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0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nitor and Acceptance among Couples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s Based on the Monitor and Acceptance Theory
1
作者 Xue Wen Yuyang Zhou +2 位作者 Jiaxuan Du Xiaoyan Liu Wei X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Promotion》 2024年第7期589-598,共10页
Communication could be an essential part of couples in their daily life.Based on Monitor and Acceptance Theory(MAT),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d the mediating role of communication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ndfulnes... Communication could be an essential part of couples in their daily life.Based on Monitor and Acceptance Theory(MAT),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d the mediating role of communication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ndfulness and relationship quality among college-student couples.The research examined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of monitoring and acceptance to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in the 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APIM),and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positive or negative communications in these relationships.A total of 96 pairs of couples in the universities in Nanjing,China participated in the research.Momentary measurements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momentary levels of their monitor,acceptance,positive/negative communication,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A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HLM)was used to deal with the APIM.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omen’s monitor facet of state mindfulness negatively predicted men’s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through women’s negative communication,and the women’s acceptance facet of state mindfulness positively predicted women’s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through women’s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mmunication at the within-person level.The study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cooperation in monitoring and acceptance for couples to own and hold high levels of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mantic relationship communication MINDFULNESS MONITOR ACCEPTANCE
下载PDF
从同文馆到北京大学:近代中国“Peking University”概念考论
2
作者 宋雪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5-207,共13页
从晚清到民国,“Peking University”的指称对象先后包括京师同文馆、汇文书院、京师大学堂、私立燕京大学和国立北京大学五所驻京高等教育机构,其中既有国立最高学府,也有私立教会学校。虽然部分属于非正式名称,但仍具有广泛社会影响... 从晚清到民国,“Peking University”的指称对象先后包括京师同文馆、汇文书院、京师大学堂、私立燕京大学和国立北京大学五所驻京高等教育机构,其中既有国立最高学府,也有私立教会学校。虽然部分属于非正式名称,但仍具有广泛社会影响。语言概念的重叠带来话语表达中的歧义,同时也投射出多元复杂的历史图景。依据档案、报刊、辞书、回忆录等材料,返回历史现场,梳理近代中国“Peking University”概念的生成和流变,从中考察新式教育的引入、中西观念的互动及文化空间的形成,有助于探求译名背后的知识建构、教育转型与社会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king University 同文馆 京师大学堂 北京大学 燕京大学 概念史 教育转型
下载PDF
郁达夫抒情小说创作转向探析
3
