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燮诗歌与唐宋诗之争
1
作者 汪超 王昊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4年第1期59-64,共6页
叶燮是清初诗坛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他交游广泛,与唐宋诗派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方面,叶燮在《原诗》中为宋诗张目,提升了宋诗之地位。另一方面,他在理论上又力求兼取唐宋。只是,他的兼取并非平等,在许多地方仍透露出其偏向宋诗的立场... 叶燮是清初诗坛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他交游广泛,与唐宋诗派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方面,叶燮在《原诗》中为宋诗张目,提升了宋诗之地位。另一方面,他在理论上又力求兼取唐宋。只是,他的兼取并非平等,在许多地方仍透露出其偏向宋诗的立场。这一点也反映在其诗歌创作中,使其诗歌呈现出多元却有所偏重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燮 唐宋诗 创作实践 诗歌风格
下载PDF
晚明吴江叶氏家族闺秀词人的交游唱和与“群体书写”
2
作者 甘松 黄星月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41-47,61,共8页
晚明时期江南地区女性词人以群体化方式涌现,出现了以家族为载体的闺秀词人群体。叶氏家族闺秀词人群以沈宜修及其三女为核心,与叶氏家族、沈氏家族成员酬唱不断,其词作有近似的题材、高频率使用的典型意象,兼具“林下风”和“闺秀气”... 晚明时期江南地区女性词人以群体化方式涌现,出现了以家族为载体的闺秀词人群体。叶氏家族闺秀词人群以沈宜修及其三女为核心,与叶氏家族、沈氏家族成员酬唱不断,其词作有近似的题材、高频率使用的典型意象,兼具“林下风”和“闺秀气”的艺术气质;叶氏家族闺秀词人在追忆与唱和中建构梦幻的艺术世界,典型地体现了晚明女性词人由“个体书写”到“群体书写”的转变。以交游唱和为视角,挖掘闺秀词人的心灵世界,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晚明女性词人群体书写的特点及其词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叶氏家族 闺秀词人 交游唱和 群体书写
下载PDF
从认知诗学看《冷斋夜话》禅诗修辞对《诗经》的格义
3
作者 何和平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175-177,共3页
佛家既有出世也有入世,甚至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在中国化及世俗化过程中,受到过儒家等传统文化的影响,为方便说法而对《诗经》等有所格义,尤其是宋代的禅诗修辞等方面。以惠洪《冷斋夜话》为例,在认知诗学视角下,借鉴桐城姚鼐之法进... 佛家既有出世也有入世,甚至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在中国化及世俗化过程中,受到过儒家等传统文化的影响,为方便说法而对《诗经》等有所格义,尤其是宋代的禅诗修辞等方面。以惠洪《冷斋夜话》为例,在认知诗学视角下,借鉴桐城姚鼐之法进行分类、鉴赏及考证,通过对禅林笔记中的禅诗修辞进行结构分析、情思体悟及格义探讨,可以发现:禅与诗关系密切,且佛家存在禅诗修辞,源自《诗经》格义而非古印度,具有自身特点及意义,综合“不立文字”与“不离文字”而成“不执文字”,在继承儒家对偶、新用、方言、用典、婉曲、夸张、比喻、反语等手法时,又融入禅语、禅理及禅悦而有所发展。希望对地方禅诗的研究及佛儒二家关系的探讨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诗学 惠洪《冷斋夜话》 地方禅诗 修辞 《诗经》 格义
下载PDF
论杜运燮的“南洋”情结及其再现
4
作者 朱崇科 张灵馨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9-28,170,共11页
杜运燮的“南洋”情结及文学再现是一个非常有意味与张力的论题,缺乏南洋历史、政治、文化背景的研究者往往容易误读乃至忽略它们之于杜运燮的深切影响,而南洋在地学者又容易夸大其影响,实际上这恰恰彰显出作家、华侨杜运燮与国家干部... 杜运燮的“南洋”情结及文学再现是一个非常有意味与张力的论题,缺乏南洋历史、政治、文化背景的研究者往往容易误读乃至忽略它们之于杜运燮的深切影响,而南洋在地学者又容易夸大其影响,实际上这恰恰彰显出作家、华侨杜运燮与国家干部等不同身份在不同时段之间的角力,也呈现出多元文化认同理论的再次落实与更新。大致上说,杜的运燮“南洋”情结可分为:一、在南洋,信奉“此时此地”的在地书写;二、再南洋:短暂回望南洋带来的情感结构变化,但同时又是再见“南洋”;三、归根结底,对于中国作家杜运燮来说,南洋更多是一种载体和精神书写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运燮 “南洋” 九叶派
下载PDF
九叶派诗歌的城市书写和空间现代性
5
作者 吴燕飞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3年第3期55-60,共6页
九叶派是中国新诗发展的中坚力量,相较传统诗歌,其诗歌的空间现代性主要体现在城市书写的探索中:在空间意象选择方面,九叶派诗歌偏重城市空间,在描绘乡村时也更倾向于社会性意象;在空间体验中,相对于古典诗人推崇的隐士身份,九叶派诗人... 九叶派是中国新诗发展的中坚力量,相较传统诗歌,其诗歌的空间现代性主要体现在城市书写的探索中:在空间意象选择方面,九叶派诗歌偏重城市空间,在描绘乡村时也更倾向于社会性意象;在空间体验中,相对于古典诗人推崇的隐士身份,九叶派诗人扮演了城市漫游者的空间角色,深入体验城市空间,观察城市人群,表达了城市生活带来的荒凉、焦虑和孤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叶派 城市空间 城市漫游者 现代性
