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时约法》“因人立法”说考辩
1
作者 陈永鸿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0-25,94,共7页
“因人立法”是民国初期一大公案,本是袁世凯攻击《临时约法》的借口,但当年政界和学界一些有影响的人士被袁世凯的说词所蒙蔽,并为其所利用。《临时约法》所确立的不是误传的内阁制,而是总统制。袁世凯指责《临时约法》属于“因人立法... “因人立法”是民国初期一大公案,本是袁世凯攻击《临时约法》的借口,但当年政界和学界一些有影响的人士被袁世凯的说词所蒙蔽,并为其所利用。《临时约法》所确立的不是误传的内阁制,而是总统制。袁世凯指责《临时约法》属于“因人立法”,完全是为了将来弃用《临时约法》制造社会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时约法 政体 总统制 辨析
下载PDF
《宪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
2
作者 宋才发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133-144,共12页
《宪法》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总章程、根本法。《宪法》提供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重要的法律资源,发挥着保障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性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宪法》规定... 《宪法》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总章程、根本法。《宪法》提供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重要的法律资源,发挥着保障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性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宪法》规定的根本任务,需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民族团结进步是政治基石,共同富裕是必由之路,精神文明是思想保障,党的领导是核心力量。需要遵循《宪法》规范探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路径:依据《宪法》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遵循“良法善治”推进基层社区和乡镇社会化治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主线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论我国宪法中“文明”一词的流变
3
作者 秦伯约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8-112,共5页
“文明”这一词汇,最初是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目标,于1982年首次被写入我国宪法,并在此后数次宪法修订中得到多次使用。2018年,“生态文明”概念出现在宪法文本中。我国现行宪法中使用“文明”这一语词多达8次。但是由于“文明... “文明”这一词汇,最初是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目标,于1982年首次被写入我国宪法,并在此后数次宪法修订中得到多次使用。2018年,“生态文明”概念出现在宪法文本中。我国现行宪法中使用“文明”这一语词多达8次。但是由于“文明”一词本身的多义性及语词含义在我国数度变迁,现行宪法中“文明”一词的概念也不尽相同。对我国宪法文本中“文明”一词概念的流变进行探索,辨析其体现出的时代环境,能进一步加深对我国宪法发展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 生态文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流变
下载PDF
法院限制公民通信秘密权的合法性补强策略研究
4
作者 余泽龙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6-82,共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条对公民通信秘密权所作的高强度保护,导致了无论是学理上的解释还是实践中的应用,法院要求电信企业配合调取公民通信秘密之举的合宪性与否一直存在争议。尽管多数学者从法教义学的角度对条款内容进行拆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条对公民通信秘密权所作的高强度保护,导致了无论是学理上的解释还是实践中的应用,法院要求电信企业配合调取公民通信秘密之举的合宪性与否一直存在争议。尽管多数学者从法教义学的角度对条款内容进行拆分和论证从而为法院进行辩护,并形成了占居主流的“合宪说”,但法院与电信企业之间的冲突实则为基本权利限制理论领域的问题。法院限制公民通信秘密权不仅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条立宪本意的贯彻,在限制的过程中也遵循了法律保留原则及内外界限原则,其行为并不违宪。同时,为了更好地维护公民通信秘密权,消解法院调取行为导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条虚置风险,应当通过概括式和区别式进行立法,借由宪法解释界定通信秘密权的保护范围,以及在实践中遵循法益平衡原则来为法院限制公民通信秘密权作合法性补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秘密权 基本权利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条 人民法院 电信企业
下载PDF
基础性抗荷体能高效训练方案对飞行学员力量素质提升的验证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玉 邹志康 +7 位作者 张新 牛建勋 李绍硕 黄亚琼 任翔 张胜涛 张晓川 王安利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8-112,F0003,共6页
