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遗产价值的潮汕地区三山国王庙建筑空间特征探析
1
作者 白颖 唐孝祥 冯楠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2期7-13,共7页
潮汕地区三山国王庙遗存众多,保存完整,极具地方特色,是潮汕地区建筑遗产保护的具体物质空间。潮汕三山国王庙在满足信仰祭祀功能需求的同时,深刻体现了地域环境、地方风俗及民众日常情感等地方特色。本文基于文献研究及实地调研考察,... 潮汕地区三山国王庙遗存众多,保存完整,极具地方特色,是潮汕地区建筑遗产保护的具体物质空间。潮汕三山国王庙在满足信仰祭祀功能需求的同时,深刻体现了地域环境、地方风俗及民众日常情感等地方特色。本文基于文献研究及实地调研考察,从空间形态、空间构造、空间装饰等方面对三山国王庙空间特征展开研究,通过对其选址、布局、大木构架及装饰等特征及价值要素梳理归纳,进一步解读了潮汕三山国王庙空间中蕴含的的自然地理人文的融合适应、营建智慧的具体呈现,以及对中原传统文化的地方化延续等遗产价值,为三山国王庙建筑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价值 价值要素 空间特征 潮汕三山国王庙
下载PDF
河南禹州义勇武安王庙大殿营造特征研究
2
作者 王文锐 马全宝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57-64,共8页
义勇武安王庙大殿是位于豫中地区的一座典型的木构建筑,在1963年作为明代建筑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过详细测绘调查研究发现,大殿的木构架保留了大量的早期建筑做法。意从平面布局、梁架结构、铺作特征等方面入手,... 义勇武安王庙大殿是位于豫中地区的一座典型的木构建筑,在1963年作为明代建筑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过详细测绘调查研究发现,大殿的木构架保留了大量的早期建筑做法。意从平面布局、梁架结构、铺作特征等方面入手,将大殿与现存官式木构建筑的做法进行比较,进而分析其表现出的早期营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禹州 义勇武安王庙大殿 营造特征 地域特征 厅堂建筑
下载PDF
明清民国时期河北蝗神信仰浅析
3
作者 张重艳 《社会科学论坛》 2023年第5期132-141,共10页
明清民国时期河北的蝗神信仰主要体现在祠庙的设立上,包括八蜡庙、刘猛将军庙、虫王庙。八蜡庙、刘猛将军庙大多距州府县治较近,河北的刘猛将军庙设立后,八蜡庙和刘猛将军庙呈现出合一的趋势。虫王庙这一称谓根据使用情境的不同,含义也... 明清民国时期河北的蝗神信仰主要体现在祠庙的设立上,包括八蜡庙、刘猛将军庙、虫王庙。八蜡庙、刘猛将军庙大多距州府县治较近,河北的刘猛将军庙设立后,八蜡庙和刘猛将军庙呈现出合一的趋势。虫王庙这一称谓根据使用情境的不同,含义也不同。一种是八蜡庙或刘猛将军庙的概称,一种是指乡村虫王庙。乡村虫王庙来源于八蜡中的昆虫祭祀,不在国家祀典中,是介于正祠和淫祠中间地带的民间私祀。八蜡庙、刘猛将军庙、乡村虫王庙,在清中后期形成了河北基层社会蝗神信仰的三位一体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蜡庙 刘猛将军庙 虫王庙
下载PDF
蔚县暖泉镇龙王庙的空间布局和民俗信仰及其与泉水、书院的互动
4
作者 杨翟 罗德胤 《建筑史学刊》 2023年第2期122-129,共8页
回顾和梳理华北北部地区广泛存在的龙王信仰与祈雨传统,还原蔚县暖泉镇龙王庙的建筑空间及祈雨仪式的具体表现,分析龙王庙庙会在地方文化认同中发挥的作用,深入探讨暖泉镇龙王庙、泉水和王敏书院这三个节点的空间演变所体现出的民俗与... 回顾和梳理华北北部地区广泛存在的龙王信仰与祈雨传统,还原蔚县暖泉镇龙王庙的建筑空间及祈雨仪式的具体表现,分析龙王庙庙会在地方文化认同中发挥的作用,深入探讨暖泉镇龙王庙、泉水和王敏书院这三个节点的空间演变所体现出的民俗与文教之间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王信仰 祈雨仪式 庙会 民俗与文教互动
下载PDF
张掖金塔寺石窟清代祈雨题记及相关问题
5
作者 秦春梅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32-36,共5页
金塔寺石窟东、西二窟壁面上有很多书写于清代的祈雨题记,内容涉及募捐、焚香礼佛、祈雨求水浆等方面,对于研究清代河西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惜此前少有人关注,均未刊布。这些题记书于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 金塔寺石窟东、西二窟壁面上有很多书写于清代的祈雨题记,内容涉及募捐、焚香礼佛、祈雨求水浆等方面,对于研究清代河西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惜此前少有人关注,均未刊布。这些题记书于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年间,反映了在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尤其干旱对河西农牧业发展形成重大困扰的背景下,人们期盼神灵保佑以趋利避害,进而形成对神佛和龙王由敬畏而崇拜的心路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塔寺石窟 祈雨题记 神佛 龙王
