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代悼亡词简论 被引量:9
1
作者 张玉璞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66-69,共4页
广义的悼亡文学所伤悼的对象包括与当事人有关的一切亡者 ,甚至包括凭吊先贤英烈和悼念故国。我们所谓的悼亡词的伤悼对象主要是悼念亡妻以及悼妾、悼妓 (实际上这是悼妻情感的外拓 )。宋代的悼亡词充分发挥了词体“专主情致” ,善于表... 广义的悼亡文学所伤悼的对象包括与当事人有关的一切亡者 ,甚至包括凭吊先贤英烈和悼念故国。我们所谓的悼亡词的伤悼对象主要是悼念亡妻以及悼妾、悼妓 (实际上这是悼妻情感的外拓 )。宋代的悼亡词充分发挥了词体“专主情致” ,善于表现创作主体幽微深细之情感的特点 ,在词之腾挪跌宕的章法结构和浓密悲凉的意象组合中委婉曲折地表达了伤悼主体的深悲剧痛和无限怀想。有的悼亡词将悼念亡人与自伤身世打并到一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悼亡词 宋代 情感 意象 伤悼主体 章法结构 创作主体
下载PDF
天真的“弃妇”、真儒的悲哀——论曹植的女性诗及其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杨林夕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69-74,共6页
曹植的十二首女性诗多是弃妇诗,这既是对楚辞以来文学传统的继承,更是受个人的特殊家世、经历以及时代的影响,其实诗中的弃妇乃是曹植的夫子自道,他之被弃实为儒法斗争的必然结果,而其天真的性格、不幸的遭遇以及诗歌温柔敦厚的风格昭... 曹植的十二首女性诗多是弃妇诗,这既是对楚辞以来文学传统的继承,更是受个人的特殊家世、经历以及时代的影响,其实诗中的弃妇乃是曹植的夫子自道,他之被弃实为儒法斗争的必然结果,而其天真的性格、不幸的遭遇以及诗歌温柔敦厚的风格昭示着真儒的悲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弃妇诗 儒学
下载PDF
由李金发的《弃妇》诗谈古今文学的关联 被引量:5
3
作者 谈蓓芳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7,共7页
以 1917年为起点而形成的中国新文学 ,尽管从西方文学中吸取了大量的营养 ,但仍然是从中国传统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是新文学的生命在于创新 ,而不在对传统的回归。本文以李金发的《弃妇》诗为例 ,指出新诗与传统诗歌之间的关联 ... 以 1917年为起点而形成的中国新文学 ,尽管从西方文学中吸取了大量的营养 ,但仍然是从中国传统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是新文学的生命在于创新 ,而不在对传统的回归。本文以李金发的《弃妇》诗为例 ,指出新诗与传统诗歌之间的关联 ,以及对古今文学演变作贯通性研究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文学演变 新诗 传统诗歌 李金发 《弃妇》诗
下载PDF
《诗经》“弃妇”形象浅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晓丽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2年第1期101-103,共3页
本文以《诗经》风、雅中的几篇“弃妇诗”为例,对《诗经》中的“弃妇”形象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诗经》 “弃妇”形象 性格 诗歌创作 题材 婚恋 情感
下载PDF
“小姑始扶床”辨释 被引量:2
5
作者 胡绍文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2年第2期97-101,共5页
现行版《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有"小姑始扶床"一句。"扶床"的释义众说纷纭,出现许多牵强之解,将"小姑"的年龄解为十岁左右。从典籍用例来看,"扶床"一词已见于南朝佛经,是文化交流引起"床&... 现行版《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有"小姑始扶床"一句。"扶床"的释义众说纷纭,出现许多牵强之解,将"小姑"的年龄解为十岁左右。从典籍用例来看,"扶床"一词已见于南朝佛经,是文化交流引起"床"的形制改变后出现的。"扶床"有三个义项:本义为扶着床,引申专指儿童扶床站立或学步,进而泛指儿童年幼,经历了一个词义演变的过程。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的版本及成书情况来看,原本可能无此句,"小姑始扶床"当源自顾况《弃妇词》。不能将"扶床"的"小姑"理解为十岁左右,"扶床"实指其年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床” “小姑始扶床”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弃妇词》
