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Protection and Suggestion of the East Asian Maritime Cultural Routes Heritage
1
作者 WANG Ning-xuan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7年第9期1183-1187,共5页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and protect the East Asian Maritime Cultural Routes Heritage. This is conducive to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spirit of the East Asian region, especially traditional...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and protect the East Asian Maritime Cultural Routes Heritage. This is conducive to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spirit of the East Asian region, especially traditional Chinese marine culture, and the maintenance of peace and order in East Asia and the world as a whole. But at present, some problems increase the difficulty for the protection of East Asian Maritime Cultural Routes Heritage, for example, improp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mperfection of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multiplicity of the ownership of the estate. Propose to carry out a survey of the East Asian Maritime Cultural Routes Heritage as soon as possible, build regional integration cooperation mechanism, improve the marin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technology, perfect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 asia Maritime cultural Routes PROTECTION
下载PDF
The Netw ork Connectivity of East Asia's Global Cities Compared
2
作者 Peter J.Taylor Ben Derudder 《全球城市研究(中英文)》 2020年第1期32-43,共12页
这是一篇比较东亚全球城市网络连通性的实证论文。2018年,本文作者收集了全球化先进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在城市存在的信息,其出发点是,定义世界城市网络为“互锁网络”,其中先进生产者服务在城市网络形成发挥关键作用。这些信息被转化为数... 这是一篇比较东亚全球城市网络连通性的实证论文。2018年,本文作者收集了全球化先进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在城市存在的信息,其出发点是,定义世界城市网络为“互锁网络”,其中先进生产者服务在城市网络形成发挥关键作用。这些信息被转化为数据,以708(城市)×175(企业)矩阵的方式,评估各城市为企业提供企业服务的“服务价值”。之后,这些数据被用作互锁网络模型的输入,以衡量城市的连通性及其主要地理方位。我们还将互连性的衡量标准与2000年的标准进行比较,制定了变化的衡量标准。我们对东亚主要全球城市的结果进行比较和解释,为研究者在研究中国城市在全球化中的地位转变提供参考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互联 东亚 全球城市 世界城市网络
下载PDF
清末粤东新式学堂创设:丘逢甲与日本东亚同文会会员
3
作者 曾志灵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8-25,共8页
