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义的边界与文义解释的限度——《民法典》语境下的方法论展开 被引量:1
1
作者 毕经纬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4,共11页
文字作为信息的传递途径和内容,是认知的起点。法律文本依附于文字,法律规范的意义同样以文字的意义(即文义)为基础。法律适用的过程,即法律解释的过程,始于文义,一定程度上也止于文义。文义有边界,超出文字意义的限度,即超出了法律解... 文字作为信息的传递途径和内容,是认知的起点。法律文本依附于文字,法律规范的意义同样以文字的意义(即文义)为基础。法律适用的过程,即法律解释的过程,始于文义,一定程度上也止于文义。文义有边界,超出文字意义的限度,即超出了法律解释的范围,进入法的续造领域,须借助类推等方式进行法律漏洞填补。文义解释是法律解释的起点,但不是全部,有其限度;即便是文义清晰时,亦应将自罗马法以来的“明白无误规则”仅认定为一项推定规则,仍需结合其他解释方法,尤其是目的解释,来探求规范的“目的”和“意义”。《民法典》解释适用语境下,以解释论为面向,应坚持文义解释的方法论价值,亦应在此基础上超越其“文本”价值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义解释 文义 《民法典》 法律解释 法的续造
下载PDF
形式解释论和实质解释论之争的质疑与剖析
2
作者 蔡桂生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113,共16页
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之间的论争至今仍余热未消乃至“伪冷实热”,然而,这场论争存在概念误用、标签滥用和疏于考证历史之弊。解释与涵摄、判断是不能混同的三个概念。犯罪论上也不宜简单地贴上“形式”“实质”的标签。加上“实质”... 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之间的论争至今仍余热未消乃至“伪冷实热”,然而,这场论争存在概念误用、标签滥用和疏于考证历史之弊。解释与涵摄、判断是不能混同的三个概念。犯罪论上也不宜简单地贴上“形式”“实质”的标签。加上“实质”拥有“立法论之实质”与“司法论之实质”的不同含义,这种标签滥用造成了诸多误解。沿用文义解释和目的解释的术语,并承认文义解释较之于目的解释的优先性,将明显减轻争论所造成的误解。争论之误会走向扩大的另一原因在于不重史事之考察。对20世纪学说史的梳理,既能使前述两个弊端进一步明晰化,亦有助于确认争论所具有的有限意义:形式解释论在面对文义的边缘地带时尺度稍严,且其对犯罪手段与新古典体系之修正的考虑,使其异于实质解释论,并初步具有了20世纪下半叶人的不法论的部分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解释论 实质解释论 文义解释 目的解释 人的不法论
下载PDF
重返“孟子第一义”的致思场域——《孟子·滕文公上·道性善章》考释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海文 石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6-172,208,共18页
以“道性善”为“孟子第一义”,以“称尧、舜”为“第二节功夫”,这是人们对《孟子·滕文公上·道性善章》的一般看法。作为考释价值显著的大章,《道性善章》既涉及文史考证问题,又涉及哲学诠释问题,需要考证与诠释双管齐下。... 以“道性善”为“孟子第一义”,以“称尧、舜”为“第二节功夫”,这是人们对《孟子·滕文公上·道性善章》的一般看法。作为考释价值显著的大章,《道性善章》既涉及文史考证问题,又涉及哲学诠释问题,需要考证与诠释双管齐下。唯有在《孟子》单章研究的新范式下,《道性善章》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史考证问题方能引起深切的关注,那些众所周知的哲学诠释问题方能得到更深的理解。全面地成就《道性善章》的单章研究,实质就是真切地重返“孟子第一义”的致思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性善章》 孟子第一义 第二节功夫 文史考证 哲学诠释 《孟子》单章研究
下载PDF
释义规则与引诗传统——重新理解《大学》《中庸》的诗学路径
4
作者 许春华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27,共10页
《大学》《中庸》的作者及思想旨趣,是长期困扰儒学思想史的学术难题。21世纪以来学界对其中引诗现象的关注,开辟了一种重新理解的可能路径。《大学》《中庸》中引诗与释文之间的连接词、核心词,是一种向思想形态转换或递进的“文眼”,... 《大学》《中庸》的作者及思想旨趣,是长期困扰儒学思想史的学术难题。21世纪以来学界对其中引诗现象的关注,开辟了一种重新理解的可能路径。《大学》《中庸》中引诗与释文之间的连接词、核心词,是一种向思想形态转换或递进的“文眼”,推动诗文融入了《大学》《中庸》的思想世界;《大学》《中庸》的思想取向,是选取诗文的价值依据;引诗诗文的递次引证,与《大学》《中庸》道德境界的升进理路是一致的。《大学》《中庸》的引诗方式,更贴近于《孟子》为代表的“释义”引诗传统,这种释义规则与引诗传统,为推进解决困扰学术界的这一难题,提供了一种重新理解的诗学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义规则 引诗传统 《大学》 《中庸》 诗学路径
下载PDF
论和谐社会建构中司法的克制主义立场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国龙 《法学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34,共6页