下载PDF
莫高窟“天王堂”初探——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密教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寇甲 赵晓星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5-60,共6页
以莫高窟“天王堂”为研究中心,结合对《首楞严经》、敦煌文献与敦煌石窟内容的考证,从其绘塑内容所含的密法入手,考察“天王堂”土塔的有关问题。笔者认为,莫高窟“天王堂”实质上是“楞严坛”;“天王堂”密法体系应是从吐蕃时期沿袭下... 以莫高窟“天王堂”为研究中心,结合对《首楞严经》、敦煌文献与敦煌石窟内容的考证,从其绘塑内容所含的密法入手,考察“天王堂”土塔的有关问题。笔者认为,莫高窟“天王堂”实质上是“楞严坛”;“天王堂”密法体系应是从吐蕃时期沿袭下来;“天王堂”最早可能始建于吐蕃时期,针对当时敦煌受到多种佛教流派的冲击与僧人违背律仪的普遍情况而建;曹延禄重修“天王堂”,应该是由于当时末法思想流布,于末法中维护佛法的一种手段,可能与藏经洞的封闭时间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王堂” 楞严坛 吐蕃 敦煌 密教
下载PDF
明清以来雁北地区主要庙会综述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富华 陈纪昌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37,共6页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各地民众开始大规模自发组织修庙并组织庙会活动。这种现象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纷纷加以研究,并取得丰硕的成果。然而长期以来,对于雁北地区的庙会活动却无人问津,这对庙会研究来说不能不说是个遗憾。据现存的...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各地民众开始大规模自发组织修庙并组织庙会活动。这种现象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纷纷加以研究,并取得丰硕的成果。然而长期以来,对于雁北地区的庙会活动却无人问津,这对庙会研究来说不能不说是个遗憾。据现存的雁北地方志资料对该地的庙会作一概述,以期促进庙会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会 雁北地区 龙王 关帝 城隍
下载PDF
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研究——以寺庙建筑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赵鹏飞 张向波 《华中建筑》 2013年第9期161-165,共5页
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区域的经济和文化空前繁荣,宗教信仰和民间崇拜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催生出大量与运河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寺庙建筑。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清真寺、大王庙和妈祖庙三种主要类型的寺庙建筑进行研究和考证,分析它们与运河之... 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区域的经济和文化空前繁荣,宗教信仰和民间崇拜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催生出大量与运河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寺庙建筑。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清真寺、大王庙和妈祖庙三种主要类型的寺庙建筑进行研究和考证,分析它们与运河之间的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运河 传统建筑 清真寺 大王庙 妈祖庙
下载PDF
民国“盗跖”河神化与泰山民间意识的演变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俊领 张琰 《泰山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23-29,共7页
