩草退化草地 黑土滩
下载PDF
高寒草甸“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成因及生态过程 被引量:99
9
作者 刘伟 王启基 +3 位作者 王溪 周立 李有福 李发吉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00-307,共8页
研究分析退化草地的植被组成、地上生物量、优良牧草比例、高原鼠兔密度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等特征,探讨“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成因及生态过程。结果表明,中度退化草地生物量最高(50.3g/0.25m2),重度退化草地最低(34.0g/m2)。... 研究分析退化草地的植被组成、地上生物量、优良牧草比例、高原鼠兔密度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等特征,探讨“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成因及生态过程。结果表明,中度退化草地生物量最高(50.3g/0.25m2),重度退化草地最低(34.0g/m2)。原生植被优良牧草比例最高(78.40%)。重度退化草地最低(4.49%),轻度和中度退化草地居中(57.2%和16.42%)。中度退化草地高原鼠兔平均密度较高(148只/hm2),其危害程度较严重(494m2/hm2),二者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r=O.9888,df=3,P<0.01)。土壤坚实度随草地退化程度加重而降低。“黑土型”退化草地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草地退化则是诱发这一过程的主要因子,高原鼠兔挖掘洞道,破坏草皮及植被,又加剧了草地的进一步退化,最终导致了“黑土型”退化草地的形成和不断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型 退化草地 生态过程
下载PDF
“黑土型”退化草地人工植被施肥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施建军 马玉寿 +2 位作者 董全民 王柳英 王彦龙 《草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2期25-31,共7页
采用四因素二次通用回归旋转设计,以产草量为标准对“黑土型”退化草地上人工植被的施肥时间和氮磷钾的用量进行2年定位试验,建立牧草产量函数模型。结果表明,单因素增产效应为施肥当年:氮肥〉磷肥〉钾肥〉施肥时间;第2年:氮肥〉... 采用四因素二次通用回归旋转设计,以产草量为标准对“黑土型”退化草地上人工植被的施肥时间和氮磷钾的用量进行2年定位试验,建立牧草产量函数模型。结果表明,单因素增产效应为施肥当年:氮肥〉磷肥〉钾肥〉施肥时间;第2年:氮肥〉磷肥〉施肥时间〉钾肥。确定“黑土型”退化草地上人工植被的施肥组合方案为施肥时间在分蘖~7月上甸、N:75~130kg/hm^2、P2O5:50.0~112.5kg/hm^2、少施或不施钾肥,可取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同时,为获得较高牧草产量,以每2年施肥1次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型” 退化草地 人工植被 施肥
下载PDF
管理措施对三江源区“黑土滩”土壤肥力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11
作者 韩发 李以康 +4 位作者 周华坤 吴兵 王学英 冉飞 包苏科 《草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1-8,共8页
对三江源区典型退化草地“黑土滩”采取施肥及种植垂穗披碱草的恢复措施,结果表明,土壤中的全氮与有机质的相关性显著,全磷与有机质的相关性较明显,变化趋势相一致。短期的恢复措施造成了恢复样地20~30cm土壤层中有机质、全氮和全... 对三江源区典型退化草地“黑土滩”采取施肥及种植垂穗披碱草的恢复措施,结果表明,土壤中的全氮与有机质的相关性显著,全磷与有机质的相关性较明显,变化趋势相一致。短期的恢复措施造成了恢复样地20~30cm土壤层中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的下降,长期的恢复措施使恢复样地中的这3种营养物质的含量得到了上升;人工种植措施使土壤中的全钾含量显著下降(P〈0.05)。此外,速效养分的变化不一致,其中速效氮的含量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变化表现出升高趋势。植被恢复对土壤脲酶活性有促进作用,但蔗糖酶活性没表现出规律性变化;这2种酶的活性与速效养分的含量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而与有机质和全价养分的含量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黑土滩”退化草地 土壤肥力 土壤酶
下载PDF
“黑土型”退化草地优良牧草筛选试验 被引量:49
12
作者 施建军 马玉寿 +2 位作者 董全民 王彦龙 王柳英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43-549,555,共8页
