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ung Pao Chicken
1
《China Today》 2011年第2期61-61,共1页
KUNG Pao Chicken, cubed chicken stir-fried with dry red pepper and crisp peanuts, is a very popular dish in China. It can be found everywhere from small street-side eateries to high-grade restaurants all over the coun... KUNG Pao Chicken, cubed chicken stir-fried with dry red pepper and crisp peanuts, is a very popular dish in China. It can be found everywhere from small street-side eateries to high-grade restaurants all over the coun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ng pao Chicken
下载PDF
民国《大公报》关于徐诵明新闻报道的初步研究
2
作者 张显锋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7-84,共8页
徐诵明是我国最早的病理学家,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先后执掌北平大学、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大、同济大学及沈阳医学院,为颇负盛名的中国早期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大学校长的典范”。依据上海图书馆《中国近代文献... 徐诵明是我国最早的病理学家,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先后执掌北平大学、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大、同济大学及沈阳医学院,为颇负盛名的中国早期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大学校长的典范”。依据上海图书馆《中国近代文献资源总库(〈全国报刊索引〉)》数字化文献资源库,以“徐诵明”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发现并整理出《大公报》有关徐诵明的新闻报道材料62条,予以数据统计分析,揭示其年度报道规律;并结合《大公报》关于徐诵明的新闻报道材料,对其事行予以内容分析与主题揭示;另从文献学角度,对于如何利用好民国中文报纸文献,及其此类资料挖掘、充分利用的技术方法予以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诵明 《大公报》 新闻报道 事行 中文报纸文献
下载PDF
宫保鸡丁菜肴的呈味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金梅 周兴桃 +2 位作者 李娜 林盛超 刘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4-231,共8页
该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等技术对宫保鸡丁中有机酸、呈味核苷酸及游离氨基酸等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结合滋味活性值(taste active value,TAV)探究宫保鸡丁的特征滋味物质。结果显示,5种宫保鸡丁(A1~A5)中均检... 该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等技术对宫保鸡丁中有机酸、呈味核苷酸及游离氨基酸等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结合滋味活性值(taste active value,TAV)探究宫保鸡丁的特征滋味物质。结果显示,5种宫保鸡丁(A1~A5)中均检出6种有机酸、3种呈味核苷酸、6种无机离子、17种游离氨基酸及辣椒素,且均未检出二氢辣椒素。其中,A4样含有较高的有机酸和无机离子,其呈味核苷酸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其他4种样品,含量分别为1392.65 mg/kg和10567.80 mg/kg,滋味更浓厚。另外,富马酸、苹果酸、琥珀酸、乙酸、5′-肌苷酸、辣椒素、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磷酸根离子、谷氨酸及组氨酸12种呈味组分的TAV均大于1,表明其为宫保鸡丁的特征滋味物质,对产品整体滋味呈现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保鸡丁 滋味物质 有机酸 游离氨基酸 呈味核苷酸
下载PDF
《大公报》与湖南儿童文学的发生
4
作者 黄贵珍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4-211,共8页