"盗跖"在清代被民间社会塑造为神灵,私祀于泰山,一度与官方河神金龙四大王产生关联。民国时期,由于泰山民间的"常门"信仰与扶乩降神的特殊因缘,作为"盗跖"化身的灵蛇"柳大王"代替了金龙四大王... "盗跖"在清代被民间社会塑造为神灵,私祀于泰山,一度与官方河神金龙四大王产生关联。民国时期,由于泰山民间的"常门"信仰与扶乩降神的特殊因缘,作为"盗跖"化身的灵蛇"柳大王"代替了金龙四大王谢绪,成为当地两座新修"大王庙"的唯一河神。这种基于"盗跖"信仰习俗的民间意识隐含着与鬼神交通的宗教情怀,但其并不认同也无意对抗国家权力与主流文化符号。尽管其一直没有得到文化精英与国家政府的认可,但却具有地方日常生活的自洽性,并非完全的"盗跖"活动。泰山河神角色从官到民的地方性转换表明,普通民众在处于社会弱势而又缺少社会保障的情况下,通常会借用扶乩降神的传统与仪式以应对日常生活的部分风险与困境,并积极寻求群体利益的代言人和地方共享的信仰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盗跖 泰山 大王庙 金龙四大王 民间意识 民俗宗教
下载PDF
朝鲜王朝关王庙创建本末与关王崇拜之演变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卫国 《东疆学刊》 CSSCI 2010年第2期1-13,共13页
明朝抗倭援朝战争期间,援朝作战的明朝将领在朝鲜半岛建造了关王庙,自此,关王崇拜在朝鲜半岛生根发芽。起初,朝鲜国王漠视关王庙,随着朝鲜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朝鲜国王逐渐热衷参拜关王庙;肃宗年间还在全国各地修缮了关王庙,将祭祀仪式统... 明朝抗倭援朝战争期间,援朝作战的明朝将领在朝鲜半岛建造了关王庙,自此,关王崇拜在朝鲜半岛生根发芽。起初,朝鲜国王漠视关王庙,随着朝鲜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朝鲜国王逐渐热衷参拜关王庙;肃宗年间还在全国各地修缮了关王庙,将祭祀仪式统一化、祀典化,并把明朝将领作为关王庙从祀的对象。从此,参拜关王庙就逐步成为朝鲜尊周思明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王庙成为朝鲜王朝宣示正统的一个重要场所。19世纪后,在官方的倡导下,朝鲜关王崇拜由庙堂走向民间,关王崇拜实现了本土化,关王形象逐渐"韩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王庙 尊周思明 朝鲜肃宗国王 中朝关系
下载PDF
道教学视野中的酆都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泽洪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49,共10页
酆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经中,是济世度人之阴间天宫所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注重神学理论的创建,道教已初步建构起系统的酆都地狱理论。在道教斋醮科仪法术中,酆都有着济生度死的多重功能,历史上酆都道教的长期传承,致使酆都地府惩... 酆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经中,是济世度人之阴间天宫所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注重神学理论的创建,道教已初步建构起系统的酆都地狱理论。在道教斋醮科仪法术中,酆都有着济生度死的多重功能,历史上酆都道教的长期传承,致使酆都地府惩罚形成民间信仰习俗。通过史籍道经中酆都文化内涵的解读,道教史上酆都平都山道教历史的重构,可知酆都神学理论是道教文化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酆都 道教 酆都六天宫 酆都狱十殿阎君
下载PDF
乡村文化精神的复兴与延伸——从香港大埔头村敬罗家塾修缮工程获奖谈起 被引量:3
12
作者 曹劲 《新建筑》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2-24,共3页
 在现代化进程中,乡土建筑遗产和乡土文化的保护日益成为重要的课题。香港大埔头村敬罗家塾文物修缮工程获得了 2001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物古迹保护杰出项目奖。通过对维修原则和维修方案的回顾与分析,对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做...  在现代化进程中,乡土建筑遗产和乡土文化的保护日益成为重要的课题。香港大埔头村敬罗家塾文物修缮工程获得了 2001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物古迹保护杰出项目奖。通过对维修原则和维修方案的回顾与分析,对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做出基于现代视角的重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敬罗家塾 文物保护 文化复兴
