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类标记词及其叠连用法的话语功能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艳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8-123,共6页
口语语料统计分析发现"对"类标记词叠连以三次为常,"是"、"好"的叠连也以三次为常,三者在话语功能及其语用效果上彼此存在差异。"对"有评判应答和认可赞同等话语功能。"对了"有3个,&... 口语语料统计分析发现"对"类标记词叠连以三次为常,"是"、"好"的叠连也以三次为常,三者在话语功能及其语用效果上彼此存在差异。"对"有评判应答和认可赞同等话语功能。"对了"有3个,"对了1"充当动词补语,"对了2"标示出乎意料的信息和获得新信息的功能,"对了3"具有话语衔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标记 叠连 对了 好了
下载PDF
介词“对”不同义项的中介语使用情况考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周文华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1年第1期27-34,41,共9页
介引对象成分的"对"有3个义项,它们在中介语中的使用情况各不相同。考察它们的使用频率、正确率以及偏误后发现,不同义项的难度等级和偏误规律不同。在教学中应该把这3个义项分开,并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教学,以帮助学生在... 介引对象成分的"对"有3个义项,它们在中介语中的使用情况各不相同。考察它们的使用频率、正确率以及偏误后发现,不同义项的难度等级和偏误规律不同。在教学中应该把这3个义项分开,并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教学,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少出偏误,有效习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 义项教学 难度等级 使用频率 偏误
下载PDF
试论“对”对表人NP的选择——兼谈“对”和“双”在对表人NP选择上的差异 被引量:3
3
作者 宗守云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14,共6页
"对"和"双"都表示"两个",在对表人NP的选择上,"对"可以选择性质类表人NP和关系类表人NP,而"双"则有基本选择和引申选择两种情况。"对"和"双"在对表人NP选择上... "对"和"双"都表示"两个",在对表人NP的选择上,"对"可以选择性质类表人NP和关系类表人NP,而"双"则有基本选择和引申选择两种情况。"对"和"双"在对表人NP选择上存在着差异:"对"范围大,"双"范围小;"对"频率高,"双"频率低;"对"表示相对,"双"表示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
下载PDF
论框式介词“对(于)……来说”的句法制约条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顺 刘志远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6-10,共5页
框式介词"对(于)……来说"既可以出现句首,也可以出现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其出现的句法位置有严格的条件制约,其动因既有句法方面的,也有篇章方面的。"对(于)……来说"中的"来说"的隐现有严格的条件限制,... 框式介词"对(于)……来说"既可以出现句首,也可以出现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其出现的句法位置有严格的条件制约,其动因既有句法方面的,也有篇章方面的。"对(于)……来说"中的"来说"的隐现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句中谓词的语义特点起到了关键作用。表示感情意义的二价形容词充当谓语,"来说"的出现是强制性的;谓词是表评价意义的二价形容词或宾语部分有二价名词或名动词,"来说"的隐现是自由的,但形成句子的结构和意义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于)……来说” 框式介词 句法条件 话题标记
下载PDF
量词“对”“双”“副”的认知语义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张亚冰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60-63,共4页