下载PDF
论中西文学中的“弃妇”形象与文化共通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忠洋 谈征宇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32-35,共4页
中西方文学在过去虽然缺乏实际的接触和交流,但都有对弃妇形象的刻画和表现,而且这些弃妇形象呈现出一定的"共相",形成这种共相的根源则是中西方社会存在着的文化共通性。
关键词 中西文学 弃妇 文化 共通性
下载PDF
试论宋代寄内词的七种感情模式 被引量:1
7
作者 骆新泉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49-52,共4页
寄内词是宋词中的一种独特类型,它为我们考察宋代夫妻的情感生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解读这些寄内词,我们可将其分为七种情感模式,而宋代文人们不论采用何种手法,这些词的感情基调多以孤独愁苦为主,幸福欢愉的词作仅占18%。这从一个侧面... 寄内词是宋词中的一种独特类型,它为我们考察宋代夫妻的情感生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解读这些寄内词,我们可将其分为七种情感模式,而宋代文人们不论采用何种手法,这些词的感情基调多以孤独愁苦为主,幸福欢愉的词作仅占18%。这从一个侧面丰富了我们对宋词的认识,也丰富了我们对宋代社会与家庭情感生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寄内词 感情生活
下载PDF
浅论李金发《弃妇》诗的美学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绍林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65-68,共4页
主要通过作家的情感经历来分析中国现代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品《弃妇》,欣赏作品的语言美、结构美和深刻的意蕴,阐释其象征意味,为读者的阅读和欣赏扫清障碍。
关键词 李金发 象征主义 《弃妇》 美学价值
下载PDF
《诗经》弃妇诗中的叙述盲点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惠娟 《殷都学刊》 2006年第4期55-58,共4页
正因为古代婚姻是女性唯一的归宿和目标,《诗经》中的爱情大都有明确的婚姻目的性。也正因为婚姻与女人的命运息息相关,《诗经》重章叠韵的唱叹声中才会夹杂着弃妇们伤心欲绝的啜泣。《诗经》弃妇诗叙述了一个共同的事实:女主人公惨遭遗... 正因为古代婚姻是女性唯一的归宿和目标,《诗经》中的爱情大都有明确的婚姻目的性。也正因为婚姻与女人的命运息息相关,《诗经》重章叠韵的唱叹声中才会夹杂着弃妇们伤心欲绝的啜泣。《诗经》弃妇诗叙述了一个共同的事实:女主人公惨遭遗弃;叙述了她们被遗弃的原因:色表。但考察文本会发现,无子才是她们被休弃的真正原因,而这恰恰是《诗经》弃妇诗的叙述盲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弃妇诗 古代婚姻
下载PDF
《鲽砚庐联吟集》的夫妻情意及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骆新泉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1期61-68,共8页
沈秉成、严永华是晚清诗人,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对以"联吟"结集的夫妻诗人。沈、严夫妻联吟诗共29题82首,皆以时间为序录入《鲽砚庐联吟集》,自然形成情感有别的四个时段:新婚燕尔的旖旎情怀、婚后十年的聚少离多、十年... 沈秉成、严永华是晚清诗人,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对以"联吟"结集的夫妻诗人。沈、严夫妻联吟诗共29题82首,皆以时间为序录入《鲽砚庐联吟集》,自然形成情感有别的四个时段:新婚燕尔的旖旎情怀、婚后十年的聚少离多、十年耦园的共居时光和随夫六年的游宦生涯。古代夫妻联吟多为酬唱赠和,而沈、严夫妻联吟除了唱和之外,还有联句和同作,尤显难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秉成 严永华 《鲽砚庐联吟集》 夫妻情意 文学史意义
