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st Corona Virus and 4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Samuel W.Chung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英文B版)》 2020年第4期148-152,共5页
The two apparent issues,Corona effect and 4th industrial revolution,are seemed to be totally irrelevant but can point out numerous similarities.Why and how?We may be able to point out how without any difficulty,but no... The two apparent issues,Corona effect and 4th industrial revolution,are seemed to be totally irrelevant but can point out numerous similarities.Why and how?We may be able to point out how without any difficulty,but no one can identify why.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how first then mumble around why with no confirmed conclusion.The only concluding remark may be“It is a Historian’s duty,not the engineers nor scientists”.For Corona virus,the major catch phrase is“Separation”,physically and mentally,which can be related to the 4th industrial revolution,which this article foresees and no confirmation on“what will happen nex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ona virus human separation industrial revolution 4th order revolution
下载PDF
Industrial Revolution 4.0 in Some Countries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for Vietnam
2
作者 Trần ThịHải Vân Doãn Minh Quân Nguyễn Duyên Phong 《Journal of Mechanics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2020年第6期189-195,共7页
The world has experienced 3 Industrial Revolutions.Right now,we ar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4th Industrial Revolution.4.0 Revolution is based on the digital revolution,characterized by the increasingly popular interne... The world has experienced 3 Industrial Revolutions.Right now,we ar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4th Industrial Revolution.4.0 Revolution is based on the digital revolution,characterized by the increasingly popular internet and mobile,by smaller and more powerful semiconductors at cheaper price and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Digital technologies with computer hardware,software and network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plex,more integrated,thus transforming society.Faced with the unprecedented impact of the 4.0 Revolution,depending on the size of the economy and the level of technology,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have policies to adapt,catch up and take advantage of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revolution.This revolution serv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policies of some countries such as Germany,the United States,Japan,Singapore,Republic of Korea,India,China,Taiwan,...under the impact of the 4.0 Revolution;thereby drawing lessons for Vietnam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the 4.0 Revolution to avoid negative impacts,take advantage of the pre-eminence of the revolution in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4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revolution 4.0 industry 4.0 DIGITIZATION high technology
下载PDF
“五四”新文学运动前二十年文学理论批评文体的演进 被引量:7
3
作者 王群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9-39,共11页
