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ina’s alfalfa market and imports: Development, trends, and potential impacts of the U.S.-China trade dispute and retaliations 被引量:4
1
作者 Qingbin WANG ZOU Ya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4期1149-1158,共10页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and trends of China’s alfalfa market and imports, identifies key factors for the rapid increase in China’s alfalfa imports, and discusses potential impacts of the U.S.-China trade...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and trends of China’s alfalfa market and imports, identifies key factors for the rapid increase in China’s alfalfa imports, and discusses potential impacts of the U.S.-China trade dispute and retaliations on the alfalfa markets and trade in both nations. China’s rapid transition toward larger-scale commercial dairy production, with enhanced feed and cost management as well as quality and safety control, and its limited resources for high-quality alfalfa production are key factors for the dramatic increase in its alfalfa imports, from 19 601 metric tons in 2008 to 1.38 million metric tons(mmt) in 2018. While the United States dominated China’s alfalfa imports with an average share of 97.01% from 2007 to 2017, the share dropped to 83.76% in 2018 and 63.28% in January 2019 due to the trade dispute and retaliations started in 2018. China will likely remain a large importer of alfalfa because of both its growing demand and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f imported alfalfa in quality and price, but the import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will be highly affected by the ongoing trade dispute and negotiations. China is also expected to make more efforts to reduce its dependence on U.S. alfalfa through increased investment in domestic alfalfa produ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lternative sources of alfalfa and other hay impor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s ALFALFA IMPORTS U.S.alfalfa EXPORTS dairy industrialization U.S.-China trade DISPUTE and retaliations GM-free standards
下载PDF
Status Quo and Improvement of Retaliation in the WTO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2
作者 Tian Jingnan 《Review of Global Academics》 2014年第4期322-326,共5页
Retaliation is described in the DSU as suspending concessions or other obligations. It applies to circumstances where the losing party fails to bring its measure into compliance with a covered agreement and mutually a... Retaliation is described in the DSU as suspending concessions or other obligations. It applies to circumstances where the losing party fails to bring its measure into compliance with a covered agreement and mutually acceptable compensation cannot be agreed within a reasonable period of time. However, some deficiencies do exist in this system such as impairing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mandatory pecuniary compensation should be introduced, especially when developing members are invol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taliation WTO DSM developing member
下载PDF
我国证券市场吹哨人保护制度完善研究
3
作者 蒋辉宇 周玮 《中国证券期货》 2024年第1期88-96,共9页
随着证券市场违法行为的隐秘性不断增强,监管难度日益增加,吹哨人的存在则有效缓解了这一难题。但是由于吹哨人的举报行为威胁到被举报人的利益,因此吹哨人常常面临着被报复的风险,证券市场吹哨人保护制度包括吹哨人身份信息保密、反报... 随着证券市场违法行为的隐秘性不断增强,监管难度日益增加,吹哨人的存在则有效缓解了这一难题。但是由于吹哨人的举报行为威胁到被举报人的利益,因此吹哨人常常面临着被报复的风险,证券市场吹哨人保护制度包括吹哨人身份信息保密、反报复保护、权利救济三方面的内容,而我国在这三方面均存在不完善之处,无法为吹哨人提供足够的保护。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之上,我国目前可以通过加强身份信息保密规则的制定、增加反报复保护制度、增设吹哨人权益救济制度来完善证券市场吹哨人保护制度,更好地保护吹哨人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市场吹哨人 身份信息保密制度 反报复保护制度 权益救济制度