作者 邓艮 肖如杉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20-125,共6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郁达夫的创作极具个人特色,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初期小说创作更是引起了巨大争议。郁达夫的小说创作也一直被贴上“颓废”“色情”“小资产阶级的自我感伤”等标签。但是在创作社的转向中,郁达夫展现了极高的政治...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郁达夫的创作极具个人特色,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初期小说创作更是引起了巨大争议。郁达夫的小说创作也一直被贴上“颓废”“色情”“小资产阶级的自我感伤”等标签。但是在创作社的转向中,郁达夫展现了极高的政治革命热情,在其早期作品中可以探得这一苗头的“萌芽”,后续创作中更是展现了一个内心柔软的抒情作家坚定的革命意志。不可否认,这些创作仍有局限之处,但不能因此否决郁达夫的创作方向转变及为后来者带来的启示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 抒情 浪漫主义 创作转向 矛盾
下载PDF
赫尔德及其同时代人:古典、浪漫、启蒙与反启蒙——乌尔里希·盖尔教授访谈
4
作者 庞文薇 乌尔里希·盖尔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赫尔德是18世纪德意志重要的思想家,在德意志等西方文学、哲学与其他相关领域享有重要地位。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盖尔教授是德国著名日耳曼学者,著作等身,长期从事德意志近现代文学研究,尤以在赫尔德研究领域贡献卓著。本文从流派概念出发... 赫尔德是18世纪德意志重要的思想家,在德意志等西方文学、哲学与其他相关领域享有重要地位。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盖尔教授是德国著名日耳曼学者,著作等身,长期从事德意志近现代文学研究,尤以在赫尔德研究领域贡献卓著。本文从流派概念出发,围绕赫尔德以及他同时代人,对盖尔教授进行访谈。因为德意志近代文学独具特色,盖尔教授反对用流派概念对这些作家进行标签化的简单划分。而赫尔德在这一独具特色的德意志近代文学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后来德意志文学以及文史哲发展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尔德 古典 浪漫 启蒙 反启蒙
下载PDF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命表现”思想探析
5
作者 郗戈 陈洪鑫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121,共8页
“生命表现”思想揭示出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浪漫主义因素,构成了对现有阐释模式的反思,因此具有重要理论价值。马克思的“生命表现”思想在综合吸收浪漫主义对感性丰富性的强调、对人性圆融整全的追求与反思启蒙现代性的哲... “生命表现”思想揭示出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浪漫主义因素,构成了对现有阐释模式的反思,因此具有重要理论价值。马克思的“生命表现”思想在综合吸收浪漫主义对感性丰富性的强调、对人性圆融整全的追求与反思启蒙现代性的哲学主题的同时,扬弃了浪漫主义的非现实性。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生命表现”思想显露出的克服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所导致的人的分裂对立、复归个人生命总体性的内在逻辑,同构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及其扬弃的逻辑思路,深刻切中马克思克服现代性分裂的问题意识。在这一问题意识下,“生命表现”思想在与黑格尔的绝对思辨和费尔巴哈的感性有限性进行理论对话的过程中,呈现出错杂的理论图景,促使马克思意识到“生命表现”思想的内在逻辑困难。对“生命表现”思想的探析,既展现出马克思思想的丰富层次与内涵,也突出了认真考察马克思思想中各种理论倾向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表现”思想 浪漫主义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现代性分裂 思想对话
下载PDF
工程科幻创作与工程想象力教育
6
作者 纪阳 孔江丽 +1 位作者 柯家寶 吴振宇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24年第4期438-450,共13页
工程想象力教育能够为大工程观的萌发奠定思考基础,可作为未来工科教育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作为工程想象力教育的一种实现方式,工程科幻创作可以为学生提供将科学技术和社会人文作为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加以整体考虑的思考机会,能够激... 工程想象力教育能够为大工程观的萌发奠定思考基础,可作为未来工科教育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作为工程想象力教育的一种实现方式,工程科幻创作可以为学生提供将科学技术和社会人文作为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加以整体考虑的思考机会,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激情,促进大工程观的形成,因此有助于培养具备宏大视野与人文情怀的优秀工程师。工程教育与科幻创作在未来想象、多学科知识集成、内心图景、思考推演、情感激发等方面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因此工程科幻创作过程中的思维训练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工程核心素养。教改实验表明,工程科幻创作训练可作为一种体验式学习单元,嵌入到导论课或创新创业类课程中,迅速开展起来;借助“5I”自评价模型,可以实现学生对想象力激发、跨学科知识综合能力、内心情感激发、洞察力和创新启发等5种成长价值的关注和探索;学生的茫然、惊讶、烧脑和心流等体验表明,尽管工程科幻创作任务具有一定的挑战度,但学生仍然对之持有欢迎的态度,并从中获得了深度的个人成长;学生在科幻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和创意想象也为理工科教师提供了一种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工程观 工程科幻 工程科幻创作 工程思维 工程想象力 工业浪漫 5I模型
下载PDF
法国现实主义绘画的素朴特征——以博纳尔的绘画为例
7
作者 张嘉润 张乾元 《当代美术家》 2024年第4期103-117,共15页