文学理论批评文体是文学理论批评形式特征的总和。中国古代文论文体有其鲜明的特色 ,但也有明显的局限性。至近代 ,尤其是五四新文学运动前二十年 ,文学理论批评文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变革的方向 ,总的来说是向现代文学理论批评文体... 文学理论批评文体是文学理论批评形式特征的总和。中国古代文论文体有其鲜明的特色 ,但也有明显的局限性。至近代 ,尤其是五四新文学运动前二十年 ,文学理论批评文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变革的方向 ,总的来说是向现代文学理论批评文体演进。具体来看 ,体式向多样化、大容量发展 ;篇章结构趋向完整精致 ;语言文字趋向通俗浅显 ;对西方文体从模仿趋向融会贯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 文学理论批评 五四新文学运动
下载PDF
“五四”文学文化经验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图景 被引量:5
4
作者 段吉方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33,191,共9页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生与发展不仅是时代变革的症候,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代变革相互激荡所产生的历史形式与文化形态。"五四"新文学与文化经验有力推动和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奠定了马克思...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生与发展不仅是时代变革的症候,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代变革相互激荡所产生的历史形式与文化形态。"五四"新文学与文化经验有力推动和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文化基础和理论基础,使文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文化、审美与人的发展问题在"新民""新文化""新社会""新政治"的层面上展现出全新的思想内涵。"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是一种文化、审美与社会深度融合的历史图景的展现。以此为开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开始展现出深刻的社会介入能力和思想化育功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与文化建设首先要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作为一种学理层面的分析对象和内容,同时,更要进一步激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所包含的思想潜能。"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单纯的传播和接收,而是存在着一个从"译""介""引"到"学""研""化"的升华过程,为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 历史经验
下载PDF
论“五四”的思想启蒙及其历史限度 被引量:3
5
作者 叶宗宝 《兰州学刊》 2006年第10期47-48,42,共3页
新文化运动以“思想启蒙”而发端,《新青年》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机关刊物却彰显了这一思想启蒙运动的历史限度。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传统、现实、以及启蒙自身等三方面原因,指出新文化运动的阙失在于其忽视了知识系统的建... 新文化运动以“思想启蒙”而发端,《新青年》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机关刊物却彰显了这一思想启蒙运动的历史限度。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传统、现实、以及启蒙自身等三方面原因,指出新文化运动的阙失在于其忽视了知识系统的建构而把重心落到了意识形态信仰系统的确立层面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启蒙 政治革命 角色转换 新文化运动
下载PDF
试析陈独秀在五四时期道德革命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储峰 蔡丽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1期69-72,76,共5页
陈独秀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对中国封建主义伦理道德的毁灭性攻击。他通过对封建旧礼教、旧伦理道德的批判,阐明道德革命的必要性;通过对新道德的张扬,提出了构筑新道德的根本途径及其基本轮廓。陈独秀关于道德革命的思想虽然有其历史... 陈独秀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对中国封建主义伦理道德的毁灭性攻击。他通过对封建旧礼教、旧伦理道德的批判,阐明道德革命的必要性;通过对新道德的张扬,提出了构筑新道德的根本途径及其基本轮廓。陈独秀关于道德革命的思想虽然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它打破了定孔学于一尊的思想,极大地激发了人们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的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陈独秀 伦理道德
下载PDF
五四时期统一战线的组成和发展
7
作者 刘焕明 董少辉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31-34,共4页
五四运动中的统一战线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的开端 ,它是由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和爱国运动统一战线所组成的 ,范围是极其广泛的 。
关键词 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 统一战线
下载PDF
文学的逻辑--五四新文学观念研究
8
作者 魏继洲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2-146,共5页
作为文学史的关键词,五四文学革命基于文学史的革命逻辑,五四白话文则试图展现一幅摆脱革命逻辑约束的五四文学新景观。五四白话文是五四时期多种文学参与力量相互关联、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形成的整个过程中充斥着偶然与必然,有序与无序... 作为文学史的关键词,五四文学革命基于文学史的革命逻辑,五四白话文则试图展现一幅摆脱革命逻辑约束的五四文学新景观。五四白话文是五四时期多种文学参与力量相互关联、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形成的整个过程中充斥着偶然与必然,有序与无序,革命与改良的纠缠。研究五四白话文的目的在于为五四文学寻求文学性的文学史定位,尝试构建复杂的文学史观,探寻以科学观念指导下的宽容心态切入文学史研究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白话文 偶然与必然 有序与无序 革命与改良
