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文化运动的另一路展开——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与民国文史研究转型
1
作者 成玮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6-145,共10页
陆侃如、冯沅君写作《中国诗史》,深受民国学术风气熏染。其书在文献考据层面,认夏代以前为不可知,全盘接受了胡适一派的疑古思潮。在诗史架构层面,则颇自出手眼:把“诗”的范围扩充至多数韵文,论证各时代主流体裁如何环环衍生,使得叙... 陆侃如、冯沅君写作《中国诗史》,深受民国学术风气熏染。其书在文献考据层面,认夏代以前为不可知,全盘接受了胡适一派的疑古思潮。在诗史架构层面,则颇自出手眼:把“诗”的范围扩充至多数韵文,论证各时代主流体裁如何环环衍生,使得叙述更加系统化;以白话、文言迭相起伏贯穿全史,但不与体裁更替强行牵合,使得叙述更加弹性化。这两层面表现,均属新文化运动促成的文史研究转型之产物。前者当时已遭遇挑战,后者却代表着新文化立场介入文学史书写的另一方案,值得长久与之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侃如 冯沅君 《中国诗史》 新文化运动
下载PDF
论胡小石与冯沅君的诗词交游
2
作者 郭薇 《铜仁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6-74,共9页
胡小石为冯沅君就读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院时期的老师,师生情谊非常深厚。二人常以诗词寄赠、唱和,以诗词作为情谊交流的纽带。从民国初期到解放初期,师生二人一直保持诗词交游。作为诗坛名家与前辈师长,胡小石以其独立的人格范式、高... 胡小石为冯沅君就读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院时期的老师,师生情谊非常深厚。二人常以诗词寄赠、唱和,以诗词作为情谊交流的纽带。从民国初期到解放初期,师生二人一直保持诗词交游。作为诗坛名家与前辈师长,胡小石以其独立的人格范式、高超的诗学修养、金针度人的传道精神,成为冯沅君诗词创作重要的取法对象。二人的诗词在用韵、题目、字句等形式上多有相似之处,在情感内容上亦有相通之处。二人的诗词交游具备多方面的价值:诗词大多为因事缘情之作,破除了交际应酬的俗套,艺术技巧足以称道,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二人在抗战军兴流寓西南时,诗词交游最为频繁。他们在诗中展现时代的巨变和民族灾难,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感和流寓西南的苦闷,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二人的诗词交游,可订正《胡小石先生年表》及《冯沅君创作译文集》《冯沅君传》等相关年谱传记中的讹误遗漏之处,亦可补胡小石与冯沅君诗集之阙,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小石 冯沅君 诗词 交游
下载PDF
冯沅君旧体诗词创作探析
3
作者 许菊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65-71,共7页
冯沅君不仅是20世纪初重要的新文学女作家,而且还留下了大量不为人所知悉的旧体诗词作品。在强调文学的抒情性、纪实性、社会性等错综矛盾观念的影响下,她的诗词创作总体上呈现出新旧文学创作之间的连续性与开创性,具体表现为突出的纪... 冯沅君不仅是20世纪初重要的新文学女作家,而且还留下了大量不为人所知悉的旧体诗词作品。在强调文学的抒情性、纪实性、社会性等错综矛盾观念的影响下,她的诗词创作总体上呈现出新旧文学创作之间的连续性与开创性,具体表现为突出的纪实性、鲜明的阶段性、意蕴的多重性、形式的实验性等特征。梳理这些诗词作品,既可还原冯沅君诗文创作的全貌,亦将真切感知在风云变幻的20世纪前半期,身为知识女性的冯沅君之心路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沅君 旧体诗词 诗词创作 诗学渊源
下载PDF
公议社会的建构:黄宗羲民主思想的真正精华——从《原君》到《学校》的转换 被引量:10
4
作者 彭国翔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49,共6页
