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6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wo Worlds of the Song of Songs
1
作者 钟燕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F00期122-125,共4页
The Song of Songs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much speculation and controversy since rabbinic times.Some view it as a collection of erotic love poetry,while many other interpreters perceive it as spiritual allegory.This p... The Song of Songs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much speculation and controversy since rabbinic times.Some view it as a collection of erotic love poetry,while many other interpreters perceive it as spiritual allegor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ong from two dimensions:an anthology of love poems in the literary world and a canonized scripture in the historical world,attempting to explore its growing path from a secular collection of poems to the sacred Song in the Holy B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song of songs love poems canonized scripture INTERPRETATION
下载PDF
Untranslatability in Onomatopoeia Translation—A Case Study of the Book of Songs
2
作者 邢丽 《海外英语》 2021年第3期199-200,共2页
Classical poetry is a kind of special classical literature with highly concise language,rich emotion,profound implication and certain rhythm.The development of poetry translation is related to the spread of Chinese cl... Classical poetry is a kind of special classical literature with highly concise language,rich emotion,profound implication and certain rhythm.The development of poetry translation is related to the spread of Chinese classical culture.There are many opinions about translatability and Untranslatability of poetry translation.The translation of meaning is relatively easy,while the rhetoric techniqu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orm of expression is more difficult,which is the key to express the poet's feelings.There⁃fore,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untranslatability of onomatopoeia in poetry by combining with the Book of So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emS TRANSLATABILITY English translation ONOMATOPOEIA the Book of songs
下载PDF
The Feminine Complex in Edgar Allan Poe's Short Poems
3
作者 高嵘 《魅力中国》 2010年第6期247-247,246,共2页
下载PDF
《诗经》风诗叙事及其传统——《诗经》研读笔记之二
4