量词的用法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认知语言学的引入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本文通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并结合汉字字义的溯源对量词"双""对""副"的用法作了系统的分析与辨别... 量词的用法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认知语言学的引入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本文通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并结合汉字字义的溯源对量词"双""对""副"的用法作了系统的分析与辨别,力求给出充分而合理的解释,以期对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有效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词
下载PDF
日本留学生使用介词“对”的有关偏误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林柱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4期57-62,共6页
本文主要收集并分析中山大学留学生中介语语料库中部分日本留学生在使用介词"对"时出现的偏误。偏误类型主要有三大类,分别是遗漏、误加和误代。本文对这些偏误逐一进行纠正,并解释其汉语的语法规则,同时对日本留学生出现此... 本文主要收集并分析中山大学留学生中介语语料库中部分日本留学生在使用介词"对"时出现的偏误。偏误类型主要有三大类,分别是遗漏、误加和误代。本文对这些偏误逐一进行纠正,并解释其汉语的语法规则,同时对日本留学生出现此类偏误的原因进行解释,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希望能对日本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 介词 偏误 に对して
下载PDF
释包山楚简中的“对”字 被引量:1
7
作者 苏杰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5-37,共3页
本文释包山楚简之司法文书简中的“”为“对”字,认为它与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诊”字音近义同,是同源字。
关键词 包山楚简 “对” “诊” 同源字 古代汉字
下载PDF
框式介词“对(于)……来说”的话题焦点标记功能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志远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9-11,28,共4页
框式介词"对(于)……来说"在句子中既可以出现在句首,也可以出现在主谓之间,是焦点话题标记。其功能引进一个与其他成分构成对比的话题,它标记的话题有两种:一种是论元及准论元共指型话题,一种是语域式话题,这两种话题在句子... 框式介词"对(于)……来说"在句子中既可以出现在句首,也可以出现在主谓之间,是焦点话题标记。其功能引进一个与其他成分构成对比的话题,它标记的话题有两种:一种是论元及准论元共指型话题,一种是语域式话题,这两种话题在句子中占据主话题或次话题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于)……来说” 框式介词 话题标记 话题焦点
下载PDF
郑玄《毛诗笺》基于对文语境的训释及其特色 被引量:1
9
作者 白如 《励耘语言学刊》 2019年第1期205-216,共12页
《毛诗笺》在改易《毛传》时,对对文语境的不同理解是其中的影响因素之一。郑玄认定相对称的结构形式即为对文语境,其内部处在相同位置的语词在词性类别、语义特征方面应当保持高度一致。基于这一认识,郑玄对《毛传》相关训释中一些词... 《毛诗笺》在改易《毛传》时,对对文语境的不同理解是其中的影响因素之一。郑玄认定相对称的结构形式即为对文语境,其内部处在相同位置的语词在词性类别、语义特征方面应当保持高度一致。基于这一认识,郑玄对《毛传》相关训释中一些词性不一致的地方进行了调整,对于《毛传》所认定的类义关系也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处理。当《毛诗笺》与《毛传》就小序所代表的义理思想有不同理解时,郑玄则既照应经义思想,又遵循其自身对对文语境的理解,从而对相关语词进行成组的系统改易。从《诗经》本身的特点来看,郑玄基于对文语境所作出的一些训释未必可取,其屡用校勘改字的方式来贯彻自身训释理念的做法也多为人所诟病。这样一些训释虽然并非完全得当,但从训释生成的角度看,郑玄从中体现出的极为鲜明的训释理念是值得关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诗笺》 对文语境 训释理念 校勘改字
下载PDF
《汉语“数+量+名”格式的来源》引例献疑
10
作者 张俊之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6-8,共3页