下载PDF
恩格斯“自然报复”论的生态意蕴与新文明形态的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培培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45-53,共9页
“自然的报复”是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手稿中提及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恩格斯有力地证实了其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与人类历史相统一的理论思维形式,具有历史辩证法的意蕴,呈现出恩格斯与马克思在辩证法规律理解上的一致性。恩格斯... “自然的报复”是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手稿中提及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恩格斯有力地证实了其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与人类历史相统一的理论思维形式,具有历史辩证法的意蕴,呈现出恩格斯与马克思在辩证法规律理解上的一致性。恩格斯“自然报复”论在当前资本主义社会以极为强烈的形式--新冠疫情和极端气候等重大生态危机呈现出来,表明了资本逻辑统治的界限和荒谬之处。基于此,他对资本主义文明中资本与自然的矛盾进行了自然辩证法的深刻批判,意图通过社会革命建构能够“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双重和解”的共产主义新文明生态理念,重塑自然、人和社会的和谐关系,以在现代文明推进中实现对自然的合理安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自然报复论 新文明形态 生态理念
下载PDF
现代刑法中报复主义残迹的清算 被引量:14
5
作者 高艳东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2-97,共6页
以“恶”为主线的传统刑法在相当程度上具有报复色彩,报复主义起源于人性复仇本能,受到人类社会的相互性原则限制后,流变为罪刑均衡的报应论。但个人的复仇本能常被国家利用,国家权威本能更易增加新的复仇性,进而把罪犯视为社会的敌人... 以“恶”为主线的传统刑法在相当程度上具有报复色彩,报复主义起源于人性复仇本能,受到人类社会的相互性原则限制后,流变为罪刑均衡的报应论。但个人的复仇本能常被国家利用,国家权威本能更易增加新的复仇性,进而把罪犯视为社会的敌人。报复主义在解决犯罪的同时又酝酿着新的犯罪,现代刑法要特别警惕报复主义借国家权威主义哲学观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复仇 报复主义 国家权威
下载PDF
产品伤害危机中的负面情绪对消费者应对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1
6
作者 涂铭 景奉杰 汪兴东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23-1832,共10页
结合产品伤害危机情境特点,运用理论分析构建了消费者情绪、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对消费者的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的实证方法,对模型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愤怒情绪对消费者寻求报复(负面口碑、转换购买)、寻求解决(企业抱怨... 结合产品伤害危机情境特点,运用理论分析构建了消费者情绪、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对消费者的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的实证方法,对模型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愤怒情绪对消费者寻求报复(负面口碑、转换购买)、寻求解决(企业抱怨、三方投诉)2类行为有正面影响,无助情绪的作用则正好相反。报复欲望和补救预期2种动机的中介作用也得到验证。报复欲望在负面情绪(愤怒、无助)与寻求报复之间存在中介作用;补救预期在负面情绪与寻求解决之间存在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伤害危机 负面情绪 报复欲望 补救预期 应对行为
下载PDF
自私的领袖能够促进组织成员知识分享 被引量:4
7
作者 徐搏 刘人境 刘维姣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3-117,共5页
采用基于agent仿真的方法,研究了知识分享过程中的囚徒困境。不同于现有研究预先设定有限策略,引入策略空间,并依据组织成员在社会空间上的距离选择交互对象。结果发现:代价占收益比例的增加不利于知识分享,组织成员人数、社会空间大小... 采用基于agent仿真的方法,研究了知识分享过程中的囚徒困境。不同于现有研究预先设定有限策略,引入策略空间,并依据组织成员在社会空间上的距离选择交互对象。结果发现:代价占收益比例的增加不利于知识分享,组织成员人数、社会空间大小和成员自发创新程度的提高则有利于知识分享,人员流动率对知识分享水平的影响呈倒U型;知识分享水平的提高主要源于成员愿意与不分享知识的其他成员分享知识。具有高地位和影响力的领袖能够通过扩散低报复性策略,在不分享知识的情况下促使他人分享知识,并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影响力,形成知识在地位阶层中由下向上流动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享 囚徒困境 基于agent的仿真 报复 地位
下载PDF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司法化历程及我国的对策 被引量:4
8
作者 余菲 麻国安 《河北法学》 2002年第2期26-29,共4页
分析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形成历程和特色 ,探讨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对策 中国 世界贸易组织 WTO争端解决机制 历程 特色 司法化
下载PDF
“无报复自然界”:可能抑或不可能 被引量:10
9
作者 尚东涛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3,7,共4页
