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影《Dead Poets Society》中对教育共情力的思考 |
刘以诚
|
《教育进展》
|
2023 |
0 |
|
2
|
17-18世纪朝鲜王朝委巷文人诗社考辨 |
严明
王琳
|
《东疆学刊》
CSSCI
|
2024 |
0 |
|
3
|
回归与出发——论“南方诗歌”的意义 |
刘卫国
李婷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诗人与循吏的融合:《张船山判牍》审美价值探析 |
罗莹
蔡羽
李玉琦
|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4 |
0 |
|
5
|
郭沫若早期对外国诗人的评价失误及其内在原因 |
邹茜
邹建军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唐人咏衡州诗校补——以《舆地纪胜·衡州·诗》为中心 |
郭殿忱
|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7
|
昆剧《诗宴·唐才子传》的主题意蕴与审美意象 |
李志远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浪漫、古典与写实——李长之古代诗人批评的美学构造及运作 |
金浪
|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
2024 |
0 |
|
9
|
交往的情趣:元末明初江南诗人的风雅之好 |
余来明
李轶男
|
《长江学术》
CSSCI
|
2024 |
0 |
|
10
|
"燕赵后诗代"诗歌可译性限度研究 |
赵晓芳
|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1
|
中国现代旧体诗人新媒介场域中“被阅读”的诉求 |
张宁
|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2
|
“雅音古节,嗣响唐贤”:论朝鲜朝诗人李尚迪对唐诗的接受 |
杨柳青
|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3
|
“异域感”影响下的都市情感空间建构——以早期象征派诗人为例 |
卢桢
|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4
|
风景的内置:论袁宏诗歌创作的共同体意识 |
张羽华
陈淼鑫
|
《昭通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5
|
清代诗人生卒年丛考——以湖北梅钺、李中黄等七位诗人为中心 |
朱则杰
|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6
|
民族文学内地化探究——以师范为中心 |
王海滨
李晓旋
|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7
|
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融会创造——郝御风新诗谫论 |
王梦磊
王鹏程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8
|
越剧英译的文学性、音乐性、表演性研究——以《双飞翼》为例 |
张伟秋
裴正薇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9
|
以诗意为旨归——论作为诗人的汪曾祺 |
张荻荻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1
|
|
20
|
郭小川与贺敬之:从延安出发的新中国歌颂者 |
吴敏敏
周思辉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