下载PDF
论曹植的弃妇怨女诗 被引量:3
11
作者 邢培顺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54-59,共6页
建安时期,随着社会思潮的转变和个体的觉醒,女性题材的作品大量出现。作为"建安之杰"的曹植,由于独特的出身、个性和生活经历,其女性题材作品的创作成就尤为巨大,他的弃妇怨女诗不仅在题材内容和手法技巧上具有鲜明的特点,而... 建安时期,随着社会思潮的转变和个体的觉醒,女性题材的作品大量出现。作为"建安之杰"的曹植,由于独特的出身、个性和生活经历,其女性题材作品的创作成就尤为巨大,他的弃妇怨女诗不仅在题材内容和手法技巧上具有鲜明的特点,而且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的思想观念和生命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弃妇怨女诗 女性题材作品
下载PDF
评庞德译李白名诗《长干行》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谷强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102-105,116,共5页
庞德译《长干行》曾被评论家誉为20世纪美国最美的译诗。该文试图从其主要特 点、主要问题及差错原因对该作品进行分析,以加强人们对汉诗英译质量的关注。
关键词 庞德 《长干行》 汉诗英译
下载PDF
《诗经》弃妇诗与汉乐府弃妇诗之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淑玲 《科教文汇》 2012年第5期67-68,共2页
本文从内容和艺术两个方面对《诗经》弃妇诗和汉乐府弃妇诗进行比较,发现两个时代的社会氛围之差异。《诗经》时代虽已有礼教的约束,但较之后世,婚姻较少受到家长的干涉和约束。汉乐府时代传统礼教受到冲击,弃妇诗多体现传统礼教与新思... 本文从内容和艺术两个方面对《诗经》弃妇诗和汉乐府弃妇诗进行比较,发现两个时代的社会氛围之差异。《诗经》时代虽已有礼教的约束,但较之后世,婚姻较少受到家长的干涉和约束。汉乐府时代传统礼教受到冲击,弃妇诗多体现传统礼教与新思想的矛盾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妇诗 《诗经》 汉乐府
下载PDF
此女始终总为情、礼所误——读《氓》说辨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维华 《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42-45,55,共5页
关于《氓》诗所叙婚姻行为的认识 ,历来多所编差 ,从而影响了对诗中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解读。我们注意到 ,在上古时代 ,对于宗法礼教的被趋从以及与此客观的历史环境相协和的主观能动 ,才是致其苦悲的主要原因。《氓》诗正是在这点上 ,... 关于《氓》诗所叙婚姻行为的认识 ,历来多所编差 ,从而影响了对诗中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解读。我们注意到 ,在上古时代 ,对于宗法礼教的被趋从以及与此客观的历史环境相协和的主观能动 ,才是致其苦悲的主要原因。《氓》诗正是在这点上 ,为我们了解古代婚姻礼法下的弃妇现象 ,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 诗歌 社会批评 聘婚 奔婚 弃妇现象 女性悲剧 《诗经》 《氓》
下载PDF
先秦汉魏亲情诗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武丽霞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58-65,共8页
作为中国古代亲情诗的源头,《诗经》在主题意境、典故语汇、表现方式等方面对后世亲情诗产生了深远影响。汉魏时期的亲情诗,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先秦已具雏形的思妇诗、闺怨诗、悼亡诗,在这一时期也确立了各自... 作为中国古代亲情诗的源头,《诗经》在主题意境、典故语汇、表现方式等方面对后世亲情诗产生了深远影响。汉魏时期的亲情诗,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先秦已具雏形的思妇诗、闺怨诗、悼亡诗,在这一时期也确立了各自的类型特点以及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在表现手法和技巧方面,汉魏亲情诗学习了《诗经》复沓迭章、比兴等手法和《楚辞》的寄托方式,写景托情,情景交融,很好地表现了主题和感情。可以说,经过汉魏时期,亲情诗在表现人伦亲情方面已经具备了自己的特点,形成了较为多样的风格和题材(主题),成为独立的诗歌类型,从而迎来了是中国亲情诗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情诗 《诗经》 汉魏古诗 思妇诗 闺怨诗 悼亡诗
