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2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terminants of Home Deliveries by Pregnant Mothers in Lumbo Chabbobboma Zone of Gwembe District in Zambia
1
作者 Miyoba M. Habanji 《Ope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24年第6期938-966,共29页
Background: Home deliveries is still high globally at 42% WHO 2022, due to high home deliveries, maternal death is also high at 43% globally. In sub-Sahara region home deliveries still high. Giving birth at health fac... Background: Home deliveries is still high globally at 42% WHO 2022, due to high home deliveries, maternal death is also high at 43% globally. In sub-Sahara region home deliveries still high. Giving birth at health facilities in most of sub-Saharan African countries Zambia inclusive is still a challenge whereby more than 51% of first-time mothers give birth at home and this gives a risk of high maternal and perinatal deaths. Therefore Reducing number of home deliveries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maternal and perinatal health issues. In this study, the aim was to investigate the determinants of home deliveries by pregnant mothers in the Luumbo zone of Gwembe district, Zambia. Purpose: Access to skilled care and facilities with capacity to provide emergency and newborn care is critical to reduce maternal death. In Zambia 42% of women still deliveries from home, suggesting a persistent challenge for women to seek, reach, and receive quality maternity care. This study aimed investigate the determinants of home deliveries by pregnant mothers in Luumbo zone of Gwembe district, Zambia. Methods: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among postnatal mothers who came for postnatal care at 6 weeks in Luumbo Chabbobboma clinic in Gwembe district southern province of Zambia. This was a descriptive cross-sectional study where a Simple random sampling technique was used to select 105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who attended postnatal and had a recent delivery. Data were collected using a researcher-administered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to identify determinants of home deliveries in Luumbo Chabbobboma zone. Data analysis was done using SPSS computer software version 27.0. Both descriptive and inferential (chi-square test)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an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was taken at α ≤ 0.05.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46 (43.8%) respondents were in the age bracket 20 - 29 years. Of the 105 respondents included in the study, 24 (22.9%) of them delivered from home. The results show that high maternal age (p = 0.03), occupation (p = 0.024), distance to the facility (p = 0.014),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p = 0.023), multiparity (p = 0.01), timing and number of ANC visits (p Conclusion: From this population. The major reason why women still deliver at home was long distance to the nearest facility. To reduce maternal and perinatal mortality access to health facilities by pregnant women needs to be improved. There should also be active engagement of the traditional and religious institutions in the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enatal Care Factors home Birth Cultural Factors Maternal Mortality Rate Skilled Delivery home Delivery PREVALENCE Zambia
下载PDF
A Home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LabVIEW
2