我国和谐社会的建构是以法治为基础的,而法治就是法律主治。当前我国法治社会建构初级阶段的特定时代背景要求倡导严格法治主义的法治理念,法律解释的权威根源于法律文本自身,严格法治主义的法治理念表现在司法领域中,就是强调司法对法... 我国和谐社会的建构是以法治为基础的,而法治就是法律主治。当前我国法治社会建构初级阶段的特定时代背景要求倡导严格法治主义的法治理念,法律解释的权威根源于法律文本自身,严格法治主义的法治理念表现在司法领域中,就是强调司法对法律文本含义的严格贯彻,这需要我们重视文义解释的法律解释方法,遵循文义解释方法优先性的元规则。严格法治主义的这一法律解释立场需要捍卫司法克制主义,文义解释方法的优先性元规则是需要我们倡导司法的克制主义立场,这也是实现司法方法科学化和维护法律权威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文本的含义 文义解释方法 司法克制主义
下载PDF
再问“艺术是什么?” 被引量:2
6
作者 康尔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9-196,共8页
本文分析了制约人们继续追问"艺术是什么"的原因,梳理、评析了前人关于"艺术是什么"的解答,从本质研究"多解论"的立场出发,提出了"艺术是对于有意味的图谋的尚美求新的表述"的观点,并对这一新... 本文分析了制约人们继续追问"艺术是什么"的原因,梳理、评析了前人关于"艺术是什么"的解答,从本质研究"多解论"的立场出发,提出了"艺术是对于有意味的图谋的尚美求新的表述"的观点,并对这一新解的包容性、排它性和引导性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本质 多解论 意味 图谋表述
下载PDF
望文生义浅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易明华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43,共4页
受英语著名语言学家Leech提出的将词语意义划分为七种类型的启发 ,本文指出在语言理解中 ,不仅仅只注重语言显性的外在形式 :语形 ;还必须注重语言的隐性内在形式 :潜义 ,即挖掘潜在语言外表形式之下的种种意义。全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 受英语著名语言学家Leech提出的将词语意义划分为七种类型的启发 ,本文指出在语言理解中 ,不仅仅只注重语言显性的外在形式 :语形 ;还必须注重语言的隐性内在形式 :潜义 ,即挖掘潜在语言外表形式之下的种种意义。全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挖掘语言表面意思之下的其他意义 ,以及简释了在理解中切不可望文生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形式 语言内容 词语意义 英语 汉语 翻译技巧 语义结构
下载PDF
比较哲学视阈下安乐哲和郝大维《中庸》翻译的哲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朱萍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8年第10期88-91,共4页
安乐哲和郝大维通过中西哲学对比得出了如下结论:关联性思维支配了中国古典哲学,因果性思维支配了西方思维,以及中国古典哲学文化具有非超越性、宗教性、关联性和过程性等特质;他们以古典实用主义和过程哲学为理论假设,对《中庸》做了... 安乐哲和郝大维通过中西哲学对比得出了如下结论:关联性思维支配了中国古典哲学,因果性思维支配了西方思维,以及中国古典哲学文化具有非超越性、宗教性、关联性和过程性等特质;他们以古典实用主义和过程哲学为理论假设,对《中庸》做了哲学性的诠释。文章选取安乐哲和郝大维《中庸》英译本,分析安、郝《中庸》翻译的哲学思想在核心概念词个性化英译中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哲学 《中庸》 核心概念词 哲学阐释
下载PDF
从语用角度浅析英语成语歧义 被引量:1
9
作者 覃幼莲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88-90,共3页
英语成语很容易引起歧义 ,主要的歧义现象是成语和普通词语间的歧义与成语喻义和字义间的歧义。歧义的消除有赖于语境、背景知识和我们的百科知识。
关键词 成语歧义 普通词语 喻义 字义 语境 英语 语用学
下载PDF
我国现行宪法中“政治权利”的概念解读——基于文义解释的维度
10
作者 饶龙飞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40-48,共9页
从普通含义和专业含义两个维度解读我国宪法文本中的政治权利概念,政治权利的内涵可被理解为"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而其外延则是不确定的,但至少包含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担任公职权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 从普通含义和专业含义两个维度解读我国宪法文本中的政治权利概念,政治权利的内涵可被理解为"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而其外延则是不确定的,但至少包含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担任公职权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等三项权利。并且从《宪法》第34条但书规范的解释角度,我们也无法得出我国宪法文本中的政治权利仅限于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权利 文义解释 字面解释 语法解释
