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声乐作品演唱中京剧唱腔风格的运用分析——以歌曲《梅兰芳》《贵妃醉酒》为例
1
作者 张瑞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4-78,共5页
在我国“音乐传统”的传承延续过程中,京剧唱腔与民族声乐之间相互借鉴、融合,形成了一批新生的、特色鲜明的,最具京剧唱腔风格的民族声乐作品。歌曲《梅兰芳》《贵妃醉酒》这两首具有京剧唱腔风格与韵味儿的民族声乐作品,都与京剧唱腔... 在我国“音乐传统”的传承延续过程中,京剧唱腔与民族声乐之间相互借鉴、融合,形成了一批新生的、特色鲜明的,最具京剧唱腔风格的民族声乐作品。歌曲《梅兰芳》《贵妃醉酒》这两首具有京剧唱腔风格与韵味儿的民族声乐作品,都与京剧唱腔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本文在研究中分析了《梅兰芳》《贵妃醉酒》作品对京剧唱腔风格的运用,同时对作品演唱中京剧唱腔风格运用的情况进行了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声乐 京剧唱腔风格 《梅兰芳》 《贵妃醉酒》
下载PDF
宫姬之回归: 历史性鬼故事与朝代覆亡
2
作者 蔡九迪 郭文仪(译)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67-188,共22页
论文讨论了一种特殊类型的鬼故事,被称为“历史性鬼故事”,这类鬼故事通常以历史“受难者”或牺牲者为中心,其主题与个体死亡的故事紧密相关,隐喻了王朝的覆灭及由此产生的创伤。论文从十七世纪六种“林四娘”故事展开讨论,通过比较这... 论文讨论了一种特殊类型的鬼故事,被称为“历史性鬼故事”,这类鬼故事通常以历史“受难者”或牺牲者为中心,其主题与个体死亡的故事紧密相关,隐喻了王朝的覆灭及由此产生的创伤。论文从十七世纪六种“林四娘”故事展开讨论,通过比较这些版本,对林四娘故事进行了类型区分,分析了故事的变体以及与之类似的“宫姬归来”的故事。“宫姬回归”的情节在怀古文学中占据主导地位,表达了对王朝辉煌和衰落的追悼。作者以林四娘故事为例,展示了“宫姬回归”类型的鬼故事如何成为悼明文化工程的一部分,使旧朝记忆重新浮现并最终得到安抚。这一过程突显了历史性鬼故事的独特意义,深刻探讨了这些故事与王朝覆灭的历史记忆之间的变化和蜕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性鬼故事 王朝覆灭 宫姬回归 林四娘故事 明清易代
下载PDF
《诗经·召南·江有汜》与周代的媵婚文化
3
作者 马银琴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168,208,共8页
《诗经·召南·江有汜》是一篇篇幅短小,但在内容主旨的阐释上却存在较大古今差异的作品。不同的阐释都建立在对诗文语词不同理解的基础上。重新解释影响诗意解读的重要语词如“悔”“处”“啸也歌”,并详细分析诗歌的情感逻辑... 《诗经·召南·江有汜》是一篇篇幅短小,但在内容主旨的阐释上却存在较大古今差异的作品。不同的阐释都建立在对诗文语词不同理解的基础上。重新解释影响诗意解读的重要语词如“悔”“处”“啸也歌”,并详细分析诗歌的情感逻辑与表达倾向之后可知,该诗抒发的是一位与即将出嫁的“之子”感情甚笃却不能从行的女子对“之子”的担忧与牵挂之情,真挚的情感抒发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在盛行媵婚制的周代社会,这样的牵挂与担忧符合媵婚制度对媵者的道德要求,这是《毛诗序》提出“《江有汜》,美媵也”的文化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江有汜》 媵婚
下载PDF
金代后妃父祖封赠制度探微
4
作者 孙红梅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28,共7页
金代后妃父祖封赠制度确立于熙宗时期。在金代,后妃父祖封赠范围有三代和一代的记载,封赠官爵以三公和国公为主,不同时期的爵位品级又有所差别,具有阶段性特征。熙宗和海陵前期封赠爵位最高至国号王,此后仍以国公爵位为常制,最高至郡王... 金代后妃父祖封赠制度确立于熙宗时期。在金代,后妃父祖封赠范围有三代和一代的记载,封赠官爵以三公和国公为主,不同时期的爵位品级又有所差别,具有阶段性特征。熙宗和海陵前期封赠爵位最高至国号王,此后仍以国公爵位为常制,最高至郡王,这与金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密切相关,更是皇权强化的体现。金代后妃父祖封赠遵循“近重而远轻”的原则。其制度的具体运作既有对宋制的承袭,亦有自身特点,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古代各民族在制度文化上的继承与发展、互鉴与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 封赠制度 后妃父祖