“无报复自然界” ,作为追求人与自然界关系协调理路探究前提的可能性 ,不是自明的。在人与自然界对象性关系中 ,从自然界方面考察 ,无目的演化的自然界客观上合人目的与不合人目的的可能性是逻辑并存的 ,以人为对象的自然界没有“无报... “无报复自然界” ,作为追求人与自然界关系协调理路探究前提的可能性 ,不是自明的。在人与自然界对象性关系中 ,从自然界方面考察 ,无目的演化的自然界客观上合人目的与不合人目的的可能性是逻辑并存的 ,以人为对象的自然界没有“无报复”的历史 ,自然界的报复本性规定于自身演化的非线性机制 ,“无报复自然界”不具可能性。从人方面考察 ,人的退让性“消极作为”不能“消解”自然界报复 ,人的“积极作为”由于认识能力、技术和利益的限制亦无法彻底“消解”自然界的报复 ,“无报复自然界”同具不可能性。人在“征服自然”中无法“胜天” ,在协调与报复人的自然界的关系中亦无法“胜天”。人不宜崇信与自然界关系协调的“乌托邦”式前景设定 ,只宜在与报复人的自然界的“无限磨合”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报复自然界” 对象性关系 协调
下载PDF
利用旋转模板匹配方法对SIFT算法的改进 被引量:4
10
作者 肖若秀 蔡光程 贾建波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09年第5期127-129,133,共4页
针对SIFT算法经常出现误匹配的情况,提出一种匹配算法。该方法在SIFT算法之后嵌入一种旋转模板匹配算法。利用特征点方向,对图像进行旋转,使用旋转后的特征点邻域进行模板匹配,对SIFT算法的结果进行二次筛选。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 针对SIFT算法经常出现误匹配的情况,提出一种匹配算法。该方法在SIFT算法之后嵌入一种旋转模板匹配算法。利用特征点方向,对图像进行旋转,使用旋转后的特征点邻域进行模板匹配,对SIFT算法的结果进行二次筛选。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SIFT算法匹配正确率,实现对SIFT算法的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匹配 SIFT 旋转模板
下载PDF
基于参照认知理论视角的领导公平与信息公平对组织报复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世勇 欧阳侃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57-1463,共7页
以546名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组织报复行为的结构,以及领导公平、信息公平与组织报复行为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组织报复行为可以分为主动性组织报复行为和退缩... 以546名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组织报复行为的结构,以及领导公平、信息公平与组织报复行为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组织报复行为可以分为主动性组织报复行为和退缩性组织报复行为;领导公平对主动性组织报复行为具有预测作用;在预测组织报复行为时,领导公平与信息公平存在交互作用。最后,阐述了研究结果对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报复行为 领导公平 信息公平
下载PDF
责任归因与报复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爱卿 周方莲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221-222,共2页
Objective:This research integrated the attribution of responsibility and aggressive retaliation to find their relationship. Methods: 204 subjects attended this experiment, and two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that refle... Objective:This research integrated the attribution of responsibility and aggressive retaliation to find their relationship. Methods: 204 subjects attended this experiment, and two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that reflect the relationship among intentional attribution, affect, responsibility and aggressive retaliation were set up. EQS was used to test the models. Results: The data fitted both Weiner’s model and ours well, which suggested that intentional attribution contributed to the judgment of responsibility and the response of affects, and then linked with the retaliation action. And in this process, judgment of responsibility and the response of affects were two media variables that had two-way interrelationship. Conclusion:A general model suggested here was:intentional attribution →judgment of responsibility, affect response →aggressive retal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归因 报复行为 结构方程模型 攻击行为 反应变量
下载PDF
我国法治视野下刑罚目的的理性选择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永升 陈伟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89-94,共6页
刑罚目的是整个刑罚理论的基石,在刑罚目的理论中报应论与预防论的争论由来已久。由于我国法治的特殊背景和特殊预防自身理论的缺陷,注重特殊预防论在我国已没有存在的根基,相反却偏离了法治的方向。在基于刑罚目的二元论和综合衡量后,... 刑罚目的是整个刑罚理论的基石,在刑罚目的理论中报应论与预防论的争论由来已久。由于我国法治的特殊背景和特殊预防自身理论的缺陷,注重特殊预防论在我国已没有存在的根基,相反却偏离了法治的方向。在基于刑罚目的二元论和综合衡量后,报应论前提下的一般预防是我们当前法治视野下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罚目的 特殊预防 报应 一般预防
下载PDF
中国古代复仇制度初探 被引量:9
14
作者 苗鸣宇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2002年第6期97-102,共6页
复仇在传统社会里既是一种需要打击的犯罪行为,又是一种值得提倡的高尚行为。复仇现象在中国古代一直延续而得不到制止。在法律与伦理发生冲突时,不同朝代、不同人的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但趋势是逐渐重视法律。
关键词 中国古代 复仇制度 法律
下载PDF
论弱势群体的“社会报复” 被引量:69