作者 Libo Deng 《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24年第3期501-521,共21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project is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X-10 and LabVIEW to control the device in the house. Based on the serial port communication of LabVIEW, the X-10 module can be programmed by using t... The objective of this project is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X-10 and LabVIEW to control the device in the house. Based on the serial port communication of LabVIEW, the X-10 module can be programmed by using the X-10 commands. Through the power line, all the devices connected to the socket will be controlled. Without replacing the existing wire, it must be an easy control system for the user who has no experience in electronics or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Actually, this is a quite practical X-10 home automation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me Automation LABVIEW X-10 PROTOCOL Graphic Programming COMMUNICATION
下载PDF
基于Home Assistant简易家电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罗志富 陆莹 +4 位作者 杨程钧 蒙成举 陈东昕 梁珊珊 黄华振 《河南科技》 2023年第3期12-17,共6页
【目的】本研究基于开源的Home Assistan(t HA)智能家居平台,设计出门禁、照明、电视机、窗及窗帘等简易家电的智能控制系统,能有效解决当前智能家居系统存在的成本高、操作烦琐及其众多系统互联互通难的问题。【方法】该系统以AMR主控... 【目的】本研究基于开源的Home Assistan(t HA)智能家居平台,设计出门禁、照明、电视机、窗及窗帘等简易家电的智能控制系统,能有效解决当前智能家居系统存在的成本高、操作烦琐及其众多系统互联互通难的问题。【方法】该系统以AMR主控板为核心,以人脸识别、智能感应和用户界面(UI)为用户交互终端,实现人脸识别和自动感应来控制家居终端设备,也可通过手机APP、电脑界面系统来远程控制家电设备。【结果】该系统的设计方案可靠,容易设计与实现,具有成本低廉、交互性灵活和操作简便等特点。【结论】其对家电智能化管理及智能家居的推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家居平台 人脸识别 智能控制系统 家用电器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居家运动康复强度-时间依从性轨迹及预测因素的纵向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洁 孙国珍 +6 位作者 鲍志鹏 王琳 高敏 刘沈馨雨 于甜栖 王琴 高蓉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6,183,共10页
背景我国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患病率逐年升高,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亟需关注。现有研究证实运动康复是改善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不佳的有效方式。依从性是衡量运动康复益处是否持续存在的关键指标,但其变化轨迹未知。... 背景我国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患病率逐年升高,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亟需关注。现有研究证实运动康复是改善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不佳的有效方式。依从性是衡量运动康复益处是否持续存在的关键指标,但其变化轨迹未知。目的基于前瞻性纵向观察的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居家运动康复强度-时间依从性5期追踪数据,考察发展轨迹及预测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11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射频消融术的246例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访。其中入组1周为基线调查,入组后3、6、9个月和12个月为追踪调查。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本研究使用智能设备或运动日志对依从性进行监督和记录,从强度-时间依从性评估运动依从性;采用运动自我效能量表(SEE)、运动恐惧量表(Fact-CHF)、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患者积极度量表(PAM13)分别评估患者的运动自我效能、运动恐惧水平、社会支持情况、积极度水平。利用Mplus工具构建潜类别增长模型(LCGM),取最优的拟合模型确定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居家运动康复强度-时间依从性的发展轨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轨迹类别的预测因素。结果44例患者失访,最终共202例纳入分析。基线、运动3个月、运动6个月、运动9个月、运动12个月患者例数分别为202、201、185、174例和159例,患者强度-时间依从性分别为(0.83±0.55)、(1.07±0.54)、(0.99±0.57)、(0.91±0.55)、(0.89±0.60)。LCGM结果显示,患者的运动康复强度-时间依从性变化过程具有群体异质性,分为3个潜类别轨迹组:缓慢下降-低水平组(n=69,34.2%)、快速上升-高水平组(n=14,6.9%)、持续依从组(n=119,58.9%)。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缓慢下降-低水平组为参照组,快速上升-高水平组和持续依从组男性患者的强度-时间依从性水平更高(P<0.001);快速上升-高水平组和持续依从组患者的年龄更大,运动自我效能水平更高(P<0.05);快速上升-高水平组患者的运动恐惧水平更低(P<0.05);持续依从组患者的积极度水平更高(P<0.05)。结论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居家运动康复强度-时间依从性呈多类别曲线增长的发展轨迹;未来可依据依从性的时变特点和因素定期进行强化干预,进而提高患者居家运动康复依从性水平且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居家运动康复 依从性 影响因素研究 纵向研究
下载PDF