下载PDF
叶嘉莹诗词人生及其家族文化特质
6
作者 李云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11-117,共7页
叶氏家族文化特质是叶嘉莹诗词人生的根基。叶氏家族遵奉儒家思想,以诗礼传家,家族中的人恪守道德,正直、诚笃,务实而谦逊,富有文学才华,重视诗词及优秀传统文化,淡泊物质,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担当意识。叶嘉莹认为自己提出的“弱德之... 叶氏家族文化特质是叶嘉莹诗词人生的根基。叶氏家族遵奉儒家思想,以诗礼传家,家族中的人恪守道德,正直、诚笃,务实而谦逊,富有文学才华,重视诗词及优秀传统文化,淡泊物质,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担当意识。叶嘉莹认为自己提出的“弱德之美”,是其受父亲一生为人处世的无形感化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嘉莹 诗词人生 家族 文化特质
下载PDF
叶燮佚序辑考
7
作者 李铁青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0-74,92,共6页
作为清初江南诗坛颇具影响力的诗人、诗论家,叶燮十分注重奖掖后进,曾亲自为门下弟子的诗集撰序,对他们叹赏推美,表现出高尚的师者风范,与其在《原诗》中重胸襟、重品量的诗论思想一脉相承。叶燮此类诗集序共六篇,均未见于其目前所存著... 作为清初江南诗坛颇具影响力的诗人、诗论家,叶燮十分注重奖掖后进,曾亲自为门下弟子的诗集撰序,对他们叹赏推美,表现出高尚的师者风范,与其在《原诗》中重胸襟、重品量的诗论思想一脉相承。叶燮此类诗集序共六篇,均未见于其目前所存著述版本中。对此六序加以辑佚和考释,不仅可以了解叶燮撰序的因由及交游情形,还可借以进一步观照其诗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燮 门下弟子 诗集序 成因 诗学思想
下载PDF
叶燮《原诗》以杜甫为参照的理论体系 被引量:1
8
作者 计敏 《商洛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48-53,共6页
《原诗》是中国古代诗学批评的重要论著。叶燮在《原诗》中以杜甫为核心,以杜诗为参照系,通过对韩愈、苏轼等个体诗人与“俗儒”“宋人”“今人”群体诗人的诗作品评,构建起一套关于“情”“事”“理”“自我”“面目”“胸襟”“议论... 《原诗》是中国古代诗学批评的重要论著。叶燮在《原诗》中以杜甫为核心,以杜诗为参照系,通过对韩愈、苏轼等个体诗人与“俗儒”“宋人”“今人”群体诗人的诗作品评,构建起一套关于“情”“事”“理”“自我”“面目”“胸襟”“议论”“风会”的诗学思想理论体系。同时,叶燮的杜诗批评具有思辨性,彰显出以杜诗为参照的叶燮诗学思想的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诗》 叶燮 杜甫 诗论
下载PDF
哲思视域中饮者精神世界的多维面向——论«将进酒»的诗化人生与醉意生活
9
作者 戴兆国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97-103,共7页
作为唐诗名篇中的名篇,《将进酒》不仅富于诗歌之美的明快节奏,更有对人生在世精神世界的深度揭秘。《将进酒》诗思飘逸,诗情饱满,诗气昂扬,诗意酣畅,气势挺拔,情感充沛,在对饮者的发问中,启动了对饮者精神世界多维面向的开掘。全诗通... 作为唐诗名篇中的名篇,《将进酒》不仅富于诗歌之美的明快节奏,更有对人生在世精神世界的深度揭秘。《将进酒》诗思飘逸,诗情饱满,诗气昂扬,诗意酣畅,气势挺拔,情感充沛,在对饮者的发问中,启动了对饮者精神世界多维面向的开掘。全诗通过对饮者之问、饮者之信、饮者之乐、饮者之歌、饮者之名、饮者之愁的铺张,为现世人生的精神世界做了多重的诗意展示,体现了作者诗化人生与醉意生活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将进酒》 诗化人生 醉意生活
下载PDF
叶燮的比喻性诗学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立 李建中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2-131,共10页
叶燮诗学的独特性在于其比喻性。和一般随意、零碎的比喻不同,叶燮用比喻深入诗歌史的核心,用比喻铨序学诗者需具备的条件,用比喻弥纶诗歌创作的主客体,可以说,比喻是叶燮结构其诗学的关键方式。实际上,比喻渗透着叶燮的理学式的世界感... 叶燮诗学的独特性在于其比喻性。和一般随意、零碎的比喻不同,叶燮用比喻深入诗歌史的核心,用比喻铨序学诗者需具备的条件,用比喻弥纶诗歌创作的主客体,可以说,比喻是叶燮结构其诗学的关键方式。实际上,比喻渗透着叶燮的理学式的世界感受。在叶燮看来,诗歌世界和自然宇宙人类社会的万事万物是相通的,因而以彼喻此或以此证彼是成立的,这决定了叶燮看待诗歌、把握诗学的思维方式,并最终表现为比喻性的话语方式。更进一步,叶燮诗学的全面系统性、现实针对性、哲学根基性、历史视野性、论理雄辩性等特征其实都可以从其比喻性中得到解释,在这个意义上,比喻为叶燮诗学赢得了独一无二的理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燮 《原诗》 比喻 诗学
下载PDF
徐光启对中医药的贡献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奕望 吴鸿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0期2140-2142,共3页