湖南《大公报》围绕儿童观念、儿童教育、儿童文学以及文言与白话的优劣进行充分讨论,推动本地现代儿童观的形成与白话代文言的语言变革,为湖南儿童文学的发生提供了思想基础与语言条件。《大公报》刊载了大量儿童文学作品:其儿童小说... 湖南《大公报》围绕儿童观念、儿童教育、儿童文学以及文言与白话的优劣进行充分讨论,推动本地现代儿童观的形成与白话代文言的语言变革,为湖南儿童文学的发生提供了思想基础与语言条件。《大公报》刊载了大量儿童文学作品:其儿童小说通过描写儿童的苦难生活和校园生活,展现儿童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现实;其童话则通过拟人手法和白话语体,向儿童介绍科学知识和生活哲理;其儿歌则反映婚嫁风俗、表现童真童趣,语言鲜活,诙谐幽默。《大公报》还引进翻译了王尔德、格林兄弟、安徒生等作家的多篇著名儿童文学作品,不仅丰富了湖南儿童文学的内容,也为本地作家提供了创作的典范。在湖南儿童文学发生期缺乏儿童文学期刊、其他一般报纸很少刊发儿童文学作品的情况下,《大公报》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为湖南儿童文学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平台和支持,奠定了湖南儿童文学的格局,为20世纪30年代湖南儿童文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大公报》 湖南儿童文学 儿童观 白话 翻译
下载PDF
仪式·记忆·形象:《大公报》《香港文汇报》文艺副刊国庆叙事研究(1997—2022)
5
作者 骆江瑜 《华文文学》 2024年第5期27-36,共10页
国庆节是香港地区重要的法定假日。《大公报》《文汇报》文艺副刊自1997年香港地区回归后,便坚持“爱港者治港”的方针政策,以“私人”与“公共”的互训、历史与现实的勾连、“副文本”与“正文本”的同声共振完成中央政权的合法性建构... 国庆节是香港地区重要的法定假日。《大公报》《文汇报》文艺副刊自1997年香港地区回归后,便坚持“爱港者治港”的方针政策,以“私人”与“公共”的互训、历史与现实的勾连、“副文本”与“正文本”的同声共振完成中央政权的合法性建构与权力宣展,共同构成、补充25年来香港地区文学国庆叙事的另一面向。国庆叙事通过仪式共享和文化再造,既强化了地方认同、国族认同、文化认同,为国家建设、主体回归、文化记忆等话语建构提供了有效的资源和载体,也进一步表征了回归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香港地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呼应大湾区一体化国家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地区文学 文艺副刊 国庆节 文化记忆 《大公报》 《文汇报》
下载PDF
1931年淮河水灾背景下民间报刊评论文章研究——以《申报》《大公报》为例
6
作者 周娅 殷明明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1-27,共7页
1931年发生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重大事件,这一年被称为“我国民族生活史上最惨痛之一页”,以淮河流域为中心的百年罕见的洪涝灾害即为其中之一。灾民流徙、疾疠扩散、土地荒芜、粮食短缺、匪患猖獗,淮河水灾成为亟需政府以及社会各界... 1931年发生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重大事件,这一年被称为“我国民族生活史上最惨痛之一页”,以淮河流域为中心的百年罕见的洪涝灾害即为其中之一。灾民流徙、疾疠扩散、土地荒芜、粮食短缺、匪患猖獗,淮河水灾成为亟需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民间报刊作为反映社会问题的一面“镜子”,可以为窥探1931年淮河水灾的社会景观提供研究方向。研究发现,《申报》《大公报》作为民间报刊的两大代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这两大新闻媒体积极关注民生问题,发表淮河水灾与治理的相关评论文章,呼吁社会关注淮河水灾,在推动淮河治理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水灾 淮河治理 《申报》 《大公报》 民生
下载PDF
议题设置与国族共同体构建:淞沪会战时期《大公报·临时晚刊》的难民报道研究
7
作者 薛平 龙其林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7-106,共10页
为服务淞沪会战而发行的《大公报·临时晚刊》办报时间虽不长,却具有报道视角集中、版面少、售价低的特点。与正刊相比,《临时晚刊》通过差异化的议题设置,聚焦难民救济政策、生活状况、群体形象等,较早回应了由“逃难”向“抗难”... 为服务淞沪会战而发行的《大公报·临时晚刊》办报时间虽不长,却具有报道视角集中、版面少、售价低的特点。与正刊相比,《临时晚刊》通过差异化的议题设置,聚焦难民救济政策、生活状况、群体形象等,较早回应了由“逃难”向“抗难”的呼吁,积极面对难民大量集中所导致的社会和国族伦理失序问题,通过连续性、密集性的难民报道引导教育底层难民,促进了普通民众对民族抗战的认识,推动了现代意义上的国族共同体意识形成,运用兼具新闻性与文学性的纪实类文章使得难民群体成为一类特殊的符号,以难民自身的言说提供了战争环境中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报刊叙事维度,对研究战争时期临时报刊的议题特点有着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淞沪会战 《大公报·临时晚刊》 难民报道 议题设置 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流离与失序:解放战争时期流亡学生的状况——以《大公报》和《中央日报》的报道为中心
8
作者 张铉禹 《西部学刊》 2024年第3期135-139,共5页