下载PDF
“妻子”:词史上的“新”女性
16
作者 彭国忠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66-70,共5页
“妻子”形象是苏门词人对词坛的新贡献 ,她们主要出现在悼亡和寄内、寿内几种题材中 ,灌注了词人深厚的情感和尊重女性的态度。“妻子”形象以“净化”了男女之情 ,为婉约词开一新境界 ,其意义不减于豪放词的开疆拓土。
关键词 妻子形象 题材 类型 词史 婉约词
下载PDF
对被遗弃妻子和离婚妇女居住权的衡平——从丹宁勋爵的婚姻家庭法学思想谈起
17
作者 田中臣 赵银芳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38-41,共4页
我国应借鉴丹宁勋爵的婚姻家庭法学思想,在居住权方面给予被遗弃的妻子特别的保护。付出多年家务劳动的妇女应当获得一份家庭财产。夫妻购买一方单位出售的公房获得的所有权由夫妻二人共有,法律应当允许并提倡在合同或房产证上写夫妻... 我国应借鉴丹宁勋爵的婚姻家庭法学思想,在居住权方面给予被遗弃的妻子特别的保护。付出多年家务劳动的妇女应当获得一份家庭财产。夫妻购买一方单位出售的公房获得的所有权由夫妻二人共有,法律应当允许并提倡在合同或房产证上写夫妻二人名字,离婚时应优先照顾子女和妇女权益,对夫妻个人和单位同时享有部分产权的公房在夫妻离婚时可以在三方同意下以面积为准折换为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宁勋爵 被遗弃妻子 离婚妇女 结婚住宅
下载PDF
试论《诗经》中的弃妇诗及其演变
18
作者 陈晓红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88-90,共3页
《诗经》中的婚恋诗广泛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欢乐与挫折痛苦,充满坦诚、真挚的情感,分析《诗经》中的弃妇诗及其演变,有利于把握后世弃妇诗滥觞的原因。
关键词 《诗经》 弃妇诗 演变 原因
下载PDF
曹丕、曹植兄弟与萧纲、萧绎兄弟弃妇诗比较论
19
作者 李彤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9-23,共5页
曹丕、曹植和萧纲、萧绎兄弟受诗歌传统和时代风气的影响写了很多优秀的弃妇题材作品。在弃妇诗中,他们采用代言体的方式体现了对弃妇们的同情,但由于四人生活的时代及经历、性格、气质有所不同,因此在这类诗歌创作中又形成了不同的艺... 曹丕、曹植和萧纲、萧绎兄弟受诗歌传统和时代风气的影响写了很多优秀的弃妇题材作品。在弃妇诗中,他们采用代言体的方式体现了对弃妇们的同情,但由于四人生活的时代及经历、性格、气质有所不同,因此在这类诗歌创作中又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曹氏兄弟的弃妇诗庄重忧伤,注重心理描写;萧氏兄弟的弃妇诗则艳丽多情,注重形似。他们的作品既体现了浓郁的时代气息,又放射出独特的个性光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丕 曹植 萧纲 萧绎 弃妇诗
下载PDF
长门买赋故事形态流变及其文化分析
20
作者 汪泽 《科学.经济.社会》 2015年第4期142-146,共5页
长门买赋故事以史传、骚体赋为背景材料,被诗歌、小说、戏曲、文论、史评等多种文类载体传播、重释。文章以历史原型为参照,从情节、人物两方面梳理该故事形态的流传演变状况,对贯穿其流变历程的文化内涵加以归纳分析。陈后贬居因由呈... 长门买赋故事以史传、骚体赋为背景材料,被诗歌、小说、戏曲、文论、史评等多种文类载体传播、重释。文章以历史原型为参照,从情节、人物两方面梳理该故事形态的流传演变状况,对贯穿其流变历程的文化内涵加以归纳分析。陈后贬居因由呈现出罪尤减少、冤痛增加的趋势,结局经历了悲——喜——悲——悲喜杂陈的递变过程;其个人形象逐渐美化。长门买赋故事的广泛流传,与中国古代士人普遍存在的弃妇意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门买赋 陈后 流变 弃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