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源下乡背景下乡村关系的差序格局及其形塑逻辑 被引量:2
1
作者 姜国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6-146,共11页
以“一乡−多村”为乡村关系的两个主体,突破过去将乡村关系中的“村”视为一个抽象整体的研究进路,提出“乡村关系的差序格局”。在“行政消解自治”乡村一体化的背景下,乡镇与其下辖的各行政村的关系存在“亲疏远近”之别。形塑这种亲... 以“一乡−多村”为乡村关系的两个主体,突破过去将乡村关系中的“村”视为一个抽象整体的研究进路,提出“乡村关系的差序格局”。在“行政消解自治”乡村一体化的背景下,乡镇与其下辖的各行政村的关系存在“亲疏远近”之别。形塑这种亲疏远近的要素主要有三个:一是特定行政村在中央或地方涉农政策中的重要性。政策性位置越突出,其与乡镇的关系越亲近。二是特定行政村村治情况良善与否。村干部治村能力越强,其与乡镇的关系越亲近。三是特定行政村在体制内有无先赋性外联关系。这种外联关系越重要,其与乡镇的关系越亲近。自上而下的各类资源在各行政村之间的配置,相应由乡村关系的差序格局来形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下乡 乡村关系 差序格局 驻村工作队 政绩思维
下载PDF
“党员下沉基层”:社区治理中的“政党外部赋能”机制研究
2
作者 包涵川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94,共8页
有别于其他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机制,“党员下沉基层”体现了各类组织关系居于社区之外的广大在职党员在各级党组织的统一领导规划下,对社区建设的外部支持性作用,表现出“政党外部赋能”的治理逻辑。其实践包含着在职党员按照社区干部... 有别于其他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机制,“党员下沉基层”体现了各类组织关系居于社区之外的广大在职党员在各级党组织的统一领导规划下,对社区建设的外部支持性作用,表现出“政党外部赋能”的治理逻辑。其实践包含着在职党员按照社区干部和居民需求完成任务(点单接单),党员和社区干部共同推进上级交代的治理事项(任务推进),依托特定项目优化社区治理(项目共建),下沉党员长期兼任楼长和网格员(兼任职位)四种路径,发挥了补位治理资源、回应居民诉求和发挥监督引导的积极作用。未来应明确下沉党员责任使命与适度给予现实利益回报相结合、持续赋予外部治理资源同优化社区内部制度基础相结合、辅助社区干部推进任务和深入联动社区普通居民相结合。“政党外部赋能”的实践继承了党史国史中城市治理的本土化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员下沉基层 政党外部赋能 社区党建 社区治理
下载PDF
“民主下乡”:国家对乡村社会的再整合——村民自治生成的历史与制度背景考察 被引量:33
3
作者 黄辉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16,共7页
村民自治尽管发端于乡村社会内部,具有社会自发和自我组织的特点,但其从社会自发上升为国家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内的普遍推行则是国家行政推动的结果,是"民主下乡"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村民自治是一种民主化的乡村整合方式,... 村民自治尽管发端于乡村社会内部,具有社会自发和自我组织的特点,但其从社会自发上升为国家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内的普遍推行则是国家行政推动的结果,是"民主下乡"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村民自治是一种民主化的乡村整合方式,是晚清以降现代国家通过自上而下的"政权下乡"、"政党下乡"整合乡村社会的延续。现代国家通过"民主下乡",推行民主取向的乡村治理机制,实现了对乡村社会的再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权下乡” “政党下乡” “民主下乡” 整合
下载PDF
建国初期“党支部下乡”与农村政治整合 被引量:14
4
作者 吕连仁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61,共7页
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大规模的"党支部下乡"运动,基层党组织不断地向乡村延伸。乡村社会由此全面展开了政党化、政治化、组织化的进程。党政权力以党的组织网络为基础,重组了乡村权力结构、社会组织、社会... 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大规模的"党支部下乡"运动,基层党组织不断地向乡村延伸。乡村社会由此全面展开了政党化、政治化、组织化的进程。党政权力以党的组织网络为基础,重组了乡村权力结构、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和价值体系,实现了对农村空前的政治渗透和政治动员,把农民纳入到国家政治体系中,彻底改变了旧中国农村一盘散沙的状况。这种以政党权威进行的政治整合,对农村政治以至各方面的发展产生了长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下乡 基层党组织建设 政治整合 乡村社会
下载PDF
政党下乡与乡村干部政治录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健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31-838,共8页
20世纪,党的政治动员激发了农民政治参与的热情,并通过建立乡村政权组织实现了对乡村社会的政治整合。在这个过程中,以阶级成分、革命道德和对党的忠诚为标准录用的农民干部成为党整合乡村社会的重要力量。一旦他们的作风偏离了党的政... 20世纪,党的政治动员激发了农民政治参与的热情,并通过建立乡村政权组织实现了对乡村社会的政治整合。在这个过程中,以阶级成分、革命道德和对党的忠诚为标准录用的农民干部成为党整合乡村社会的重要力量。一旦他们的作风偏离了党的政治理念,党就直接通过垂直深入乡村的权力机关开展整党整风运动以达到干部整改的目的,由此形成了政党下乡过程中乡村政治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下乡 党的组织建设 乡村干部 政治录用
下载PDF
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思政教育功能及实施路径初探 被引量:5
6
作者 余婕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48期121-122,共2页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该文以实践育人为切入点,调研目前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开展的现状,分析其在育人方面的功能和实施方向,探索建立提升社会实践育人效果的具体路径,建立全面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该文以实践育人为切入点,调研目前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开展的现状,分析其在育人方面的功能和实施方向,探索建立提升社会实践育人效果的具体路径,建立全面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养成教育、道德素养的三下乡社会实践课程体系,科学有效地提高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政教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三下乡 社会实践 思政教育
