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湛的交往与论辩及其对“心”的不同理解
1
作者 张细进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2-67,94,共7页
王阳明和湛甘泉虽然同属心学阵营,却对“心”有着不同的理解,其不同处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其一,阳明主张“心体”是“无善无恶”与“至善”的统一,而甘泉认为“心体”只能是纯粹“至善”的;其二,二人都承认“本心”的“至善”性,但是阳明... 王阳明和湛甘泉虽然同属心学阵营,却对“心”有着不同的理解,其不同处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其一,阳明主张“心体”是“无善无恶”与“至善”的统一,而甘泉认为“心体”只能是纯粹“至善”的;其二,二人都承认“本心”的“至善”性,但是阳明主张其“至善”性来源于“本心”自身,而甘泉则主张来源于“至善”之“天理”;其三,甘泉强调“心”是“体万物而不遗”的“大心”,“心”与“物”不存在内与外的分别,阳明则强调“心”在感应过程中的主宰作用。由此三方面的不同,就导致他们在儒释道之关系和“格物”问题上有着不同的致思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湛甘泉 儒释道关系 格物 本心
下载PDF
朱熹修养工夫论的基础、内容与特征
2
作者 李淑婷 《武夷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5,共5页
儒家自先秦便有注重修养工夫的传统。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构筑了一个以“天理”为核心的哲学体系,以本体论和心性论为修养工夫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朱熹对“四书”等儒家经典的诠释入手,可以根据内在逻辑将其修养工夫论总... 儒家自先秦便有注重修养工夫的传统。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构筑了一个以“天理”为核心的哲学体系,以本体论和心性论为修养工夫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朱熹对“四书”等儒家经典的诠释入手,可以根据内在逻辑将其修养工夫论总结为“居敬涵养”“去欲复理”“格物致知”三部分内容,提炼出“整体性”“实践性”“主体性”“社会性”四大特征。这一结构为整体理解朱熹的哲学思想提供了工夫论视角,呈现了理学的特性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理学 修养工夫论 格物致知
下载PDF
中学西传的典型个案:19世纪“儒教”(Confucianism)一词的发明
3
作者 田海 施晔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7-75,87,共10页
"儒教"(Confucianism)一词在西方的发明,不仅受到17、18世纪耶稣会士所造词类的影响,而且也受到发明者自身宗教经历的影响。19世纪的传教士身处中国更广阔的宗教、社会语境中,能看到一个更完整的宗教活动的多棱面,故多将儒教... "儒教"(Confucianism)一词在西方的发明,不仅受到17、18世纪耶稣会士所造词类的影响,而且也受到发明者自身宗教经历的影响。19世纪的传教士身处中国更广阔的宗教、社会语境中,能看到一个更完整的宗教活动的多棱面,故多将儒教视为一种宗教文化,并将之建构为一个宗教范畴。20世纪,中国原有的宗教语境被破坏殆尽,在中国国内,科举的废除使祭孔的意义流失大半,到"五四"时期,儒教被视作导致中国积贫积弱的罪魁祸首;在欧洲,中国研究的新主流方法是经籍研究影响下的文献学研究方法,将儒教作为宗教文化的看法在这一环境中难以生存。这些因素导致了建构儒教的方式在整个20世纪的根本变化,即将儒教视作一种哲学而建构。但是,这些新的叙事却远离了历史的实际,与中国思想的发展史相去甚远,与历史上儒家宗教文化存在的实际情形也大相径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教 宗教 哲学 田野调查 宗教语境
下载PDF
江苏省58所医院员工对公立医院体制改革心态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易利华 唐维新 +4 位作者 杨亚萍 李少冬 杨红 卢晓玲 周莹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3-6,共4页
通过对江苏省58所二、三级医院进行专题问卷调查,分析了1960名医院领导、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等对公立医院体制改革的心态、期望及对具体改革模式的选择等方面的看法与意见,对公立医院体制改革的时机、可行性条件、改革的方法和模式选... 通过对江苏省58所二、三级医院进行专题问卷调查,分析了1960名医院领导、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等对公立医院体制改革的心态、期望及对具体改革模式的选择等方面的看法与意见,对公立医院体制改革的时机、可行性条件、改革的方法和模式选择、政策判断等进行探讨,对公立医院体制改革的实践操作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调查分析 三级医院 医院领导 名医 心态 时机 体制改革 员工 江苏省
下载PDF
社区重构视野下的邻里交往——对珠江三角洲若干住区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杜宏武 郭谦 《中国园林》 2006年第5期43-46,共4页