介绍明代科学家、政治家徐光启的中西会通、经世致用思想,对中医药产生的积极影响。其代表作《农政全书》,收录《救荒本草》和《野菜谱》两部本草著作,对于备灾救荒、推广中药,贡献卓著。
关键词 徐光启 农政全书 中西会通 救荒本草 野菜谱
下载PDF
诗意栖居建筑学的入门教材——《园冶读本》 被引量:6
12
作者 顾孟潮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9-80,共2页
分析了《园冶读本》的几个特色以及《园冶》灵魂生命美学的意义,认为对于解决中国当代建筑存在的问题与策略,该书堪称未来的诗意栖居建筑学理论入门的教材,《园冶》则是建构当代诗意栖居建筑学的理论基石。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园冶 园冶读本 入境式阅读 生命美学 诗意栖居建筑学
下载PDF
叶适与永嘉四灵之关系论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敏 崔霞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1期14-17,32,共5页
永嘉四灵的成功与叶适有相当关系 ,本文探讨了他们之间的交往 ,分析了叶适提携四灵的原因 。
关键词 叶适 永嘉四灵 晚唐 诗风
下载PDF
“正变系乎时”——论叶燮对汉儒“风雅正变”的原创性阐释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晖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5-81,共7页
汉儒提出的"风雅正变"是正变思想诗学转向的关键点,也是诗学中正变观念的源头。历代诗论家们以不同的方式延续着这一源头,但是,清初诗论家叶燮超越了这种延续。他不拘泥于传统,回到原典,重新审视汉儒学说,无论在思考范围,还... 汉儒提出的"风雅正变"是正变思想诗学转向的关键点,也是诗学中正变观念的源头。历代诗论家们以不同的方式延续着这一源头,但是,清初诗论家叶燮超越了这种延续。他不拘泥于传统,回到原典,重新审视汉儒学说,无论在思考范围,还是在思考方式上都突破了前人的桎梏,对"风雅正变"作出了原创性的阐释。文章在梳理历代诗论家对汉儒学说不同阐释的基础上,分析叶燮如何创造性地阐释汉儒思想,并进一步探究他的诗学立场以及对清初时政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燮 风雅正变 正变 汉儒 正变系乎时 中国古代诗学
下载PDF
唐湜诗论中的“新生代”关怀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登科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9-73,共5页
唐湜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了“新生代”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学术总结。他所谓的“新生代”主要是指以九叶派诗人为代表的年轻诗人群。唐湜对他们大多数人的作品进行了评介,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而且由此产生了“合流”诗的艺术主张。他... 唐湜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了“新生代”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学术总结。他所谓的“新生代”主要是指以九叶派诗人为代表的年轻诗人群。唐湜对他们大多数人的作品进行了评介,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而且由此产生了“合流”诗的艺术主张。他的研究对于九叶诗派的最终形成起到了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湜 新生代 诗学总结 九叶诗派
下载PDF
“一群自觉的现代主义者”——九叶诗人与西方现代主义论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彬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4-97,共4页
九叶诗派是上世纪4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一支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九叶诗人自觉地探索中国新诗的现代化,他们从诗歌的意象、戏剧化和语境等方面大力借鉴西方现代主义的创作技巧,同时又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开创了一条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整合... 九叶诗派是上世纪4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一支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九叶诗人自觉地探索中国新诗的现代化,他们从诗歌的意象、戏剧化和语境等方面大力借鉴西方现代主义的创作技巧,同时又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开创了一条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整合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叶诗 现代主义 意象 戏剧化 语境
下载PDF
回归生命的诗学——感悟“生命·实践”教育学 被引量:2
17