居家养老慢性病患者智慧医疗服务需求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畅 高炜烨 +3 位作者 金雅庆 张贺泉 韩莹波 杨柯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居家养老慢性病患者智慧医疗服务需求,并分析需求实现与用户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招募法选择长春市299例居家养老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通过一般资料调查、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居家养老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 目的探讨居家养老慢性病患者智慧医疗服务需求,并分析需求实现与用户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招募法选择长春市299例居家养老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通过一般资料调查、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居家养老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健康服务需求,运用卡诺模型进行需求分类和优先级排序,最后结合产品服务系统的设计方法,构建产品和服务一起交付的智慧医疗产品新模式。结果需求指标3、4、9归属为必备型需求,需求指标1、5、8归属为期望型需求,需求指标7、10、11、13、14归属为魅力型需求,需求指标2、6、12、15归属为无差异型需求。结论居家养老慢性病患者智慧医疗服务应在维持和完善必备、期望属性需求基础上,发展和创新魅力属性需求,客观分析和改良无差异需求,以提升居家养老慢性病患者智慧医疗产品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养老 慢性病患者 智慧医疗 产品服务系统
下载PDF
有氧运动预适应改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敏 娄国 付常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3988-3993,共6页
背景:干细胞疗法是急性心肌梗死后恢复受损心肌组织的替代治疗策略,运动预适应可诱导机体产生内源性心脏保护效应,然而两者联合应用的疗效及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运动预适应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治疗效果的影响及... 背景:干细胞疗法是急性心肌梗死后恢复受损心肌组织的替代治疗策略,运动预适应可诱导机体产生内源性心脏保护效应,然而两者联合应用的疗效及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运动预适应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治疗效果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干细胞治疗组、运动预适应组和联合干预组。运动预适应组和联合干预组于造模前进行8周跑台有氧运动,然后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干细胞治疗组和联合干预组于造模后隔天尾静脉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10^(9)L^(-1),1 mL),治疗4周后,利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实验评估运动能力,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结构与功能;分离左心室,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评估心肌梗死面积,Masson染色检测胶原容积分数,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心肌毛细血管密度,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趋化因子受体蛋白4、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结论:①干预疗效: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运动能力、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缩短分数、CD31阳性细胞率下降(P<0.05),心肌梗死面积、胶原容积分数和心肌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细胞治疗组运动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运动预适应组和联合干预组运动能力提高(P<0.05);干细胞治疗组、运动预适应组、联合干预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缩短分数、CD31阳性细胞率升高(P<0.05),心肌梗死面积、胶原容积分数、心肌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与干细胞治疗组比较,联合干预组运动能力、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缩短分数、CD31阳性细胞率增加(P<0.05),心肌梗死面积、胶原容积分数、心肌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②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升高(P<0.05),白细胞介素10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细胞治疗组和联合干预组CXC趋化因子受体蛋白4表达升高(P<0.05),干细胞治疗组、运动预适应组和联合干预组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下降(P<0.05),白细胞介素10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增加(P<0.05)。与干细胞治疗组比较,联合干预组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降低(P<0.05),CXC趋化因子受体蛋白4、白细胞介素10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升高(P<0.05)。结果表明:运动预适应可增强急性心肌梗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效果(抑制心脏重塑、改善心功能、延缓心力衰竭进程),其机制与促进干细胞归巢、抑制炎症反应以及促进血管新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预适应 急性心肌梗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归巢 心脏重塑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内涵演进、发展困境及实践逻辑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伟 张建伟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2,共7页
在地国际化是后疫情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发展趋势。它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应对国际环境深刻变化的科学方略,是满足广大学生需求的有效途径,但面临评价导向与实践目标错位、在地国际化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在线国... 在地国际化是后疫情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发展趋势。它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应对国际环境深刻变化的科学方略,是满足广大学生需求的有效途径,但面临评价导向与实践目标错位、在地国际化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在线国际教育效果难以保障、高校国际化发展协同效应不强等主要挑战和困境。分析归纳欧洲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共性要素,并基于此提出从观念上扭转“西化从属观”与“困境工具观”,从组织上搭建“三位一体”协调机制,从内容上完善课程国际化,从评价上引导高校特色发展,从技术上促进虚拟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地国际化 内涵演进 发展动因 实践逻辑