居住的社区重构是当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邻里交往的形成、频度和强度等与住区环境有密切关系。把邻里交往放在社区重构这样一个大的视野下,通过对珠江三角洲11个住区的调研,可概括地反映本地区近年建成住区的邻里交往状况,并对规划设计观... 居住的社区重构是当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邻里交往的形成、频度和强度等与住区环境有密切关系。把邻里交往放在社区重构这样一个大的视野下,通过对珠江三角洲11个住区的调研,可概括地反映本地区近年建成住区的邻里交往状况,并对规划设计观念提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邻里交往 调查研究 社区重构 珠江三角洲
下载PDF
对儒道释思想的武术人文考察 被引量:32
6
作者 乔凤杰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9-74,共6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 ,阐述了重建武术人文理想的必要性 ;从人文理想及其实现方式的角度 ,考察了儒道释思想及其交融 ;指出儒道释三教合流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 武术 人文理想 “儒道释”思想 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佛教思想
下载PDF
格物致知:理学认识论与文艺审美观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畅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2期34-42,共9页
宋代文化中 ,儒、道、禅合流的趋势更为明显 ,士人的文化素养及精神结构也从单一向复合型发展。其中 ,理学思潮对文艺审美的影响不可低估。理学 ,是宋代兴起的以探究心性义理为主的新儒学 ,有较高的抽象思辨水平。“格物致知”,是理学... 宋代文化中 ,儒、道、禅合流的趋势更为明显 ,士人的文化素养及精神结构也从单一向复合型发展。其中 ,理学思潮对文艺审美的影响不可低估。理学 ,是宋代兴起的以探究心性义理为主的新儒学 ,有较高的抽象思辨水平。“格物致知”,是理学认识论的核心 ,其基本精神是从穷尽一事一物的细微之理入手 ,以求达到对儒家伦理道德真谛的把握。文学 ,从本质上来说 ,也是一种对客观世界的特殊认识方式。从认识论角度考察 ,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理学与文学 ,格物与观物 ,广义的格物态度与宋人诗家三昧 ,实有融会贯通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学 格物致知 理这认识论 文艺审美观 文学 观物态度 宋代 诗歌
下载PDF
新农村体育转型发展的现状调查——以临汾市乡宁县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尹博 赵新娟 张静 《四川体育科学》 2016年第2期79-83,共5页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党和政府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新农村建设这项重大的战略。农村的发展促进农村体育的建设工作,而农村体育的发展也推进新农村的建设,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本研究以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宁县农村体...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党和政府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新农村建设这项重大的战略。农村的发展促进农村体育的建设工作,而农村体育的发展也推进新农村的建设,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本研究以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宁县农村体育现状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乡宁县农村体育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对2005年乡宁县农村体育的发展状况同现阶段农村体育的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乡宁县农村体育发生了转型性的显著变化,以此为依托探索未来建设新农村体育的发展对策,以期为新农村体育的转型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及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体育 转型发展 现状调查
下载PDF
康有为“两考”与经学的终结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开国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0-93,共4页
康有为的"两考"与廖平的"两篇"虽然存在诸多差异,但都具有经学终结的历史意义。如果说廖平的经学是从经学理论方面表现了经学的终结,那么,康有为的"两考"则是从政治方面表现了经学的终结。在康有为的&qu... 康有为的"两考"与廖平的"两篇"虽然存在诸多差异,但都具有经学终结的历史意义。如果说廖平的经学是从经学理论方面表现了经学的终结,那么,康有为的"两考"则是从政治方面表现了经学的终结。在康有为的"两考"中经学不仅只是所利用的理论形式,而且西汉以后的经学遭到全面的批判,经学成为康有为批判君主专制与宣扬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武器,但康有为利用经学实现的政治目的企图却以百日维新的失败而告终,无情地说明经学绝不可能成为解决近代政治问题的理论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两考” 经学