作者 董乃斌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共11页
《诗经》十五国风,长短160首诗,记录着上古社会生活和周人情感活动的种种情况与风貌,它们同《诗经》中的史诗一样,贯穿着并构成了中国文学的抒(情)叙(事)传统。它们涉及的内容主要有恋爱家庭、农事生产、战争徭役、对统治者的美刺等几... 《诗经》十五国风,长短160首诗,记录着上古社会生活和周人情感活动的种种情况与风貌,它们同《诗经》中的史诗一样,贯穿着并构成了中国文学的抒(情)叙(事)传统。它们涉及的内容主要有恋爱家庭、农事生产、战争徭役、对统治者的美刺等几大方面。以往因为叙事一直受到忽视,风诗常被笼统称为抒情诗,中国文学也被说成是只有“一个抒情传统”。本文试取叙事视角,指出《诗经》风诗中不少篇章与历史记载可以互证,有的诗篇明显叙述一个故事(或个人经历),有的诗表面虽未直赋,却通过比兴、咏叹、对话、独白乃至写景抒情暗示出其背后实含一桩事情,从而切实地反映出生活的一角。这种“事在诗外”和抒叙浑融的现象是《诗经》风诗的重要艺术特色。运用叙事分析方法读诗,能够更全面细致地揭示抒情诗的丰富内涵,也更确切地理解中国文学从源头开始就贯穿着互惠博弈的抒叙两大传统,而绝非只有一个抒情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风诗 叙事 事在诗外 抒叙传统
下载PDF
诗中有乐,乐以为诗——纪尧姆·德·马肖《真言集》中的歌诗初探
5
作者 伍维曦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150,共19页
文本化音乐作品的生产、接受与流通机制,是中世纪晚期音乐史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对中世纪之后西方音乐的走向有较大影响。纪尧姆·德·马肖是14世纪法兰西伟大的诗人和音乐家,其文学与音乐创作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并拥有相同的... 文本化音乐作品的生产、接受与流通机制,是中世纪晚期音乐史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对中世纪之后西方音乐的走向有较大影响。纪尧姆·德·马肖是14世纪法兰西伟大的诗人和音乐家,其文学与音乐创作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并拥有相同的写本文化语境,其绝大多数传世的音乐作品都具有“歌诗”的文本形态,是文学-音乐综合体的有机成分。赏鉴马肖晚年最为重要的自传性长诗《真言集》,可以直观地看到“诗中有乐、乐以为诗”的现象,并由此对欧洲中世纪音乐研究的多学科性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尧姆·德·马肖 《真言集》 歌诗 文学-音乐综合体 音乐作品 中世纪写本
下载PDF
清代宋诗选本对王安石诗歌的接受
6
作者 张广才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21-26,共6页
自宋即有的宋诗选本是文人对宋代有一定影响力诗人的资料及其诗歌作品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整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人及后人对宋诗的文学接受。清代宋诗选本不少选取了王安石的诗歌,研究清代宋诗选本对王安石诗歌的接受情况,既... 自宋即有的宋诗选本是文人对宋代有一定影响力诗人的资料及其诗歌作品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整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人及后人对宋诗的文学接受。清代宋诗选本不少选取了王安石的诗歌,研究清代宋诗选本对王安石诗歌的接受情况,既能对比不同选本所录王诗的篇目,大体还原王安石名诗在清代的形成过程,又能通过一些在清代影响深远的编选者对王诗的评价,了解清人对王诗进行取舍的依据和要求,从而明确清时期宋诗选本对王安石诗歌的接受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宋诗选本 王安石诗歌 接受
下载PDF
《宋诗钞》与清初宋诗宗尚
7
作者 蒋金芳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05-108,共4页
作为清人编订的第一部大型宋诗总集,《宋诗钞》的面世契合了京师之诗学趣尚,并有力地推动了清初宋诗风的兴起,在浙派的发展历程以及清初诗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探究《宋诗钞》与清初宋诗宗尚的关系,有助于理解彼时诗风演进的一些动态... 作为清人编订的第一部大型宋诗总集,《宋诗钞》的面世契合了京师之诗学趣尚,并有力地推动了清初宋诗风的兴起,在浙派的发展历程以及清初诗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探究《宋诗钞》与清初宋诗宗尚的关系,有助于理解彼时诗风演进的一些动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诗钞》 清初 宋诗 吴之振
