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毒邪与络病学说探讨免疫炎症在慢性心力衰竭中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梦 苏丽清 胡志希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60-65,共6页
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阶段,其发病机制与免疫炎症密切相关。免疫细胞激活后,产生大量炎症因子,损伤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纤维化、心室重构等病理改变。“毒损心络”是心衰发生、发展的主要病机,贯穿心衰发展... 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阶段,其发病机制与免疫炎症密切相关。免疫细胞激活后,产生大量炎症因子,损伤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纤维化、心室重构等病理改变。“毒损心络”是心衰发生、发展的主要病机,贯穿心衰发展的始终,以不同的形式影响心衰的发展及预后。该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基于毒邪与络病学说,从免疫炎症与心衰的关系及中药防治进行系统梳理,提出心衰早期,以心气虚为主,兼心气阴虚,尚未化毒、入络;心衰中期,心气亏虚为本,痰浊、瘀血、水饮留滞络脉,有化毒、入络趋势;心衰晚期,痰、瘀、水蕴结成毒,损伤心络。中药以复方治疗为主,多具有益气温阳、化瘀利水、解毒通络之功效,通过恢复M1/M2、Th1/Th2及Th17/Treg细胞之间的动态平衡,调节促炎/抗炎因子,从根本上祛除或缓解因毒邪产生的病理状态,减轻炎症,调整心之气血阴阳,达到扶正祛邪、保护心功能的作用,为临床防治心衰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毒邪 络病学说 毒损心络 免疫炎症
下载PDF
基于气化理论探讨阳明燥金之内涵及临床应用
2
作者 丛紫东 李晓凤 +4 位作者 都芮 宋博涵 梁嘉钰 苏宇情 杜武勋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870-875,共6页
基于气化理论从阳明燥金之性、用、常与变的角度探讨阳明燥金在自然、人体气化中的内涵,阐释如何利用药物气化调节阳明燥金之变。自然气化之阳明燥金揭示了气的收降之势,其性"清凉",其用为收敛肃降,阳明燥金当以气的阖、聚、... 基于气化理论从阳明燥金之性、用、常与变的角度探讨阳明燥金在自然、人体气化中的内涵,阐释如何利用药物气化调节阳明燥金之变。自然气化之阳明燥金揭示了气的收降之势,其性"清凉",其用为收敛肃降,阳明燥金当以气的阖、聚、收、降为顺。阳明燥金在自然气化过程中寓有敛阳入阴、气机右旋、阖降内收的气化趋势。人体气化之阳明燥金对应于肺、胃、大肠,与脾密切相关,司人身气机降敛,与中土、肝木共同维持气机升降。阳明燥金之变以热盛、气逆、积滞为主。以药物气化纠正阳明燥金之变当以斡旋中气、敛降肺金、达肝平木为治疗原则,选用顺应阳明燥金之性、用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燥金 气化理论 燥邪 收敛肃降
下载PDF
基于“邪气阻络,络息成积”探析子宫腺肌病病机
3
作者 孙悦 王翠霞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29期64-68,共5页
络病是许多疑难杂病的共同发展趋势与归宿,子宫腺肌病作为妇科常见疑难杂病,临床多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延长、不孕等症状,患者的主要体征为子宫增大、子宫局限性或弥散性结节及包块,以及子宫结合带增厚、形态异常。本病缠绵难... 络病是许多疑难杂病的共同发展趋势与归宿,子宫腺肌病作为妇科常见疑难杂病,临床多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延长、不孕等症状,患者的主要体征为子宫增大、子宫局限性或弥散性结节及包块,以及子宫结合带增厚、形态异常。本病缠绵难愈。在临床治疗中发现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独特优势。子宫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离不开气、血、津液的供养,而络脉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发现子宫腺肌病与络病在病理特点方面具有相关性,且二者的病程和临床表现一致。本研究基于络病理论,认为先天体质或机体正气不足或兼夹他邪,导致痰、瘀等病理产物阻滞络脉,络息成积,发为子宫腺肌病。基于其病机特点,采用扶正祛邪、化瘀通络的治疗方法,一方面重视补气益血,调补脾肾,以扶助正气,避免过度攻伐;另一方面清热祛痰、活血化瘀以通络,配伍应用补虚药、清热药、活血药、化痰药,以期为子宫腺肌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另外,应重视自身调养,以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病理论 邪气阻络 络息成积 子宫腺肌病
下载PDF
基于“伏毒”理论探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病机制与中医治疗
4
作者 林侃 郑关毅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8期12-17,共6页
