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变革的立法选择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权典 陈利根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37-45,共9页
集体土地征收补偿立法创制已陷于僵局,其理论困惑与实践冲突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征收什么(征收客体对象);二是为何征收(征收正当理由);三是如何征收(征收程序机制);四是如何补偿(补偿原则方式);五是非货币补偿保障(安置措施)。结合... 集体土地征收补偿立法创制已陷于僵局,其理论困惑与实践冲突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征收什么(征收客体对象);二是为何征收(征收正当理由);三是如何征收(征收程序机制);四是如何补偿(补偿原则方式);五是非货币补偿保障(安置措施)。结合理论阐释与实践观照,通过多維审视与实证比较分析,集体土地征收补偿的立法根本在于如何衡量农民的土地财产利益,即关乎立法理念的更新,关键在于依法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确保农民参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从而需要重构立法框架与创制范式:明晰征地补偿客体,完善公平补偿机制、征地操作流程、利益分配机制、安置保障措施以及失地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维权救济程序等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土地 征收补偿 土地财产权 土地增值收益
下载PDF
大陆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改革探讨——基于两岸土地征收的比较视角 被引量:4
2
作者 黄冠豪 唐云锋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7-94,共8页
土地征收不可避免,因涉及重大的利益调整,既需规范,也需谨慎启动。两岸虽然土地制度不同,但土地征收改革面临共性问题,在基本征收程序设置、利益衡量机制上均具有相似性。相比之下,大陆集体土地征收启动的前提条件失之于宽,政府享有事... 土地征收不可避免,因涉及重大的利益调整,既需规范,也需谨慎启动。两岸虽然土地制度不同,但土地征收改革面临共性问题,在基本征收程序设置、利益衡量机制上均具有相似性。相比之下,大陆集体土地征收启动的前提条件失之于宽,政府享有事实上不受限制的征收权并缺乏制衡机制;补偿额未考虑所有权让渡,仅部分弥补使用权价值;在补偿价的形成方式上,剥夺了集体土地所有者的市场主体地位,同时,集体所有权虚置,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共有人被架空。通过适当界定征收目的性限制,转变城镇化建设思路,克制征地行为的启动与征收规模;承认土地集体所有权平等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市价补偿,打破土地供给垄断;明确征收相对人与重构集体经济组织并举,构建开放性的制衡机制,有助于平衡、保障各方利益,完善征地补偿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土地 土地征收 征地补偿 台湾地区 市价补偿
下载PDF
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与土地征收补偿 被引量:9
3
作者 何宏光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0-16,共7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有利于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和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有利于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和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也有利于预防土地腐败,促进社会和谐。在具体政策实施过程中,要做好农村集体土地的确权工作,规范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实行城乡土地同价同权,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并要有效地解决征收制度对农村土地市场秩序的威胁,进一步完善土地补偿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土地制度 城乡发展一体化 土地征收补偿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公共利益 土地制度改革
下载PDF
土地征收中法院的角色功能及实现——以《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为核心 被引量:4
4
作者 高志宏 《时代法学》 2015年第2期66-73,共8页
土地征收的公共利益属性决定了法院可以而且应当介入其中,发挥司法监督、裁判功能。在土地征收中,法院是维护公共利益的司法机关,是监督行政行为的监督机关,还是救济个人利益的审判机关。《征收条例》赋予被征收人相应的行政救济和司法... 土地征收的公共利益属性决定了法院可以而且应当介入其中,发挥司法监督、裁判功能。在土地征收中,法院是维护公共利益的司法机关,是监督行政行为的监督机关,还是救济个人利益的审判机关。《征收条例》赋予被征收人相应的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途径,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然而,无论是从强制搬迁、野蛮拆迁、司法强拆的角度看,还是从被征收人救济机制和公益诉讼角度看,《征收条例》都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应进一步转变政府行政理念,拓展司法审查范围,建立健全公益诉讼制度,要强化检察监督,发挥法院在土地征收中的应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征收 《征收条例》 法院 公共利益 公益诉讼
下载PDF
论征地补偿费的继承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洪平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2-50,共9页
不断通过征地来满足城镇化、工业化用地的需求,已经成为当下以及今后相当时期内我国所必然要面临的一个基本国情。与之相伴随,征地补偿费已经成为公民死亡时所可能遗留的一类重要遗产。实践中,针对作为遗产之征地补偿费的范围确定、受... 不断通过征地来满足城镇化、工业化用地的需求,已经成为当下以及今后相当时期内我国所必然要面临的一个基本国情。与之相伴随,征地补偿费已经成为公民死亡时所可能遗留的一类重要遗产。实践中,针对作为遗产之征地补偿费的范围确定、受领征地补偿费之遗产债权的定性、作为遗产之征地补偿费的核发领取等问题,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共同继承人的权益保障和补偿义务人的责任规避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地补偿费 遗产 遗产债权 核发 领取