法国现实主义绘画并不是随库尔贝画展事件才突然出现的。在浪漫主义之后,博纳尔朴素的现实主义绘画已经悄然登场。本文通过对博纳尔朴素现实主义绘画审美特征的简要分析,论证在浪漫主义之后博纳尔对法国现实主义绘画风格的形成所起到的... 法国现实主义绘画并不是随库尔贝画展事件才突然出现的。在浪漫主义之后,博纳尔朴素的现实主义绘画已经悄然登场。本文通过对博纳尔朴素现实主义绘画审美特征的简要分析,论证在浪漫主义之后博纳尔对法国现实主义绘画风格的形成所起到的引领和推进作用,以增加对博纳尔现实主义绘画更多的了解与关注,进一步揭示现实主义艺术素朴、宁静、自然、真实的本质特征。博纳尔的绘画在今天看来仍然是难以超越的现实主义绘画巅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素朴 宁静 田园牧歌
下载PDF
舒伯特A大调奏鸣曲的创作风格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田英杰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55-157,164,共4页
舒伯特的钢琴作品是古典音乐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音乐学家对历史遗产的研究,舒伯特也是一位优秀的钢琴家,尽管他并不以技巧著称。舒伯特的钢琴演奏具有美妙的触键,演奏时清晰且愉悦,充满灵性与情感。被称为“艺术歌曲之王”的舒... 舒伯特的钢琴作品是古典音乐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音乐学家对历史遗产的研究,舒伯特也是一位优秀的钢琴家,尽管他并不以技巧著称。舒伯特的钢琴演奏具有美妙的触键,演奏时清晰且愉悦,充满灵性与情感。被称为“艺术歌曲之王”的舒伯特在其钢琴作品风格中,可以发现大量艺术歌曲的影子,其主要钢琴作品都是以艺术歌曲为灵感创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伯特 艺术歌曲 奏鸣曲 浪漫主义
下载PDF
浪漫派的“幽灵”:基于卢卡奇对浪漫主义复杂态度的考察
9
作者 曹学聪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81,共12页
浪漫主义作为卢卡奇早期理论的重要来源,很快就遭到他本人的否定,尤其是在他加入匈牙利共产党之后,更激烈地批判自己之前的思想。事实上,不论是在其成书于20世纪20年代的《历史与阶级意识》里,还是在30年代表现主义论争中,卢卡奇对浪漫... 浪漫主义作为卢卡奇早期理论的重要来源,很快就遭到他本人的否定,尤其是在他加入匈牙利共产党之后,更激烈地批判自己之前的思想。事实上,不论是在其成书于20世纪20年代的《历史与阶级意识》里,还是在30年代表现主义论争中,卢卡奇对浪漫主义都持敌意,甚至于到了50年代以后,卢卡奇仍极力抨击德国文化中的浪漫主义传统。然而,其早期所受的浪漫主义的影响并没有消失,这种影响或隐或显地仍出现在他后来的文学批评以及思想论争中。将其思想截然切断的处理方式过于简单化。在卢卡奇前后期思想表面的断裂之下,实则有着一以贯之的精神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卡奇 浪漫主义 陀思妥耶夫斯基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之间:柏林浪漫派共同体书写初探
10
作者 卢盛舟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2,共9页
活跃于19世纪初德意志思想舞台的柏林浪漫派对共同体的理论建构与文学书写做出过重要贡献。政治哲学家亚当·米勒在1809年出版的《治国术》中提出了强调整体性、自然性和历史性的共同体理论主张,而柏林浪漫派作家既或隐或显地对民... 活跃于19世纪初德意志思想舞台的柏林浪漫派对共同体的理论建构与文学书写做出过重要贡献。政治哲学家亚当·米勒在1809年出版的《治国术》中提出了强调整体性、自然性和历史性的共同体理论主张,而柏林浪漫派作家既或隐或显地对民族共同体展开文学想象,又通过交谊结社为实现民族共同体开展政治实践。在他们的共同体书写中,除以往大多数研究所确认的民族主义内涵外,还存在重要的世界主义维度:相关作家并不囿于民族国家疆界,而是在世界范围内思考民族共同体的建构和与文化他者的共生问题——民族独立、帝国殖民、和谐共存等多重欲望在此纠缠交错,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也因此并非变奏关系,而是呈现出了间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林浪漫派 共同体 民族主义 世界主义
下载PDF
西方浪漫主义的中国因素——从洛夫乔伊浪漫主义起源说谈起
11
作者 于鑫宇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4,共7页
中国因素在西方浪漫主义的形成过程中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洛夫乔伊以中国园林对英国园林的影响为切入点,最先提出“浪漫主义的中国起源”问题。中国形象曾出现在浪漫主义的许多文学作品中,这些形象大多以作者想象的方式呈现,中国文化... 中国因素在西方浪漫主义的形成过程中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洛夫乔伊以中国园林对英国园林的影响为切入点,最先提出“浪漫主义的中国起源”问题。中国形象曾出现在浪漫主义的许多文学作品中,这些形象大多以作者想象的方式呈现,中国文化在审美和思想观念等领域与西方的差异,恰好被浪漫主义者赋予乌托邦的意义。中国因素之所以能在浪漫主义时期引起这些广泛的影响,和当时西方的“中国热”的影响密不可分,同时,浪漫主义者也利用乌托邦化的中国形象来反抗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 中国 起源 想象 乌托邦
下载PDF
抗战时期大学教授的坚守与执着——《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阅读札记
12
作者 李玉伟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7-208,共12页
阅读《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能够详细了解郑天挺在西南联大时的教学、科研、人事、行政、社交等情况。从《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入手,结合相关基本史料可看出,西南联大时期的郑天挺以教学为本,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贡献巨大,深受学生认... 阅读《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能够详细了解郑天挺在西南联大时的教学、科研、人事、行政、社交等情况。从《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入手,结合相关基本史料可看出,西南联大时期的郑天挺以教学为本,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贡献巨大,深受学生认可与爱戴;他潜心于读书治学,借史学以经世,所著《清史探微》一书奠定了其在史学界的地位;就任西南联大总务长一职虽非其本意,但他最终选择牺牲小我、顾全大局,任职期间任劳任怨,堪称“联大舵手”。西南联大时期郑天挺的读书治学、为人处世,反映了他潜心育人,为学校发展而克己奉公,从中亦可揭示抗战时期中国学者的不屈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天挺 西南联大 《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 抗日战争