在青海省玛沁县乳品厂"黑土型"退化草地,引入13属30个草种,经4年淘汰,筛选出9属17个草种。其中,干草产量最高的是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达14585 kg/hm2;能完成生育期的有12个草种,短芒老芒麦(Elymus breviaristatum)种... 在青海省玛沁县乳品厂"黑土型"退化草地,引入13属30个草种,经4年淘汰,筛选出9属17个草种。其中,干草产量最高的是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达14585 kg/hm2;能完成生育期的有12个草种,短芒老芒麦(Elymus breviaristatum)种子产量最高(1832 kg/hm2);不能完成生育期的有5种,但产草量都比较高,叶量丰富,适应性强,尤其是无芒雀麦(Bromus inermus)和赖草(Leymus secalinus)根茎繁殖力强,形成草皮快。试验表明,筛选出的17个草种在"黑土型"退化草地上有很好的适应性和推广价值。该研究为进一步选育牧用价值高,恢复退化草地能力强的优良牧草品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型”退化草地 筛选 越冬率 生长性能 产草量
下载PDF
恢复生态学在“黑土型”退化草地植被改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42
13
作者 马玉寿 张自和 +3 位作者 董全民 施建军 王彦龙 盛丽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91-97,共7页
通过对三江源区“黑土型”退化草地发生现状、成因的调查研究与分析,以恢复生态学理论为依据,提出了“黑土型”退化草地恢复理论.研究结果认为,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改建,可根据退化草地的等级(系统受损程度)采... 通过对三江源区“黑土型”退化草地发生现状、成因的调查研究与分析,以恢复生态学理论为依据,提出了“黑土型”退化草地恢复理论.研究结果认为,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改建,可根据退化草地的等级(系统受损程度)采取相应的恢复措施,中度和轻度退化草地改良通过休牧、灭鼠、毒杂草防除等措施即可达到其植被的自然恢复.重度和极度退化草地由于原生植被及生草层遭到了严重破坏,出现了大面积的次生裸地,植被的自然恢复能力已基本丧失,只有通过利用适宜草种改建人工和半人工草地,才能快速恢复其退化草地植被.利用禾本科适宜牧草在高寒草甸重度和极度退化草地上改建的人工和半人工草地,其植被的盖度基本上接近于原生植被,而显著高于退化草地的植被盖度;改建植被的地上总生物量是未退化植被的4-5倍,是退化草地的10-15倍.选择适宜的草种是“黑土滩”植被改建成功的关键,施肥、灭杂、灭鼠以及适度放牧利用等人工调控措施是人工和半人工草地持续利用的关键,人工调控可有效维持人工草地的生产力,防止其快速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型”退化草地 恢复生态学 植被改建 人工草地
下载PDF
三江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分类分级体系及分类恢复研究 被引量:38
14
作者 董全民 马玉寿 +5 位作者 许长军 施建军 王苑 王彦龙 盛丽 李世雄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1-447,共7页
通过对三江源区120个野外调查样区野外调查数据的分析,依据地形条件以及工程治理的需要,将黑土滩退化草地划分为三种类型,即Ⅰ滩地(坡度在0~7°之间)、Ⅱ缓坡地(坡度在7~25°之间)和Ⅲ陡坡地(坡度≥25°);通过聚类... 通过对三江源区120个野外调查样区野外调查数据的分析,依据地形条件以及工程治理的需要,将黑土滩退化草地划分为三种类型,即Ⅰ滩地(坡度在0~7°之间)、Ⅱ缓坡地(坡度在7~25°之间)和Ⅲ陡坡地(坡度≥25°);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优选出秃斑地比例和可食牧草比例作为黑土滩退化草地分级的主要指标,将其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个等级;在野外调查结合遥感技术的基础上,确定了该地区不同类型和等级下黑土滩退化草地的面积及其分布区域,分析了黑土滩退化草地的发展趋势,即20年间轻、中度退化草地演变为重度退化草地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针对黑土滩的类型和植被恢复后的利用目标,提出不同类型黑土滩人工草地的定义、适宜草种组合及相应的农艺措施,总结出黑土滩退化草地综合治理的3种模式和与之相关的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区 黑土滩退化草地 分类分级 分布区域 分类恢复
下载PDF
青藏高原“黑土滩”次生毒杂草群落成体植株与幼苗空间异质性及相似性分析 被引量:21
15
作者 尚占环 龙瑞军 +1 位作者 马玉寿 丁路明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57-1165,共9页