目的:针对飞行学员基础性抗荷体能训练要求,研究制定基础性抗荷体能高效训练方案,并验证基础性抗荷体能高效训练方案对飞行学员力量素质的提升效果,为构建飞行学员基础性抗荷体能高效训练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法,选... 目的:针对飞行学员基础性抗荷体能训练要求,研究制定基础性抗荷体能高效训练方案,并验证基础性抗荷体能高效训练方案对飞行学员力量素质的提升效果,为构建飞行学员基础性抗荷体能高效训练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法,选取某飞行学院2018级138名男性飞行学员,随机分为实验组(n=68)和对照组(n=70),测试下肢蹬伸、躯干屈曲和伸展、上肢推和拉等长肌力。实验组进行12周每周2次、每次90 min的力量训练和每周3次、每次10 min功率自行车的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对照组进行每周2次、每次45 min的传统抗荷体能训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各实验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实验后,实验组下肢蹬伸等长肌力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左侧:171.68 kg vs 140.63 kg,P<0.01;右侧:170.43 kg vs 137.89 kg,P<0.01),且实验组与对照组下肢蹬伸等长肌力均极显著高于训练前。2)实验后,实验组躯干屈曲和伸展等长肌力高于对照组(屈曲:80.49 kg vs 70.91 kg,P<0.05;伸展:91.09 kg vs 82.18 kg,P<0.01)。3)实验后,实验组上肢推和拉等长肌力极显著高于对照组(推:144.86 kg vs 131.69 kg,P<0.01;拉:103.07 kg vs 93.94 kg,P<0.01)。结论:基础性抗荷体能高效训练方案可以显著提高飞行学员抗载荷基础力量,提升飞行学员抗载荷体质,有利于飞行员抗荷体质与高性能战斗机间更匹配,提升空军战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荷体质 体能训练 飞行学员 等长肌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下载PDF
重评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被引量:22
6
作者 郑大华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2-67,120,共7页
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是在政治协商会议已经召开、并通过了宪草修改十二条原则的背景下由非国民党人士起草的 ,因此 ,与此前国民党一党制定的“五五宪草”比较 ,存在着一些重大区别。这些重大区别表明 :与“五五宪草”不同 ,1946年《... 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是在政治协商会议已经召开、并通过了宪草修改十二条原则的背景下由非国民党人士起草的 ,因此 ,与此前国民党一党制定的“五五宪草”比较 ,存在着一些重大区别。这些重大区别表明 :与“五五宪草”不同 ,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多多少少带有一些民主性质或色彩。这些民主性质和色彩是中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五五宪草” 国民党 共产党 国体 人民自由权利 中央政制
下载PDF
世界经济思想文明进程中的民国经济思想——以无形资产理论、货币理论和发展经济学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4
7
作者 杜林远 邹进文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9-128,F0003,共11页
民国时期中国海外留学生积极吸纳世界经济思想文明成就,进行全新的学术建构,创造中国现代经济思想文明的学术体系,彰显了学术的独立性与生命力。其中,留学生在无形资产理论、货币理论和发展经济学三个方面甚至取得了跻身世界经济学学术... 民国时期中国海外留学生积极吸纳世界经济思想文明成就,进行全新的学术建构,创造中国现代经济思想文明的学术体系,彰显了学术的独立性与生命力。其中,留学生在无形资产理论、货币理论和发展经济学三个方面甚至取得了跻身世界经济学学术之林的辉煌学术成就,影响了世界经济思想文明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留学生 学术建构 学术体系 无形资产理论 货币理论 发展经济学 民国经济思想
下载PDF
辛亥革命若干问题的再认识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宪文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5-58,共4页
辛亥革命是中国由传统社会迈向现代社会的转折点 ,它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应该说是一次胜利的革命。南京临时政府构建了现代国家的雏形 ,体现了中国的发展方向 ,必须肯定其历史地位和贡献。辛亥革命后一个相当时期 ,是中国社会的转... 辛亥革命是中国由传统社会迈向现代社会的转折点 ,它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应该说是一次胜利的革命。南京临时政府构建了现代国家的雏形 ,体现了中国的发展方向 ,必须肯定其历史地位和贡献。辛亥革命后一个相当时期 ,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期 ,保守与发展并存是历史的必然 ,它有一个消长、整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 南京临时政府 民主共同
下载PDF
“梁启超宪草”与民国初期宪政模式的选择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秀清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1-34,共14页
本文对“梁启超宪草”的主要内容作了具体的分析 ,并同时阐述了民国初期中国宪政实践中移植西方宪政模式的艰难与反复。
关键词 西方宪政 宪政模式 梁启超 实践 内容 具体 期中 初期
下载PDF
抗战时期陪都重庆体育报刊出版的历史考察——基于《中国滑翔》和《体育通讯》的文本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宏江 刘潇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4-78,共5页
依据相关历史文献,对我国抗日战争时期体育报刊的内迁以及在战时陪都重庆创办的两份重要体育报刊——《中国滑翔》、《体育通讯》的出版情况进行考证,并比较了这两份体育报刊与抗战前最有影响力的体育报刊——《勤奋体育月报》在经营理... 依据相关历史文献,对我国抗日战争时期体育报刊的内迁以及在战时陪都重庆创办的两份重要体育报刊——《中国滑翔》、《体育通讯》的出版情况进行考证,并比较了这两份体育报刊与抗战前最有影响力的体育报刊——《勤奋体育月报》在经营理念和体育报道内容上的异同点,探讨了这一时期体育报刊的出版对弘扬爱国思想、传播体育知识的进步意义,从侧面对民国时期我国体育报刊出版事业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体育报刊 陪都 抗日战争 历史价值 出版
下载PDF
宪法的民族观——兼论“中华民族”入宪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占荣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45,共12页