下载PDF
参政党能力建设:一个与时俱进的课题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廷彦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5-7,共3页
参政党能力建设是政党制度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客观要求。建设适应新世纪发展要求的参政党,不断提高参政党能力,成为参政党建设与时俱进的课题。
关键词 参政党 参政能力 与时俱进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组织农民的百年实践、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史亚峰 张嘉凌 《学术探索》 CSSCI 2021年第5期19-25,共7页
“组织起来”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优势。在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对农民的组织经历了动员性组织、改造性组织、赋权性组织和整合性组织四个阶段。从组织目标、组织特征等方面回顾中国共产党组织农民的百年实践,可以总结出基本经验... “组织起来”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优势。在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对农民的组织经历了动员性组织、改造性组织、赋权性组织和整合性组织四个阶段。从组织目标、组织特征等方面回顾中国共产党组织农民的百年实践,可以总结出基本经验:构建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融党的先进性与群众性于一体,服务国家目标与满足农民需求相结合,在组织农民过程中尊重农民的主体性。2021年后,中国共产党在组织和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迈向“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需要创新组织农民的方式方法,健全组织农民的制度机制,以引领和回应能力实现组织农民的目标,坚持党对农民的组织与农民的自我组织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农民 中国共产党 政党下乡 经验与启示
下载PDF
建国初期“政党下乡”与农村基层政权模式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维伦 《怀化学院学报》 2015年第8期67-70,共4页
建国之初,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着在一个落后的新生"大国"建立一个现代化国家的紧迫任务,急需把游离于政治之外的农村社会和农民纳入到新生的国家政权体系之中。由此,党通过各种运动,摧毁了传统的统治秩序,同时集聚起了拥护者。... 建国之初,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着在一个落后的新生"大国"建立一个现代化国家的紧迫任务,急需把游离于政治之外的农村社会和农民纳入到新生的国家政权体系之中。由此,党通过各种运动,摧毁了传统的统治秩序,同时集聚起了拥护者。在"政党下乡"的过程中,培养、吸纳了农村党员,将党的组织在农村普遍建立,使国家政治权力渗入到农村基层社会。建国初期的"政党下乡"带动了农村基层政权模式的发展。党的权力越渗入农村社会,对农村社会的控制越深入,农村基层政权也越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初期 政党下乡 农村基层政权
下载PDF
建国初期党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试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世武 陈威 童小彪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23-25,63,共4页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农村工作的生命线。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充分发挥农民在革命和建设中主力军作用的有效途径。建国初期,党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因新的社会形势和条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但由于党有较充分的理论和心理准备,建国初期的农...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农村工作的生命线。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充分发挥农民在革命和建设中主力军作用的有效途径。建国初期,党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因新的社会形势和条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但由于党有较充分的理论和心理准备,建国初期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比较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初期 中国共产党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下载PDF
政党下乡、角色建构与乡村振兴——基于驻村第一书记制度的考察 被引量:9
11
作者 何阳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7-48,共12页