总结郑关毅教授基于“伏毒”理论辨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斑块)发病机制与中医治疗经验。通过分析伏毒与颈动脉斑块在致病危险因素、病因病机、病理基础、临床特点方面的相关性,认为脏腑功能亏虚或邪气蕴结不解,酿生痰、湿、浊、... 总结郑关毅教授基于“伏毒”理论辨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斑块)发病机制与中医治疗经验。通过分析伏毒与颈动脉斑块在致病危险因素、病因病机、病理基础、临床特点方面的相关性,认为脏腑功能亏虚或邪气蕴结不解,酿生痰、湿、浊、瘀、热等伏毒藏于机体,日久致脉络损伤而发为本病,具有隐伏、缠绵、暗耗、暴戾、杂合、多变等病理特性,发作时具有毒性猛烈、病情危重,或迁延反复难祛等临床特点。“伏毒损脉”是本病的根本原因与核心病机所在,病位在“脉”,并可累及“脑”。正虚毒聚-伏毒损脉-毒蚀脑窍3个阶段与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发展过程具有一致性。提出扶正祛毒的总体治则,具体包括化痰、活血、养阴、清热、行气、导滞、通络、息风等治法,审证求因,荡涤伏毒。临证特别注重调补脾肾,通过益气健脾恢复中焦运化功能,以绝生痰之源;补肾填精以充五脏气血化生。常以香砂六君子汤、半夏白术天麻汤、血府逐瘀汤等为基础方加减,喜佐以红景天、红曲以健脾益气、消痰化瘀。若热毒炽盛,配伍清热解毒兼有活血功效的药物,如牡丹皮、赤芍、大血藤等;病久入络者,投以藤类或虫类通络化瘀之品,如鸡血藤、僵蚕、地龙、路路通等搜剔络脉伏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毒理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脉痹 发病机制 老中医经验
下载PDF
3~6岁儿童同胞关系的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潜在剖面分析
5
作者 徐慧艳 王小英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6-353,共8页
运用潜在剖面分析探索3~6岁儿童同胞关系的不同特征模式,并且进一步探讨个体心理理论与亲子关系对儿童早期同胞关系类型的影响。采用同胞行为量表、社会理解量表、亲子关系量表对1410名二孩家庭的3~6岁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儿童同... 运用潜在剖面分析探索3~6岁儿童同胞关系的不同特征模式,并且进一步探讨个体心理理论与亲子关系对儿童早期同胞关系类型的影响。采用同胞行为量表、社会理解量表、亲子关系量表对1410名二孩家庭的3~6岁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儿童同胞关系可以分为磨合成长型(48.94%)、相对和谐型(47.09%)和矛盾冲突型(3.97%)三种类型;(2)儿童个体心理理论以及亲子关系亲密性越高,亲子关系冲突性越低,其同胞关系类型更倾向归属于相对和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胞关系 心理理论 亲子关系 潜在剖面分析 3~6 岁儿童
下载PDF
基于伏邪理论以肺肾轴为主探讨益肾理肺法治疗IgA肾病
6
作者 宋卫国 李英兰 谢芬芬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1-5,共5页
IgA肾病是临床上以肾小球源性蛋白尿血尿为主要表现的肾小球疾病,目前在我国发病率较高。通过文献学习发现,近年来以伏邪为病因探讨慢性疾病的诊治已然成为新思路。基于伏邪理论的发展与应用,更好地理解伏邪“邪微隐匿,邪盛则病,并易致... IgA肾病是临床上以肾小球源性蛋白尿血尿为主要表现的肾小球疾病,目前在我国发病率较高。通过文献学习发现,近年来以伏邪为病因探讨慢性疾病的诊治已然成为新思路。基于伏邪理论的发展与应用,更好地理解伏邪“邪微隐匿,邪盛则病,并易致病情缠绵”的致病特点,从肺肾相生为轴的角度阐述伏邪致IgA肾病的主要病机为:肺肾亏虚,则正气不固,邪气易伏,后因邪气留伏,更耗正气,外邪乘之,触动而病。据此,在IgA肾病临证治疗中,主张把握补肾理肺以培本固本的同时,还需兼顾伏邪的驱除,防止闭门留寇,并根据病情选方用药,取得较好改善患者症状、延缓肾功能衰竭进展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邪理论 益肾理肺法 IGA肾病
下载PDF
基于伏邪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代际效应中医理论内涵探讨
7
作者 李婧 孙畅 +4 位作者 赵珊珊 匡洪影 王颖 孙淼 王海强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11期68-72,共5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复杂的生殖代谢紊乱性疾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性,其相关症状可在代际间传递。中医所言的伏邪乃藏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其致病模式与PCOS代际效应的病理机制具有相似性。将中医学伏邪理论与现代医学P...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复杂的生殖代谢紊乱性疾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性,其相关症状可在代际间传递。中医所言的伏邪乃藏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其致病模式与PCOS代际效应的病理机制具有相似性。将中医学伏邪理论与现代医学PCOS代际效应机制相结合,可为中医临床早期识别及治疗PCOS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伏邪理论 代际效应 中医理论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李志明从伏邪论治慢性肾炎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志恒 李志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4期84-87,共4页