15
作者 吴鹏森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8-63,共6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各种社会群体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这不仅是正常的 ,甚至是必然的。但弱势群体作为社会的底层 ,不仅以自己的方式顽强地存在着 ,而且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对社会实施着各种积极和消极的“社会报复” ...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各种社会群体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这不仅是正常的 ,甚至是必然的。但弱势群体作为社会的底层 ,不仅以自己的方式顽强地存在着 ,而且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对社会实施着各种积极和消极的“社会报复” ,使社会发展付出代价。弱势群体可以分为结构性弱势、功能性弱势等不同的类型 ,它们形成的原因是各不相同的。现代政府有必要、也有责任建立一种有效的社会体制 ,确保功能性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不受侵害 ,同时要不断创造条件 ,优化社会结构 ,消除结构性弱势群体 ,帮助人们从不合理的社会结构中解脱出来。可以认为 ,帮助弱势群体就是帮助强势群体 ,就是帮助整个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弱势群体 社会群体 社会发展 结构性弱势 功能性弱势 政府职能
下载PDF
论我国公共利益举报法律制度的构建 被引量:9
16
作者 柴瑞娟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0,共10页
公共利益举报制度是构建社会异常发现机制和提升社会异常发现能力的关键一环。公共利益举报不同于传统社会公众举报,我国当下并无专门的公共利益举报制度。世界范围内众多国家均在社会治理、金融领域、市场监管、违法犯罪等诸多领域采... 公共利益举报制度是构建社会异常发现机制和提升社会异常发现能力的关键一环。公共利益举报不同于传统社会公众举报,我国当下并无专门的公共利益举报制度。世界范围内众多国家均在社会治理、金融领域、市场监管、违法犯罪等诸多领域采用了举报人制度,并陆续颁布了专门的举报人保护法案,其中美国、英国和日本的立法颇具代表性。我国应出台公共利益举报制度的专门立法,对公共利益举报人的认定、举报内容的认定、举报动机、公共利益举报人的举证和责任承担、举报的受理机构、对举报人的保护和激励措施、对报复行为的惩戒与限制、对被报复的举报人的赔偿等等做出系统性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利益举报 法律制度 反报复
下载PDF
WTO贸易报复机制的实施——以利益集团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7
17
作者 杜玉琼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1-167,共7页
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贸易报复机制是WTO最具特色、最具创造性的部分,该机制以法律手段保障裁决或建议的执行,其主要目的是"促使违反义务的成员方遵守WTO义务",国内利益集团有动力促成这一目标的实现。国内利益集团通过向政府... 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贸易报复机制是WTO最具特色、最具创造性的部分,该机制以法律手段保障裁决或建议的执行,其主要目的是"促使违反义务的成员方遵守WTO义务",国内利益集团有动力促成这一目标的实现。国内利益集团通过向政府或政府机构提出他们的利益要求从而影响国家贸易政策的制定;通过对政府施加政治压力从而达到实施报复措施的目的,进而促成败诉方尽快全面地履行WTO争端解决机构的裁决,纠正或取消其违规措施以符合WTO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争端解决机制 贸易报复机制 利益集团 贸易保护主义
下载PDF
中国刑事证人保护制度的问题与完善 被引量:10
18
作者 征汉年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7-143,共7页
现行的中国刑事诉讼法与刑法中对于证人保护的规定存在诸多不足。在刑事诉讼法中存在规定保护的义务主体有缺陷;侧重保护人身安全,却忽视了对证人及其亲属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的保护;缺乏实际可操作条款等问题。刑法不但在保护对象上... 现行的中国刑事诉讼法与刑法中对于证人保护的规定存在诸多不足。在刑事诉讼法中存在规定保护的义务主体有缺陷;侧重保护人身安全,却忽视了对证人及其亲属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的保护;缺乏实际可操作条款等问题。刑法不但在保护对象上与刑事诉讼法相脱节且无法做到罪责刑相适应。对刑事证人保护制度应当进行重新构建,尤其是要扩大刑事证人保护的主体、保护的范围和拓展刑事证人保护措施。对涉嫌打击报复证人犯罪又触及其他刑事犯罪的,应当按照"择一重罪从重"原则处理。对证人的事前保护比事后保护更重要。建议尽快建立保护证人细化规则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证人 打击报复 罪责刑相适应 事前保护 规则体系
下载PDF
论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报复制度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军旗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38-43,共6页
WTO的报复制度在GATT报复制度的基础上已大为强化 ,但仍存在重大缺陷。克服这些缺陷的有效方式是建立惩罚性集体报复制度。在集体报复制度建立之前 ,需要对报复方式的选择进行审查 。
关键词 WTO 争端解决机制 报复制度
下载PDF
非故意损害下的过度补偿效应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小凡 张大均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51-657,共7页
个体的补偿和报复行为是人际损害领域的研究重点。本研究通过将损害者和受害者置于同一情境,揭示了非故意损害中的过度补偿效应。实验包括虚拟和真实两种非故意损害情境,损害方式包括经济损失和肉体伤害。组间变量是损害者、受害者和中... 个体的补偿和报复行为是人际损害领域的研究重点。本研究通过将损害者和受害者置于同一情境,揭示了非故意损害中的过度补偿效应。实验包括虚拟和真实两种非故意损害情境,损害方式包括经济损失和肉体伤害。组间变量是损害者、受害者和中立者三种角色,因变量是被试在分配任务中留给搭档或自己的分数或金钱。结果表明,在阅读或经历了相同的非故意损害事件后,损害者补偿给受害者的分数和金钱会显著高于受害者留给自己的数量,即过度补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偿 报复 非故意损害 公平 过度补偿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