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认知识解视域下李煜词作英译本的译者主体性 |
李敏
杜小红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意觉”通感:“自我”的隐显与唐宋词的演进 |
张彤彤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
2024 |
1
|
|
3
|
所谓“李白《秋风词》”的误传及其原因溯源 |
朱佩弦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论李煜词的声音书写 |
静双
|
《广州开放大学学报》
|
2024 |
0 |
|
5
|
利用花药培养创新水稻抗旱种质资源研究 |
孙海波
李艳萍
邹美智
梁永书
王景余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6
|
论李煜李清照词相似的审美特征及其成因 |
吴帆
李海帆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7
|
独活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免疫学机制研究 |
郝海光
李红艳
张晓丹
赵丹
孙东
胡昱
杨静娴
|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8
|
从李煜到苏轼——“士大夫词”的承继与自觉 |
刘锋焘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0
|
|
9
|
李煜词创作的个性心理阐释 |
王建平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10
|
试论李煜词的现代研究 |
成松柳
王峰
|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2
|
|
11
|
象似性翻译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研究——以李煜词作为例 |
李庆明
吴永莉
|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4
|
|
12
|
论唐宋词的“南唐范式” |
王兆鹏
胡玉尺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13
|
《昌黎先生文集》清同治广东述古堂刻陈澧父子批点本考述 |
李福标
|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4
|
《文章精义》作者、编者补考 |
袁茹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5
|
《益州记》佚文考辨 |
李巧思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16
|
李渔河西之行及其诗作考释 |
朱瑜章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7
|
从点化唐诗看李煜词对于北宋词的范本意义 |
李定广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8
|
简述李光地《离骚经九歌解义》的评注特色 |
黄建荣
江琼
|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
19
|
试论李陈玉《楚辞笺注》的体例、方式和标准 |
黄建荣
陈志云
|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1
|
|
20
|
论纳兰词的兴亡之叹 |
胥洪泉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