清末丘逢甲借力日本东亚同文会,创设岭东同文学堂。丘逢甲的初衷是岭东同文学堂设于汕头埠,由于同仁杨鲁等人皆认为应设在潮州,于是在潮州开设了东文学堂。但丘逢甲仍与林梁任“继续推动在汕头兴学的原议”创设岭东同文学堂。清末粤东... 清末丘逢甲借力日本东亚同文会,创设岭东同文学堂。丘逢甲的初衷是岭东同文学堂设于汕头埠,由于同仁杨鲁等人皆认为应设在潮州,于是在潮州开设了东文学堂。但丘逢甲仍与林梁任“继续推动在汕头兴学的原议”创设岭东同文学堂。清末粤东新式学堂,除了潮州的东文学堂,还有汕头埠的岭东同文学堂,并没有学界所讨论的汕头东(同)文学堂。且两家学堂在1901年6月前均有实际办学,聘请了东亚同文会会员为日本教习。至于日本东亚同文会的报告,为何出现“汕头东文学堂”和“汕头同文学堂”等名称,有两种可能,一是日本东亚同文会广东支部夸大成绩,二是潮州话的“同”与“东”同音,报告撰写者的随意性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东同文学堂 丘逢甲 东亚同文会 清末新式学堂 日本教习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东北亚文化旅游城夜游产品创新发展路径——以旅顺二〇三景区为例
4
作者 孙世鑫 江海旭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5-21,共7页
开发夜间旅游产品是推动夜间旅游产品创新、丰富旅游产品供给的有效途径,更是助力旅顺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有力抓手,对城市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旅顺二○三景区夜间旅游产品为研究对象,基于45名被访谈者... 开发夜间旅游产品是推动夜间旅游产品创新、丰富旅游产品供给的有效途径,更是助力旅顺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有力抓手,对城市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旅顺二○三景区夜间旅游产品为研究对象,基于45名被访谈者的深度访谈,通过深度扎根分析,确定影响二○三景区夜间旅游产品创新开发的因素。通过对二○三景区的扎根分析,研究发现:二○三景区夜间旅游产品发展主要受产品供给因素、基础设施因素、保障措施因素、营销宣传因素等因素制约。针对二○三景区夜间旅游产品创新开发现状提出从构建多元夜游产品体系、完善景区夜游基础辅助设施、建立完善多部门联动保障机制、加强夜游宣传引导,做透文化IP四个方面进行创新,以期助力大连创建“东亚文化之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旅游产品 东北亚文化旅游城 扎根理论 创新开发 二〇三景区
下载PDF
Cultural Reflection on the East Asian Financial Crisis
5
作者 Gu Su Yan Fuxing Su Xuetao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0年第2期50-57,共8页
关键词 asia cultural Reflection on the east asian Financial Crisis
原文传递
中国不同纬度城市群对东亚夏季风气候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郑益群 贵志成 +2 位作者 强学民 曾新民 江志红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54-569,共16页
该工作利用中尺度模式(MM5),通过在中国东部不同地区设置城市扩展区,进行了东亚夏季风气候的模拟对比试验,以研究不同纬度带上城市化对东亚夏季风气候的影响,并试图了解不同气候背景(不同纬度)下大规模城市群(带)的气候效应及其差异.结... 该工作利用中尺度模式(MM5),通过在中国东部不同地区设置城市扩展区,进行了东亚夏季风气候的模拟对比试验,以研究不同纬度带上城市化对东亚夏季风气候的影响,并试图了解不同气候背景(不同纬度)下大规模城市群(带)的气候效应及其差异.结果表明,城市下垫面扩展使得扩展区及其周边地区的降水减少、气温升高,总体上呈现出干、暖化的趋势.城市化的气候效应通过大气环流的传输可以传播到较广阔的范围.而且不同地域(纬度)的城市下垫面扩展对大范围气候的影响也具有明显差别,北方城市带扩展比南方城市带扩展对东亚气候的影响更为显著.长江三角洲地区对城市扩展造成的下垫面改变相对不敏感,因而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比较适合发展大规模城市群,而在中国北方地区,尤其是华北平原地区,则应该对城市化的规模进行适当控制,以减小城市化发展对东亚区域气候产生的不利影响.该工作的模拟结果还表明,城市带扩展对东亚夏季风有明显影响,但由城市扩展激发出的次级大气环流具有较强区域性的特点,因而难以将城市带扩展对夏季风强度的影响概括为整体增强或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东亚夏季风 气候影响 模拟
下载PDF
儒家文化对东亚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崔月琴 李文焕 《东北亚论坛》 CSSCI 2000年第4期61-64,共4页