《汉语"数+量+名"格式的来源》(载《中国语文》2006年第5期)引《论衡》二例:以"一对婴儿"之"对"为集体量词,以"两头蛇"之"头"为个体量词。其实,"对"当为"岁"之... 《汉语"数+量+名"格式的来源》(载《中国语文》2006年第5期)引《论衡》二例:以"一对婴儿"之"对"为集体量词,以"两头蛇"之"头"为个体量词。其实,"对"当为"岁"之误;"头"当为名词,义为"脑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例
下载PDF
从历时角度看双数量词“双”“对”“副”的使用
11
作者 苏颖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45-51,共7页
现代汉语"双""对""副"三个双数量词在表示离散性相同两项NP时多有交叠,这种交叠有其历史原因,包括三者语义基础的交叠、"对"的功能扩展等等。
关键词 范畴 扩展
下载PDF
论柳宗元《愚溪对》在古代朝鲜半岛的传播
12
作者 赵俊波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7,共7页
柳宗元《愚溪对》在朝鲜半岛流传广泛,朝鲜文人有不少模仿其主题或结构的作品,现实生活中也出现了大量以"愚溪"为名者。但从接受的角度看,朝鲜文人对此文的理解有所偏差,并不符合柳宗元的本意。《愚溪对》构思精妙,情感怨愤,... 柳宗元《愚溪对》在朝鲜半岛流传广泛,朝鲜文人有不少模仿其主题或结构的作品,现实生活中也出现了大量以"愚溪"为名者。但从接受的角度看,朝鲜文人对此文的理解有所偏差,并不符合柳宗元的本意。《愚溪对》构思精妙,情感怨愤,赢得了被贬者的共鸣;而中土文学中复古理论的影响,也促进了此作在朝鲜半岛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宗元 《愚溪对》 朝鲜半岛
下载PDF
《对类》四音节语词研究
13
作者 万久富 江云 《语文学刊》 2021年第6期22-28,共7页
《对类》为诗词(对仗)、对联语词汇编性质的类书,收录天文、地理、节令等二十个门类的语词约五万条,每类语词按音节多少依次排列,部分语词下有释义或例词性质的文字。《对类》中的四音节语词多达2083条,从构词法的角度看,四并式的并列... 《对类》为诗词(对仗)、对联语词汇编性质的类书,收录天文、地理、节令等二十个门类的语词约五万条,每类语词按音节多少依次排列,部分语词下有释义或例词性质的文字。《对类》中的四音节语词多达2083条,从构词法的角度看,四并式的并列式语词特别丰富。从造词法的角度看,《对类》四音节语词源自上古时期、多见于《诗经》《尚书》,源于中古时期的多见于经典文学作品。《对类》四音节语词立目收词存在孤证、无证、重复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类 四音节语词 语词结构
下载PDF
《红楼梦》语词三题
14
作者 沈新林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30-34,共5页
本文考察了《红楼梦》中"家的""三曹对案""通书"的含义,并由此对《红楼梦》的作用、源流及其艺术创造作了阐说。
关键词 “家的” “三曹对案” “通书”
下载PDF
《笠翁对韵》异文勘正十则
15
作者 郭浩瑜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75-79,94,共6页
清代戏曲家李渔所著之《笠翁对韵》是学习古典诗词的重要启蒙读物,如今也成为了语文新课标同步阅读读物。然而目前的各种版本中存在不少异文,如果不加以整理和讨论,则会造成以讹传讹、谬误流传的不良后果。选择十则《笠翁对韵》中的异... 清代戏曲家李渔所著之《笠翁对韵》是学习古典诗词的重要启蒙读物,如今也成为了语文新课标同步阅读读物。然而目前的各种版本中存在不少异文,如果不加以整理和讨论,则会造成以讹传讹、谬误流传的不良后果。选择十则《笠翁对韵》中的异文加以分析,从典故、语义、语法、音韵等角度展开探讨,以求得到比较合理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笠翁对韵 异文 押韵 语法 词义 典故
下载PDF
量词“对、副、双”的辨析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黎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4期99-100,共2页
"对、副、双"是三个常用的名量词,又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基础量词。在表示数量"二"时的意义相近,外国学生在学习时经常混淆三者的用法。本文试图从三个字的本义出发,并举出这三个量词在现代汉语中和名词的搭配情况... "对、副、双"是三个常用的名量词,又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基础量词。在表示数量"二"时的意义相近,外国学生在学习时经常混淆三者的用法。本文试图从三个字的本义出发,并举出这三个量词在现代汉语中和名词的搭配情况。然后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其后所接的名词语义进行分析,揭示其差别,找出规律,从而帮助初级汉语学习者正确使用这三个量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词 释义
