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砧”与中国古代捣衣诗及思妇诗 被引量:3
1
作者 朱大银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54-55,共2页
“砧”是中国古代一种简单的捣衣工具,由捣衣活动而兴起的捣衣诗基本上都是思妇诗,二者表现为二位一体的关系,形成“捣衣—思妇”诗。“砧”是这种“捣衣——思妇”诗中的主体意象,从文本接受角度看,这一意象既有文化价值又有文学艺术... “砧”是中国古代一种简单的捣衣工具,由捣衣活动而兴起的捣衣诗基本上都是思妇诗,二者表现为二位一体的关系,形成“捣衣—思妇”诗。“砧”是这种“捣衣——思妇”诗中的主体意象,从文本接受角度看,这一意象既有文化价值又有文学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捣衣诗 思妇诗 “捣衣—思妇”诗 载体
下载PDF
释《春江花月夜》“捣衣砧上拂还来”——并释古诗赋中的“捣衣”“捣练”和“浣纱” 被引量:2
2
作者 邓小军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8-25,共8页
古诗赋中的"捣练""捣衣",是指帛用草木灰浆浸泡后再用木杵捶捣的练帛工序,目的是为生练脱胶,以制成熟练。古诗赋中的"浣纱",是指练帛之后的水洗工序,目的是祛除帛中残存的草木灰浆,使帛清洗干净。水洗工... 古诗赋中的"捣练""捣衣",是指帛用草木灰浆浸泡后再用木杵捶捣的练帛工序,目的是为生练脱胶,以制成熟练。古诗赋中的"浣纱",是指练帛之后的水洗工序,目的是祛除帛中残存的草木灰浆,使帛清洗干净。水洗工序是在江河溪边完成。古诗及文献所述江河溪边的天然浣纱石、捣衣砧,各地有之。隋唐扬州一年蚕四五熟,妇女勤于纺绩,夜浣纱而旦成布;南朝初盛唐诗多写出春江月夜浣女浣纱;因此,初唐扬州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捣衣砧上拂还来",是写春江月夜浣纱之情景。盛唐张子容《春江花月夜》"分明石潭里,宜照浣纱人",亦是有力证明。"捣衣砧上拂还来",描写思妇春江月下浣纱时,情不自禁地拂去漫上捣衣砧的水月,可是水月又漫上了捣衣砧。象外之意,是见月相思、见月伤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捣练 捣衣 浣纱 练帛 水洗 捣衣砧上拂还来
下载PDF
唐代“捣衣”诗及其士人政治心态
3
作者 肖占鹏 王蕊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55,共5页
唐代"捣衣"诗中征妇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中国古代士人政治心态的变化。初唐时期,征妇形象代言男性汲汲功名的政治心态;盛唐时期,征妇形象表达男性反思战争的政治理念;中晚唐时期,征妇形象彰显男性补察时政的政治愿望。这种变化... 唐代"捣衣"诗中征妇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中国古代士人政治心态的变化。初唐时期,征妇形象代言男性汲汲功名的政治心态;盛唐时期,征妇形象表达男性反思战争的政治理念;中晚唐时期,征妇形象彰显男性补察时政的政治愿望。这种变化,反映出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勾画出时代盛衰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捣衣”诗 征妇形象 士人政治心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