下载PDF
农民土地权利的保障路径-兼谈《集体土地征收与补偿条例》立法 被引量:2
6
作者 魏天辉 《特区经济》 2012年第1期174-176,共3页
为保障农民土地权利,有必要构建农民土地权利的保障路径。从政府角度:改善地方政府税收结构,平衡财权与事权;从组织角度:发挥村民代表大会的作用,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从法律角度;完善规范集体土地征收,促进《集体土地征收与补偿条例》立法。
关键词 农民 土地权利 保障路径 《集体土地征收与补偿条例》 立法
下载PDF
土地征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张光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8,共8页
以2007年全国分县数据建立多元截面回归模型,定量估计各县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和支出水平对农民收入水平的统计关系,以判断土地征用补偿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全国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若干相关变量和省份因素的条件下,变量国... 以2007年全国分县数据建立多元截面回归模型,定量估计各县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和支出水平对农民收入水平的统计关系,以判断土地征用补偿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全国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若干相关变量和省份因素的条件下,变量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和支出占GDP比重,与变量农民年收入占GDP比重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尽管与模型中的其他自变量相比,土地出让金收支水平对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最弱。这些发现表明中国县级政府对被征土地农民的经济补偿还是有章可循的,国家有关的法律和政策以及市场交换法则对地方政府的土地征用补偿行为构成了一定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土地征用补偿 农民收入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土地管理法》 农村集体土地 土地出让金收入
下载PDF
集体建设用地征用与市场交易机制建立 被引量:2
8
作者 矫鹏 《北方经贸》 2010年第9期58-61,共4页
在考察中国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演变的基础上,分析转型时期的土地征用过程,剖析征地矛盾的内在机理,探索征地矛盾的解决思路和具体方案,揭示集体建设用地市场交易机制的重要性。
关键词 集体建设土地征用 市场交易制度 土地补偿
下载PDF
土地征收中宅基地使用权补偿问题探究
9
作者 杨志 杜茎深 《上海国土资源》 2024年第3期124-129,共6页
宅基地使用权,作为征地房屋补偿的“链接点”,对其在土地征收中的补偿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因国家层面立法未对宅基地使用权在土地征收中如何补偿予以明确规定,现有研究以宅基地使用权在土地征收中所处的地位为切入点,... 宅基地使用权,作为征地房屋补偿的“链接点”,对其在土地征收中的补偿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因国家层面立法未对宅基地使用权在土地征收中如何补偿予以明确规定,现有研究以宅基地使用权在土地征收中所处的地位为切入点,形成无需补偿、分配性补偿、独立性补偿三种不同学说。理论研究的分歧最终传导至实践的管理当中,各地关于《征地补偿安置协议》签订主体、方式以及如何补偿做法不一,导致农户合法权益被侵害、维权难的现象时有发生。本文对立法完善提出建议:在国家层面上,将以土地为中心的征收立法理念贯彻践行到位,对宅基地使用权独立之地位予以明确;在地方层面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要求,对宅基地使用权补偿测算方式、价格确定方式以及标准予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集体土地 宅基地 使用权 土地征收 宅基地补偿
下载PDF
农村土地征收对被征地农户福利的影响评价——基于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 被引量:15
10
作者 胡清华 伍国勇 +2 位作者 宋珂 欧雪辉 李中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7-194,共8页
运用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构建被征地农户福利状况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办法评测农村土地征收前后湖南省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区域被征地农户福利状况变动,并实证分析影响被征地农户福利变动的因素。结果表明:土... 运用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构建被征地农户福利状况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办法评测农村土地征收前后湖南省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区域被征地农户福利状况变动,并实证分析影响被征地农户福利变动的因素。结果表明:土地征收完成后被征地农户福利状况有所改善,但不同区域存在显著差异;土地征收完成后被征地农户福利水平变异系数增大,农户个体福利分化明显;土地征收补偿形式、区域发达程度、教育状况因素等对被征地农户福利水平变动存在正向影响,征地面积比重、劳动力年龄等因素对被征地农户福利水平变动存在负向影响,二者的作用程度呈递减态势。显著提升被征地农户福利水平,减少被征地农户福利水平变动的差异性,需要从完善被征地农户的社会保障程度、完善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模式和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土地征收 农户福利 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 征收补偿 权益保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