下载PDF
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及其家庭照料需求预测 被引量:1
8
作者 成前 李月 +1 位作者 王伟进 张许颖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89,共17页
中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规模迅速扩大,老年照料需求快速增加。科学预测不同失能状况老年人口规模及其照料服务需求是推动老年照护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文章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使用M... 中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规模迅速扩大,老年照料需求快速增加。科学预测不同失能状况老年人口规模及其照料服务需求是推动老年照护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文章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使用Markov模型测算中国分性别、分年龄段老年人口健康状况转移矩阵,运用队列要素预测法、多元回归法等预测得到2020—2035年中国不同失能状况老年人口规模及其照料服务人员需求规模、家庭照料经济成本。预测结果显示:中国失能老年人口规模呈现增长态势,从2020年的1946万人增至2035年的3424万人,失能老年人口的比例从2020年的7.4%小幅增至2035年的7.9%,且中重度失能老年人口增幅更快,2035年时轻度失能老年人口规模相比2020年增加66%,中重度失能老年人口规模相比2020年增加92%。女性失能老年人口规模增速快于男性,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失能比例增长更快,2035年男性70~79岁、80~89岁、90+岁三个年龄组失能老年人口规模分别为2020年的1.53倍、1.92倍、1.94倍;2035年女性三个年龄组失能老年人口规模分别为2020年的1.72倍、2.29倍、2.52倍。老年家庭照料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家庭照料服务人员需求量从2020年的2795万人增至2035年的4863万人,增长74%。2020—2035年健康老年人口的照料服务人员需求量占总需求量的比例在57%左右,中重度失能老年人口需求量占比在24%左右,轻度失能老年人口需求量占比在19%左右。60~69岁老年人口所需的照料服务人员占比最高,90岁及以上年龄组对照料服务人员的需求量增长更快。老年人口家庭照料经济成本从2020年的3027亿元增至2035年的11676亿元,将增长近3倍。中重度失能老年人口所需的家庭照料现金成本相比2020年增长3.1倍,轻度失能老年人口所需的家庭照料现金成本相比2020年增长2.6倍。男性老年人口所需家庭照料现金成本低于女性老年人口,且增速也低于女性老年人口。本研究基于定量预测结果提出积极推进健康老龄化,加大促进生育的政策支持力度,尽快推广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以赋能家庭为着力点加强失能老年人口的支持体系建设,大力发展老年护理服务业,大力发展养老护理职业教育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健康 失能老人 老年照料服务 家庭照料经济成本
下载PDF
Sleeping Conditions of Older Adults with Delirium Receiving Home Care
9
作者 Masako Higo Kiyomi Morimoto 《Health》 2023年第8期895-907,共13页
We aimed to clarify the sleep status before delirium onset among older adults receiving home care. The sleep status of 21 participants aged ≥65 years was monitored while they slept with a sensor placed under their be... We aimed to clarify the sleep status before delirium onset among older adults receiving home care. The sleep status of 21 participants aged ≥65 years was monitored while they slept with a sensor placed under their bedding, after ruling out insomnia and dementia. The incidence of delirium was 28.6%;delirium onset occurred within an average of 2.7 (SD = 12) days after the start of home care among those whose care environment was changed due to hospital discharge or moving. Increased interrupted sleep and activity during sleep indicated that sleep fragmentation occurred before delirium onset. In conclusion, individuals aged ≥65 years and those whose care environment has changed should be screened for delirium because the time to delirium onset is short. Further, interventions to monitor the sleep status and prevent delirium onset should be implemented from the day home care beg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tients in home Care ELDERLY DELIRIUM SLEEP
下载PDF
“中医治未病+人工智能”助力社区居家养老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靖 刘晓丹 +2 位作者 张妤 王鑫蕊 许斌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3-57,共5页
探寻中医“治未病”与信息化人工智能结合,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慢病健康管理水平的方法路径。以文献查阅、信息检索和以辽宁省沈阳市8个社区居家养老中心为随机对象的实地调研为主,提出三条决策建议:借力“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推进社区... 探寻中医“治未病”与信息化人工智能结合,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慢病健康管理水平的方法路径。以文献查阅、信息检索和以辽宁省沈阳市8个社区居家养老中心为随机对象的实地调研为主,提出三条决策建议:借力“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慢病健康管理水平;引入中医药“治未病”思想,建立区域人口中医“治未病”信息化人工智能健康管理监测共享平台;加强基层社区居家养老机构中医“治未病”适宜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中医药服务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治未病 互联网+ 社区居家养老 慢病健康管理 人工智能