下载PDF
礼制与政治:宋代武成王庙中管仲陪祀地位探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文宁 《科学.经济.社会》 CSSCI 2013年第2期50-53,58,共5页
礼制具有强化政治秩序、影响政治意识的功能,故王朝统治者常以调整礼制内容来满足政治需要。通过对礼制与政治互动的考察,可以更好地理解礼制变化的原因,并以此管窥当时的政治形态。宋朝开国伊始,管仲在武成王庙中的陪祀地位骤然上升,... 礼制具有强化政治秩序、影响政治意识的功能,故王朝统治者常以调整礼制内容来满足政治需要。通过对礼制与政治互动的考察,可以更好地理解礼制变化的原因,并以此管窥当时的政治形态。宋朝开国伊始,管仲在武成王庙中的陪祀地位骤然上升,并在随后的时期不断得到巩固。宋廷改变这一礼制内容的目的,在于以管仲的事迹及治国思想来为本朝所推行的各项国策提供支持,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宋代不同于前朝的政治意识和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制 宋代政治 管仲 《管子》 武成王庙 陪祀
下载PDF
瑶族神符概说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家旺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1期7-11,139,共5页
本文就瑶族神符的使用范畴、召请的神灵、绘制材料、源流及从盛行到逐渐淡化进行了概要论述,意在使读者对瑶族符咒文化有所了解,并能以平和心态,历史、客观地审视瑶族这一文化事像。
关键词 符神 役神 四庙王 淡化
下载PDF
两河流域乌尔第三王朝温马省神庙宝库记录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欧阳晓莉 《古代文明》 CSSCI 2018年第1期38-49,共12页
本文初步梳理了两河流域乌尔第三王朝时期(约公元前2112—前2004年)温马行省出土的神庙宝库记录。这些记录记载了温马社会的中上层成员向当地的多位神祇,尤其是温马的保护神沙腊,所进献的许愿物和还愿物,主要为宝石和贵金属制成的物品... 本文初步梳理了两河流域乌尔第三王朝时期(约公元前2112—前2004年)温马行省出土的神庙宝库记录。这些记录记载了温马社会的中上层成员向当地的多位神祇,尤其是温马的保护神沙腊,所进献的许愿物和还愿物,主要为宝石和贵金属制成的物品。研究结果显示,在神庙中设有专门宝库存储这些贵重物品,且有专人负责管理。本文还进一步推断,对这些奉献物享有支配权的是温马总督,而非乌尔第三王朝的国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河流域神庙 奢侈品 奉献物 总督 国王
下载PDF
小议李十三皮影戏《十王庙》中典故的运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晓荣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7期19-22,共4页
用典是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手段,无论古诗词还是戏曲创作,都将使用典故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李十三皮影戏剧本《十王庙》典故的运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数量多。《十王庙》中用典故的地方竟然多达60多处,有的典故使用次数多达7次。来... 用典是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手段,无论古诗词还是戏曲创作,都将使用典故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李十三皮影戏剧本《十王庙》典故的运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数量多。《十王庙》中用典故的地方竟然多达60多处,有的典故使用次数多达7次。来源广泛。有的来源于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有的来源于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有的来源于古代诗文语句等,真可谓经史子集无所不包。多用熟典,使戏剧更贴近民众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王庙》 典故 皮影戏 熟典
下载PDF
从七宝大王庙看乡村庙宇的道德教化功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蒲日材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70-74,共5页