下载PDF
个体启蒙的另一路向——个人主义话语背景下“五四”新文学形式的变革
9
作者 姬蕾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94-99,共6页
在新文化运动初期高涨的个人主义话语背景下,文学形式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新文学作品中的第一人称叙事大量出现,这一变革隐含着新文学作家创作思想的转变,作家自我的内心倾诉和情感体验被赋予了极高的地位。二是日记体、书信体... 在新文化运动初期高涨的个人主义话语背景下,文学形式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新文学作品中的第一人称叙事大量出现,这一变革隐含着新文学作家创作思想的转变,作家自我的内心倾诉和情感体验被赋予了极高的地位。二是日记体、书信体的流行,这一形式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表达,因此获得了许多新文学作家的青睐,也产生了不少名篇。在新文学发生之初,形式的变革在一些起步之作中有引发情感泛滥与创作雷同的趋势,但也使得新文学具有了20世纪文学的现代性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主义话语 “五四”新文学 文学形式
下载PDF
儿童与妇女的三副面孔——以毕飞宇中短篇小说为中心兼及“五四”
10
作者 鲍良兵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89-93,共5页
在"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发现了生活在底层的儿童和妇女是最容易被"损害和侮辱"的形象,这种发现日后成为中国作家表达人文关怀的一种精神传统。在晚生代作家群中,毕飞宇对儿童和妇女关注是比较突出的。在《地球上的... 在"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发现了生活在底层的儿童和妇女是最容易被"损害和侮辱"的形象,这种发现日后成为中国作家表达人文关怀的一种精神传统。在晚生代作家群中,毕飞宇对儿童和妇女关注是比较突出的。在《地球上的王家庄》和《玉米》中,文革岁月的荒谬使得儿童和妇女的相较于"五四"时期呈现出一种"魔鬼化"的面目;而在《哺乳期的女人》和《林红的假日》中,改革年代的儿童和妇女则在市场经济时代中存在被陌化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 文革 后革命 毕飞宇 儿童 妇女
下载PDF
论宗白华学术思想的意义与价值
11
作者 殷剑敏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34-37,共4页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前叶的中国是一个动荡的时代,社会形态和文化思想都处于转型时期,使当时的艺术界陷入了西方主义或东方主义的怪圈之中。美术界的革命似乎成了政治的隐喻,而宗白华却从迥然不同的角度对中国及西方文化做出了精辟的阐...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前叶的中国是一个动荡的时代,社会形态和文化思想都处于转型时期,使当时的艺术界陷入了西方主义或东方主义的怪圈之中。美术界的革命似乎成了政治的隐喻,而宗白华却从迥然不同的角度对中国及西方文化做出了精辟的阐释。他的这种超越时代局限性的艺术观,这种对于艺术负责,使艺术回归于美本身而脱离政治附庸的精神,无论对于当时、现在抑或是未来的中国艺术理论和创作的发展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白华 五四 美术革命 西方主义 东方主义
下载PDF
五四文学革命精神的疏离者——从老舍三十年代小说的女性形象分析其男权意识
12
作者 李霞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10-113,共4页
老舍20世纪30年代所创作的小说其女性形象分四类:传统旧式家庭主妇、强悍的“女强人”、被迫堕入风尘的女性、接受瓣式教育的“女强人”。这些女性形象的塑体现了作家老舍浓厚的男权意识和男性本位主义意识,而这一点恰恰正是他对当时提... 老舍20世纪30年代所创作的小说其女性形象分四类:传统旧式家庭主妇、强悍的“女强人”、被迫堕入风尘的女性、接受瓣式教育的“女强人”。这些女性形象的塑体现了作家老舍浓厚的男权意识和男性本位主义意识,而这一点恰恰正是他对当时提倡女性解放建构女性文学话语的五四文学精神的疏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男权意识 五四文学精神 疏离
下载PDF
以全面智能化推进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程必定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0,共10页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需要从“发展导向”“经济增长”“要素流动”“机制创新”四个维度,通过“社会福祉共同增长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共享发展”“增加有技术含量的经济密度”“缩短要素流动的时间距离”“以改革开放创新减少经济社会各领...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需要从“发展导向”“经济增长”“要素流动”“机制创新”四个维度,通过“社会福祉共同增长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共享发展”“增加有技术含量的经济密度”“缩短要素流动的时间距离”“以改革开放创新减少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分割”四条路径推进。智能化因素的融入,使四个维度有了新的赋能:在“发展导向”维度突出“普惠共享”的价值导向,在“经济增长”维度突出提高“智能产业”的密度,在“要素流动”维度突出利用“云”缩短距离,在“机制创新”维度突出通过“万物互联”减少分割、创造发展机遇。长江经济带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支撑带,但存在着发展不协调的“亚健康”问题,应率先实施全面智能化战略,通过全域智能化和全业智能化推进长江经济带的协调发展和智能社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 长江经济带 区域协调发展 第四次工业革命 智能产业 智能社会
下载PDF
五四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思想转变的原因分析
14
作者 焦贺娟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28-30,共3页
