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Survey Findings on In-migrant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1
《China Population Today》
1998年第Z2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In
Survey
finding
s
on
In-migrant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宓妃考索——兼论《离骚》中“求女”的比兴意义
被引量:
3
2
作者
郭令原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85-90,共6页
关于《离骚》中的宓妃,旧说一般以为是宓羲氏之女,清屈复和近代游国恩先生认为应该是宓羲氏之妃,由于只是提出一些观点,未能进一步考证论述,所以在学术界没能引起足够重视,然而从《离骚》作品和先秦两汉的文献典籍及古代的社会文化背景...
关于《离骚》中的宓妃,旧说一般以为是宓羲氏之女,清屈复和近代游国恩先生认为应该是宓羲氏之妃,由于只是提出一些观点,未能进一步考证论述,所以在学术界没能引起足够重视,然而从《离骚》作品和先秦两汉的文献典籍及古代的社会文化背景的研究来看,屈、游二氏的意见是可以成立的。又由于宓妃这一问题的解决,长期纠缠不清的《离骚》中求女的比兴内涵问题也迎刃而解了,求女即诗人寻找志同道合,实现美政的贤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宓妃
求女
比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前农村已婚妇女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以潘村的个案研究为例
被引量:
13
3
作者
潘振飞
黄爱先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25,31,共7页
笔者通过对安徽省西南部地区潘村的调查研究,发现该村近年来已婚妇女外出就业人口呈明显上升趋势,这是当前流行的“农业女性化”观点所无法解释的。本文试图分析她们外出就业的动力机制。
关键词
农村已婚妇女
外出就业
动力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好人难寻》中奥康纳矛盾的女性观
被引量:
2
4
作者
杨梅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30-34,共5页
通过分析奥康纳经典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出现的几位女性角色,例如老祖母、孩子的妈妈和萨米老婆,观摩文本中作者对这几位女性角色的处理,从而得出奥康纳在这部短篇小说中体现的矛盾的女性观:一方面她反对南方社会的女性观和女性的社...
通过分析奥康纳经典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出现的几位女性角色,例如老祖母、孩子的妈妈和萨米老婆,观摩文本中作者对这几位女性角色的处理,从而得出奥康纳在这部短篇小说中体现的矛盾的女性观:一方面她反对南方社会的女性观和女性的社会行为规范,对这些传统的行为嗤之以鼻;另一方面她的作品中也反映了她内化了的父权制影响,对女性被压制地位表现出冷漠的态度。最后,从奥康纳的职业作家身份和"南方淑女"身份分析奥康纳矛盾女性观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康纳
《好人难寻》
矛盾的女性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离骚》“求女”解的思考
5
作者
魏红翎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60-61,共2页
文章对用"象征"解释《离骚》"求女"含义的作法提出了质疑,并从荣格的原型理论出发,提出所求诸女为阿利玛原型的表现。《离骚》是屈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两千多年以来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围绕着它也有一些谜团至今没...
文章对用"象征"解释《离骚》"求女"含义的作法提出了质疑,并从荣格的原型理论出发,提出所求诸女为阿利玛原型的表现。《离骚》是屈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两千多年以来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围绕着它也有一些谜团至今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解答,其中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理解《离骚》中"求女"的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骚》
“求女”
荣格
阿利玛原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urvey Findings on In-migrant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1
出处
《China Population Today》
1998年第Z2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In
Survey
finding
s
on
In-migrant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分类号
C924.25 [社会学—人口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宓妃考索——兼论《离骚》中“求女”的比兴意义
被引量:
3
2
作者
郭令原
机构
兰州交通大学中文系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85-90,共6页
文摘
关于《离骚》中的宓妃,旧说一般以为是宓羲氏之女,清屈复和近代游国恩先生认为应该是宓羲氏之妃,由于只是提出一些观点,未能进一步考证论述,所以在学术界没能引起足够重视,然而从《离骚》作品和先秦两汉的文献典籍及古代的社会文化背景的研究来看,屈、游二氏的意见是可以成立的。又由于宓妃这一问题的解决,长期纠缠不清的《离骚》中求女的比兴内涵问题也迎刃而解了,求女即诗人寻找志同道合,实现美政的贤人。
关键词
宓妃
求女
比兴
Keywords
Fufei
finding
pretty
women
Bixing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前农村已婚妇女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以潘村的个案研究为例
被引量:
13
3
作者
潘振飞
黄爱先
机构
上海大学社会系
中国<少年博览>杂志社
出处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25,31,共7页
文摘
笔者通过对安徽省西南部地区潘村的调查研究,发现该村近年来已婚妇女外出就业人口呈明显上升趋势,这是当前流行的“农业女性化”观点所无法解释的。本文试图分析她们外出就业的动力机制。
关键词
农村已婚妇女
外出就业
动力机制
Keywords
rural married
women
finding
work out of home village
motiva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C913.68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好人难寻》中奥康纳矛盾的女性观
被引量:
2
4
作者
杨梅
机构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
出处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30-34,共5页
文摘
通过分析奥康纳经典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出现的几位女性角色,例如老祖母、孩子的妈妈和萨米老婆,观摩文本中作者对这几位女性角色的处理,从而得出奥康纳在这部短篇小说中体现的矛盾的女性观:一方面她反对南方社会的女性观和女性的社会行为规范,对这些传统的行为嗤之以鼻;另一方面她的作品中也反映了她内化了的父权制影响,对女性被压制地位表现出冷漠的态度。最后,从奥康纳的职业作家身份和"南方淑女"身份分析奥康纳矛盾女性观的成因。
关键词
奥康纳
《好人难寻》
矛盾的女性观
Keywords
O'Connor
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
contradictory view towards
women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离骚》“求女”解的思考
5
作者
魏红翎
机构
成都大学医护学院
出处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60-61,共2页
文摘
文章对用"象征"解释《离骚》"求女"含义的作法提出了质疑,并从荣格的原型理论出发,提出所求诸女为阿利玛原型的表现。《离骚》是屈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两千多年以来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围绕着它也有一些谜团至今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解答,其中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理解《离骚》中"求女"的含义。
关键词
《离骚》
“求女”
荣格
阿利玛原型
Keywords
Li Sao
"finding pretty women"
Carl Gustav Jung
Anima prototype
分类号
G207.22 [文化科学—传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Survey Findings on In-migrant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China Population Today》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宓妃考索——兼论《离骚》中“求女”的比兴意义
郭令原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当前农村已婚妇女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以潘村的个案研究为例
潘振飞
黄爱先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好人难寻》中奥康纳矛盾的女性观
杨梅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关于《离骚》“求女”解的思考
魏红翎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