下载PDF
《爱·文姬》音乐剧中女主角“角色化”演唱思考
5
作者 韩雪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4-77,共4页
《爱·文姬》这部音乐剧以“蔡文姬归汉”为线索,从女性视角对蔡文姬这个人物进行塑造。她对亲人有小爱之心,对苍生有博爱之心,对国家有大爱之心,同时更是挚爱文化。这些特质在女主角“角色化”演唱的过程中都被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 《爱·文姬》这部音乐剧以“蔡文姬归汉”为线索,从女性视角对蔡文姬这个人物进行塑造。她对亲人有小爱之心,对苍生有博爱之心,对国家有大爱之心,同时更是挚爱文化。这些特质在女主角“角色化”演唱的过程中都被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也体现了这部音乐剧深刻的内涵和时代主题,即民族的融合、团结和发展。虽然,在这部音乐剧中没有提到一个“爱”字,但是全剧爱意浓浓,同时,这也是音乐剧女主角“角色化”演唱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文姬》 音乐剧 女主角 “角色化” 演唱
下载PDF
明代后妃嘉礼服饰述论
6
作者 胡佳琪 《阴山学刊》 2024年第1期53-59,共7页
明朝开国不久后便加紧了对于礼制与服饰的变革,在洪武时期便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礼服制度。经过永乐时期的进一步细化,后妃礼服的功能性以及“明等级、辨尊卑”的作用得到加强。通过出土文物及流传下来的画像与文献记载的对比,明代后妃嘉... 明朝开国不久后便加紧了对于礼制与服饰的变革,在洪武时期便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礼服制度。经过永乐时期的进一步细化,后妃礼服的功能性以及“明等级、辨尊卑”的作用得到加强。通过出土文物及流传下来的画像与文献记载的对比,明代后妃嘉礼服饰在实际应用中与文献记载有所不同,政令法度的松弛、社会经济的发展等因素皆促成了嘉礼服饰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嘉礼 后妃 冠服
下载PDF
城南别离:《长门赋》中宫为“昭台”考
7
作者 赵东旭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4-19,共6页
《长门赋》中所描绘的离宫从地理方位记载、考古遗址发现等方面均可证明并非汉长安城东的长门宫。从《史记》《汉书》等正史文献对西汉后妃被废黜别宫的叙述来看,具有明确迁居离宫的记载并不多,其中不论是宫殿性质、离宫方位、宫殿规模... 《长门赋》中所描绘的离宫从地理方位记载、考古遗址发现等方面均可证明并非汉长安城东的长门宫。从《史记》《汉书》等正史文献对西汉后妃被废黜别宫的叙述来看,具有明确迁居离宫的记载并不多,其中不论是宫殿性质、离宫方位、宫殿规模抑或是后妃迁居时期,昭台宫相比于包含长门宫在内的其他具有废黜功能的离宫别馆,均更加符合《长门赋》中“城南之离宫”之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门赋》 昭台宫 西汉后妃 离宫别馆
下载PDF
诸葛亮《答李严书》考析
8
作者 张寅潇 黄巧萍 《史志学刊》 2024年第1期34-41,共8页
《北堂书钞》收录有诸葛亮《答李严书》“吾受赐八十万斛,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一信,学界对于“八十万斛”记载的真实性以及“妾无副服”的理解都存有争议。根据对书信撰写时代背景和文献的分析,“八十万斛”应为“八千斛”之误。“妾... 《北堂书钞》收录有诸葛亮《答李严书》“吾受赐八十万斛,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一信,学界对于“八十万斛”记载的真实性以及“妾无副服”的理解都存有争议。根据对书信撰写时代背景和文献的分析,“八十万斛”应为“八千斛”之误。“妾”应专指姬妾,“副”指多余的,“妾无副服”即是姬妾没有富余的衣服。同时,由于该书与诸葛亮《答李严(劝受九锡)书》的写作时间非常接近,且二书内容上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故二者或为同一封书信,均作于蜀汉建兴七年(2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葛亮 《答李严书》 妾无副服 妾副
下载PDF
岁朝图:元旦、元宵与王朝正朔
9