在样线调查基础上,用半方差函数、分形维数、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青藏高原"黑土滩"次生毒杂草群落地上成体植株、幼苗空间的异质性,二者物种构成的相似性及其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土滩"次生毒杂草群落在... 在样线调查基础上,用半方差函数、分形维数、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青藏高原"黑土滩"次生毒杂草群落地上成体植株、幼苗空间的异质性,二者物种构成的相似性及其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土滩"次生毒杂草群落在较大尺度上地上成体植株物种数的空间依赖性强,异质性高,而个体密度则较均匀;幼苗物种数在小尺度上空间异质性高,幼苗密度在大尺度上空间异质性较高,幼苗密度独立于其物种分布,高密度的幼苗分布在微地形下和群落间隙中,"黑土滩"毒杂草植物幼苗充分利用空余生态位进行群落补充;"黑土滩"群落在不同尺度上地上成体植株与幼苗物种构成相似性变化的规律性不大;"黑土滩"群落幼苗靠其高密度特征完成群落更新,植物群落幼苗更新力强,导致"黑土滩"毒杂草群落趋于稳定。因此,建议加强干扰以减弱"黑土滩"次生毒杂草群落稳定趋势,这对恢复"黑土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黑土滩”退化草地 毒杂草 幼苗 空间异质性 群落更新
下载PDF
青藏高原“黑土滩”常见毒草对甘肃马先蒿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后源 程晓月 +2 位作者 任国华 邓斌 尚占环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51-1656,共6页
以青藏高原"黑土滩"典型毒草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和南山蒿(Artemisia nanschanica)为供体材料,在实验室条件下... 以青藏高原"黑土滩"典型毒草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和南山蒿(Artemisia nanschanica)为供体材料,在实验室条件下测试了它们的根、茎、叶水浸提液对甘肃马先蒿(Pedicularis kansuensis)的化感作用,以期寻找对甘肃马先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生态化感抑制作用的植物种类及部位。结果表明,随着5种毒草各器官水浸提液浓度的升高,其对甘肃马先蒿化感作用增强;且同一植物在测试浓度相同的条件下,表现为叶、根的水浸提液对甘肃马先蒿种子和幼苗的抑制作用强于茎的浸提液。从5种毒草化感作用的综合表现看,黄花棘豆的叶和根、南山蒿的叶在浸提液浓度为25 g/L时对甘肃马先蒿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其他毒草;当作用浓度升至100 g/L时,对甘肃马先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都表现出致死作用。因此,对黄花棘豆叶、根和南山蒿叶等植物器官的化感作用应作进一步的研究,将有望开发出针对甘肃马先蒿的专用生物源控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黑土滩 次生毒草 甘肃马先蒿 化感作用
下载PDF
黄河源区“黑土型”退化草地人工群落组分配置技术研究 被引量:31
17
作者 马玉寿 尚占环 +2 位作者 施建军 董全民 龙瑞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共6页
在黄河源区的"黑土型"退化草地上,以6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的不同混播处理(A-垂穗披碱草;B-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C-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中华羊茅;D-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中华羊茅+波伐早熟禾;E-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 在黄河源区的"黑土型"退化草地上,以6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的不同混播处理(A-垂穗披碱草;B-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C-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中华羊茅;D-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中华羊茅+波伐早熟禾;E-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中华羊茅+波伐早熟禾+西北羊茅;F-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中华羊茅+波伐早熟禾+西北羊茅+短芒老芒麦)进行了连续3 a的群落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混播群落的牧草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建植的当年,混播群落牧草产量、草层高度和群落盖度等指标主要受垂穗披碱草和短芒老芒麦等高禾草控制;垂穗披碱草单播群落牧草产量显著高于混播群落(P<0.01),第2年各群落生长趋势与建植当年基本一致,但混播群落的生长优势已开始显现。