下载PDF
量词“双”、“副”、“对”的语义语用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莹莹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53-59,共7页
文章从历时和共时两个层面对比分析三个量词"双"、"副"、"对"的异同,通过语料分析总结与其搭配名词的语义特征,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说明解释这三个量词的共同点和细微差异。"双"由名词发展而... 文章从历时和共时两个层面对比分析三个量词"双"、"副"、"对"的异同,通过语料分析总结与其搭配名词的语义特征,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说明解释这三个量词的共同点和细微差异。"双"由名词发展而来,主要称量与肢体或器官相关的事物;"副"由动词"分"发展而来,有"合二为一"之义,主要强调事物的整体功能与不可拆分性,可以指称两个或多个事物;"对"由动词"问答"发展而来,强调对称存在事物的对立统一性与相匹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词“双” 量词“副” 量词“对” 异同点
下载PDF
从基于样例的概念空间看构式交替——以“对”和“对于”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宫雪 《现代语文》 2021年第9期40-47,共8页
表对待关系的近义构式“对于”和“对”存在交替使用的现象,基于两者的语言使用实例,采用多重对应分析法,可以构建“对于”和“对”的概念语义空间,进而考察两者的使用差异。研究发现,“对于”和“对”具有多个使用特征,但两者用法的差... 表对待关系的近义构式“对于”和“对”存在交替使用的现象,基于两者的语言使用实例,采用多重对应分析法,可以构建“对于”和“对”的概念语义空间,进而考察两者的使用差异。研究发现,“对于”和“对”具有多个使用特征,但两者用法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特征上,分别是句法功能(F)、介宾短语与其他成分的语义关系(G)、句法位置(L)。“对于”和“对”具有共享的语义范畴,也有各自独有的语义范畴。“对于”和“对”的原型范畴不重合,“对于”的原型范畴是在句首介引全句话题,“对”的原型范畴是在状语位置介引谓语的修饰成分。相较于小说和新闻,“对于”更倾向于出现在学术期刊论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于” “对” 概念语义空间 构式交替 多重对应分析
下载PDF
“是”类与“对”类后附疑问结构的异同及其话语标记演变
19
作者 闫亚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89-98,共10页
作为附加问句的后附"表疑部分","是"类与"对"类疑问结构既表现出极大的相同之处,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即由"是"类后附疑问结构形成的附加问句侧重于确认与核实,并由"确认"发展为较... 作为附加问句的后附"表疑部分","是"类与"对"类疑问结构既表现出极大的相同之处,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即由"是"类后附疑问结构形成的附加问句侧重于确认与核实,并由"确认"发展为较为客观的事实判断,因而语气相对客观,且重在寻求判断的现实性实现;而由"对"类后附疑问结构形成的附加问句侧重于是否正确与核对,并由"核对"发展为价值判断,发话人主观"自我"见解和印记相对明显,主观色彩相对浓厚,重在寻求对见解的认同。这一异同也影响到各自话语标记化演变功能的具体浮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类后附疑问结构 “对”类后附疑问结构 话语标记
下载PDF
“NP_(1)+对+NP_(2)+?”中NP位置的特点
20
作者 王佳勋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19-121,共3页
"NP1+对+NP2+?"结构(NP代表名词,?表示未知成分)中,NP2在名词的选择上会受到NP1的限制。当NP1和NP2的生命等级度一样,或者NP1的等级高于NP2时,句式才成立。及物性理论能解释"NP1+对+NP2+?"结构中NP位置构成的原因... "NP1+对+NP2+?"结构(NP代表名词,?表示未知成分)中,NP2在名词的选择上会受到NP1的限制。当NP1和NP2的生命等级度一样,或者NP1的等级高于NP2时,句式才成立。及物性理论能解释"NP1+对+NP2+?"结构中NP位置构成的原因。句中NP2是参与者,语义指向不会指向参与者。介词"对"是参与者的标记符号。"NP1+对+NP2+?"中的NP遵循着生命等级度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_(1)+对+NP_(2)+?” 及物论 标记论 生命等级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