下载PDF
温暖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的浪漫化抒写——评电视剧《人生之路》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仰飞 《上海视觉》 2024年第1期143-147,共5页
根据路遥中篇小说《人生》改编的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人生之路》,是对小说结尾“并非结局”的倾情抒写。该剧以镜像式的人物塑造,拓展了群像人物的艺术魅力;叙事时空从陕北延续到上海,为“高加林一代青年”植根于中国时代语境提供了“... 根据路遥中篇小说《人生》改编的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人生之路》,是对小说结尾“并非结局”的倾情抒写。该剧以镜像式的人物塑造,拓展了群像人物的艺术魅力;叙事时空从陕北延续到上海,为“高加林一代青年”植根于中国时代语境提供了“上海方案”;上海城市空间审美意象的构建,拓宽了海派艺术美学的风格。电视剧《人生之路》对当下青年关于奋斗、关于命运等热议的话题,在立足时代语境的同时,回应了时代之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之路》 现实主义电视剧 浪漫化抒写 镜像理论 海派美学风格
下载PDF
诗与哲学之争:论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总汇诗”思想
14
作者 妥建清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0-143,160,共15页
肇始于古希腊的诗与哲学之争在西方思想文化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者对现代性所造成的诸种异化进行了反思,在康德哲学、古典哲学的有关百科全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总汇诗”思想,并通过反讽和想象让“总汇诗”成为百科全... 肇始于古希腊的诗与哲学之争在西方思想文化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者对现代性所造成的诸种异化进行了反思,在康德哲学、古典哲学的有关百科全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总汇诗”思想,并通过反讽和想象让“总汇诗”成为百科全书式的统领性的学科,具有形而上的超验意味。“总汇诗”思想不仅统一了诗与哲学,弥合了由启蒙运动所造成的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的分裂,而且对后世的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等思潮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反思现代性的危机提供了新的可能,具有重要的文学史和哲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与哲学之争 百科全书 总汇诗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 反讽
下载PDF
作曲技法的变化与贝多芬奏鸣曲浪漫主义转变的关系
15
作者 柯晓东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6-148,152,共4页
贝多芬之所以被认为是世界钢琴艺术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甚至有着“乐圣”的尊称,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其作品推动了世界音乐史的发展。作为一名古典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贝多芬从很早的作品创作中便展露出浪漫主义风格,后期的作品更是带... 贝多芬之所以被认为是世界钢琴艺术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甚至有着“乐圣”的尊称,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其作品推动了世界音乐史的发展。作为一名古典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贝多芬从很早的作品创作中便展露出浪漫主义风格,后期的作品更是带有极为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贝多芬的作品既有对海顿和莫扎特等古典主义大师的继承,同时也在创作中融入了个人丰富的情感,是其将钢琴艺术由古典主义严谨规范的理性之美提升到浪漫主义热烈自由的感性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多芬 奏鸣曲 浪漫主义 作曲技法风格
下载PDF
陆侃如“龙学”的思想倾向
16
作者 王洁 叶当前 《语文学刊》 2024年第1期9-15,共7页
关于刘勰对现实主义的态度,部分《文心雕龙》研究者浅尝辄止地表述了其肯定倾向,陆侃如则从“情”“志”“物”三者的关系入手进一步阐述了文学创作的主客观统一性与文学作品的认识性。关于刘勰对于浪漫主义的态度,文艺理论界众说纷纭,... 关于刘勰对现实主义的态度,部分《文心雕龙》研究者浅尝辄止地表述了其肯定倾向,陆侃如则从“情”“志”“物”三者的关系入手进一步阐述了文学创作的主客观统一性与文学作品的认识性。关于刘勰对于浪漫主义的态度,文艺理论界众说纷纭,在此基础上,陆侃如阐述了刘勰对于积极浪漫主义的肯定,同时给出了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创作边界,提出形式要依附于内容,文辞要传达真挚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侃如 刘勰 《文心雕龙》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下载PDF
启蒙时代的幽灵:德国浪漫主义思想的诠释史
17
作者 罗久 姜维端 《岭南学刊》 2024年第3期114-128,共15页