对于黄宗羲的政治思想,不论以民本还是民主来界定,历来多以《明夷待访录》中的《原君》为据。作者首先辨析《原君》文本,指出其与特定的历史境遇相关,其实乃针对明代尤其晚明的昏君而言,其中甚至隐含了承认易代鼎革合法性的思想。而即... 对于黄宗羲的政治思想,不论以民本还是民主来界定,历来多以《明夷待访录》中的《原君》为据。作者首先辨析《原君》文本,指出其与特定的历史境遇相关,其实乃针对明代尤其晚明的昏君而言,其中甚至隐含了承认易代鼎革合法性的思想。而即便抽离具体的历史脉络,《原君》文本的思想在理论的层面上也并不构成对君主制本身的批判和否定。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黄宗羲民主思想的真正精华其实当在其《学校》一篇,其中包含的建构公议社会的思想甚至举措,即在今日亦颇有其合理性,其价值不在于以往所谓与西方议会性质近似,而在于与当代西方民主最为前沿的理论思考尤其是关于“公议”的思想多有相合之处。因此,如果要从黄宗羲思想中发掘契接现代民主的资源,仅就《明夷待访录》而言,重点当由《原君》转换到《学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 《原君》 《学校》 公议
下载PDF
陆侃如、冯沅君先生《中国诗史》的主要贡献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可礼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0-85,共6页
《诗史》出版以后,学术界一直把它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被视为20世纪经典学术史著作之一。《诗史》植根于传统的学术基础,又运用了现代学术观念和研究方法。它对我国古代诗歌变迁的趋势,对多种诗体的产生和变化,... 《诗史》出版以后,学术界一直把它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被视为20世纪经典学术史著作之一。《诗史》植根于传统的学术基础,又运用了现代学术观念和研究方法。它对我国古代诗歌变迁的趋势,对多种诗体的产生和变化,对不少诗歌的艺术技巧,都基于进化的观念和唯物史观,从流变的视角,做动态的描述。在史料方面,《诗史》以“传信自勉”,扩大了“‘诗’的领土”。它把诗歌作品作为诗史的本位和主体,特别重视分析具有创新意义的作品和流派,注意运用文艺社会学、文艺心理学、比较文学和语言学等方法,从多方面揭示作品丰富的内涵。由于时代的局限,《诗史》中也存在一些偏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侃如 冯沅君 中国 诗史
下载PDF
文学的发生——“文学一家言”之一 被引量:2
6
作者 杜书瀛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7,共12页
以往关于文学艺术发生("起源")的各种假说,最著名的如"摹仿"说、"劳动"说、"巫术"说、"游戏"说等,的确从某些方面对文学艺术发生的研究作出了各自的贡献,但是又都不能完全令人信服... 以往关于文学艺术发生("起源")的各种假说,最著名的如"摹仿"说、"劳动"说、"巫术"说、"游戏"说等,的确从某些方面对文学艺术发生的研究作出了各自的贡献,但是又都不能完全令人信服。而且学界还忽视了一位颇有成就的重要学者俄罗斯的维谢洛夫斯基,更遗忘了中国学者如陆侃如冯沅君等人的独特建树。在艺术起源的研究上,其实最接近真理的是18世纪意大利的维柯,著有《新科学》,他的许多观点至今富有启示。本文作者提出自己的假说:文学(诗)是人的历史实践的产物,是应人的内在的本性欲求和诉求自然而然发生的,也是必然发生的。最早的语言文字显现出诗的最原初的本性,诗就是在语言文字中发生的;最初的语言文字本身就是最原始的诗,就是最早的原始形态的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谢洛夫斯基 陆侃如 冯沅君 维柯 语言文字 文学发生
下载PDF
阅读与写作:塑造新女性的方式——以冯沅君创作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莉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0-112,共3页