下载PDF
唐代歌录考辨
8
作者 郭丽 《杜甫研究学刊》 2024年第3期78-86,共9页
唐人作有不少歌录,两《唐书》未录唐人歌录的原因是缘于其追求雅正的修史标准,这从其对唐代燕射歌录和燕射歌辞的有意舍弃就已清晰反映。而这样的收录原则也直接影响到了后世歌录的编撰,如郭茂倩在编撰《乐府诗集》时就在燕射歌辞一类... 唐人作有不少歌录,两《唐书》未录唐人歌录的原因是缘于其追求雅正的修史标准,这从其对唐代燕射歌录和燕射歌辞的有意舍弃就已清晰反映。而这样的收录原则也直接影响到了后世歌录的编撰,如郭茂倩在编撰《乐府诗集》时就在燕射歌辞一类中对唐代燕射歌辞一首未录,而将其大量归入专收隋唐以来杂曲的近代曲辞。唐代歌录的留存样态较为复杂,唐人有时会把歌录叫作乐录,而有些收录歌辞的诗集却又不以歌录命名,有些名为乐府的典籍虽然也载录了一些唐人乐府诗,但又不一定是唐代歌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乐府 歌录 《乐府诗集》
下载PDF
《钱注杜诗》整理刍议
9
作者 曾祥波 《杜甫研究学刊》 2024年第3期12-20,共9页
《钱注杜诗》一向被认为是清代“集大成”杜诗注的源头与最具原创性的注本。比对宋注与钱注,发现钱注承袭宋注的内容占全书百分之七十以上,在观点原创性上超出宋注的内容不多;受文献搜集的限制,钱注未能全面掌握宋注,且对宋注颇多误解... 《钱注杜诗》一向被认为是清代“集大成”杜诗注的源头与最具原创性的注本。比对宋注与钱注,发现钱注承袭宋注的内容占全书百分之七十以上,在观点原创性上超出宋注的内容不多;受文献搜集的限制,钱注未能全面掌握宋注,且对宋注颇多误解。在钱注并无整体原创性的前提下,其他直接或间接遵从钱注的清人代表注本(如仇、浦、杨等)对宋注的承袭问题也将逐次呈现。所以,杜诗研究应以宋代注本为起点,不应以清代注本为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注杜诗》 杜诗宋注 稿本 原创性
下载PDF
宋祁蜀中行迹及诗文考
10
作者 严正道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4-122,共9页
宋祁于北宋嘉祐年间知成都府,镇守西川,在蜀两年有余。宋祁治蜀以静,大兴文教,化育士人,同时又能入乡随俗,与民同乐,甚得民心。政事之暇,时寓诸诗,有《西州猥稿》集,可惜失传。今从《全宋诗》中考订出其入蜀后所作诗89首,庶几可还原其... 宋祁于北宋嘉祐年间知成都府,镇守西川,在蜀两年有余。宋祁治蜀以静,大兴文教,化育士人,同时又能入乡随俗,与民同乐,甚得民心。政事之暇,时寓诸诗,有《西州猥稿》集,可惜失传。今从《全宋诗》中考订出其入蜀后所作诗89首,庶几可还原其本来面目。另从《全宋文》以及补遗中考订出包括序文、书信、公文在内的蜀中文章92篇。以上述诗文为主,结合史书、碑传、方志、笔记等相关文献,考其蜀中行实,系以年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祁 入蜀诗文 蜀中行实 编年
下载PDF
宋人注杜的三种整理本考察
11
作者 胡可先 《杜甫研究学刊》 2024年第3期1-11,20,共12页
宋代杜诗学极盛,有“千家注杜”之誉。宋人对于杜诗的注释,是杜诗学史上的开创和奠基之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三种宋人杜诗注释的整理本,分别代表了古籍整理的三种类型:《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是在原本散佚较多的情况下辑佚而成... 宋代杜诗学极盛,有“千家注杜”之誉。宋人对于杜诗的注释,是杜诗学史上的开创和奠基之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三种宋人杜诗注释的整理本,分别代表了古籍整理的三种类型:《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是在原本散佚较多的情况下辑佚而成的整理著作;《新定杜工部草堂诗笺斠证》,是在原本基础上进行了正本清源、斠证发微、订讹掘隐工作,而与原本相较,成为了一种融合较多整理者见解的新著;《新刊校定集注杜诗》,则是恪守古籍整理规范,重在校点勘误、旨在恢复原貌的精审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人注杜 《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 《新定杜工部草堂诗笺斠证》 《新刊校定集注杜诗》
下载PDF
《诗经》婚恋诗中水畔景观的成因及美学意蕴
12
作者 徐晓元 翁宇翔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6-60,共5页
《诗经》婚恋诗常常发生于水边,微妙的感情在水边悄然兴起、流散、变化,在水波流转中愈加深沉复杂,伴随着对水边场景的描摹,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水畔成为《诗经》婚恋诗中的典型景观有其独特的历史和地理原因,水文化认知是其文... 《诗经》婚恋诗常常发生于水边,微妙的感情在水边悄然兴起、流散、变化,在水波流转中愈加深沉复杂,伴随着对水边场景的描摹,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水畔成为《诗经》婚恋诗中的典型景观有其独特的历史和地理原因,水文化认知是其文化心理的源泉,加之《诗经》独有的抒情方式,赋予其独有的美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畔景观 《诗经》婚恋诗 历史地理文化成因 美学意义