第3年,6种牧草混播处理的牧草产量显著高于单播群落(P<0.01)。不同高、矮禾草的合理配置可有效地优化人工植被的群落结构,遏制单一种建植的快速退化现象,几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的合理混播配置可能是"黑土型"退化草地进行人工建植恢复的关键技术,是一项快速稳定恢复"黑土型"退化草地植被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区 “黑土型”退化草地 人工草地 混播群落
下载PDF
甘肃马先蒿对“黑土型”退化草地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的影响 被引量:26
18
作者 邱正强 马玉寿 +2 位作者 施建军 潘多峰 李瑞江 《草原与草坪》 CAS 2006年第5期26-29,共4页
对三江源区“黑土型”退化草地上改建的6年龄垂穗披碱草人工植被中的毒杂草进行了防除试验,分析了甘肃马先蒿的侵入及其对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肃马先蒿的侵入,严重降低了垂穗披碱草的盖度和密度,使其生物量降低了75%... 对三江源区“黑土型”退化草地上改建的6年龄垂穗披碱草人工植被中的毒杂草进行了防除试验,分析了甘肃马先蒿的侵入及其对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肃马先蒿的侵入,严重降低了垂穗披碱草的盖度和密度,使其生物量降低了75%;当甘肃马先蒿侵入使垂穗披碱草的覆盖度≤70%时,给其他更多的物种造成发展空间,群落物种数量开始增加;采用化学防除可控制甘肃马先蒿的侵入和扩散,并维持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型”退化草地 垂穗披碱草 甘肃马先蒿 人工草地 毒杂草防除
下载PDF
黄河源区退化高寒草地植物种间联结性分析 被引量:23
19
作者 徐松鹤 尚占环 +1 位作者 马玉寿 龙瑞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22-1227,共6页
应用方差检验和2×2列联表方法,对青藏高原黄河源区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的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物种的种间联结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源区高寒草地退化明显影响到其植物群落物种间的联结性和关联程度;随着草地退化程... 应用方差检验和2×2列联表方法,对青藏高原黄河源区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的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物种的种间联结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源区高寒草地退化明显影响到其植物群落物种间的联结性和关联程度;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群落中主要优势物种的总体种间联结性由显著负相关过渡到无关联,具有相同生活型和水分生态类型的物种则由互生转为竞争的关系;以毒杂草为优势的重度退化高寒草地黑土滩"植物群落的物种间关系随机性较大,物种构成不稳定,它属于一种不稳定的次生植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区 退化草地 黑土滩 种间联结
下载PDF
高原鼠兔对退化草地人工植被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潘多锋 马玉寿 +2 位作者 张德罡 施建军 邱正强 《草原与草坪》 CAS 2006年第5期49-51,共3页
对高原鼠兔活动在“黑土型”退化草地上建植的人工草地上用堵洞法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当高原鼠兔的有效洞口密度达到60个/hm2时,人工草地优良牧草的地上植物量只有未危害草地的12%,牧草高度、盖度、密度均有大幅度下降;当达到80个/... 对高原鼠兔活动在“黑土型”退化草地上建植的人工草地上用堵洞法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当高原鼠兔的有效洞口密度达到60个/hm2时,人工草地优良牧草的地上植物量只有未危害草地的12%,牧草高度、盖度、密度均有大幅度下降;当达到80个/hm2时,优良牧草的地上植物量只有未危害草地的4%,牧草高度、盖度、密度进一步下降,人工草地开始向建植前的“黑土滩”演替。高原鼠兔通过对人工草地种群特征、物种多样性、土壤结构等方面的影响,来制约人工群落的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鼠兔 退化草地 人工植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