下载PDF
刑法解释的基本逻辑——以目的解释为中心
11
作者 王立志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86-97,共12页
文义是法律解释之开始,尊重文义也应是适用法律之基础前提。但由于文义解释本身所存在的"文不达意"之痼疾,极易招致匪夷所思之后果。《刑法》之根本目的系为保护法益,而在适用文义解释无法得出妥当的结论时,以法益保护原则为... 文义是法律解释之开始,尊重文义也应是适用法律之基础前提。但由于文义解释本身所存在的"文不达意"之痼疾,极易招致匪夷所思之后果。《刑法》之根本目的系为保护法益,而在适用文义解释无法得出妥当的结论时,以法益保护原则为基础的刑法目的解释之闪亮出场则显得尤为必要。就此而言,围绕法益保护原则,构建以刑法目的解释为中心的刑法解释体系,也应当成为刑法解释之基本逻辑。唯其如此才能使得刑法解释因入情入理而变得更加令人心悦诚服。但同时,刑法目的解释之适用还应受到罪刑法定原则的严格限制,从而避免"前门驱狼,后门进虎"的场面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义解释 文不达意 法益保护 目的解释 罪刑法定原则
下载PDF
探索蕴含于经典中的教育原理——于述胜教授的《〈中庸〉通解》述论
12
作者 向辉 刘继青 《教育史研究》 2022年第1期180-191,共12页
建构中国的教育原理需要探索中华传统经典中的教育意蕴。——于述胜教授的《〈中庸〉通解》一书对《中庸》解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而细致的学理反思,审视了近代以来教育学科存在的道德教育观和活动教育观,辨析了中间阶层与折中合同... 建构中国的教育原理需要探索中华传统经典中的教育意蕴。——于述胜教授的《〈中庸〉通解》一书对《中庸》解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而细致的学理反思,审视了近代以来教育学科存在的道德教育观和活动教育观,辨析了中间阶层与折中合同这两种中庸说,回应了本位知识论和疏通知识论。该书通过文本的细读、概念的辨析、问题的梳理和经典的互诠,为我们重新认识、思考和探寻中庸之道所蕴含的“人的教育哲学”提供了教化意义的诠释经典和示范价值的经典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教育哲学 中国教育史 经典阐释
下载PDF
梁启超视界中的《孟子字义疏证》
13
作者 丁成际 余建军 《黄山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42-45,共4页
《孟子字义疏证》是戴震的主要哲学著作,涵盖戴震的主要哲学思想。梁启超对中国学术思想深有研究,而他对戴震的评价可谓极高,这与他看重《孟子字义疏证》不无关系。因而,从梁启超视界这个维度来论述《孟子字义疏证》,不失为一个新颖的... 《孟子字义疏证》是戴震的主要哲学著作,涵盖戴震的主要哲学思想。梁启超对中国学术思想深有研究,而他对戴震的评价可谓极高,这与他看重《孟子字义疏证》不无关系。因而,从梁启超视界这个维度来论述《孟子字义疏证》,不失为一个新颖的视点。从总体上来讲,梁启超对《孟子字义疏证》的评论符合实际,较为中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疏证》 戴震哲学
下载PDF
许衡《大学直解》与《中庸直解》的口语注释初探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玉霞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08-112,共5页
许衡是元初朱熹理学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其著作《大学直解》和《中庸直解》运用了大量的口语来注释儒家的经典著作《大学》和《中庸》,提供了口语训诂的新视野,不仅使经典通俗易懂,也为研究近代汉语口语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实例。
关键词 许衡 《大学直解》 《中庸直解》 口语注释
下载PDF
保险合同解释方法研究
15
作者 陈青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49-250,共2页
保险合同是保险人致力于合同订立和履行上的一致性,为自己易于计算、节约成本而创造出来的格式化合同。该合同使得保险人对其所承担的风险、责任、险种等等一目了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导致了当事人双方谈判地位不平等,个别交涉成... 保险合同是保险人致力于合同订立和履行上的一致性,为自己易于计算、节约成本而创造出来的格式化合同。该合同使得保险人对其所承担的风险、责任、险种等等一目了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导致了当事人双方谈判地位不平等,个别交涉成本过高,契约正义被隐藏等问题。因此,司法裁判成为声张契约正义以及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迂回模式之一。然而,在审理案件中,对合同的进一步阐释、对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探求以及对合同争议焦点的解决,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涉及到如何适用多种解释方式对该合同进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意思表示 文义解释 整体解释 不利解释
下载PDF
两宋至清代《中庸》首章三句诠释的历史考察