乡村庙宇具有道德教化功能是学界不争的事实,贺州市平桂管理区黄田镇大庙山的"七宝大王庙"可为一例。其行医郎中的身份、以灵验为基础的祭祀仪式、群策群力的节日庆典、丰富多彩的戏台演出以及官民合力的乡约标语,分别具有教... 乡村庙宇具有道德教化功能是学界不争的事实,贺州市平桂管理区黄田镇大庙山的"七宝大王庙"可为一例。其行医郎中的身份、以灵验为基础的祭祀仪式、群策群力的节日庆典、丰富多彩的戏台演出以及官民合力的乡约标语,分别具有教人行善、造福一方,真诚守信、规范行为,同心同力、团结协作,传播道德、安家睦邻,提醒警示、淳化民风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宝大王 乡村庙宇 道德教化
下载PDF
神话历史:介于祠堂与神庙之间——秦晋两地扶苏“故事”的人类学考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玉 《百色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7-11,共5页
在现代社会中,神话与历史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学术概念。简言之,神话是有关"神的故事",是虚构的;而历史则是"人的故事",是真实发生过的。然而在早期历史或者是口传文化中,历史往往与神话交织在一起,这种历史也因此被称... 在现代社会中,神话与历史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学术概念。简言之,神话是有关"神的故事",是虚构的;而历史则是"人的故事",是真实发生过的。然而在早期历史或者是口传文化中,历史往往与神话交织在一起,这种历史也因此被称为"神话历史"。秦晋两地流传着一些关于秦太子扶苏的"故事",这些故事在顾及基本"史实"的情况下又大多带有将扶苏"神化"的色彩;而与故事想对应的供奉扶苏的建筑,也有两种不同的称呼:"扶苏祠"与"扶苏庙"。这种将历史人物"神化"或者说是"造神"的现象,往往又带有一定的目的——宣扬忠、孝等思想,进而为王权的统治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历史 祠堂 神庙 忠孝 王权
下载PDF
南宋浙闽“猴行者”来源再探——以顺昌、泉州的田野考察为中心 被引量:3
19
作者 蔡铁鹰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0期32-35,共4页
南宋后期浙闽一带,出现了若干与"猴行者"相关的资料,曾被学者作为《西游记》诞生在浙闽的重要证据。通过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专项田野考察得出结论:浙闽一带不具备诞生《西游记》的文化内源,普遍存在的齐天大圣崇拜在宋元时还... 南宋后期浙闽一带,出现了若干与"猴行者"相关的资料,曾被学者作为《西游记》诞生在浙闽的重要证据。通过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专项田野考察得出结论:浙闽一带不具备诞生《西游记》的文化内源,普遍存在的齐天大圣崇拜在宋元时还是比较单纯的民间宗教,与佛教、"猴行者"、取经故事都没有任何关系,它被吸收进取经故事并与"猴行者"合并,应该与杂剧《西游记》出现的时期对应;开元寺"猴行者"浮雕上"孔雀王经"字样的再发现,确认了"猴行者"的密宗身份及其与唐代不空三藏的关系,与唐僧取经故事大量孕育于中唐西北的新说遥相呼应,证明"猴行者"对于浙闽来说是一种外源性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猴行者” 齐天大圣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开元寺西塔
下载PDF
乡村庙会:民族融合的印记——以西湾盘古大王庙为例
20
作者 蒲日材 古贤明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36-40,共5页
盘古大王庙是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西湾镇的一座庙宇,其庙会是西湾地区最大的民间节庆。当地民众对大王庙所供奉祭祀的神灵说法不一,或曰为汉族之盘古,或曰为瑶族之盘瓠。这反映了在南岭走廊一带,汉族与瑶族等各少数民族相互交流融合的... 盘古大王庙是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西湾镇的一座庙宇,其庙会是西湾地区最大的民间节庆。当地民众对大王庙所供奉祭祀的神灵说法不一,或曰为汉族之盘古,或曰为瑶族之盘瓠。这反映了在南岭走廊一带,汉族与瑶族等各少数民族相互交流融合的事实,西湾盘古大王庙是民族融合的印记。从中可以窥知,乡村庙会在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上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古大王庙 盘古 盘瓠 民族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