女高师的经历为来自外省的冯沅君提供了宝贵的阅读与写作资源,在五四运动的热风里,她由一个来自乡下的普通女青年成长为一位女作家。冯沅君对于现代文学的贡献,在于以文本的形式,塑造了一系列女学生形象,进而对一代新女性形象进行了宝... 女高师的经历为来自外省的冯沅君提供了宝贵的阅读与写作资源,在五四运动的热风里,她由一个来自乡下的普通女青年成长为一位女作家。冯沅君对于现代文学的贡献,在于以文本的形式,塑造了一系列女学生形象,进而对一代新女性形象进行了宝贵的文学演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沅君 新女性 阅读 爱情 现代妇女写作
下载PDF
“五四模式”与文本裂隙——以冯沅君作品集《卷葹》为中心 被引量:2
8
作者 庄莹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6-111,共6页
五四时期,新青年形象日趋单一,并逐渐凝固为稳定的"五四模式",自由和爱情作为被新文学建构出来的隐喻和象征,成为社会批判的重要工具和途径。冯沅君早期作品集《卷葹》,在价值体系和叙事模式两方面所呈现出的"五四模式&q... 五四时期,新青年形象日趋单一,并逐渐凝固为稳定的"五四模式",自由和爱情作为被新文学建构出来的隐喻和象征,成为社会批判的重要工具和途径。冯沅君早期作品集《卷葹》,在价值体系和叙事模式两方面所呈现出的"五四模式"中却存在着巨大的文本裂隙,这其中既包括"爱情"与"自由"之间阐释的循环,也包括被文学作品所塑造出来的共通经验与个人经验之间的矛盾和落差。作为一部典型的独具时代特色的文本样式,对它的厘清与阐释,有利于深入解读"五四模式"形成的原因及其演变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沅君 《卷葹》 五四模式 新青年 文本裂隙
下载PDF
文化的冲突与较量——北京妙峰山碧霞元君信仰与天津民众之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效群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76-79,共4页
妙峰山是北京民众宗教信仰的中心。晚清时,天津民众大规模地到妙峰山进香,并把新创造的神灵"王三奶奶"送上山。京津两地民众以文化象征的方式在妙峰山上进行的较量,反映了西方帝国主义入侵后,作为新兴文明代表的天津以财富向... 妙峰山是北京民众宗教信仰的中心。晚清时,天津民众大规模地到妙峰山进香,并把新创造的神灵"王三奶奶"送上山。京津两地民众以文化象征的方式在妙峰山上进行的较量,反映了西方帝国主义入侵后,作为新兴文明代表的天津以财富向清王朝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妙峰山 碧霞元君 天津 王三奶奶
下载PDF
泰山玉女祠改名昭真观的缘由考辨 被引量:3
10
作者 邓东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82-89,共8页
在北宋时期,泰山玉女这一民间神灵既未载入国家祀典,也不符合道教经典,且名气不大,来历不明,实属淫祀。到蒙古中统五年(公元1264年),道士张志纯重修泰山玉女祠之后,玉女祠被改名为昭真观。这一改名之举,是结合当时蒙古统治者的政治需要... 在北宋时期,泰山玉女这一民间神灵既未载入国家祀典,也不符合道教经典,且名气不大,来历不明,实属淫祀。到蒙古中统五年(公元1264年),道士张志纯重修泰山玉女祠之后,玉女祠被改名为昭真观。这一改名之举,是结合当时蒙古统治者的政治需要,以道教理论重新解释泰山玉女,从而使泰山玉女既得到官方认可,也受到道教重视。这就为后来的碧霞元君大盛于明清,做了必要的准备。经分析推断,将玉女祠改名为昭真观的人,很有可能是张志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真观 泰山玉女 碧霞元君 张志纯
下载PDF
异性共谋的女性言说——冯沅君《旅行》中的个人型叙述声音 被引量:1
11
作者 舒凌鸿 洪丽霁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40-45,共6页
女性进行第一人称叙事讲述"我"的故事,在形式上获得了自我言说的自由,但在实际创作中却步履维艰。冯沅君的《旅行》,一方面采用第一人称个人型叙述声音,有效地借助男性同盟者的身份而获得了女性言说的部分权利。但另一方面,... 女性进行第一人称叙事讲述"我"的故事,在形式上获得了自我言说的自由,但在实际创作中却步履维艰。冯沅君的《旅行》,一方面采用第一人称个人型叙述声音,有效地借助男性同盟者的身份而获得了女性言说的部分权利。但另一方面,小说所获得的女性言说的自由,由于传统伦理和习俗的影响,在实际的叙述声音中仍然明显存在一条书写的禁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型叙述声音 自由 禁忌 冯沅君 《旅行》