作者 高登科 《艺术探索》 2024年第2期30-35,共6页
清代苏州版画中岁朝题材的盛行,既有皇家推动,也有民间氛围,如蔡卫源版《岁朝图·梅雪争春》和桃坞主人版《岁朝图》。百子题材苏州版画中多有孩童燃放爆竹的场景,应与“春雷百子”的观念有关。清代苏州版画繁盛期与乾隆时期使用“... 清代苏州版画中岁朝题材的盛行,既有皇家推动,也有民间氛围,如蔡卫源版《岁朝图·梅雪争春》和桃坞主人版《岁朝图》。百子题材苏州版画中多有孩童燃放爆竹的场景,应与“春雷百子”的观念有关。清代苏州版画繁盛期与乾隆时期使用“年画”概念的时间相重叠,此时的岁朝图,也应与当时清宫的“年画”概念相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岁朝图 苏州版画 《四妃图》 正朔 年画
下载PDF
所谓“李白《秋风词》”的误传及其原因溯源
10
作者 朱佩弦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今传古琴曲《秋风词》,其曲词多被认为是李白诗作,然曲词前半确为李白《三五七言》,后半部分,最早可追溯到宋罗烨《醉翁谈录》己集卷一《烟粉欢合》中《意娘与李生相思歌》一诗,乃是删写该诗最后八句而成。古琴曲《湘妃怨》的曲词,也是... 今传古琴曲《秋风词》,其曲词多被认为是李白诗作,然曲词前半确为李白《三五七言》,后半部分,最早可追溯到宋罗烨《醉翁谈录》己集卷一《烟粉欢合》中《意娘与李生相思歌》一诗,乃是删写该诗最后八句而成。古琴曲《湘妃怨》的曲词,也是出于对《意娘与李生相思歌》中“君在湘江头,儿在湘江尾”两句的附会,在该诗的整体基础上进行增删而成。古琴音乐创制在历代典籍中寻找曲词文本的传统,《湘妃怨》与《古秋风》自身音乐属性的相似,琴乐良好的大众传播基础,导致了所谓“李白《秋风词》”的产生和广泛误传,并在当代通过发达的出版业,在一般作者、读者以及非古代文学专业方向学者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秋风词》 《湘妃怨》 《意娘与李生相思歌》
下载PDF
从“婇女”到“度母”——论佛教信仰中女性角色嬗变之现实逻辑
11
作者 王耘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5-22,共8页
女性角色在佛教信仰中常是一种带有不确定性而被他者不断预设的被动客体和边缘立场。从文化哲学视角切入,可考察佛教信仰中女性角色嬗变的现实逻辑。起初,就个体体验而言,性欲之“主体”身份的“凸显”使女性成为化导男性性欲必要而不... 女性角色在佛教信仰中常是一种带有不确定性而被他者不断预设的被动客体和边缘立场。从文化哲学视角切入,可考察佛教信仰中女性角色嬗变的现实逻辑。起初,就个体体验而言,性欲之“主体”身份的“凸显”使女性成为化导男性性欲必要而不充分的“有效选项”——在印度佛教信仰中,女性所要实现的觉悟,践行的既是对性欲本身的反省,又是对自身性别劣势的批判。继而,随着佛教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西域佛教将佛教信仰的基础奠定在“圣像”系统上,各种地方文化基因渗透于“西方佛国”想象的同时,佛陀的性别取向实现了对男性与女性的同时超越抑或双向糅合,而更接近于女性。最终,以家庭身份来看,在一个以宗法制度为组织结构的中国佛教信仰世界里,女性在家庭中的特殊角色——“母亲”,推动佛教信仰回到有情世界的“现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信仰 女性角色 婇女 度母 圣像
下载PDF
论京剧《霸王别姬》的具身呈现及场上表演的文本结构
12
作者 邹元江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8-75,共8页
杨小楼的具身表情思维对梅兰芳表演的深刻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当年京剧鼎盛时期之所以能出现不少全能的戏曲艺术家,是因为戏曲演员从童子功训练开始就扎实掌握了“可引用的姿势”,而能不断组合、化合姿势的直接审美效果就是具身表情的凸... 杨小楼的具身表情思维对梅兰芳表演的深刻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当年京剧鼎盛时期之所以能出现不少全能的戏曲艺术家,是因为戏曲演员从童子功训练开始就扎实掌握了“可引用的姿势”,而能不断组合、化合姿势的直接审美效果就是具身表情的凸显。“梅党”编攒《霸王别姬》和梅兰芳、杨小楼在该剧上演后反复删减修改的过程,也充分说明正是具身表情思维决定了传统戏曲场上表演文本结构的生成。这种在元杂剧中就以插演方式存在的场上表演的文本结构,凸显了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场上搬演的简繁适度、冷热调剂规则,观赏者由此获得了非“最高行动线”情节高潮的情感聚合审美高峰体验。这种非封闭的开放性插演结构,也为观赏者在期待视野里目睹艺术大家临场插演逞才能留下了瞬间掌声间断剧情的审美时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王别姬》 具身表情 非“情节整一性” 场上表演文本结构
