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清末民初茶花女诗咏返观《巴黎茶花女遗事》译本的本土化
1
作者 李向阳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6-30,共5页
林纾与王寿昌合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1899年印行后,激发起清末以至民初读者高昂的吟咏兴致。译本中随处散落的本土意象,是催动清末民初读者开启本土化接受心理机制的重要引导因素。与读者接受过程本土化相对应的是译本生成过程的本土... 林纾与王寿昌合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1899年印行后,激发起清末以至民初读者高昂的吟咏兴致。译本中随处散落的本土意象,是催动清末民初读者开启本土化接受心理机制的重要引导因素。与读者接受过程本土化相对应的是译本生成过程的本土化:对《巴黎茶花女遗事》而言,一是名词翻译时含义的不对等,使译词本土意蕴突显,本土化由此开启;二是对中国文学资源的吸收,使译文在文学表现形式上进一步与本土文学对接;三是译者介入式翻译方式,以一种由内而外的归化力量,构成译本本土化的根本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纾 《巴黎茶花女遗事》 诗咏 本土化 名词翻译
下载PDF
也说方位词“上”的语义认知基础——兼与缑瑞隆先生商榷 被引量:14
2
作者 童盛强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7-92,共6页
方位词“上”的语义可分为表示具体空间范围和不表示具体空间范围两大类。表示具体空间范围的“上”主要表示“点、线、面”等非三维空间范围,有时也表示非封闭性或封闭性的“体”空间范围。不表示具体空间范围的“上”主要有表示事物... 方位词“上”的语义可分为表示具体空间范围和不表示具体空间范围两大类。表示具体空间范围的“上”主要表示“点、线、面”等非三维空间范围,有时也表示非封闭性或封闭性的“体”空间范围。不表示具体空间范围的“上”主要有表示事物的范围、方面、虚指等三种用法(意义),它们是表示具体空间范围的引申用法。语义是客观现实和主观认识的结合,方位词“上”的语义构成有其合理的认知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词 “上” 语义 认知
下载PDF
临漳方言的名词词尾“的” 被引量:2
3
作者 武建宇 冯荣珍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2-104,共3页
在河北临漳方言中名词词尾“的”可以作为构词成分加在名词后面而不改变词性和意义,词尾“的”应该来源于上古汉语“者”的另一种用法。
关键词 临漳方言 名词词尾“的”
下载PDF
时间方位词“来”对事态助词“来”形成的影响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9
4
作者 梁银峰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4-59,共6页
当位于“来”之后表达时段概念的名词短语的句法位置发生变化后,方位词“来”的语义和语法 功能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于是逐渐向事态助词演变。事态助词“来”在南北朝时期、最晚到隋代已经正式确立。唐代以后,动态助词“来”也开始大量... 当位于“来”之后表达时段概念的名词短语的句法位置发生变化后,方位词“来”的语义和语法 功能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于是逐渐向事态助词演变。事态助词“来”在南北朝时期、最晚到隋代已经正式确立。唐代以后,动态助词“来”也开始大量出现,在某些语境中它也可以转化为事态助词“来”,这加速了事态助词“来”的语法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 方位词 事态助词
下载PDF
人体名词与方位词的组合特点及认知解释 被引量:2
5
作者 周毕吉 李莹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40-145,共6页
人体名词是名词中的一个特殊小类,它与方位词组合后可以形成"方+X"和"X+方"两种结构,前者既可以指称人体,也可以指处所,后者只能指处所,但二者指处所的方式并不相同。文章在选取了4组对称的方位词和25个人体名词,... 人体名词是名词中的一个特殊小类,它与方位词组合后可以形成"方+X"和"X+方"两种结构,前者既可以指称人体,也可以指处所,后者只能指处所,但二者指处所的方式并不相同。文章在选取了4组对称的方位词和25个人体名词,考察了其组合规律与特点后发现,在"方+X"的组合中,"左/右+X"在形式和意义上最为对称;而在"X+方"的组合中,"X+上/下"最为对称,另外"上""前""里/内/中"相对"下""后""外"更容易后附于X。这些特点,均可从认知的角度进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名词 方位词 组合特点 认知解释
下载PDF
“时点性参照点+双向复合性方位词”的综合考察 被引量:12
6
作者 郭攀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3-31,共9页
“时点性参照点 +双向复合性方位词”是汉语方位短语中富有特色的一类短语形式 ,以该形式在古今汉语中的具体表现为依据 ,本文对其特点从语法功能、语义内容以及形义关系上分别做了概括 ,并对其特点中同形异义、异形同义形成的原因及相... “时点性参照点 +双向复合性方位词”是汉语方位短语中富有特色的一类短语形式 ,以该形式在古今汉语中的具体表现为依据 ,本文对其特点从语法功能、语义内容以及形义关系上分别做了概括 ,并对其特点中同形异义、异形同义形成的原因及相关的语言规范问题做了探讨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点 方位词 前后 左右
下载PDF
汉语时间系统习得状况的考察 被引量:9
7
作者 周国光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40,共8页