下载PDF
近五年碧霞元君信仰文化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2
作者 邵珠峰 《泰山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9-23,共5页
泰山文化研究为时已久,近五年来对碧霞元君信仰文化的研究成果颇丰,其研究方向主要有:从碧霞元君信仰的起源及历史演变研究、对碧霞元君封号问题的研究、碧霞元君信仰的地域传播与香社活动研究以及岱顶碧霞祠建筑的研究等。
关键词 泰山 碧霞元君 信仰文化 研究综述
下载PDF
反传统与传统:冯沅君的“爱情”之痛——以冯沅君1920年代的小说创作为中心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华丽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8期36-42,共7页
为"五四"文坛贡献了《卷葹》、《春痕》、《劫灰》这三部小说集的新文学女作家冯沅君,在此期小说中重点刻绘了女主人公在亲子之爱与情人之爱之间犹豫、彷徨、挣扎的痛苦情状。女主人公在"爱情"中痛苦挣扎的命运和... 为"五四"文坛贡献了《卷葹》、《春痕》、《劫灰》这三部小说集的新文学女作家冯沅君,在此期小说中重点刻绘了女主人公在亲子之爱与情人之爱之间犹豫、彷徨、挣扎的痛苦情状。女主人公在"爱情"中痛苦挣扎的命运和作者自身因受新思潮的影响而具有的反叛性、因母亲之爱而具有的皈依性之间的冲突正相吻合。这种在反叛与眷恋之间的左右摇摆,拔心不死,正反应了"五四"一代刚刚浮出历史地表的女性知识分子在过渡时期的艰难处境。而从冯沅君的《淘沙》(二)(三)来看,她以自叙传色彩浓厚的方式来抒写自己的"爱情"之痛,乃是一种有着理性认知背景的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传统 传统 冯沅君 “爱情”之痛
下载PDF
蔡山奶奶庙的现状考察与历史追溯 被引量:1
14
作者 魏燕利 《泰山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22-26,共5页
蔡山奶奶庙是近年在苏北地域新发现的一处道观遗存。该遗存现仅余残破不堪的前殿一处古建筑,殿内山墙上幸存有十分罕见的碧霞元君巡行壁画和一块清代嘉庆年间的功德碑。蔡山奶奶庙兴盛时不仅建筑规模宏大,且曾是徐州以北滕州以南最有影... 蔡山奶奶庙是近年在苏北地域新发现的一处道观遗存。该遗存现仅余残破不堪的前殿一处古建筑,殿内山墙上幸存有十分罕见的碧霞元君巡行壁画和一块清代嘉庆年间的功德碑。蔡山奶奶庙兴盛时不仅建筑规模宏大,且曾是徐州以北滕州以南最有影响力的道观,而其前身应该与玉皇大帝或东岳大帝的信仰有关,后来约于明代嘉靖年间才改颜碧霞行宫。蔡山奶奶庙是中国传统的泰山和道教等宗教信仰文化的一个重要例证,具有较高的保护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山奶奶庙 泰山庙 碧霞元君 壁画 道教
下载PDF
再论冯沅君的小说创作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志强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100-102,共3页
冯沅君的爱情小说与同时代作家作品相比较,感情真挚浓烈,充满着大胆的叛逆精神,时代特征较显著。同时,“主情说”文艺观,使其作品豪放有余而婉约不足。“爱情至上”的创作思想,又使其作品题材显得狭窄,创作视野不够开阔。
关键词 冯沅君 《卷慈》 《春痕》 《劫灰》
下载PDF
冯沅君小说创作的思想价值论
16
作者 杨现钦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1-184,共4页
在新文学尤其是女性文学发展史上,冯沅君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她的小说创作极具现代性,对封建伦理道德给予了强烈的冲击和批判,同时,她表现了新女性在爱情追求上的勇敢与"怯惧"的真实状况,尤其是她对情爱的热烈、大胆、真诚的抒... 在新文学尤其是女性文学发展史上,冯沅君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她的小说创作极具现代性,对封建伦理道德给予了强烈的冲击和批判,同时,她表现了新女性在爱情追求上的勇敢与"怯惧"的真实状况,尤其是她对情爱的热烈、大胆、真诚的抒写,更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沅君小说 现代性 批判性 局限性