下载PDF
全景敞视视域下女性的生存悲剧演绎——以《妻妾成群》《红粉》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文军 蔡颂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7-22,共6页
在苏童小说中,女性的生存哲思是缠绕在叙事话语中的一条重要纽带。作者擅长从具体的场域探询女性生存的种种悖谬性,显示出全景敞视建筑下女性生存之“困”。这种情境下,权利、身体、自我交织成生存之网,拂缀出女性在规训下的凝视重压、... 在苏童小说中,女性的生存哲思是缠绕在叙事话语中的一条重要纽带。作者擅长从具体的场域探询女性生存的种种悖谬性,显示出全景敞视建筑下女性生存之“困”。这种情境下,权利、身体、自我交织成生存之网,拂缀出女性在规训下的凝视重压、“他者”的欲望掌控和自身的攀缠依附下的生存困窘,以及命运陨落的悲剧,揭示出微观权力规制下女性的生存之痛。小说在对女性生存悲剧的举证和探询中,不仅传递出创作主体对女性生命价值的人道主义之同情,也为读者解读苏童小说开拓了新的学术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童 《妻妾成群》 《红粉》 女性 生存悲剧
下载PDF
《长恨歌》与《李夫人》的同质题材和主题分歧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思羽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4-20,共7页
白居易诗《长恨歌》与《李夫人》,均以帝妃爱情为书写对象。二者的题材具有很高的同质性,甚至可能同时存在于诗人的构思中。但《长恨歌》着意于爱情悲剧的讲述,《李夫人》却通过议论部分,对同质的题材做出了新的解读,使主题变为“鉴嬖... 白居易诗《长恨歌》与《李夫人》,均以帝妃爱情为书写对象。二者的题材具有很高的同质性,甚至可能同时存在于诗人的构思中。但《长恨歌》着意于爱情悲剧的讲述,《李夫人》却通过议论部分,对同质的题材做出了新的解读,使主题变为“鉴嬖惑”。在这种变化的背后,是白居易诗歌“感伤”与“讽喻”类别的不同属性的影响。《李夫人》所属组诗《新乐府》,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讽谏性创作,《李夫人》自然也要传达利于政治的公共价值观。但在实际表达上,题材和诗人无意识的影响使《李夫人》整体上依然呈现出爱情感伤之色,与主题发生了错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恨歌》 《李夫人》 题材 主题
下载PDF
川端康成《舞姬》中波子的悲剧命运与反叛意识
15
作者 赵御博 易国定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73-77,共5页
川端康成作品《舞姬》中的波子是一位命运充斥着悲剧色彩的女性形象,她的事业、爱情与家庭均不顺遂,因此开始了自我反叛。波子的反叛终究软弱且流于表层,故未能实现人生的改写,反而加重了自身命运的悲剧色彩。通过对波子悲剧命运与反叛... 川端康成作品《舞姬》中的波子是一位命运充斥着悲剧色彩的女性形象,她的事业、爱情与家庭均不顺遂,因此开始了自我反叛。波子的反叛终究软弱且流于表层,故未能实现人生的改写,反而加重了自身命运的悲剧色彩。通过对波子悲剧命运与反叛性表现进行解读,分析波子反抗失败的原因,探究波子所代表的人物群像的生存困境,从而获取相应的人生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端康成 《舞姬》 悲剧命运 反叛意识
下载PDF
明代后妃凤冠制度钩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昕 《服装设计师》 2023年第4期41-45,共5页
凤冠在宋代正式被纳入后妃冠服系统,明代后妃凤冠基本承袭宋制,并有所变化。本文通过文献的梳理与互证,进一步厘清明初凤冠制度建立和以后朝代凤冠制度的变化更定内容;并借助与凤冠相关的出土实物及传世画像,揭示明代凤冠制度在施行过... 凤冠在宋代正式被纳入后妃冠服系统,明代后妃凤冠基本承袭宋制,并有所变化。本文通过文献的梳理与互证,进一步厘清明初凤冠制度建立和以后朝代凤冠制度的变化更定内容;并借助与凤冠相关的出土实物及传世画像,揭示明代凤冠制度在施行过程中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后妃 凤冠制度 考察
下载PDF