东亚地区在文化传统上与儒学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儒家传统作为一种文化积淀 ,已深深地影响、制约着它所辐射的国家和地区。儒家文化虽然有它的博大精深之处 ,有些道德理想和价值观念在现代化的冲击下进入和成为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观念... 东亚地区在文化传统上与儒学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儒家传统作为一种文化积淀 ,已深深地影响、制约着它所辐射的国家和地区。儒家文化虽然有它的博大精深之处 ,有些道德理想和价值观念在现代化的冲击下进入和成为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观念体系 ,并在东亚经济发展的初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就其文化模式和观念体系而言 ,它毕竟是封建社会的产物 ,其负面影响不可避免。东亚各国的经济发展既有儒家文化的内在动因 ,当然还有西方现代理性文化的影响和催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经济发展 儒家文化 韦伯 等级秩序 家庭利益
下载PDF
文化全球化视野中的儒学与东亚现代化——以日本、亚洲“四小龙”为研究中心 被引量:8
8
作者 方国根 罗本琦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9-57,共9页
在“文化全球化”和“后现代”话语时代的今天,重新审视儒学与现代化的关系,是一个老调重弹而又值得旧话重提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文化全球化”与现代化理论,特别是儒学在东亚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所起不同作用的梳理、厘定和分析... 在“文化全球化”和“后现代”话语时代的今天,重新审视儒学与现代化的关系,是一个老调重弹而又值得旧话重提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文化全球化”与现代化理论,特别是儒学在东亚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所起不同作用的梳理、厘定和分析,认为社会发展的连续性和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决定了儒学与现代化之间既有对立的一面,更有相通的一面。儒学在东亚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并非始终如一,而是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表现,大体是随着东亚现代化的启动、发展而由现代化的阻碍力量发展成积极的推动力量。既使在东亚现代化之初,儒学传统也不曾完全地退出历史舞台,儒学在东亚国家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否认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种文化之间广泛的互动交往、交流、对话,儒学将在面对更多挑战的同时,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因而,儒学在东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进程中亦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在东亚社会转型、文化现代转换中积极创新,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现代化 文化全球化 东亚
下载PDF
东亚地区水汽输送与重庆夏季旱涝的联系 被引量:9
9
作者 周浩 刘晓冉 程炳岩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24-1332,共9页
利用NCEP/NCAR(1960-2006年)的全球再分析格点资料,研究了东亚地区水汽输送异常与重庆夏季旱涝的关系。结果表明:当重庆夏季(7~8月)降水偏多(涝)时,欧亚地区中高纬维持“两脊一槽”的“双阻”型:乌拉尔山和鄂霍茨克海地区... 利用NCEP/NCAR(1960-2006年)的全球再分析格点资料,研究了东亚地区水汽输送异常与重庆夏季旱涝的关系。结果表明:当重庆夏季(7~8月)降水偏多(涝)时,欧亚地区中高纬维持“两脊一槽”的“双阻”型:乌拉尔山和鄂霍茨克海地区分别存在阻高,贝加尔湖地区为一槽区。冷空气沿着贝加尔湖槽后偏北风和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的南支西风南下进入中国。热带太平洋地区为显著的高度距平正异常区。副热带地区是高度距平负异常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偏南、强度偏强。来自热带海洋地区的暖湿气流分别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南侧和经印度、盂加拉湾两条主要路径进入中国。当来自高、低纬地区的冷、暖空气在长江流域中上游相遇,就会造成重庆等长江中上游地区降水异常偏多,发生洪涝。反之,降水偏少(旱)年,在欧亚中高纬地区存在“一槽一脊”的环流形势:乌拉尔山附近为一深厚的槽区;鄂霍茨克海阻塞高压异常发展,一直延伸到贝加尔湖附近;西欧地区维持着深厚的高压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偏东,主体基本退出中国大陆地区。整个热带为高度距平负异常区。这样环流形势致使东亚地区中高纬地区受乌拉尔山大槽影响盛行偏南风,不利于冷空气南下。低纬地区的暖湿气流沿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面的东南气流从华南进入中同。这样的环流配置易造成南下的冷空气偏弱,同时使来自热带地区的暖空气向北推进到中周华北和东北地区,致使冷、暖空气无法在长江中上游地区交汇,该区域降水显著减少,形成干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地区 重庆 旱涝异常 水汽输送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下载PDF