下载PDF
韩愈道统论与传统文化心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党天正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7-10,共4页
面对中唐社会危机 ,韩愈以捍卫儒学自任 ,重振儒学道统。因他的道统论带有鲜明的经世致用色彩 ,于儒家义理探讨方面缺乏建树 ,以致在当时收效甚微 ,但却为宋代理学家重构儒学开了先河 ,起了奠基铺路的作用 ,从而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心理... 面对中唐社会危机 ,韩愈以捍卫儒学自任 ,重振儒学道统。因他的道统论带有鲜明的经世致用色彩 ,于儒家义理探讨方面缺乏建树 ,以致在当时收效甚微 ,但却为宋代理学家重构儒学开了先河 ,起了奠基铺路的作用 ,从而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儒学传统 重构 民族心理
下载PDF
“皖派经学”观念的形成及其经学史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进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0-26,共7页
皖派经学观念由章太炎在《清儒》一文中作了充分的阐发,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的大趋势》加以发扬光大。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将章太炎的这个观念用之于学术史传记的编写。皖派经学的典型学风是交相师友,典型特征是由小学入手... 皖派经学观念由章太炎在《清儒》一文中作了充分的阐发,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的大趋势》加以发扬光大。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将章太炎的这个观念用之于学术史传记的编写。皖派经学的典型学风是交相师友,典型特征是由小学入手的实证精神。皖派经学观念逐渐被经学史家所接受,说明这个观念具有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派经学 观念史 考察
下载PDF
道在求其通,解经须性灵——一代通儒焦循的经学思想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居渊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40-48,共9页
文章从“考据不是经学”、“实测与贯通”、“惟经学可以言性灵”三个层面,探讨了乾嘉学者焦循的经学思想。文章指出:焦循对当时“考据”学风的批评,体现了当时经学信仰与学术客体之间的某种紧张。焦循提倡实测与贯通,则开创了一种注重... 文章从“考据不是经学”、“实测与贯通”、“惟经学可以言性灵”三个层面,探讨了乾嘉学者焦循的经学思想。文章指出:焦循对当时“考据”学风的批评,体现了当时经学信仰与学术客体之间的某种紧张。焦循提倡实测与贯通,则开创了一种注重过程研究的经学研究方法。焦循强调无性灵不可言经学,走上了经学与子学的整合之路,为乾嘉以后经学研究转向多元化提供了新的经学诠释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循 经学 考据 实测 性灵
下载PDF
乾嘉学术两种风格的统一——略论王鸣盛的治史特点 被引量:3
13
作者 施建雄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46,共6页
清代学者王鸣盛治学兼具经史,以经学起家,却以史学名世;其治史,既有众多精良的考证成果,又有不少生动的历史评论,在乾嘉学派中独树一帜;同时他又能够较好地将微观考辨与宏观考察结合起来,提出一系列有价值的认识。通过对王鸣盛治学特点... 清代学者王鸣盛治学兼具经史,以经学起家,却以史学名世;其治史,既有众多精良的考证成果,又有不少生动的历史评论,在乾嘉学派中独树一帜;同时他又能够较好地将微观考辨与宏观考察结合起来,提出一系列有价值的认识。通过对王鸣盛治学特点的总结,可以为更加科学地分析乾嘉学术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鸣盛 乾嘉学术 经学 宏观视野 微观考辨 历史评论
下载PDF
清代学术的历史总结与思想突破——章太炎《清儒》的四重解读 被引量:1
14
作者 孟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0-108,共9页
《訄书·清儒》是章太炎对于清代学术史的全面考察,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从《清儒》在清代学术史研究中的奠基地位、古文经学与太炎对清代学术精神的总结、太炎对清代学术的思想突破,以及从《訄书》到《检论》的学术发展四个角度,... 《訄书·清儒》是章太炎对于清代学术史的全面考察,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从《清儒》在清代学术史研究中的奠基地位、古文经学与太炎对清代学术精神的总结、太炎对清代学术的思想突破,以及从《訄书》到《检论》的学术发展四个角度,可以对其进行深入解读,展现太炎对清代学术的历史总结与思想突破。具体而言,《清儒》在学术史的分期、脉络、派别、视角、体例等方面奠定了清代学术史研究的基础框架。《清儒》将清代学术精神总结为"求是观化",深刻把握了清代学术的总体特点,体现出章太炎立足清代学术,建立现代意义的中国文化的思想追求。在这一点上,清代学术对于章太炎的学术思想具有本质意义。在《检论》中,太炎进一步修订增删《清儒》,体现出学术史研究的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訄书》 《检论》 清代学术 清儒 求是观化 六经皆史