宪法的民族观应当呈现出多层次性,即主权民族、自决权民族和自治权民族。自宪法诞生以来,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属于"民族国家"的谱系,因此,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应当表述"民族"这一历史范畴。同样,无论当代民族国家... 宪法的民族观应当呈现出多层次性,即主权民族、自决权民族和自治权民族。自宪法诞生以来,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属于"民族国家"的谱系,因此,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应当表述"民族"这一历史范畴。同样,无论当代民族国家内部的民族构成状况如何,都在一定程度和形式上建构着各自的主权民族。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已从实质意义上构建了主权民族——中华民族,但尚未从宪法上予以确认。"中华民族"入宪的社会、法律和政治等基础已经具备,因此,为维护国家主权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保障国内各民族共同发展与繁荣,"中华民族"入宪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主权民族 自决权民族 自治权民族 “中华民族”入宪
下载PDF
论“中华民族”的宪法学意涵及其制度支撑 被引量:3
12
作者 汪太贤 袁士杰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77,130-132,共10页
"中华民族"一词入宪,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与学理意义。就政治意义而言,"中华民族"入宪,有助于提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助于最具包容性地扩大爱国统一战线,为维护国家统一提供坚实的宪法基础。就学理... "中华民族"一词入宪,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与学理意义。就政治意义而言,"中华民族"入宪,有助于提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助于最具包容性地扩大爱国统一战线,为维护国家统一提供坚实的宪法基础。就学理意义而言,作为"多元一体格局"的中华民族,在现行宪法中,向上承接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向下联系着"全国各民族"乃至于"中国人(民)"。既关系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政治共同体的凝聚,也关系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治理体系的规范化。因此,"中华民族"入宪,除具有重要的宪法修辞意义之外,更加为宪法学塑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共同体提供了较为便利且恰当的上位概念。对"中华民族"展开分析,既具有丰富的宪法学学理意义,又具有极强的现实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宪法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人民 治理体系
下载PDF
从法理视角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缺陷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学继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3-68,109,共7页
长期以来,我国内地学术界在论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缺陷时,主要是说它存在诸如反帝反封建不够坚决、没有明确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问题等等。其实,所有这些都是法律本身以外的政治问题,而非宪法本身的法理问题。从法理层面来说,《... 长期以来,我国内地学术界在论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缺陷时,主要是说它存在诸如反帝反封建不够坚决、没有明确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问题等等。其实,所有这些都是法律本身以外的政治问题,而非宪法本身的法理问题。从法理层面来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存在不少缺点,它之所以很快被袁世凯撕毁,其本身存在的法理缺陷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值得我们认真加以总结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法理
下载PDF
袁世凯获选临时大总统历史原因新论 被引量:7
14
作者 丁健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79-83,共5页
辛亥革命中,在清廷和革命派之间,袁世凯最终成为历史的主宰者。袁氏之所以能够胜出,实力是关键因素。其中,审时度势、处乱不惊是其成功的前提;善于利用各种资源是其成功的重要条件;把握民意、顺从民意是其成功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辛亥革命 袁世凯 临时大总统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入宪:概念由来、规范释义与重大意义 被引量:19
15
作者 熊文钊 王楚克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61,共9页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民族概念,业已得到全体中华儿女的广泛接受与认同。2018年3月11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正式确立为一个重要的宪法范畴而载入其中。值此重大宪法时刻,以...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民族概念,业已得到全体中华儿女的广泛接受与认同。2018年3月11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正式确立为一个重要的宪法范畴而载入其中。值此重大宪法时刻,以宪法与民族法学的研究视野和分析方法,阐发"中华民族"入宪的三个重要议题。就"中华民族"概念的由来而言,民族主义作为现代国家的重要支柱,创造了民族与民族国家的新秩序,这是"中华民族"概念提出的现实背景。顺应这一时代变化,"中华民族"概念的提出在促进民族解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确立振兴中华民族目标等方面奠定了宪法基础;就"中华民族"概念的规范释义而言,"中华民族"入宪后的整体民族观可具体阐释为中国各民族共同组成了更高层次的国家民族,即"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概念并不遮蔽各民族的本体性,其中,"中华民族"的宪法地位可定性为中国的"国家民族";就"中华民族"入宪的重大意义而言,"中华民族"入宪在实现执政党的历史使命与国家的目标任务的高度契合、形成最为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宪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中华民族”入宪 整体民族观 祖国统一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宪法基础