解放战争时期,大批北方学生在南京国民政府的欺骗、裹挟之下向南方迁移,形成了流亡学生群体。民营报纸《大公报》与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都对流亡学生群体进行了大量报道,《大公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进行报道,为学生发声。《中央日... 解放战争时期,大批北方学生在南京国民政府的欺骗、裹挟之下向南方迁移,形成了流亡学生群体。民营报纸《大公报》与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都对流亡学生群体进行了大量报道,《大公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进行报道,为学生发声。《中央日报》作为国民政府的“喉舌”,报道则显得含混、矛盾甚至对学生进行批评。通过对新闻报道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当时流亡学生处境的悲惨和南京国民政府的腐败无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战争 流亡学生 《大公报》 《中央日报》
下载PDF
沪版《大公报》所刊现代作家手迹考释
9
作者 方玲 金星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6-91,共6页
沪版《大公报》在1948年末至1949年初,依托“作家手迹”专栏,刊登了21位现代作家的手迹影印件局部。这批手迹影印件以手札为主,也包括部分题词。整理并释读这批作家手迹,之于作家生平史料研究、战后文坛现象研究以及现代文献学研究均具... 沪版《大公报》在1948年末至1949年初,依托“作家手迹”专栏,刊登了21位现代作家的手迹影印件局部。这批手迹影印件以手札为主,也包括部分题词。整理并释读这批作家手迹,之于作家生平史料研究、战后文坛现象研究以及现代文献学研究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沪版《大公报》 作家手迹 手稿学
下载PDF
香港《大公报》东马砂拉越版文艺副刊内容特征研究(2020—2024)
10
作者 龙其林 王若珣 《华文文学》 2024年第5期18-26,共9页
《大公报》海外版文艺副刊以东马砂拉越版为代表,从游记文学、日常随笔、历史风物、当代文艺四个角度记录了香港地区及内陆地区的文化风貌。游记文学类是对城市形象及历史的建构和表述,日常随笔类是对市民文化的反映和引导,历史风物类... 《大公报》海外版文艺副刊以东马砂拉越版为代表,从游记文学、日常随笔、历史风物、当代文艺四个角度记录了香港地区及内陆地区的文化风貌。游记文学类是对城市形象及历史的建构和表述,日常随笔类是对市民文化的反映和引导,历史风物类是介绍历史文化的科普文章,当代文艺类是香港地区和内陆文化活力的展示窗口。在文化传播和写作上,《大公报》东马砂拉越版体现出注重美学、接轨国际的文化理念,取材上真实可信、贴近民生,处处展现文化细节,新闻性和艺术性相统一,在记录香港地区人的集体记忆、联结海外华人与现代中国、传达对外文化交流的友好意愿等方面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公报》海外版文艺副刊 文化传播 香港地区报刊
下载PDF
照相馆:新记《大公报》的重要新闻生产者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秀云 韩洪影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6-104,共9页
《大公报》1926年复刊后非常重视新闻图像的使用,但报馆缺乏专职摄影记者,只能寻求外援,而照相馆作为早期专业摄影机构,自然成为报馆的合作对象。由此,报馆获得新闻照片以飨读者,而照相馆也借此获得了免费广告的机会。从1926年到1937年... 《大公报》1926年复刊后非常重视新闻图像的使用,但报馆缺乏专职摄影记者,只能寻求外援,而照相馆作为早期专业摄影机构,自然成为报馆的合作对象。由此,报馆获得新闻照片以飨读者,而照相馆也借此获得了免费广告的机会。从1926年到1937年,共有31家照相馆为新记《大公报》提供了234幅新闻照片,这些照相馆也成为报馆重要的新闻生产者。照相馆为新记《大公报》提供的新闻作品主要包括对政要人物、外交往来的影像报道,以及借影像宣传航空救国和倡导体育运动等。照相馆参与报馆的新闻生产,可以说是民国时期的一种普遍现象,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双方共同愿景的构建和新闻观念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公报》 照相馆 新闻生产 新闻照片
下载PDF
预熟化宫保鸡丁的优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双琦 崔震昆 周帅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2-108,127,共8页
宫保鸡丁作为一道闻名中外的传统名菜,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然而,菜肴口味的纯正性与工艺的复杂性限制了该菜肴的可持续推广与工业化生产。该研究参照传统烹饪工艺,基于响应面法对预熟化宫保鸡丁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预熟化宫保鸡... 宫保鸡丁作为一道闻名中外的传统名菜,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然而,菜肴口味的纯正性与工艺的复杂性限制了该菜肴的可持续推广与工业化生产。该研究参照传统烹饪工艺,基于响应面法对预熟化宫保鸡丁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预熟化宫保鸡丁的最佳工艺为烹饪温度62℃、烹饪时间65 min、腌制时间30 min。除此之外,将优化后的鸡丁与传统宫保鸡丁进行理化及微生物指标对比,在感官评定中传统工艺鸡丁的色泽、滋味和香气较好,而预熟化鸡丁在质地、烹饪损失、剪切力、脂肪氧化和微生物指标方面优于传统工艺宫保鸡丁,该研究结果为预熟化肉禽类制品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保鸡丁 预熟化 低温真空烹饪 传统食品工业化 传统烹饪
下载PDF