汉字在东亚文化圈的复兴与地位 被引量:6
10
作者 聂鸿英 孙永恩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19-223,共5页
东亚各国对东亚价值观的重新树立信心,使过去被压抑、潜在的东亚各种文化都重新抬头,并有了新的发展。汉字过去似乎被普遍认为是一种非淘汰不可的文字,现在看来仍具有巨大的生命力,我们从汉字在韩、日的复兴历程,能看出汉字正在恢复其... 东亚各国对东亚价值观的重新树立信心,使过去被压抑、潜在的东亚各种文化都重新抬头,并有了新的发展。汉字过去似乎被普遍认为是一种非淘汰不可的文字,现在看来仍具有巨大的生命力,我们从汉字在韩、日的复兴历程,能看出汉字正在恢复其过去在东亚汉字文化圈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文化圈 复兴 地位 传播 东亚
下载PDF
“丝绸之路”与“书籍之路”——试论东亚文化交流的独特模式 被引量:28
11
作者 王勇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2,共8页
"丝绸之路"最初是西方人针对东西方贸易路线提出的术语,不能无节制地套用于世界其他区域间的文化交流。若从东方人的立场对古代东亚(尤其是中日)文化交流史进行考察,可以发现,东亚文化交流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在意义、影响... "丝绸之路"最初是西方人针对东西方贸易路线提出的术语,不能无节制地套用于世界其他区域间的文化交流。若从东方人的立场对古代东亚(尤其是中日)文化交流史进行考察,可以发现,东亚文化交流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在意义、影响等方面,均有别于"丝绸之路",故应倡导"书籍之路"的概念。如果说丝绸是中华物质文明的象征,那么,书籍则是中华精神文明的结晶;一般而言,物质文明缺乏自我再生能力,而精神文明则可影响人们的心灵,并超越时空,惠及后代。日本的遣隋唐使均以购求书籍为重任,这便是中日两国虽然人员往来极少,但日本继承中国文化甚多之原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关系史 东亚文化圈 遣唐使 东西文化交流
下载PDF
东南亚养虾之现况与展望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弘成 吴雅琪 +1 位作者 陈富美 吴瑞梹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5-171,共7页
东南亚是世界虾类养殖的重心地区,而白虾已成为世界养虾中最重要的虾种。中国为世界养虾产量最多的地区。在东南亚的养虾中,白虾的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从2004年的62%增加到2006年的76%,而草虾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则从38%减少到24%。但是... 东南亚是世界虾类养殖的重心地区,而白虾已成为世界养虾中最重要的虾种。中国为世界养虾产量最多的地区。在东南亚的养虾中,白虾的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从2004年的62%增加到2006年的76%,而草虾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则从38%减少到24%。但是印度、印度尼西亚与孟加拉国等地区的草虾产量不减反增,其中以印度为最,这与当地低密度的放养方式生产的较大体形的草虾有关。美国和日本的养虾产量由于供过于求,故虾价仍缓慢下跌,若养殖业者能把握虾价较高的季节(9月至次年1月)并生产大型虾类,则养殖利润仍高,越南的草虾即为一例。文中还提及白虾超高密度养殖的成功方法,许多地区的每季白虾生产可达40t.hm?2以上;淡水区白虾养殖可不必加以禁养,因其对环境的危害影响仍不明显。本文最后还提出发展虾类养殖的科研重点,以供有识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 对虾 养殖
下载PDF
东亚韩国学方法之探索 被引量:5
13
作者 蔡美花 金洪培(译) 《东疆学刊》 CSSCI 2008年第4期1-5,F0003,共6页