中医的伏邪理论源远流长,并与慢性肾小球肾炎密切相关。李志明教授在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临床研究方面有着超过30年的经验,尤其在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李教授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与伏邪有关,其病因病机包括初感邪... 中医的伏邪理论源远流长,并与慢性肾小球肾炎密切相关。李志明教授在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临床研究方面有着超过30年的经验,尤其在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李教授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与伏邪有关,其病因病机包括初感邪气侵袭体表、素体虚弱、邪气侵入肾络、浊毒滞留不散、正气与邪气相互纠缠、气血损伤等方面。针对这些病因病机,李教授采用补肾填精养络、透邪祛湿活络等治疗方法,并基于郭恩绵教授的经典方剂如玉肾露进行灵活的加减治疗。方剂的组成不仅能够针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还能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进行个体化的调整,临床上取得显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炎 伏邪理论 李志明 名医经验
下载PDF
从伏风理论探讨儿童过敏性结肠炎诊疗思路
9
作者 秦雯 陈雁雁 +2 位作者 张永政 王有鹏 杨顼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6期997-1000,共4页
过敏性结肠炎是由食物蛋白导致的过敏反应.本文基于其发病机制,从伏风理论出发,提出伏风挟邪、肺肠相合是其发病之条件;伏风隐匿,黏膜屏障功能低下是其发病之基础;伏风留恋,菌群失调是其迁延之要因,并据此得出治疗之法,即外散风邪、内... 过敏性结肠炎是由食物蛋白导致的过敏反应.本文基于其发病机制,从伏风理论出发,提出伏风挟邪、肺肠相合是其发病之条件;伏风隐匿,黏膜屏障功能低下是其发病之基础;伏风留恋,菌群失调是其迁延之要因,并据此得出治疗之法,即外散风邪、内祛伏风;诸法合用、调节体质;谨节饮食、调和脾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结肠炎 伏风理论 儿童 诊疗思路
下载PDF
基于“伏邪理论”探讨CAC发病中TAMs/MUC1介导的结肠炎性微环境形成机制
10
作者 何雪 马淑然 +3 位作者 孙一珂 胡孙林 刘旭 刘雷蕾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炎性微环境在结肠“炎-癌”转化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介导的结肠“炎-癌”转化过程与中医“伏邪理论”具有相似性。本文基于“伏邪理论”探讨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与黏蛋白1(MUC1)之间的交互关系介导的结肠炎性微环境形成机制... 炎性微环境在结肠“炎-癌”转化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介导的结肠“炎-癌”转化过程与中医“伏邪理论”具有相似性。本文基于“伏邪理论”探讨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与黏蛋白1(MUC1)之间的交互关系介导的结肠炎性微环境形成机制,认为异常表达的MUC1可作为“伏痰”的研究指标,进一步提出在临床早期治疗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CAC)时,应以扶正透邪为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健脾化痰、调气化痰、清温消痰、活血解毒化痰等治法,以有效干预结肠炎的恶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邪理论 炎性微环境 CAC TAMS MUC1
下载PDF
基于“络病学说”探析视网膜动脉阻塞的诊疗
11
作者 祝鎏仪 宫晓红 +4 位作者 韦企平 廖良 谢思嘉 石磊 夏燕婷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5期446-450,共5页