下载PDF
我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利用状况分析与建设措施优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思锋 张恒源 《社会保障评论》 CSSCI 2024年第1期88-106,共19页
党的十九大以来,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资源用于提高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目前,已建成的设施利用状况不容乐观。本文在界定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内涵及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参考安德森模型,构建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利用分析... 党的十九大以来,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资源用于提高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目前,已建成的设施利用状况不容乐观。本文在界定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内涵及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参考安德森模型,构建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利用分析框架。通过对17个社区调查资料的描述性统计,发现已建成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尚未得到有效利用。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设施利用状况堪忧的主要原因:设施建设不符应老年人的多样化需要;老年人广义支付能力不足约束对设施的利用;设施供给结构不能激发老年人的支付意愿。建议进一步规范居家社区养老相关术语,更加明确居家养老的社区责任边界,充分发挥市场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养老 社区养老 养老服务设施 安德森模型
下载PDF
中国社区嵌入式养老:现状与问题浅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杜鹏 马琦峰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124,共12页
为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目标,社区嵌入式是未来中国养老服务发展的重点方向。社区嵌入式养老是指通过下沉与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在社区内打造集居家、社区、机构服务为一体的养老综合体,以实现在家中或家门口就近就便享受优... 为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目标,社区嵌入式是未来中国养老服务发展的重点方向。社区嵌入式养老是指通过下沉与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在社区内打造集居家、社区、机构服务为一体的养老综合体,以实现在家中或家门口就近就便享受优质养老服务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基于嵌入性的理论视角,研究从需求嵌入、资源嵌入、主体嵌入与理念嵌入四个维度构建了中国社区嵌入式养老的制度框架,并对当前社区嵌入式养老的服务项目、服务设施及运营模式进行了系统归纳。研究发现中国社区嵌入式养老发展面临着多维度的嵌入问题,这集中表现为:供需关系存在错位,缺乏有效链接机制;专业服务人才有限,服务品质良莠不齐;权责利益交织纵横,多方主体协同困难;地区基础存在差异,经验范式推广受阻等。基于此,建议政府、社区、企业及社会组织等应进一步明晰主体职责定位,结合地区特点,依托有利资源,合力推动社区嵌入式养老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嵌入式 养老服务 社区养老 居家养老
下载PDF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Noni Juice Health Benefits during a 90-Day In-Home Use Test
13
作者 Brett J. West 《Health》 2023年第3期266-279,共14页
Noni juice, made from the fruit of Morinda citrifolia, is a health-promoting food from the Pacific Islands with an extensive history of traditional use. Human clinical trials have revealed that noni juice has antioxid... Noni juice, made from the fruit of Morinda citrifolia, is a health-promoting food from the Pacific Islands with an extensive history of traditional use. Human clinical trials have revealed that noni juice has antioxidant, immunomodulatory and anti-inflammatory properties. Previously, regular noni juice consumers in Europe and traditional healers in Fiji were surveyed to identify potential noni juice health benefits. But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perception of its health benefits among those with no previous experience with noni juice, an in-hom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Three hundred and nineteen adults with untreated chronic health conditions were provided with a 90-day supply of a blinded (unlabeled) commercial noni juice product (Tahitian Noni<sup>®</sup> Juice), instructed to consume 4 fluid ounces (1/2 cup) each day, and responded to a questionnaire given on days 30, 60 and 90 to evaluate product appeal and perceived effectiveness. A total of 299 people (94%) felt that their health improved in some way after drinking TNJ for 90 days. More than 80% of the subjects reported feeling better or healthier in general. Most participants also concurred with more than two dozen additional