下载PDF
科学与道德视野下的格物致知诠释
15
作者 冷天吉 郭厚顺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6-9,共4页
作为儒家思想的一个核心范畴,格物致知并没有随着清朝制度的解体而退出思想的视野,其道德与知识的隐喻在现代中西文化的冲突中外化为科学与哲学、科学与道德的关系,正是在这样的视野中,冯友兰、牟宗三、钱穆、胡适等对此作了新的诠释。
关键词 科学与道德 格物致知 儒家思想
下载PDF
阳货名字新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劲雄 《淄博师专学报》 2009年第1期46-48,共3页
阳货之名,见于《论语》,然《左传》作阳虎,《孟子》则阳虎、阳货并见,至于诸子所引述、《史记》《汉书》所征录,皆作阳虎,与《论》《孟》异焉。历来注家多以"名虎字货"解之,其义晦而未明。据考证,货、虎古音相近,盖古人以音定... 阳货之名,见于《论语》,然《左传》作阳虎,《孟子》则阳虎、阳货并见,至于诸子所引述、《史记》《汉书》所征录,皆作阳虎,与《论》《孟》异焉。历来注家多以"名虎字货"解之,其义晦而未明。据考证,货、虎古音相近,盖古人以音定字,往往二字通用,故古籍时而阳货、时而阳虎,而以"阳虎字货"者非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阳货 名字考
下载PDF
台湾制造业损益表结构的新儒学考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国雄 《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7-17,共11页
利用 96年台湾制造业工商普查资料 ,完成其损益表结构的新儒学逻辑的考察 ,计有十二点重要发现 ;并对企业损益表各项经营活动的新儒学阴阳观的有关观点 。
关键词 台湾省 制造业 损益表 新儒学 结构 专业制造生产总额 综合理财结构 阴阳观
下载PDF
近百年河南儒学研究
18
作者 杨燕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35-41,共7页
本文从学者、学术著作、机构团体和学术会议各方面,总结回顾20世纪百年间河南的儒学研究状况,具有便于地域性鸟瞰和资料检索的意义。
关键词 儒学研究 河南 学术著作 学术会议 研究状况 20世纪 资料检索 地域性 学者
下载PDF
基于AHP-TOPSIS组合模型的湖南文庙植物评价 被引量:7
19
作者 郑霞 胡希军 张成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3-204,共12页
【目的】针对文庙修复过程中对历史植物继承不够、场地限制因素考虑不周、新种类应用依据不充分等现象,全面审视文庙植物的历史与现状,构建文庙植物优选模型,为文庙植物合理选择应用提供参照。【方法】筛选湖南文庙植物样本,采用层次分... 【目的】针对文庙修复过程中对历史植物继承不够、场地限制因素考虑不周、新种类应用依据不充分等现象,全面审视文庙植物的历史与现状,构建文庙植物优选模型,为文庙植物合理选择应用提供参照。【方法】筛选湖南文庙植物样本,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利用逼近理想解法(TOPSIS)进行加权排序,得出乔木、灌木适宜性排序。【结果】1)综合评价模型由文化象征、礼仪要求、审美特性、生长习性和环境适应5个评价准则及相关的17个评价因子构成。从权重值大小表明,文庙植物的礼仪要求最为重要,文化象征与审美特性是彼此关联的因子,具有同等重要性,而礼仪要求中的仪式物品、礼制等级权重最高,其次是生长习性的生长寿命权重也较高,三者对评价结果影响较大。2)对64种乔灌木进行TOPSIS加权排序,得出文庙植物较适宜乔木31种、灌木21种,共52种,尤重长寿命、常绿、通直等植物特质。3)提出了湖南文庙的古树名木、历史植物和乡土树种的利用策略。湖南文庙古树名木记录有香樟、银杏、桂花、紫薇等10种,隶属10科10属,以香樟数量最多,占比50%,银杏树龄最大,约1700年。【结论】运用AHP-TOPSIS组合模型评价法对64种湖南文庙植物进行评价与适宜度排序,为文庙植物景观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庙植物资源 调查与评价 AHP-TOPSIS组合模型 湖南
下载PDF
宋儒“格物”论与儒释交融思潮 被引量:1
20
作者 吕继北 《学术探索》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8-44,共7页
"格物致知"是儒家工夫论的重要内容。在宋代,"格物"的问题受到了儒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并出现了多种阐释方向,受到宋代儒家理学与心学分化的影响,宋儒"格物"论中影响最大的两种观点便是以程朱为代表的"... "格物致知"是儒家工夫论的重要内容。在宋代,"格物"的问题受到了儒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并出现了多种阐释方向,受到宋代儒家理学与心学分化的影响,宋儒"格物"论中影响最大的两种观点便是以程朱为代表的"穷理"说和陆九渊、杨简等为代表的"格心"说。这两种对"格物"的阐释方法虽然存在角度、内涵上的差异,但是都在本体论、心性论和工夫论等诸多方面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展现出了宋代学术三教合流的特殊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物 穷理 格心 儒学 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