下载PDF
功能语法视角下英诗汉译的动静对比——以Pippa's Song及其汉译本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维民 秦杨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48-52,共5页
运用韩礼德功能语法的及物性分析方法,从原诗与译本的过程、参与者、环境等功能成分来分析维多利亚时代著名诗人罗伯特·布朗宁(Robert·Browning)的Pippa's Song及其两个汉译本中的及物性,可以呈现英诗及其对应汉译的动静... 运用韩礼德功能语法的及物性分析方法,从原诗与译本的过程、参与者、环境等功能成分来分析维多利亚时代著名诗人罗伯特·布朗宁(Robert·Browning)的Pippa's Song及其两个汉译本中的及物性,可以呈现英诗及其对应汉译的动静状态。分析结果表明,在及物系统视角下刘正译本比宗白译本更忠实于原诗,更能够体现原诗的静态之美,因而说明及物性系统分析可以作为英诗汉译的一种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语法 及物性 英诗汉译 Pippa's song
下载PDF
从《神弦歌》看六朝民间信仰的复杂性
14
作者 郑磊 袁绣柏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7-84,共8页
《神弦歌》是六朝时期建康地区民间祭祀杂神的乐曲。察其所祭之神,既有被视为巫信仰的自然神灵,又有道教众神;视其祭祀仪式,既沿袭巫祭“迎神—祭神—送神”的模式,又模仿道教斋醮仪式。这反映了《神弦歌》巫与道相交融的特点,也体现了... 《神弦歌》是六朝时期建康地区民间祭祀杂神的乐曲。察其所祭之神,既有被视为巫信仰的自然神灵,又有道教众神;视其祭祀仪式,既沿袭巫祭“迎神—祭神—送神”的模式,又模仿道教斋醮仪式。这反映了《神弦歌》巫与道相交融的特点,也体现了民间信仰的复杂性。这一特点的产生主要有创作群体和文化交融两方面的原因,凸显了建康地区文化信仰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弦歌》 巫教 道教 民间信仰 吴声歌曲
下载PDF
孔子“正乐”与《诗经》歌本的形成
15
作者 曹胜高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106,共8页
正乐是孔子矢志不渝的理想。他在周游列国返鲁之后的正乐,一是将周乐所用的乐歌逐一进行弦歌,将原本施用于礼仪的乐曲转化为可以独立歌唱的歌曲,将乐工所用的乐本转写为歌本;二是按照周乐的标准,对周乐所用三百五篇乐歌正声正音正字,确... 正乐是孔子矢志不渝的理想。他在周游列国返鲁之后的正乐,一是将周乐所用的乐歌逐一进行弦歌,将原本施用于礼仪的乐曲转化为可以独立歌唱的歌曲,将乐工所用的乐本转写为歌本;二是按照周乐的标准,对周乐所用三百五篇乐歌正声正音正字,确定了诗之四始,作为乐类的典范;三是清理了乐本中《雅》《颂》礼乐相错的形态,删除了大量重复的歌诗,实现了“《雅》《颂》各归其所”,以什相系歌辞。孔子正乐,是将鲁乐工所用的乐本转写为可以弦歌的歌本,确定了今本《诗经》的基本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正乐 乐正《雅》《颂》 乐本 歌本 删诗
下载PDF
从朱熹《诗经》学到杨维桢乐府诗创作——一个走向民间的乐府诗创作趋向
16
作者 史伟 王琪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101,共11页
长期以来,对朱熹《诗经》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废序解诗、还回了《诗经》尤其是《国风》之为文学的本来面目的一面。近年来,学界对朱熹《诗经》学所谓“发现了文学的最正确的真价”观点有所质疑,但对朱熹以何种方式摆脱了《诗》序,建构... 长期以来,对朱熹《诗经》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废序解诗、还回了《诗经》尤其是《国风》之为文学的本来面目的一面。近年来,学界对朱熹《诗经》学所谓“发现了文学的最正确的真价”观点有所质疑,但对朱熹以何种方式摆脱了《诗》序,建构其《诗经》学的看法,仍存在不准确或不完整之处。而由于此种认识上的不准确、不完整,也就难于对朱熹《诗经》学的影响做出准确的认识和评价。总体来看,朱熹汲取了此前和同时代尤其是郑樵、吴棫的《诗经》研究,立足于其理学性情论的修养程式,以“思无邪”为理论基础和前提,统合并重新解释了《诗经》为乐歌、淫诗论及赋比兴等重要论述,建立其《诗经》学体系。朱熹《诗经》学打通了《诗经》与乐府就民歌和一般文人乐府创作的通路,这是朱熹《诗经》学与文学思想发生关联的基础。朱熹“思无邪”的诗教固然在观念上笼罩了民歌,但因“思无邪”对个人性情修养的特别强调,反而允许了民歌甚至所谓淫诗的存在。在这个几乎是悖论的逻辑之下,民歌赢得了发展的空间。而朱熹“叶韵”之学,因其证诸方言,故亦通于民歌。这种观念对元代乐府诗影响极大,其体现于杨维桢“铁崖体”乐府观念和创作尤为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诗经》学 元代乐府诗 杨维桢