五四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由信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原因有多方面,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转变提供了客观的可能性,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则将这种可能性促成了现实。
关键词 十月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下载PDF
试论“浙江潮”与“五四”文学运动
15
作者 洪晨焰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4年第3期66-70,共5页
20世纪初涌动的文学“浙江潮”对“五四”文学革命起了领军的作用。以蔡元培、鲁迅、周作人、钱玄同等人倡导的启蒙意识、人本主义与“平民文学”构成了“五四”文学革命深邃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 浙江作家 “五四”文学 启蒙意识 人本主义 平民意识
下载PDF
“五四”时期现代文学批评的逻辑体系
16
作者 师伟伟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50-53,共4页
“五四”文学批评在思想观念、文本形态和创作手法三个方面,体现了鲜明的现代特征。“人”的文学观的确立,“白话文”运动和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浪漫主义的共时存在,共同促进了古典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建构了现代文学批评的话语体系,... “五四”文学批评在思想观念、文本形态和创作手法三个方面,体现了鲜明的现代特征。“人”的文学观的确立,“白话文”运动和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浪漫主义的共时存在,共同促进了古典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建构了现代文学批评的话语体系,有力地导引着现代文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文学批评 思想观念 文本形态 创作手法 现代转型
下载PDF
回到文学的“五四”:由平民文学论争探析周作人思想的内倾性
17
作者 杨高强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1-17,共7页
由周作人首倡的平民文学主张是"五四"时期文学革命的重要收获,一度被认为是文学革命进入理论建设阶段的主要标志。但由于当时新文学家们的不同立场和倾向,引发了后续论争,周作人对于平民文学和贵族文学的先后发声,也致使其经... 由周作人首倡的平民文学主张是"五四"时期文学革命的重要收获,一度被认为是文学革命进入理论建设阶段的主要标志。但由于当时新文学家们的不同立场和倾向,引发了后续论争,周作人对于平民文学和贵族文学的先后发声,也致使其经历了先褒后贬的岐境命运。通过重新探察论争的焦点问题,可以发现周作人的主张保持着前后一致的意见,既不能由此反映其思想发生改变,亦谈不上据此证为"中庸"之风的体现。而周作人与同时代人的相异观念,一方面,表现出新文学滥觞期个人方案与群体之治之间客观存在着不可避免的背离和冲突;另一方面,也彰显出周作人对文学艺术具有理想化的个人立场和坚守,这与他从传统书斋式文人内在地转变为现代学人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内倾性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 文学革命 平民文学 周作人 内倾性
下载PDF
“五四传统”与闻一多的文学道路
18
作者 温雅红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1-8,共8页
"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现代史上影响深远。文章以闻一多为例,考察其文学道路与"五四传统"的关系。从介入清华校内的文白论争到开始白话文学的尝试,闻一多从语言方式和文学观念上发生了最早的转变。1928年后,闻一多... "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现代史上影响深远。文章以闻一多为例,考察其文学道路与"五四传统"的关系。从介入清华校内的文白论争到开始白话文学的尝试,闻一多从语言方式和文学观念上发生了最早的转变。1928年后,闻一多"向内转"开始古典文学研究,在胡适"整理国故"影响下,以"科学"的现代方法重新整理古代文学,接续了一度被"革命"压抑的五四"文艺复兴"传统。1943年,当"中国之命运"面临危机,闻一多从书斋走向广场,带领西南联大学生纪念"五四运动",在分享"五四"话语中与青年学生"和解",投身民主事业,最终以身殉难。闻一多的文学道路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主潮形成某种同构,其诗人、学者、斗士多重身份是不同的文学实践,其内在脉络正是"五四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一多 文学道路 “五四传统”
下载PDF
试探“五四”文学革命成功的经验
19
作者 曾广康 《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43-45,共3页
本文认为“五四”文学革命成功的经验有三条 :一是要符合国情 ;二是要正确对待外来的理论资源和自己的文学传统 ;三是要有一批学识渊博 ,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仁人志士。
关键词 "五四"文学革命 中国国情 文学研究
下载PDF
现代性: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显著特征 被引量:15
20
作者 严家炎 袁进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61,共5页
20世纪中国文学何以能成为文学史上一个独立的阶段?它区别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根本标志何在?本文从甲午战争———戊戌变法(1894—1898)前后切入话题,贯通近、现、当代,综合考察了近一百多年来中国文学的特质和变化,认为“现代性”不仅是... 20世纪中国文学何以能成为文学史上一个独立的阶段?它区别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根本标志何在?本文从甲午战争———戊戌变法(1894—1898)前后切入话题,贯通近、现、当代,综合考察了近一百多年来中国文学的特质和变化,认为“现代性”不仅是这一阶段文学的重要脉络,而且从思想和审美方面构成了它的显著特征。文章对涉及的若干疑难问题也作了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五四”文学革命 新文学 人的文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