在东亚的脉络中还原韩国学,以东亚视角再构筑为东亚韩国学,其宗旨与中国建设和谐世界的志向是相吻合的。中国韩国学在进入21世纪后,形成了中国学派并已积累了自己的学术历史,以特性化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在海外韩国学领域占据了重要地... 在东亚的脉络中还原韩国学,以东亚视角再构筑为东亚韩国学,其宗旨与中国建设和谐世界的志向是相吻合的。中国韩国学在进入21世纪后,形成了中国学派并已积累了自己的学术历史,以特性化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在海外韩国学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中国韩国学的立足点无疑是中国文化。中国韩国学学者立足于中国,以中国人的美学观和价值观来研究韩国的人文科学;我们要抛开认为韩国学是产生于韩国本土、并只对本国产生影响的一种文化狭隘认识,将其置于东亚的框架之中,客观地考察其纵、横向关系,视其为对照中国文化的一面镜子,这才应是中国韩国学的东亚视角。中国的韩国学在立足中国的同时,要克服中国为文化输出国、韩国为文化接受国的观念,我们应理解韩国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变容,并以此了解中国文化的他人视角,从反观的层面促进对中国文化的深层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韩国学 中国韩国学 文化交流 方法
下载PDF
关于在环东海地域使用船的“送瘟神”民俗 被引量:5
14
作者 樱井龙彦 金仙玉 《文化遗产》 2007年第1期60-68,共9页
"送瘟神"是一个古老的习俗。它起源于瘟疫发生的原因无法用医学来解释的年代,人们把瘟神的横行看作是精灵、鬼怪、瘟神等的作为,于是就产生了通过巫术把视为病因的鬼怪和瘟神等送走来消灭瘟疫的习俗。在送走鬼怪和瘟神之际,... "送瘟神"是一个古老的习俗。它起源于瘟疫发生的原因无法用医学来解释的年代,人们把瘟神的横行看作是精灵、鬼怪、瘟神等的作为,于是就产生了通过巫术把视为病因的鬼怪和瘟神等送走来消灭瘟疫的习俗。在送走鬼怪和瘟神之际,马和船被假定为鬼怪和瘟神乘坐的工具,所以在施术的时候,把代表瘟神的偶人放在马和船上,运到村边境的河边或海边,让其漂走或把其烧毁。"送瘟神",虽然也有作为个人的祈祷行为而进行的,但瘟疫的流行关系到共同体的生存。所以一般来说大多作为村落等共同体的仪式而举行。关于此类的瘟疫观与送瘟神的咒术。中国、韩国、日本等环东海地域里存在共通点。本文主要例举以中国、韩国的为中心的事例,考察"送瘟船"民俗与东亚稻作文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瘟疫 送瘟神 稻作文化 东亚 比较民俗学
下载PDF
试论构建“东亚共同体”的思想文化基础——从历史启迪与未来追求的视角 被引量:11
15
作者 赵建民 《东北亚论坛》 CSSCI 2007年第1期110-114,共5页
创建共同合作、协同发展的“东亚共同体”,业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发展趋势。历史事实证明:东亚地区是世界历史上最早“一体化”的区域;它既有成功的、进步的古代“东亚文化圈”,也有反动的、失败的近代“大东亚共荣圈”,还有设想中的“东... 创建共同合作、协同发展的“东亚共同体”,业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发展趋势。历史事实证明:东亚地区是世界历史上最早“一体化”的区域;它既有成功的、进步的古代“东亚文化圈”,也有反动的、失败的近代“大东亚共荣圈”,还有设想中的“东亚共同体”。然而,现实中的“历史认识问题”,是直接关系到“东亚共同体”能否迅速建立的前提条件。为促进未来“东亚共同体”区域内的沟通和交流,需要在汉字的基础上创建共通文字,这不是复旧,而是与时俱进的创新。当人们思考构建“东亚共同体”时,在普遍关注经济协作的情况下,尤应重视思想文化观念的问题,因为东亚各国间的政治的、经济的、外交的问题,不能光靠政治的、经济的、外交的手段来解决,而确实需要从思想文化观念方面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共同体 历史回顾 前提条件 共通文字 思想文化观念
下载PDF
城市型风景区的风景区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耀华 李斐然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7-123,共7页
以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为例,主要从城市型风景区的特性、产业结构和布局两方面入手,研究城市型风景区的风景区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发现,东湖风景区本地游客所占比例较大,但景中村的发展面临困境。风景区经济产业结构比较简单,景区内主要... 以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为例,主要从城市型风景区的特性、产业结构和布局两方面入手,研究城市型风景区的风景区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发现,东湖风景区本地游客所占比例较大,但景中村的发展面临困境。风景区经济产业结构比较简单,景区内主要是以餐饮、住宿和旅游商品销售为主的第三产业。产业布局上,经济活动呈现出由景区内向景区外扩散的趋势,但景区与城市的联动性不强。最后总结了城市型风景区经济发展的圈层模式,并对东湖风景区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区经济 城市型风景区 产业空间结构 武汉东湖 文化城市
下载PDF
东亚现代化的“特殊”与“一般” 被引量:3
17
作者 田毅鹏 韩丹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1,共9页