宫保鸡丁烹制过程中品质的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洪浪 华玲 +2 位作者 贾洪锋 杨芳 张淼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9-197,共9页
根据宫保鸡丁加工工艺,采用色差仪、质构仪和气相色谱-质谱研究宫保鸡丁在烹制加工过程中(炒制0、2、4、6和8 min)色泽、质构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烹制会导致宫保鸡丁的L*值明显下降,a*值明显增加;b*值呈现波动性变化,并... 根据宫保鸡丁加工工艺,采用色差仪、质构仪和气相色谱-质谱研究宫保鸡丁在烹制加工过程中(炒制0、2、4、6和8 min)色泽、质构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烹制会导致宫保鸡丁的L*值明显下降,a*值明显增加;b*值呈现波动性变化,并在烹制8 min时出现明显的增加。宫保鸡丁的硬度、内聚性和咀嚼性随着烹制时间的延长出现明显的增加;与对照组(0 min)相比,烹制加热会导致弹性下降。宫保鸡丁样品中共检测出14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是醇类、酸类、酮类、醛类和烃类。与对照组相比,烹制加工会导致醇类、酮类物质相对含量的增加,说明烹饪加工可能会促进醇类和酮类物质的生成。与对照组相比,烹制加工会导致样品中酸类和醛类物质的减少。烃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在烹制2 min的样品中达到最高,其余样品中其相对含量较为稳定。本研究可为宫保鸡丁等中国传统菜肴加工过程中品质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保鸡丁 炒制 挥发性风味物质 质构 色泽
下载PDF
隐匿的战场:抗战初期《大公报》民众动员与话语宣导 被引量:1
14
作者 颜春龙 马奕辰 《新闻知识》 2023年第2期68-74,95,共8页
自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当时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大公报》,就以抗日爱国为宗旨对战事进行了全面报道。其中,在抗战初期具有政治、军事双重意义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受到《大公报》的重视。《大公报》始终抓住关键的时间点报道战事进... 自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当时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大公报》,就以抗日爱国为宗旨对战事进行了全面报道。其中,在抗战初期具有政治、军事双重意义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受到《大公报》的重视。《大公报》始终抓住关键的时间点报道战事进程并加以评论,既很好地展现了战争经过,塑造了守军的英雄形象,又巧妙地化解了“撤退”这一军事决定的影响,在引导国内舆论的同时,吸引国外媒体的讨论,呈现出参与性、共识性、建构性的媒体动员特色,塑造出坚忍不拔的中国军民形象。分析《大公报》对这场战争的报道,可以总结出媒体应如何对战地新闻进行议程设置并引导舆论,为当下主流媒体的话语宣传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公报》 四行仓库 战地新闻 议程设置框架
下载PDF
民国时期《大公报》对“儿童本位”思想的倡导
15
作者 王昕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06-112,共7页
“儿童本位”思想于20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受到国人瞩目。《大公报》作为优秀的民营大报,在五四运动之前就已经关注国内儿童教育的发展,五四运动之后针对中国当时热衷于学习的西方“儿童本位”教育思想,刊载文章,积极宣传普及儿童卫生... “儿童本位”思想于20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受到国人瞩目。《大公报》作为优秀的民营大报,在五四运动之前就已经关注国内儿童教育的发展,五四运动之后针对中国当时热衷于学习的西方“儿童本位”教育思想,刊载文章,积极宣传普及儿童卫生学常识、改善与加强儿童体育、增加儿童娱乐场所和丰富儿童娱乐内容、注重家庭教育等教育观念,旗帜鲜明地倡导“儿童本位”教育,为中国现代儿童教育的科学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也存在较多关注大城市、很少关注乡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公报》 “儿童本位”思想 儿童教育 倡导
下载PDF
可见性“民”史:1931年淮河水灾语境下《大公报》的微观舆论话语呈现
16
作者 郭静 田煜昊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3年第6期109-118,共10页
新记《大公报》自创办起标榜“四不”方针,长期实践中形成“敢言-能言-善言”的报道风格,成为近代民营报业“文人论政”的典范。《灾区旅行》作为《大公报》对1931年淮河水灾的长篇通讯,以连续报道的庞大篇幅与微观切口的报刊视角,详细... 新记《大公报》自创办起标榜“四不”方针,长期实践中形成“敢言-能言-善言”的报道风格,成为近代民营报业“文人论政”的典范。《灾区旅行》作为《大公报》对1931年淮河水灾的长篇通讯,以连续报道的庞大篇幅与微观切口的报刊视角,详细记录了此次灾情波及地区的受灾情况与社会图景,并以亲历者身份再现灾区“灾民-官员-土匪”等社会关系,刻画出各方主体共谋救灾与灾区各地乱象丛生的社会现实。考察过程中,记者以民众为中心、事实为本位,在实践中执行新闻舆论监督职能,实现职业理念知行合一,完成“文章报国”与“无负社会”的具身践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水灾 《大公报》 微观舆论话语 民众