作者 金生鈜 《当代教育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34,共5页
建立一种新的生命成长的教育,是教育学进入近现代以来一直不可或缺的紧迫任务。"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凸显了教育学的本质意义,它是关涉生命诗性成长的诗学,它把教育导向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美化、生命形式的变革,诗意... 建立一种新的生命成长的教育,是教育学进入近现代以来一直不可或缺的紧迫任务。"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凸显了教育学的本质意义,它是关涉生命诗性成长的诗学,它把教育导向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美化、生命形式的变革,诗意的"生命·实践"教育学以点化生命的教育作为教育学建构的原点。但是,"生命·实践"学派依然面对着一些挑战,比如世界的物化、社会的消费化和人的机器化;教育的规训化、生命的平庸化,以及生命教育的普世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澜 “生命·实践”教育学 诗学
下载PDF
1947-1948年《诗创造》目录辑校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宗刚 李静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19-129,共11页
《诗创造》是刊发中国现代诗歌的主要刊物之一。该刊于1947年7月创刊,1948年10月被查封,前后共出刊16期。第一卷共计12期,第二卷共计4期。《诗创造》中刊载的内容基本分为国内诗人作品、外国诗人译作、理论及评介文章三个部分。《诗创... 《诗创造》是刊发中国现代诗歌的主要刊物之一。该刊于1947年7月创刊,1948年10月被查封,前后共出刊16期。第一卷共计12期,第二卷共计4期。《诗创造》中刊载的内容基本分为国内诗人作品、外国诗人译作、理论及评介文章三个部分。《诗创造》共计刊发了475篇作品,其中国内诗人诗作352篇,国外诗人译作70篇,理论与评介文章29篇,编者刊发的《编余小记》《诗人与书》等系列专栏文章24篇。在《诗创造》中,"九叶诗派"的诗人杭约赫、辛笛、陈敬容、唐祈、唐湜、袁可嘉6位诗人共发表了30篇作品,其中21篇是原创诗作,3篇是翻译作品,6篇是理论与评介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创造 九叶诗派 星群出版公司 杭约赫
下载PDF
《郑敏文集》总序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思敬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53,共9页
从踏上诗坛的那天起,郑敏就显示了她与同时代诗人的不同,她以哲学为诗歌的底蕴,以人文的感情作为诗歌的经纬,善于在中西文化之间寻求结合点,善于把哲理和思辨融入形象,"使音乐的变为雕刻的,流动的变为结晶的",从而使她的诗歌... 从踏上诗坛的那天起,郑敏就显示了她与同时代诗人的不同,她以哲学为诗歌的底蕴,以人文的感情作为诗歌的经纬,善于在中西文化之间寻求结合点,善于把哲理和思辨融入形象,"使音乐的变为雕刻的,流动的变为结晶的",从而使她的诗歌具有一种里尔克式的深沉的、凝重的雕塑之美。郑敏又是一位重要的诗歌理论家,其诗歌理论著作,凝结着她丰富的诗歌创作实践,贯穿着对宇宙、自然和人的哲学思考,特别是对诗歌创作无意识领域的开掘、对诗歌内在结构的研究、对于德里达解构主义的关注与诗歌语言问题的探讨、对新诗应当继承古代诗歌优秀传统的思考等,均对当代诗学界有深远影响。《郑敏文集》的出版,为中国现代文学史提供了一份供研究分析的完整的案例,让我们看到在一个大变动的时代里,一位诗人,一个正直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和奋斗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敏 九叶诗派 中国现代诗歌 哲学
下载PDF
千春犹待发华滋——略论叶嘉莹先生的诗教传承 被引量:2
20
作者 陆有富 《文学与文化》 2015年第4期23-28,共6页
"诗教"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精髓,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诗教"在传承中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和内容。叶嘉莹先生的诗教传承以"兴发感动"为核心,意在使诗歌中所蕴含的感发... "诗教"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精髓,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诗教"在传承中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和内容。叶嘉莹先生的诗教传承以"兴发感动"为核心,意在使诗歌中所蕴含的感发生命发挥其应有的陶冶教化作用。叶嘉莹先生在诗教的传承上几乎投注她平生全部的精力和热情,无论在创作研究还是讲授传播上都作出了极大贡献。在她的这些贡献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在诗歌艺术价值之外,对诗歌伦理价值的系统阐发和将吟诵所诱发的诗性直觉思维以科学创造性的方式加以论证,并大力提倡传统吟诵,丰富了当代"诗教"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嘉莹 诗教 兴发感动 传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