16
作者 陈进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38-43,共6页
宋代以来,以禅学解释《中庸》首章三句,宗杲,憨山德清,颛愚观衡,吹万广真,天界觉浪盛,蕅益智旭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宗杲的诠释更是影响了后来学者对《中庸》的解读。最后,就此三句禅解与朱子对此的诠释作了比较。
关键词 禅解 中庸 朱子
下载PDF
圣经阐释的“现实主义”传统
17
作者 汉斯.弗雷 陆扬 《圣经文学研究》 2007年第1期94-110,共17页
推举字面义解经的"现实主义"传统,是18世纪以前西方圣经阐释的主流,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视字面义为历史事件的记载,二是设定圣经是一部统一的经典,三是把一切当代的和读者的经验也包括其中。以后伴随着叙述描述和"真实&q... 推举字面义解经的"现实主义"传统,是18世纪以前西方圣经阐释的主流,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视字面义为历史事件的记载,二是设定圣经是一部统一的经典,三是把一切当代的和读者的经验也包括其中。以后伴随着叙述描述和"真实"世界的渐行渐远,字面义解经和与它同根而生的比喻义解经相继遭遇危机。但是现实主义的叙事传统延续了下来,圣经和但丁的《神曲》、19世纪小说一样,是这个传统的三个光点之一。就这个传统强调主体和社会背景紧密联系,人物和外部环境彼此相依而言,即便是圣经中的奇迹叙述,只要它们实际上没有去象征被描述行为之外的什么东西,也可被视为具有现实主义的性质。遗憾的是,圣经叙事的现实主义或者说历史的性质,远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反而每每被人误解现实主义叙事就是历史的叙述,而两者其实是大相径庭之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经阐释 现实主义 字面义 比喻义
下载PDF
时中、执中、无中:武术视角的中庸思想研究
18
作者 王刚 乔凤杰 《武术研究》 2022年第8期19-23,39,共6页
文章运用三重诠释法,通过在儒家典籍中对中庸思想的实然考察,推测其与武术应然的内在义理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创造性的可然联想,实现武术与儒家中庸思想的会通。研究认为,武术视角的时中境界强调武者要做到“随时以处中、相时而主动”... 文章运用三重诠释法,通过在儒家典籍中对中庸思想的实然考察,推测其与武术应然的内在义理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创造性的可然联想,实现武术与儒家中庸思想的会通。研究认为,武术视角的时中境界强调武者要做到“随时以处中、相时而主动”;武术视角的执中境界强调武者要做到“炼法不偏倚、性情达中和”;武术视角的无中境界强调武者要做到“已发之无化、未发之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中庸 三重诠释
下载PDF
从中庸思想解读中国足球腐败问题
19
作者 许庆 《四川体育科学》 2013年第2期16-19,共4页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中国古代儒家哲学思想——中庸思想为视角,运用《中庸》中"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慎独、素位、致诚"的哲学思想,对中国足球腐败问题的破没、以及其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人的问题进行了审视...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中国古代儒家哲学思想——中庸思想为视角,运用《中庸》中"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慎独、素位、致诚"的哲学思想,对中国足球腐败问题的破没、以及其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人的问题进行了审视与分析,以望能给中国足球界从业人员以启示,为中国足球事业的发展提供理性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思想 中国足球 腐败问题 解读
下载PDF
《说文解字》“女”部字及其文化内涵
20
作者 徐冰怡 徐利颖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41-47,共7页
《说文解字》是我国析字形、解字义、辨读音的文字学专著。本文在对284个《说文解字》中“女”部字及女性文化相关字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依据《说文解字》中“以类相从,以义相贯”的分类原则,建构“女”部字分类体系,将其分为姓名、... 《说文解字》是我国析字形、解字义、辨读音的文字学专著。本文在对284个《说文解字》中“女”部字及女性文化相关字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依据《说文解字》中“以类相从,以义相贯”的分类原则,建构“女”部字分类体系,将其分为姓名、称谓、婚嫁、女性价值评判标准、中性字五个类别;通过《说文解字》与《现代汉语词典》中“女”部字对比,研究“女”部字形义变化;探讨“女”部字中反映出的古代女性主流社会地位和古代婚姻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女”部字 字义 文化阐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