下载PDF
冯沅君《卷葹》中的女学生形象分析
17
作者 叶李 陶轶 《职大学报》 2019年第3期44-49,101,共7页
《卷葹》是五四时期最早的一批女性小说之一,其中的女学生形象是五四早期女性文学的经典。冯沅君笔下的女学生,身处于婚恋问题的传统与现实的多重困境中,无法实现真正的婚恋自由;但这些女学生又是善良、苦闷、大胆的,勇敢地提出自由的主... 《卷葹》是五四时期最早的一批女性小说之一,其中的女学生形象是五四早期女性文学的经典。冯沅君笔下的女学生,身处于婚恋问题的传统与现实的多重困境中,无法实现真正的婚恋自由;但这些女学生又是善良、苦闷、大胆的,勇敢地提出自由的主张,为婚恋自由而抗争。以《卷葹》为代表的五四时期女性写作,反映了从晚清到五四的女性主义从国族想象向个体书写的转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葹》 冯沅君 女学生 婚恋自由 五四运动
下载PDF
摊卷坐枯株,忘我兼忘世——冯沅君和她的戏曲研究
18
作者 苗怀明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4期63-69,共7页
冯沅君是20世纪少见的女性戏曲史家,她在中、法两国接受过严格、系统的学术训练,有着较高的起点。其戏曲研究受到王国维的影响较大,学风严谨,视野开阔,注重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偏重实证式研究,在南戏曲文辑佚、古优及宋元演剧体制等领... 冯沅君是20世纪少见的女性戏曲史家,她在中、法两国接受过严格、系统的学术训练,有着较高的起点。其戏曲研究受到王国维的影响较大,学风严谨,视野开阔,注重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偏重实证式研究,在南戏曲文辑佚、古优及宋元演剧体制等领域有着精深的研究,取得了不俗成就,并形成了自己的治学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沅君 戏曲 学术史
下载PDF
冯沅君和她的词学研究
19
作者 曾大兴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1期59-65,共7页
作为20世纪河南唐河的名门之女,冯沅君的前半生是非常幸运的。她在小说创作方面受到过鲁迅的器重,在词曲研究方面受到过王国维的影响,在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方面受到过胡适的指导。她的《中国诗史》第三卷,建立了独一无二的词史体例;她... 作为20世纪河南唐河的名门之女,冯沅君的前半生是非常幸运的。她在小说创作方面受到过鲁迅的器重,在词曲研究方面受到过王国维的影响,在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方面受到过胡适的指导。她的《中国诗史》第三卷,建立了独一无二的词史体例;她的不存好恶于心的词史研究,使得她在唐宋词人的评价方面,比王国维和胡适更客观,也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沅君 生平 词学 研究
下载PDF
四顶山奶奶庙“抱娃娃”习俗的人类学考察
20
作者 郭福亮 《泰山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24-28,共5页
安徽寿县四顶山的"顶"是与泰山信仰有关的道教建筑物的称谓,而非人们普遍认为的"山顶"的意思,每年三月十五奶奶庙庙会期间的抱娃娃习俗,是当地群众对碧霞元君信仰的一种体现。根据田野调查,对参与抱娃娃习俗的不同... 安徽寿县四顶山的"顶"是与泰山信仰有关的道教建筑物的称谓,而非人们普遍认为的"山顶"的意思,每年三月十五奶奶庙庙会期间的抱娃娃习俗,是当地群众对碧霞元君信仰的一种体现。根据田野调查,对参与抱娃娃习俗的不同角色,从许愿者、还愿者、管理者三个视角进行解读,对"抱娃娃"习俗的灵验性、功能性、象征性、仪式性进行分析,得出抱娃娃习俗是人们精神层面的认知模式,是作为文化符号嵌入民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顶山 抱娃娃 碧霞元君 庙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