positive health perception statements, especially on days 60 and 90. More than 70% of consumers also indicated that noni juice helped them feel better than other wellness supplements they had tried in the past, including other so-called “super fruit” products. These findings seem to corroborate the results of clinical trials and previous consumer surveys regarding the potential for noni juice to provide discernable health benefits when used consistently over time. Such findings may help guide additional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in which specific effects may be evaluated more rigorous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inda citrifolia Noni Juice In-home Use Test Consumer Perception Perceived Health Benefits
下载PDF
我国养老机构精神赡养的困境及其优解 被引量:3
14
作者 蒲晓红 何思长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92-99,共8页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关注精神富裕,重视精神赡养是养老机构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维度系统分析养老机构精神赡养面临的困境可知,其主要表现为老年人精神自养能力薄弱、家庭成员支持弱化...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关注精神富裕,重视精神赡养是养老机构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维度系统分析养老机构精神赡养面临的困境可知,其主要表现为老年人精神自养能力薄弱、家庭成员支持弱化、养老机构功能发挥不力、社会组织缺乏协同性及政府保障力度不足等。为此,需要老年人自我增能、家庭成员强化支持、养老机构服务提质、社会组织系统集成和政府引导赋权,多方主体协同聚力,共同提高养老机构精神赡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机构 精神赡养 共同富裕
下载PDF
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意涵阐释、全球案例与中国借鉴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小红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74,共10页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对外开放的鲜明特征,以跨境流动为主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模式面临危机,学界将更多关注在地国际化模式。在地国际化致力于培养全体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高等教育机构的国际治理能力,通过增强机构的文化多样性,提...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对外开放的鲜明特征,以跨境流动为主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模式面临危机,学界将更多关注在地国际化模式。在地国际化致力于培养全体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高等教育机构的国际治理能力,通过增强机构的文化多样性,提供文化敏感的国际化课程,加强国家间的对话与共享。全球主要国家通过国家战略、机构策略、国际课程、学生融合等方面实施在地国际化。我国在地国际化实践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但仍面对挑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弯道超车”和“变道超车”的过程中,应取人才培养本位,促知识流动、引战略转型;增强“本土留学”服务能力;创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校园环境,重塑国际化课程模式和实践;实施文化敏感的教学,加强文化引领;以微证书项目促进在地国际化的“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地国际化 国际课程 跨文化交流 知识流动 微证书项目
下载PDF
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利用及满意度现状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楠 赵君 +4 位作者 刘思琦 王悦 王芸 邓淏晏 王芳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7-82,共6页
目的 了解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的利用情况和满意度现状,提出促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方法 通过目的抽样法于2023年5-7月在我国东、中、西部分别选取无锡市、长沙市、成都市对2 125名60岁及以上正在接受或曾接受过服务的老年人... 目的 了解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的利用情况和满意度现状,提出促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方法 通过目的抽样法于2023年5-7月在我国东、中、西部分别选取无锡市、长沙市、成都市对2 125名60岁及以上正在接受或曾接受过服务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对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地区的就医习惯、服务方式、常用药的获取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务总体满意度均值为(4.32±0.625)分,处于“满意”与“非常满意”之间。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失能程度、慢性病患病情况、地区差异、就医习惯、服务方式、常用药获取情况、地理可及性情况是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人所接受的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利用情况较好,服务总体满意度较高,但存在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应进一步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重点发展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完善医保支付机制,加快建立健全长护险制度,不断提高居家社区老年人的满意度和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 居家社区 老年人 服务利用 服务满意度
下载PDF
