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空与隔离——论《色·戒》的主题 被引量:6
1
作者 何锡章 温啸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69-72,共4页
《色·戒》是张爱玲后期创作中最精彩的一部小说。本文通过对《色·戒》一题中“色”、“戒”的分析解读 ,指出该小说的主题是“虚空”与“隔离”。其中“色”喻指美人计 ,“色”亦是“幻”——幻觉与引起幻觉的美人计中所呈现... 《色·戒》是张爱玲后期创作中最精彩的一部小说。本文通过对《色·戒》一题中“色”、“戒”的分析解读 ,指出该小说的主题是“虚空”与“隔离”。其中“色”喻指美人计 ,“色”亦是“幻”——幻觉与引起幻觉的美人计中所呈现出的种种外在“色相”;“戒”实指钻戒 ,虚指人心隔防。“虚空”与“隔离”有着内在联系 ,佳芝的命运提醒人们外在“色相”不过是一种虚空 ,温柔的表相之下实则隐藏着人心隔防、猜忌的人生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 '戒' 虚空 隔离
下载PDF
《说文解字》所收“苋”、“蓼”疏解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艳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10-13,共4页
《说文解字》所收"苋"得名取义于其茎叶高大而易被看见。唐代文学作品中已较多地出现对苋的吟咏。宋元以后,苋之品种渐增。"苋菜"中"人苋"即今所谓的"籽粒苋",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食用史,以... 《说文解字》所收"苋"得名取义于其茎叶高大而易被看见。唐代文学作品中已较多地出现对苋的吟咏。宋元以后,苋之品种渐增。"苋菜"中"人苋"即今所谓的"籽粒苋",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食用史,以为籽粒苋原产于美国之说并不妥当。将"人苋菜"写作"人蔊菜"、"人旱菜"等是因不辨古音选错本字而产生的误会。《说文》中的"蓼"当指泽蓼而不是水蓼。"蓼"得名于其味辛辣,"蓼"、"熮"、"燎"、"爒"音近义通,当同源。蓼的别名"蔷虞"当表示采获山泽的菜草,这一别称蕴含了蓼的生长环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苋菜 籽粒苋 泽蓼 蔷虞
下载PDF
“掌佛法大喇嘛”称谓考 被引量:1
3
作者 梁启俊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33-36,共4页
对于清政权首次遣使西藏并致信宗教上层中的"掌佛法大喇嘛"的称谓,学者们众说纷纭。笔者依据史料和前辈们的研究,结合17世纪30年代格鲁派所处的社会背景、格鲁派内部领导情况及色钦曲结在清朝与西藏交往中发挥的作用等方面入... 对于清政权首次遣使西藏并致信宗教上层中的"掌佛法大喇嘛"的称谓,学者们众说纷纭。笔者依据史料和前辈们的研究,结合17世纪30年代格鲁派所处的社会背景、格鲁派内部领导情况及色钦曲结在清朝与西藏交往中发挥的作用等方面入手,对"掌佛法大喇嘛"这一称谓进行了考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太宗 格鲁派 掌佛法大喇嘛 色钦曲结
下载PDF
孔子的“戒色”说透视
4
作者 路懿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81-183,共3页
春秋时期女性外在容貌特征的审美意识日益觉醒,并成为男性追求女性时所极为看重的条件之一。在此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孔子坚持"男女有别"的礼制规范,能正视男性在青春期对女性容貌所产生的爱慕之情,提出了"少之时,血气未定... 春秋时期女性外在容貌特征的审美意识日益觉醒,并成为男性追求女性时所极为看重的条件之一。在此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孔子坚持"男女有别"的礼制规范,能正视男性在青春期对女性容貌所产生的爱慕之情,提出了"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的"戒色"说。以此为视角,试图透视孔子对待"色"之态度,并以此来观孔子的女性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戒色 女性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