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社与新文化运动——以《民国日报·觉悟》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史建国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3,共13页
南社是一个带有浓重政治色彩的"传统型"文学社团,其成员的文学主张、审美理想、文化选择并不追求一致。在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南社走向分化,社友更是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姿态。一部分社友站在了新文化运动的对立面,使南社呈现出&... 南社是一个带有浓重政治色彩的"传统型"文学社团,其成员的文学主张、审美理想、文化选择并不追求一致。在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南社走向分化,社友更是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姿态。一部分社友站在了新文化运动的对立面,使南社呈现出"保守"的面目。而以叶楚伧、邵力子为代表的另一部分社友却投身新文化运动,以《民国日报·觉悟》为中心积极推动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学建设,并为新南社的成立作了重要的铺垫。对这部分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分析,既有助于丰富学界对南社与新文化运动关系的认识,也有助于深化对作为"四大副刊"之一的《民国日报·觉悟》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社 新文化运动 《民国日报·觉悟》
下载PDF
新加坡《民报》考
2
作者 巫连心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124-130,共7页
在现有典籍中,《民报》是一份颇有争议的报纸:有人认为是新加坡报纸,有人认为它是马来西亚报纸,还有人认为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各有一份或几份《民报》。本文通过在马来西亚实地考察收集到的资料,结合采访新、马两地老报人之所得,提出《民... 在现有典籍中,《民报》是一份颇有争议的报纸:有人认为是新加坡报纸,有人认为它是马来西亚报纸,还有人认为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各有一份或几份《民报》。本文通过在马来西亚实地考察收集到的资料,结合采访新、马两地老报人之所得,提出《民报》实际上是新加坡的华文报;只是由于新、马两地关系密切,历史上新加坡的报纸常常也发行到马来西亚,而被误作马来西亚的报纸;目前尚无证据表明上世纪六十年代马来西亚有过《民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马来西亚 海外华文报 《民报》
下载PDF
1918年大流感在北京的流行及社会应对
3
作者 吴文清 王居义 《中医药文化》 2024年第6期516-527,共12页
通过系统整理18种民国报纸相关史料,探究1918年大流感在北京地区的流行及社会应对情况。记录1918年北京的春夏之交和秋季的两次大流感流行,政府及社会各界民众为防控流感疫情做出了相应的努力:负责公共卫生的京师警察厅购买、发放防疫药... 通过系统整理18种民国报纸相关史料,探究1918年大流感在北京地区的流行及社会应对情况。记录1918年北京的春夏之交和秋季的两次大流感流行,政府及社会各界民众为防控流感疫情做出了相应的努力:负责公共卫生的京师警察厅购买、发放防疫药品,组织医生研讨疫病,发布、张贴防疫布告,并施行防疫、消毒;地方行政机构通过施诊、施药等措施,周济贫病;以汪仲鹤、郝植梅、杨铸园、马左泉、张月桥等为代表的中医药人,积极投身流感救治工作。中医中药尤其是银翘解毒丸、时疫清瘟丸等中成药的广泛使用,为减轻患者病痛、控制疫病蔓延发挥了重要作用。回顾百年前京城的这场大疫流行及防控,以期能为今后的疫病应对带来启发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18年大流感 疫情防控 民国报纸 《申报》 《民国日报》 《大公报》 《益世报》
下载PDF
殖民报刊的奴化宣传批判:以北平沦陷区《新民报》为例(1938-1944)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继静 郑壹 《新闻春秋》 CSSCI 2021年第5期88-95,共8页
报刊的奴化宣传在现代中国中不乏先例,却未能引起学界足够重视。本文借鉴马克思的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理论,运用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法,对抗战时期华北沦陷区最大的汉奸报刊《新民报》的短评"新民声"进行了批判。... 报刊的奴化宣传在现代中国中不乏先例,却未能引起学界足够重视。本文借鉴马克思的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理论,运用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法,对抗战时期华北沦陷区最大的汉奸报刊《新民报》的短评"新民声"进行了批判。通过统计与分析"新民声"评论,并以抗日报刊的相关评论为参照,可以发现"新民声"在报道国内外战争形势时采用了选择性呈现、甚至凭空捏造的策略,丑化国共两党的抗日行动、领导人物和方针政策,打压同盟国士气,并鼓吹法西斯必胜。而在美化日本殖民主义时,"新民声"则秉持双重标准,塑造日本"先进者"的形象,同时反衬中国的落后。本文认为,上述宣传策略具有欺骗性、隐蔽性和破坏性,是殖民主义"双重使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典型表现,其最终目的是打压中国人的民族自信,从文化意义上灭亡中国,对此不可不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报》 “新民声” 奴化宣传 文化殖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