视网膜动脉阻塞(RAO)是眼科危急重症,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视力下降,发病率较高,预后不佳。目前,西医治疗RAO仍无法获得满意的疗效,中医治疗RAO具有独特的优势,而络病理论的发展又为该病的诊疗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基于络脉与视网膜微小动... 视网膜动脉阻塞(RAO)是眼科危急重症,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视力下降,发病率较高,预后不佳。目前,西医治疗RAO仍无法获得满意的疗效,中医治疗RAO具有独特的优势,而络病理论的发展又为该病的诊疗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基于络脉与视网膜微小动脉解剖与功能的一致性,试将络病学说应用于RAO的诊疗,提出本病的发病基础为络虚不荣,病机关键为邪瘀阻络。在通络原则指导下,治疗上可应用辛味、虫类、藤类药祛邪通络,补益药通补络虚,辅以穴位针刺,为RAO的诊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动脉阻塞 络病学说 络虚不荣 邪瘀阻络 中医治疗
下载PDF
基于“厥阴伏邪”理论探讨加味连理汤抑制肝癌细胞HepG2浸润侵袭和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
12
作者 韩亮 赵莉娜 苏茜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4-217,共4页
目的基于“厥阴伏邪”理论探讨加味连理汤抑制肝癌细胞HepG2浸润侵袭和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肝癌细胞HepG2体外培养,采用6孔培养板传代接种细胞,将细胞分为4组,空白组、阴性对照组、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组... 目的基于“厥阴伏邪”理论探讨加味连理汤抑制肝癌细胞HepG2浸润侵袭和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肝癌细胞HepG2体外培养,采用6孔培养板传代接种细胞,将细胞分为4组,空白组、阴性对照组、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组与中药干预HIF组,其中阴性对照组造模前转染HIF阴性对照片段,HIF组转染HIF反义RNA-2,中药干预HIF组的干预药物为加味连理汤。细胞转染后24、36 h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DEP结构域含有雷帕霉素靶蛋白相互作用蛋白(DEP domain containing mTOR-interae-ting protein,DEPTOR)、程序性细胞死亡4(Programmed cell death 4,PDCD4)及e-Jun(A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细胞转染后24、36 h HIF组与中药干预HIF组细胞增殖指数及侵袭指数均显著低于空白组、阴性对照组,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高于空白组、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药干预HIF组细胞增殖指数及侵袭指数均显著低于HIF组,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高于H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转染后24、36 h,HIF组与中药干预HIF组DEPTO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空白组、阴性对照组,PDCD4及e-Jun(AP-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组、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药干预HIF组DEPTO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HIF组,PDCD4及e-Jun(AP-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H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连理汤温清并用,能够抑制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和侵袭,促进其凋亡,介导DEPTOR蛋白表达,激活PDCD4/e-Jun(AP-1)转录激活因子形成的信号轴,抑制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缺氧 连理汤 厥阴伏邪 浸润 侵袭 血管生成
下载PDF
善恶人类学:“暗黑人类学”与“关于善的人类学”何以共存
13
作者 张志培 冯莎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6-164,共9页