作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典型代表,东亚社会现代化存在着复杂的宏观互动结构。如果我们将东亚现代化研究史上的"日本特殊论"和"亚洲停滞论"置于"传统—现代"的背景之下展开分析,就会发现,无论... 作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典型代表,东亚社会现代化存在着复杂的宏观互动结构。如果我们将东亚现代化研究史上的"日本特殊论"和"亚洲停滞论"置于"传统—现代"的背景之下展开分析,就会发现,无论是"亚洲停滞论",还是所谓日本"特殊论",实际上是以欧美现代社会为基准加以展开的,其理论系谱从属于西方,难以洞悉东亚现代化的深层逻辑。鉴此,我们应注意揭示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由激进的"压缩式发展"向"内发式发展"转变的共同历程,超越"西方中心论"和"发展主义"的制约,将东亚的社会发展理论植根于本土,揭示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特殊"与"一般"的复杂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现代化 特殊与一般 压缩式发展 内发式发展 文化自觉
下载PDF
21世纪的东亚:文化建设与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倩红 刘百陆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2-128,共7页
“21世纪的东亚:文化建设与文化交流”是由北京大学与澳门理工学院共同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探讨东亚地区在全球化大潮之下,如何理性地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有效应对外来挑战,把握文化建设的主动权,促进东亚国家的文化交往与文化繁荣。... “21世纪的东亚:文化建设与文化交流”是由北京大学与澳门理工学院共同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探讨东亚地区在全球化大潮之下,如何理性地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有效应对外来挑战,把握文化建设的主动权,促进东亚国家的文化交往与文化繁荣。会议讨论的热点问题包括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国际关系与东亚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文化保护与文化传播、东亚文化建设、“东亚意识”与华人社会文化倾向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全球化 文化建设 文化交流
下载PDF
东亚科举文化圈的形成与演变 被引量:17
19
作者 刘海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共9页
唐宋两代放宽条件以附名榜尾的方式录取域外举子为宾贡进士,体现了中朝统治者怀柔远人的政策,对吸引外邦士人到中国来求学和应举、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都起过重要的作用。日本最早仿行科举,也是实行科举时间最短的国家。朝鲜王朝的科举... 唐宋两代放宽条件以附名榜尾的方式录取域外举子为宾贡进士,体现了中朝统治者怀柔远人的政策,对吸引外邦士人到中国来求学和应举、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都起过重要的作用。日本最早仿行科举,也是实行科举时间最短的国家。朝鲜王朝的科举甚至比明清时期的中国还更为频繁开科,在社会中占据核心地位。越南的科举制延续到1919年,是世界上科举制度的终结地。琉球也曾实行过科举制度。12—19世纪,中、韩、越三国连同琉球构成了一个独特的东亚科举文化圈。正是由于科举传统的延续,东亚才能够演变形成在世界上颇为特色鲜明的考试文化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 东亚 科举文化圈 宾贡 宾贡进士
下载PDF
战前日本的“海上帝国”建设与“文化共同体”构想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秀武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3-90,共8页
战前日本"海上帝国"的建设经历了77年。其中有两个大的历史时期可被称为"海上帝国"时期,即日俄战后至1919年的第一期和1936至1945年的第二期。日本殖民者除了对占领地进行军政统治外,还虚构了以"亚洲门罗主义&... 战前日本"海上帝国"的建设经历了77年。其中有两个大的历史时期可被称为"海上帝国"时期,即日俄战后至1919年的第一期和1936至1945年的第二期。日本殖民者除了对占领地进行军政统治外,还虚构了以"亚洲门罗主义"、"东亚协同体"和"大东亚共荣圈"为口号的"文化共同体",以进行更有效的殖民统治。日本海军在这些口号的装点下,完成了"海主陆从"的夙愿,开启了疯狂抢占制海权的扩张活动,并将国家最终引向覆灭。本论涉及的"文化共同体",实际是"海上帝国"建设的文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前日本 海上帝国 亚细亚门罗主义 大东亚共荣圈 文化共同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