德国浪漫主义所表现出来的诸多与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和普遍主义针锋相对的特征,使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作为时代潮流的反动而被贴上了非理性主义、保守主义和蒙昧主义的标签。尤其是从19世纪中后期到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泛政治化和民族... 德国浪漫主义所表现出来的诸多与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和普遍主义针锋相对的特征,使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作为时代潮流的反动而被贴上了非理性主义、保守主义和蒙昧主义的标签。尤其是从19世纪中后期到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泛政治化和民族认同的大背景下,作为在德国历史和文化中孕育出来的第一个本土化的、最具德意志特色的思想文化运动,对浪漫主义的理解不可避免地与时代精神和政治局势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强烈的意识形态化倾向以及古典与浪漫、启蒙与反启蒙的二元对立使得深入德国浪漫主义内在学理的研究难以展开,它要么被刻意贬低,要么被无限美化;要么被认为是完全非政治的,要么被认为是政治上极为反动的。因此,超越启蒙的意识形态和现代性话语,通过对德国浪漫主义的诠释史进行批判性的考察,对于深入德国浪漫主义独特的问题意识和思想语境,揭示德国浪漫主义的合理性与现实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浪漫主义 诠释史 启蒙运动 主观化的机缘论 泛政治化
下载PDF
跨越百年的浪漫星火:济慈之于菲茨杰拉德的影响研究——基于乔纳森·贝特《明亮的星和绿光》的视角
18
作者 彭筱箐 《滁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3-27,共5页
诸多研究都揭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对20世纪重要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影响。济慈的身影与风格频频现于菲茨杰拉德的书信和作品中,两人共同书写了英语文学史上的美丽篇章。乔纳森·贝特所著的《明亮的星和绿光:济慈与菲茨杰拉德的... 诸多研究都揭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对20世纪重要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影响。济慈的身影与风格频频现于菲茨杰拉德的书信和作品中,两人共同书写了英语文学史上的美丽篇章。乔纳森·贝特所著的《明亮的星和绿光:济慈与菲茨杰拉德的美丽作品和悲惨人生》一书,融传记的平行书写与文学的影响研究为一体,生动展现了济慈和菲茨杰拉德在生活上的悲惨境遇和在美学上的灵魂共振,揭示了两位作家及其作品的深层联系,为读者描绘了两个浪漫主义者横跨百年时空的人生轨迹和思想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慈 菲茨杰拉德 文学传记 浪漫主义 乔纳森·贝特
下载PDF
The Factors of Both Romanticism and Transcendentalism in Emily Dickinson's Character
19
作者 刘吉俊 《海外英语》 2013年第16期232-233,共2页
Emily Dickinson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read and well-known American poets. Although there were just seven poems published during her lifetime, she was brought to many people's attention. Some people believe tha... Emily Dickinson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read and well-known American poets. Although there were just seven poems published during her lifetime, she was brought to many people's attention. 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Dickinson is a real romantic but others think she is a transcendentalist. However, both the factors of romanticism and transcendentalism can be seen in her character indeed. Romantic factors include individualism in her personality and her escaping from society. Transcendental factors are oversoul and mysticalness. If all the factor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Emily Dickinson can fall into the category of both romanticism and transcendental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ILY DICKINSON CHARACTER romanticISM transcendent
下载PDF
遁迹日常与幻异想象:论周于旸的传奇化写作
20
作者 仲雷 《写作》 2024年第1期71-77,共7页
周于旸是一位极具天赋的青年小说家,他凭借非凡的创造力构建出一个奇崛的文学世界,赢得了评论家和读者的一致好评。周于旸对“传奇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幻异写作风格。他在小说中常常探讨“逃离”这一文学主题,专注于... 周于旸是一位极具天赋的青年小说家,他凭借非凡的创造力构建出一个奇崛的文学世界,赢得了评论家和读者的一致好评。周于旸对“传奇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幻异写作风格。他在小说中常常探讨“逃离”这一文学主题,专注于描写代际冲突与两性关系,以此挖掘现代人隐秘的孤独意识和生存困境。他还将魔幻与科幻融合在小说的叙述结构里,更新传奇叙事方式,在关注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同时,借助想象的力量编织绮丽的梦境,为庸常琐碎的现实人生注入奇幻的色彩。周于旸坚守文学理想,逐步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成为文学新军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于旸 传奇化 逃离日常 幻异书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