善与恶“势不两立”,“暗黑人类学”与“关于善的人类学”是否也是如此呢?人类学家雪莉·奥尔特纳(Sherry Ortner)总结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人类学发展,并提出“暗黑理论”,关注人类苦难的经验。而在另外一派理论脉络中,人类学家则再... 善与恶“势不两立”,“暗黑人类学”与“关于善的人类学”是否也是如此呢?人类学家雪莉·奥尔特纳(Sherry Ortner)总结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人类学发展,并提出“暗黑理论”,关注人类苦难的经验。而在另外一派理论脉络中,人类学家则再次讨论“良善”的问题,以“新道德人类学”为主力。表面上,两者好像是一种对立关系,并呈现出从“暗黑”向“良善”的单向转变,但对“暗黑人类学”与“关于善的人类学”的梳理讨论揭示出两者之间并非二元对立,而是构成一种多重且互相包含的关系,即“善恶人类学”。如果人类学家没能察觉到这种关系,有可能将研究对象“本质化”为“苦难”或“良善”的道德主体,只聚焦于主体在道德两难中的抉择,而忽视他们也在善与恶拉扯之间有意或无意的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黑人类学 暗黑理论 关于善的人类学 伦理/道德 善恶
下载PDF
化零为整的宏观社会数据生成:基于潜变量模型和动态贝叶斯方法
14
作者 张高祥 陈哲 陈云松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3-219,共47页
对因果机制和对宏观检验的探寻催生了定量社会学研究对区群层面数据的需求,然而这类高质量的追踪数据资源相对稀缺。传统研究通常通过综合多个来源的个体社会调查数据来构建面板数据集以改善宏观数据匮乏现状,但其亦受制于社会调查在时... 对因果机制和对宏观检验的探寻催生了定量社会学研究对区群层面数据的需求,然而这类高质量的追踪数据资源相对稀缺。传统研究通常通过综合多个来源的个体社会调查数据来构建面板数据集以改善宏观数据匮乏现状,但其亦受制于社会调查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稀疏性以及不同调查间的差异性。本文引介了一种可用于生成区群层面跨时空面板数据的动态贝叶斯潜变量建模框架,并通过应用实例展示了该方法的具体应用过程,比较了动态贝叶斯方法相较于几种常用的缺失值插补方法的优势。本文的示例结果表明,动态贝叶斯潜变量模型在跨时空、多维度的信息整合和参数不确定性探索方面具有重要的优势,可以实现对调查数据缺失年份或地区的估计和插补,大大缓解了社会学研究中面板数据不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生成 维度整合 潜变量 贝叶斯项目反应模型 动态线性模型
下载PDF
齐鲁医家刘奎《松峰说疫》对《黄帝内经》防疫思想的传承创新
15
作者 靳瑞琦 杨婕 +1 位作者 陈子杰 翟双庆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22-427,433,共7页
《松峰说疫》由齐鲁医家刘奎所著,其承袭并创新了《黄帝内经》中的疫病预防与治疗理论。基于天人相应与伏邪致病等理论,倚重运气四时,强调元气的重要性,并重视邪虚、毒气等致病因素,阐释了伏邪致病机制,并提出瘥后防复的策略。《松峰说... 《松峰说疫》由齐鲁医家刘奎所著,其承袭并创新了《黄帝内经》中的疫病预防与治疗理论。基于天人相应与伏邪致病等理论,倚重运气四时,强调元气的重要性,并重视邪虚、毒气等致病因素,阐释了伏邪致病机制,并提出瘥后防复的策略。《松峰说疫》还专设“避瘟方”,通过内外兼治、鲜药护正、芳香解毒以及妙用单药等多种创新性方法,丰富了疫病预防的理论与实践。此外,刘奎还强调了防治结合的治疗理念,通过内服解毒、汗吐法及外治针刮、罨熨法等多种治疗手段,为疫病的治疗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方案。《松峰说疫》不仅促进了《黄帝内经》理论的传承与创新,还丰富了疫病预防的途径和方法,为临床防治传染病提供了宝贵的新思路,具有深远的学术价值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峰说疫》 《黄帝内经》 刘奎 疫病 预防 伏邪 运气理论 齐鲁医家
下载PDF
纵向题目作答时间模型:对潜在加工速度的变化追踪
16
作者 陈琦鹏 詹沛达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24年第1期86-96,共11页
本研究提出四个纵向题目作答时间(RT)模型以追踪潜在加工速度的变化。四者的测量模型一致,差异主要体现于描述潜在加工速度随时间变化的结构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四者均有实践应用性且数据分析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模拟研究表明四者... 本研究提出四个纵向题目作答时间(RT)模型以追踪潜在加工速度的变化。四者的测量模型一致,差异主要体现于描述潜在加工速度随时间变化的结构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四者均有实践应用性且数据分析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模拟研究表明四者在不同模拟条件下的参数估计返真性均良好。总之,本文提出的四个纵向RT模型具有可应用性且心理计量学性能良好;不仅丰富了纵向RT数据的分析方法,还拓展了纵向潜变量模型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目作答时间 纵向数据 对数正态作答时间模型 潜在增长曲线 项目反应理论
下载PDF
朱子人性“恶”的思想逻辑与管理警示
17
作者 林秀芳 黄永锋 《中国文化与管理》 2024年第1期73-81,271,共10页