下载PDF
公共意志的话语路径:退老堂唱和诗与宋南渡初期山林传统重塑
17
作者 谷中兰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19,共10页
吕颐浩寓居台州期间营建退老堂,引起一场盛大的诗歌唱和活动。士人赋诗数量众多,吕颐浩亦多有和作。士人群体一方面从政治功业、隐逸高风等角度颂美吕氏退居行为;一方面在诗中普遍纳入谢安、裴度之典以质疑其退居的时代合理性,并借反论... 吕颐浩寓居台州期间营建退老堂,引起一场盛大的诗歌唱和活动。士人赋诗数量众多,吕颐浩亦多有和作。士人群体一方面从政治功业、隐逸高风等角度颂美吕氏退居行为;一方面在诗中普遍纳入谢安、裴度之典以质疑其退居的时代合理性,并借反论“退老”凸显政治文化重建时期老成之士的核心价值,表达对于南渡语境下贤能退隐的群体焦虑。吕颐浩以“腐儒”作为退居情态下的自我定位,昭示着杜甫的典范意义。通过梦境书写与退隐阐释,吕颐浩从虚实两个时空深度剖析退居闲适掩映下的报国理想与北归之志。忠君体国的责任意识以及重整山河的使命感构成了士人唱和行为的内生能量与逻辑起点。退老堂唱和诗揭示的士人心态复调特征烛照出传统山林之思的时代困境,话语路径的集体特征呈现出家国之忧对于传统归隐叙述逻辑的扰动,由此引发士人群体对山林传统的反思与重塑,以期调和退隐思想与现实需求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老堂 吕颐浩 士人复调心态 山林传统 士大夫 唱和诗 南渡
下载PDF
白居易的偶作诗与唐宋诗学转型
18
作者 吴嘉璐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58-167,共10页
偶作诗作为一个特定的诗歌类型,定型于中唐时期。白居易是第一个大量创作偶作诗的诗人,他之所以创作数量如此庞大的偶作诗,除了受到了洪州禅“平常心是道”和“无事”的思想观念的影响以外,还受到他以作诗为生活方式的创作观念的影响。... 偶作诗作为一个特定的诗歌类型,定型于中唐时期。白居易是第一个大量创作偶作诗的诗人,他之所以创作数量如此庞大的偶作诗,除了受到了洪州禅“平常心是道”和“无事”的思想观念的影响以外,还受到他以作诗为生活方式的创作观念的影响。结合白居易和其他中唐时期诗人的偶作诗,可以发现其多以叙事手法表现诗人当下的闲适生活。除了以叙事性突出诗人的日常生活,注重表现哲学性和思辨性,它们还具有“重意”“戏作”和“内省”的特质。中唐到宋代偶作意识的变化,反映出了诗人身份和创作行为不断为古典诗人所重视的演变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偶作诗 洪州禅 唐宋转型
下载PDF
魏禧集外诗文考释
19
作者 耿森 《图书馆研究》 2024年第3期95-102,共8页
魏禧是清初古文巨擘,一生著述宏富。中华书局2003年出版的《魏叔子文集》是目前所见收录魏禧诗文较为完善的整理本。但载籍浩繁,遗珠难免。兹于清人别集、方志、书画图录中辑得魏禧佚文十则,佚诗两首,涉及其生平、交游、文学思想等多方... 魏禧是清初古文巨擘,一生著述宏富。中华书局2003年出版的《魏叔子文集》是目前所见收录魏禧诗文较为完善的整理本。但载籍浩繁,遗珠难免。兹于清人别集、方志、书画图录中辑得魏禧佚文十则,佚诗两首,涉及其生平、交游、文学思想等多方面内容,具有重要价值。今将之辑录标点,并对其中所涉人物、史实加以考释,以期对魏禧及清初江西文坛研究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禧 宋荦 集外诗文 考释
下载PDF
蒙汉民族的民俗文化与多元融合——以内蒙古科尔沁蒙古族短调民歌为例
20
作者 张鑫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5-91,共7页
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科尔沁草原,自古以来就有浩如烟海的民歌积淀和传唱传统,科尔沁的蒙古族民歌是一种拥有蒙、汉等多元文化参与创作流传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科尔沁蒙古族短调民歌作为科尔沁蒙古族民歌的组成部分,整合了多地区、... 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科尔沁草原,自古以来就有浩如烟海的民歌积淀和传唱传统,科尔沁的蒙古族民歌是一种拥有蒙、汉等多元文化参与创作流传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科尔沁蒙古族短调民歌作为科尔沁蒙古族民歌的组成部分,整合了多地区、多族群民歌的风格特点,最终形成了科尔沁蒙古族短调民歌民俗文化的认同和音乐形态的多元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 蒙古族短调民歌 民俗文化 多元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