下载PDF
宫保鸡丁中优势腐败菌防腐的优化
17
作者 袁先铃 郑贻丹 +2 位作者 黄莉 赵龙 林洪斌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28-35,共8页
为了探究真空包装即食宫保鸡丁中的优势腐败菌,对其防腐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平板划线分离方法分离纯化出宫保鸡丁中的细菌菌群后,以挥发盐基氮和菌落总数为指标进行腐败能力测定,再结合16S rDNA测序技术进行菌种鉴定,确定宫保鸡丁中的优... 为了探究真空包装即食宫保鸡丁中的优势腐败菌,对其防腐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平板划线分离方法分离纯化出宫保鸡丁中的细菌菌群后,以挥发盐基氮和菌落总数为指标进行腐败能力测定,再结合16S rDNA测序技术进行菌种鉴定,确定宫保鸡丁中的优势腐败细菌,并利用牛津杯法确定真空包装宫保鸡丁防腐剂的最佳配比。结果显示:筛选得到优势腐败细菌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约氏不动杆菌、大肠杆菌和鲁氏不动杆菌;最优的防腐剂配比为茶多酚0.18 g/kg,聚赖氨酸0.13 g/kg,壳聚糖2.90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保鸡丁 优势腐败细菌 分离鉴定 防腐
下载PDF
论清末警察与直隶、京师等地的社会文化变迁——以《大公报》为中心的探讨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先明 张海荣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8-149,共12页
清末警察在直隶、北京等地的社会文化变迁中扮演了复杂的角色。清末警察既是近代社会政治文化变迁的表征,又是近代城市文明的构件,同时也影响并引导着近代城市文明的发展。此外他们还通过开警智、开民智等方式积极投入到清末下层社会的... 清末警察在直隶、北京等地的社会文化变迁中扮演了复杂的角色。清末警察既是近代社会政治文化变迁的表征,又是近代城市文明的构件,同时也影响并引导着近代城市文明的发展。此外他们还通过开警智、开民智等方式积极投入到清末下层社会的启蒙运动中,对于文化知识的普及和近代文明的扩散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清末直隶、京师等地警政中也存在许多弊端,这些弊端产生的原因包括诸种复杂的内外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警察 直隶 北京 《大公报》
下载PDF
以大公之心,发折中之论——《大公报》创始人英敛之新闻思想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新平 邓丽琴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9-155,共7页
《大公报》创始人英敛之在十余年的办报生涯中,撰写了大量政论时评和新闻学文章,提出了许多新闻理论的思想主张。他最早提出报纸具有商业经营和社会责任双重性质,并认为社会责任是主要的,监督政府、向导国民、敢于直言,是报纸的基本职责... 《大公报》创始人英敛之在十余年的办报生涯中,撰写了大量政论时评和新闻学文章,提出了许多新闻理论的思想主张。他最早提出报纸具有商业经营和社会责任双重性质,并认为社会责任是主要的,监督政府、向导国民、敢于直言,是报纸的基本职责;他主张,报馆是主持清议、维持公理的地方,记者必须具有清华高贵的品质,不然就没有资格从事这个行业;他认为,新闻法制要以维护言论自由为前提,明了清晰,便于执行,成为舆论监督的坚强后盾,而不是官员用来任意查封报馆的保护伞;他提倡,报纸要更好的达到开民智的目的,就要积极提倡内容健康、语言通俗的白话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敛之 《大公报》 新闻思想
下载PDF
天津青年会的儿童事业——以《大公报》为中心 被引量:3
20
作者 侯杰 谢晓晨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47,163,共9页
儿童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民国时期,不少有识之士认识到要先有健全之儿童,而后才有健全之国民、健全之国家。救亡图存,需从培养健全的儿童入手。传统社会遗留下的儿童教育偏重德育、智育,无法应对国家、民族危机的挑战。而热心从... 儿童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民国时期,不少有识之士认识到要先有健全之儿童,而后才有健全之国民、健全之国家。救亡图存,需从培养健全的儿童入手。传统社会遗留下的儿童教育偏重德育、智育,无法应对国家、民族危机的挑战。而热心从事儿童事业的宗教团体,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坚持以"德育、智育、体育、群育"塑造健全儿童并作出了许多努力。对此,创刊于20世纪初的《大公报》有着较为详细的报道和评论。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致力于为儿童谋幸福的实践,一方面直接促进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也唤起了更多人对儿童事业的关注。该会举办的儿童事业不仅在当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而且其塑造健全儿童的理念与实践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 《大公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