耙梳《朱子语录》《四书集注》等传统古籍文本,不难发觉有必要厘清朱子人性“恶”思想的理论源流及其内在逻辑。对于由何而产生人性之“恶”,在朱子看来,一念之差时,人心极易朝着人欲放纵,而产生“恶”,此为“恶”之发动机制;而且,禀气... 耙梳《朱子语录》《四书集注》等传统古籍文本,不难发觉有必要厘清朱子人性“恶”思想的理论源流及其内在逻辑。对于由何而产生人性之“恶”,在朱子看来,一念之差时,人心极易朝着人欲放纵,而产生“恶”,此为“恶”之发动机制;而且,禀气使至善的天理落实到人身上时,为人欲所蒙蔽,不能充分地展现而产生“恶”,此为“恶”之影响因素,但禀气不必然导致恶的产生;另外,“欲”是“恶”牵引机制,但“欲”也并不绝对导致“恶”,“欲”不等于“人欲”,“人欲”是做坏的“欲”,这“人欲”便是“恶”。深入分析可知,朱子哲学的人性论对人性“恶”的形成机制有过细致剖析,结合现代管理学来看,它有助于从源头上对治理管理活动中的一些难题,进而促成管理效果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论 至善 禀气 恶欲 管理
下载PDF
从伏邪论治机化性肺炎合并吸烟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医案
18
作者 廖平凡 何军 +3 位作者 丁兆辉 徐晖 史建刚 万丽玲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6期72-77,共6页
机化性肺炎(OP)是指肺泡腔、肺泡管或伴有细支气管管内肉芽组织栓形成为病理特征的非特异性炎症。其大部分病因不明,无特征表现,影像具有游走的特点,若合并吸烟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SR-ILD),极易漏诊误诊。因其具有起病隐匿潜藏、遇感而... 机化性肺炎(OP)是指肺泡腔、肺泡管或伴有细支气管管内肉芽组织栓形成为病理特征的非特异性炎症。其大部分病因不明,无特征表现,影像具有游走的特点,若合并吸烟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SR-ILD),极易漏诊误诊。因其具有起病隐匿潜藏、遇感而发、病程缠绵、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等特点,与伏邪极为相似,中医多将其归为“肺痿”“肺痹”等范畴。本文通过1例OP合并吸烟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案例分析,从伏邪理论角度辨治,为治疗OP提供临床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化性肺炎 吸烟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 伏邪理论
下载PDF
亢泽峰辨治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思路
19
作者 孙宏睿 亢泽峰 曹珂儿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5期434-437,共4页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是危害中老年人视功能的重要原因之一,能导致不可逆的视功能损害。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疾病谱的年轻化,发病率不断升高。现代医学缺乏有效且公认的治疗方案,中医药治疗措施多样,临床...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是危害中老年人视功能的重要原因之一,能导致不可逆的视功能损害。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疾病谱的年轻化,发病率不断升高。现代医学缺乏有效且公认的治疗方案,中医药治疗措施多样,临床疗效显著。亢泽峰认为,本病急性发病期应行气利水以治其标,慢性进展期需知其形气顺逆,调其虚实,后期宜补益气血以固其本,全程祛瘀通络以消其因,针对本病伏邪内藏的特点,灵活使用凉血清络法、温阳通络法、搜剔通络法,以祛除深藏之伏邪。本文通过总结亢泽峰辨治NAION的思路,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保护患者视功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亢泽峰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瞳神络病理论 伏邪理论 辨治思路
下载PDF
宋明理学的性说
20
作者 申绪璐(译)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13,共13页
北宋王安石承继唐代韩愈彰显孟子、肯定孟子的性善说,与程颢、程颐开创的道学派学者具有共同的性论基础。与王安石、程颢强调伦理意义上的善恶只是已发阶段的概念不同,南宋朱熹依据张载的心统性情与程颐的性即理,建立性情二层构架。同时... 北宋王安石承继唐代韩愈彰显孟子、肯定孟子的性善说,与程颢、程颐开创的道学派学者具有共同的性论基础。与王安石、程颢强调伦理意义上的善恶只是已发阶段的概念不同,南宋朱熹依据张载的心统性情与程颐的性即理,建立性情二层构架。同时,《大学》“身有所忿懥”的身、心理解反映了道学家不同的思想特色。有关性本善与无善无恶、尊德性与道问学的争论,反映了理学家不同的思想重点。尤其是尊德性与道问学对立的思想史叙事不断地再生产,直至今天仍保持着生命力。黄宗羲的《明儒学案》可为代表,这样的叙事非常稳妥,但也因此需要保持警惕。一方面这样的叙事容易忽略不同学者思想的丰富性,另一方面即使强调“朱陆和会”的学者也不可避免地局限在朱陆对立的理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善论 无善无恶 朱熹 王阳明 陆九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