一种语言的时间系统是通过时间名词、时间副词、时态助词、方位词及其相关的句法结构共同表现出来的。本文通过对汉族儿童习得时态助词、时间副词、时间名词、时序词及其相关句法结构的状况的考察 ,分析研究了儿童习得汉语时间系统的过... 一种语言的时间系统是通过时间名词、时间副词、时态助词、方位词及其相关的句法结构共同表现出来的。本文通过对汉族儿童习得时态助词、时间副词、时间名词、时序词及其相关句法结构的状况的考察 ,分析研究了儿童习得汉语时间系统的过程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系统 时间名词 时间副词 时间关系 方位词
下载PDF
阿拉伯语方位词教学的文化导入 被引量:4
8
作者 罗林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3-127,共5页
中国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有着很大差异,中国学生学习阿拉伯语,面临着文化语境的缺失,如果再不了解相应的地理、人文和宗教知识,那么,他们在课堂里所学到的仅仅是这种语言的形式和规则,而忽略了它的内涵和精髓。
关键词 阿拉伯语 方位词 文化导入
下载PDF
汉语“面”的词缀化考察 被引量:3
9
作者 冯凌宇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2-76,共5页
"面"作为方位词缀,其词缀化的主要历程包括两个方面:(1)"面"义由实到虚:面部→平面、方面→方向、方位→"词缀",(2)"方+面"结构由松到紧:短语→复合词→派生词。而随着与各种方位语素的结合,&q... "面"作为方位词缀,其词缀化的主要历程包括两个方面:(1)"面"义由实到虚:面部→平面、方面→方向、方位→"词缀",(2)"方+面"结构由松到紧:短语→复合词→派生词。而随着与各种方位语素的结合,"面"最终成为词缀。而词汇化过程中,概念"从隐含到呈现"规律是双音"方+面"增多的主要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词 词缀化
下载PDF
“南北”“东西”新论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云路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9-132,157,共4页
"东西南北"是最基本的方位,但在汉语中,"东西"与"南北"不仅语用频率不对称,语义演化也相当不同:由于一则古人每天看见东边日出西边落,"东西"距离可直接感知,而"自北极至于南极,二亿三万... "东西南北"是最基本的方位,但在汉语中,"东西"与"南北"不仅语用频率不对称,语义演化也相当不同:由于一则古人每天看见东边日出西边落,"东西"距离可直接感知,而"自北极至于南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南北距离则更依赖想象;二则古代建筑多坐北朝南,所谓比邻而居,往往是东西相邻,"东邻西舍"等于"左邻右舍",由此"东西"更易产生"邻近"义:三是古人座位习惯坐北朝南,最宜放置生活物品是座位两侧,也就是东西向,用"东西"代指东西两侧的物品也就很自然。于是,"东西"由"方位"演化出"近旁",由"近旁"(放物的位置)演化出"物品";而"南北"则演变出"远距"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西” “南北” 方位词 演变
下载PDF
国内基于空间隐喻的方位词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慧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42-44,65,共4页
介绍了空间隐喻的基本观点及其特点,并着重从词汇层面和语法层面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方位词的相关研究。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梳理,归纳出国内相关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欠缺,进而指出多学科的共同协作才会更好地推动方位词以及语... 介绍了空间隐喻的基本观点及其特点,并着重从词汇层面和语法层面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方位词的相关研究。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梳理,归纳出国内相关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欠缺,进而指出多学科的共同协作才会更好地推动方位词以及语言研究的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隐喻 方位词 综述
下载PDF
汉语方位词与汉民族空间认知的文化倾向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军 《榆林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7-10,18,共5页
汉语空间方位词是汉民族空间认知经验范畴化的结果。作为空间观念原型的基本方位词,从词源结构、词义构成、词语聚合群等方面表明,汉民族空间认知活动具有具象性、系统性和伦理化的文化倾向。
关键词 汉语 方位词 汉民族 范畴化 空间方位 词义 词源 空间观念 活动 系统性
下载PDF
楚竹书方位词及其新见词义与先民的思维观念意识 被引量:2
13
作者 雷黎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150-154,160,共6页
楚竹书方位词以单纯词为主,已形成较为完备的方位表达系统;这些方位词语法功能较强,能和很多词组合,充当多种句子成分,还可活用为他词;个别方位词用字尚未凝固。与甲骨文、金文相比,楚竹书方位词的表义能力迅速提高。楚竹书方位词及其... 楚竹书方位词以单纯词为主,已形成较为完备的方位表达系统;这些方位词语法功能较强,能和很多词组合,充当多种句子成分,还可活用为他词;个别方位词用字尚未凝固。与甲骨文、金文相比,楚竹书方位词的表义能力迅速提高。楚竹书方位词及其词义的发展演变能够揭示战国楚地先民的思维观念意识特征:方位意识渐趋明晰,抽象思维逐步提高,空间方位视角下关照等级观念、时间概念,更多关注自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竹书 方位词 词义 文化