《诗经·邶风·绿衣》主旨考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璐薇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5-41,129,共8页
《绿衣》一诗的聚讼主要集中于《绿衣》之情、“绿衣”服饰、“绿衣”归属等问题。首先,《绿衣》之情当为“思古人”无疑;其次,“绿衣黄里”“绿衣黄裳”的形制及“外丝绸,内葛衣”的穿法,在当时社会是符合礼制的,此现象并不能作为“妾... 《绿衣》一诗的聚讼主要集中于《绿衣》之情、“绿衣”服饰、“绿衣”归属等问题。首先,《绿衣》之情当为“思古人”无疑;其次,“绿衣黄里”“绿衣黄裳”的形制及“外丝绸,内葛衣”的穿法,在当时社会是符合礼制的,此现象并不能作为“妾上僭”的暗喻。另外,古籍提到“绿衣”为嬖人所服。由“绿兮丝兮,女所治兮”可知,作者所思者即治丝之人。在诸侯后宫中,姪娣应当是丝枲之事的主要负责人,嬖人受其管理。对应到卫庄公的后宫,厉妫之娣戴妫早逝,嬖人在丝枲之事中与其朝夕相处,关系密切。因此,《绿衣》是嬖人为戴妫所作的悼亡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衣 嬖人 戴妫 丝枲之事 悼亡诗
下载PDF
传播学视域下《妻妾成群》英语译介模式研究
18
作者 何琦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29-31,54,共4页
杜迈克翻译的小说《妻妾成群》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效果良好。基于哈罗德·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从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和译介效果系统分析小说《妻妾成群》在英语世界的译介模式,以期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妻妾成群》 中国文学 译介模式 传播
下载PDF
《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的“元遗产案”识微
19
作者 文霞 《石家庄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75-80,120,共7页
《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中的“元”遗产案的人物关系较为复杂。“元”是一位籍贯临湘但旅居泉陵的商人,在去苍梧做买卖时去世,后来被运回临湘举行葬礼。“元”的正妻“何”检录分配财产,而“元”的庶妻“脩”带着其女儿“珠”回到泉陵... 《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中的“元”遗产案的人物关系较为复杂。“元”是一位籍贯临湘但旅居泉陵的商人,在去苍梧做买卖时去世,后来被运回临湘举行葬礼。“元”的正妻“何”检录分配财产,而“元”的庶妻“脩”带着其女儿“珠”回到泉陵生活了10多年后,可能因生活所迫,母女俩来到临湘争取权益。解读“元”遗产案牵涉的家庭及财产管理关系,既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东汉前中期商人家庭的生活情况以及家庭内女性的姓氏记录变化,还可以看出个体家庭中的婚姻关系与扩大家庭的宗法关系构成的紧张和矛盾,这影响到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 正妻 庶妻 婚姻关系 宗法关系
下载PDF
电影《霸王别姬》中的戏曲妙用探赜
20
作者 朱兆万 《民族艺林》 2023年第2期68-74,共7页
电影《霸王别姬》是中国电影中的经典之作,其中戏曲元素的运用如神来之笔,将电影叙事网格化与艺术化,影射不同时代的不同意义。其中,戏曲唱词、声腔板式、京剧昆曲等戏曲元素融合在该影片中,能够产生传达人物心绪、铺陈事件、描绘场景... 电影《霸王别姬》是中国电影中的经典之作,其中戏曲元素的运用如神来之笔,将电影叙事网格化与艺术化,影射不同时代的不同意义。其中,戏曲唱词、声腔板式、京剧昆曲等戏曲元素融合在该影片中,能够产生传达人物心绪、铺陈事件、描绘场景等多种效果。文章通过分析、探讨影片中不同场合搭配的直击人内心的京剧、昆曲等戏曲元素,讨论戏曲在叙事、剧情铺垫等方面的审美意义与作用,并发掘戏曲自身的张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提出现代戏曲发展之路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电影 《霸王别姬》 妙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