下载PDF
新中国地方立法权:历史、歧视及矫正-以2015年《立法法》修改为中心的论证 被引量:11
16
作者 倪洪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54,共5页
改革的过程就是不断去特权化的过程,立法特权是一切特权的源头,立法不平等是最深刻和最上游的不平等,全面扩大地方立法权的平权过程就是在立法上从特权走向宪法平等的过程。故此,2015年《立法法》第一次修改的意义远远超过了优化我国立... 改革的过程就是不断去特权化的过程,立法特权是一切特权的源头,立法不平等是最深刻和最上游的不平等,全面扩大地方立法权的平权过程就是在立法上从特权走向宪法平等的过程。故此,2015年《立法法》第一次修改的意义远远超过了优化我国立法体制本身,必将极大促进地方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和治理方式的法治转型,也会更加深远地影响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发展。同时,地方立法主体的扩大也是执政党兑现"共同富裕"和"科学发展"政治承诺的关键步骤和革命性举措,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通过对地方立法经验的总结,未来应将设区的市改制为自治市,在保留其立法权能并转化立法权属性的基础上,适时地赋予县政与其事权相适应的立法权,逐步实现对建国初期即1954年以前地方立法权配置格局的历史性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5年《立法法》修改 地方立法 宪法平等
下载PDF
张君劢与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被引量:7
17
作者 郑大华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213-219,238,共8页
张君劢是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旧政协)通过的宪草修改12条原则的主要提出者和《中华民国宪法》的起草人。与"五五宪草"比较,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具有一定的民主性质和色彩。这种民主性质和色彩是中共、民盟以及全国人民和... 张君劢是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旧政协)通过的宪草修改12条原则的主要提出者和《中华民国宪法》的起草人。与"五五宪草"比较,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具有一定的民主性质和色彩。这种民主性质和色彩是中共、民盟以及全国人民和国民党斗争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君劢 宪草修改原则 中华民国宪法 民主性质 国民党
下载PDF
试论民国初年部院之争 被引量:5
18
作者 严昌洪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1-27,共7页
1 91 3年 ,北京临时政府司法部与大理院之间就关于《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所定民事上告期限和上告程序是否可由大理院变更、前清《禁革买卖人口条款》是否可由司法部认定无效两个法律问题展开了一场论争。通过这一事件可以看到 :论辩双... 1 91 3年 ,北京临时政府司法部与大理院之间就关于《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所定民事上告期限和上告程序是否可由大理院变更、前清《禁革买卖人口条款》是否可由司法部认定无效两个法律问题展开了一场论争。通过这一事件可以看到 :论辩双方互相指责对方违背《临时约法》,反映了辛亥革命、民主思想的深入人心 ;部分官员对新旧法律制度进行整合时 ,在践行“三权分立”、坚持“司法独立”方面进行了真诚的努力 ;论争暴露了政权更迭之初行政制度和法律制度因草创而不够完备 ,促使人们对有关法律、制度进行修改 ,使其臻于完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初年 司法部 大理院 临时约法 三权分立
下载PDF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学继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8-122,159,共5页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下简称《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临时约法》是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为主要蓝本,同时根据当时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的特殊需要加以改造而成。《临时约法》之所以选择以法兰西《第三共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下简称《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临时约法》是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为主要蓝本,同时根据当时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的特殊需要加以改造而成。《临时约法》之所以选择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为主要蓝本,基于以下两点原因:一是出于"以法制袁"的考虑;二是受法国宪政史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时约法》 《第三共和国宪法》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宪法规范力的学术建构——从基本范畴认识民国宪法学的学说史贡献 被引量:2
20
作者 曾韬 张翔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CSSCI 2021年第3期32-40,共9页
宪法规范力的维系虽在根本上取决于国家的政治生活状态,但宪法学可以通过自身的学术建构活动对其起到辅助作用,相应的宪法学研究成果可以被称之为宪法规范力的学术建构。从民国宪法学文献中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概念、宪法概念和法治概念的... 宪法规范力的维系虽在根本上取决于国家的政治生活状态,但宪法学可以通过自身的学术建构活动对其起到辅助作用,相应的宪法学研究成果可以被称之为宪法规范力的学术建构。从民国宪法学文献中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概念、宪法概念和法治概念的建构作品中可以看出,民国宪法学的主要施力方向是通过个别的概念建构活动起到强化宪法规范力的作用。这个方向不仅是评价民国宪法学历史贡献的根本着眼点,也是当今宪法学可资借鉴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规范力 学术建构 基本范畴 概念建构 民国宪法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