下载PDF
张家口方言方位词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宗守云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6年第3期13-21,共9页
张家口方言方位词有单音节方位词和双音节方位词,单音节方位词和普通话相同,双音节方位词有些特殊形式,有些方位词还有重叠形式.方位词可分为绝对方位词、相对方位词和固定方位词,张家口方言方位词都可以归入这些类别,有些近义方位词还... 张家口方言方位词有单音节方位词和双音节方位词,单音节方位词和普通话相同,双音节方位词有些特殊形式,有些方位词还有重叠形式.方位词可分为绝对方位词、相对方位词和固定方位词,张家口方言方位词都可以归入这些类别,有些近义方位词还存在着各种对立.张家口方言方位词具有类型丰富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口方言 晋语 方位词
下载PDF
甲骨文处所词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甘露 《殷都学刊》 2005年第4期8-11,共4页
甲骨文的处所词分为地方专名和普通名词、代词两大类。本文对处所词与方位词的结构类型、处所词的词汇意义、处所词与动词的关系及处所词的语法功能等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 甲骨文 处所词 地方专名
下载PDF
从北京官话看方位词在现代汉语词类体系中的位置 被引量:2
16
作者 聂志平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65-69,共5页
本文以黑龙江方言为主,通过对北京官话中用于方位词后边的词缀和用于指代方位的代词的考察,认为北京官话中存在着专门的方位词缀和方位代词;并进而推论,在现代汉语词类体系中,方位词应该独立成类。
关键词 北京官话 方位词 现代汉语 词类体系 代词 词缀
下载PDF
方位词的立类过程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红厂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50-53,共4页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方位词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从语法学史的角度,分期对现代汉语方位词的立类过程做梳理,可以看到前人和时贤对待方位词的认识和态度。
关键词 方位词 名词 语法学史 参照点
下载PDF
汉语四方方位词的成词理据 被引量:6
18
作者 韩陈其 立红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68-71,共4页
汉语四方方位词“东”、“西”、“南”、“北” ,应该是一个自足的完整的造词系统 ,但不可能是也不应该是“假借”系统。“东”的造词关键在于“日”、“木” ,而“日”、“木”的取象和意象则准确而全面地表达了汉语四方方位词成词的... 汉语四方方位词“东”、“西”、“南”、“北” ,应该是一个自足的完整的造词系统 ,但不可能是也不应该是“假借”系统。“东”的造词关键在于“日”、“木” ,而“日”、“木”的取象和意象则准确而全面地表达了汉语四方方位词成词的系统而整体的原始理据。这些系统而整体的原始理据 ,不仅决定了原始汉人在给汉语四方方位词造词时的顺序性、层次性 ,而且也反映了现代汉人运用汉语四方方位词习惯称序的延续性、历史性、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方方位词 假借 原始理据 造词系统 “日在木中”
下载PDF
殷墟卜辞方位词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勃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4期57-59,共3页
在殷墟甲骨卜辞中,已经出现了基本方位词,从造字构型角度而言可看出先民已有空间概念及把握空间方位、认识世界的能力;从构词角度上可以看出方位词在当时的语法功能及其表达形式。这两者共同体现出殷商社会时期人们从具象到抽象的思维... 在殷墟甲骨卜辞中,已经出现了基本方位词,从造字构型角度而言可看出先民已有空间概念及把握空间方位、认识世界的能力;从构词角度上可以看出方位词在当时的语法功能及其表达形式。这两者共同体现出殷商社会时期人们从具象到抽象的思维及深厚的文化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虚卜辞 方位词 语义 语法
下载PDF
汉语国际教育视野下的单双音节方位词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哲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8期175-177,180,共4页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方位词始终是众说纷纭的一个重难点。从其外部而言,语法特征复杂,语义表达受前后语境影响较大,词性归属尚未有定论,而就其内部而言,尽管方位词作为公认的封闭类,词类内的数量、细分标标准也尚未有统一的说法,...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方位词始终是众说纷纭的一个重难点。从其外部而言,语法特征复杂,语义表达受前后语境影响较大,词性归属尚未有定论,而就其内部而言,尽管方位词作为公认的封闭类,词类内的数量、细分标标准也尚未有统一的说法,其内部单双音节之间的对比研究更有诸多争议,这一系列问题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都需要对外汉语教师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和灵活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单双音节方位词 语法功能 对外汉语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