农村居家养老的需求、困境及对策——基于北京市生态涵养区调研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仁伟 袁章洁 张传华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117-127,共11页
在我国农村严重老龄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养老必须开创一个既能不离乡土、不离乡情,又能享受专业化、人性化供养服务的中国特色居家养老新模式。生态涵养区财政收入低、老龄化程度深、养老服务成本高,是北京农村居家养老... 在我国农村严重老龄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养老必须开创一个既能不离乡土、不离乡情,又能享受专业化、人性化供养服务的中国特色居家养老新模式。生态涵养区财政收入低、老龄化程度深、养老服务成本高,是北京农村居家养老应重点关注的区域。基于调研数据,分析北京生态涵养区农村老龄化现状和居家养老的现实需求,指出其在政策机制、财政投入、协同联动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强化顶层设计,不断优化完善农村居家养老政策机制;加大政策补贴力度,合理制定补贴内容和补贴方式;促进多部门、多主体、多措施联动,统筹谋划农村居家养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涵养区 农村老龄化 居家养老 政策机制 农村老年人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及其生态系统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曼 邢怡青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5,共10页
伴随人工智能技术在养老领域的应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呈现协同演化的发展趋势。这既为人口老龄化下破解养老服务供给不足难题带来重大机遇,也给传统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转型升级提出新的挑战。基于人工智能的技术特征,从“技术创新—要素... 伴随人工智能技术在养老领域的应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呈现协同演化的发展趋势。这既为人口老龄化下破解养老服务供给不足难题带来重大机遇,也给传统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转型升级提出新的挑战。基于人工智能的技术特征,从“技术创新—要素整合—系统优化”过程维度揭示人工智能赋能的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路径,并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分析框架,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剖析人工智能赋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面临规范性与引领性政策缺位、参与主体协作网络不紧密、养老服务供给和需求结构性失衡三个障碍。据此,应从宏观层面完善配套政策,加大对人工智能养老服务的支持力度;从中观层面推进数据汇聚与整合,促进多主体协同联动;从微观层面精准识别老年人需求,提升养老服务供给效率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赋能机制 服务生态系统 优化策略
下载PDF
适用于智能家居的格上基于身份多方认证密钥协商协议 被引量:1
19
作者 倪亮 刘笑颜 +3 位作者 谷兵珂 张亚伟 周恒昇 王念平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1-1197,共7页
随着物联网应用的日益普及,物联网设备终端数量激增、种类多样、层次复杂,常处于不可控的环境之中,因此,确保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性和隐私性至关重要。对基于物联网架构的智能家居服务进行探讨得出,启用智能家居应用需涉及多个方面,如用... 随着物联网应用的日益普及,物联网设备终端数量激增、种类多样、层次复杂,常处于不可控的环境之中,因此,确保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性和隐私性至关重要。对基于物联网架构的智能家居服务进行探讨得出,启用智能家居应用需涉及多个方面,如用户、云、物联网智能集线器(the IoT smart hub,ISH)和智能设备,它们需要多方验证以进行安全通信。由此提出了一种针对智能家居应用的格上基于身份多方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并证明在eCK模型下是安全的。其安全性可以归约到环上带误差学习(ring learning with errors,RLWE)问题的困难性,能够抗量子计算攻击。所提协议由一个格上基于身份的加密方案转换而成,无须公钥证书,避免了部署一个庞大的公钥基础设施(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PKI)。通过信息交互实现显式认证,且可具有一定的匿名性质,与其他相关的后量子格上多方认证密钥协商协议方案相比,该协议在安全性和执行效率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家居 基于身份密码 环上带误差学习 多方认证密钥协商协议 后量子密码 匿名性
下载PDF
多学科合作构建食管癌术后病人居家营养管理方案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霞 王敏 +2 位作者 曾苏华 张菊梅 周圆圆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1期2068-2071,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合作模式下构建的居家营养管理方案对食管癌术后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便利抽取医院2020年12月—2022年6月收治的食管癌术后病人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出院后采用常规饮食... 目的:探讨多学科合作模式下构建的居家营养管理方案对食管癌术后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便利抽取医院2020年12月—2022年6月收治的食管癌术后病人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出院后采用常规饮食护理,观察组实施多学科合作构建的居家营养管理方案,干预周期为1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营养风险筛查评分(NRS-2002)、营养指标(Hb、ALB、PA、TFN)及饮食相关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NRS-2002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N)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饮食相关依从率(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77.27%),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合作构建的居家营养管理方案可改善食管癌术后病人营养状况,降低居家营养风险,提高病人饮食相关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 食管癌 多学科合作 居家营养管理 方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