驻村第一书记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主体,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激发驻村第一书记内生动力、规范驻村第一书记行为活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文章以角色理论为基础,提炼角色认知、角色职责、角色转换、角色激励和角色退出分析框架... 驻村第一书记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主体,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激发驻村第一书记内生动力、规范驻村第一书记行为活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文章以角色理论为基础,提炼角色认知、角色职责、角色转换、角色激励和角色退出分析框架,立足多案例对乡村振兴中驻村第一书记制度展开探讨,发现乡村振兴中驻村第一书记制度是对脱贫攻坚中驻村第一书记制度的延续、变革与发展,旨在继续弥补农村社会领导力不足问题,通过外部嵌入、党建引领和资源整合等方式维护村民利益,从而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但在适用情境转换过程中存在着角色认知不清、角色职责过载、角色转换困难、角色激励模糊、角色退出不畅等制度性障碍。倘要在乡村振兴中更好地将驻村第一书记制度优势转换为治理效能,需要在适应情境转换基础上,明确驻村第一书记角色定位,调适驻村第一书记权责清单,保障驻村第一书记角色转换,细化驻村第一书记激励机制,健全驻村第一书记退出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驻村第一书记 角色建构 政党下乡
下载PDF
控制、汲取、激活: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农村治理政策的三个维度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世敏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3期18-28,共11页
要理解中国共产党取得全国政权后对农村治理的70年,仅仅从农村自身角度是不够的,必须从执政党和国家政权建设的角度对其进行系统把握。概括而言,中国共产党对农村治理政策的70年变迁基本围绕着"控制—汲取—激活"三个维度进... 要理解中国共产党取得全国政权后对农村治理的70年,仅仅从农村自身角度是不够的,必须从执政党和国家政权建设的角度对其进行系统把握。概括而言,中国共产党对农村治理政策的70年变迁基本围绕着"控制—汲取—激活"三个维度进行展开与切换。在治理的控制层面,通过土改、集体化、政党下乡等政策实现了权力渗透与下沉;在治理的汲取层面,通过统购统销、税费征收和户籍政策维持和保障了必要的工业化积累;在治理的激活层面,通过土地承包、村民自治与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实现对农村发展活力的释放与激活。中国共产党农村治理政策的70年变迁,始终围绕着"国家建构"进程展开,一直贯穿着国家与社会张力的主线,同时也是国家与社会双重发展的7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治理 土地改革 政党下乡 村民自治 乡村振兴
下载PDF
高校团学“三下乡”项目实践引领的思政作用 被引量:15
13
作者 景耀强 《北京青年研究》 2018年第3期53-59,共7页
高校暑期"三下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累进发展中已然成为独具特色的实践育人平台,是第二课堂建设中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指向。将暑期"三下乡"嵌入当前社会扶贫体系乃至乡... 高校暑期"三下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累进发展中已然成为独具特色的实践育人平台,是第二课堂建设中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指向。将暑期"三下乡"嵌入当前社会扶贫体系乃至乡村振兴战略,既能更好地"全程、全方位"培育作为第一个百年目标生力军和第二个百年目标主力军的当代大学生,为全民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发挥实效作用、富有长效价值、边际作用广延的现实青春力量,也能在不断优化升级的乡实践中实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提升高校育人水平、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等多层聚合的弥散作用。以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不断深化对高校暑期"三下乡"活动及其嵌入社会扶贫体系乃至乡村振兴战略价值性意蕴的把握,才能更好地为其转化为现实性作用提供基础认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暑期“三下乡” 精准扶贫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仪式、关系与基层治理中的政治信任机制建构——以“万名干部进村入户”为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卫华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57-68,127,共12页
当前我国公民的政治信任呈现弱化趋势。由各地党委和政府推动的干部下乡活动可以视为政府自我调整或矫正的标志性动作之一。它既是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当代延续,也是维稳政治的现实需要,更是国家在基层治理中建构政治信任的路径之一。如果... 当前我国公民的政治信任呈现弱化趋势。由各地党委和政府推动的干部下乡活动可以视为政府自我调整或矫正的标志性动作之一。它既是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当代延续,也是维稳政治的现实需要,更是国家在基层治理中建构政治信任的路径之一。如果将干部下乡活动作为国家"政治仪式"来考察,我们可以发现,这种旨在建构政治信任的"仪式"背后国家权力的运作策略和机制以及"仪式"展开过程中出现的某些意外后果。而以"关系"的视角从微观上考察这一下乡活动,我们发现,在基层治理中建构政治信任的困境不仅来自于"关系"双方主观方面的理性计算,也来自双方客观上的社会距离,更在深层次上与某种泛家族主义观念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政治仪式 政治信任关系 政治信任机制 干部下乡 干群关系
下载PDF
中央苏区时期与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15
作者 刘庭华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37-43,共7页
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领导中央红军开辟赣南、闽西中央苏区时期,成功地解决了指导中国革命的四个重大问题即:走什么路,建什么党,建什么军,遵循什么样的思想路线?从而初步构建了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基本内涵和框架。其主要内涵为:一... 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领导中央红军开辟赣南、闽西中央苏区时期,成功地解决了指导中国革命的四个重大问题即:走什么路,建什么党,建什么军,遵循什么样的思想路线?从而初步构建了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基本内涵和框架。其主要内涵为:一是开辟了中国革命新路——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二是制定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基本纲领及其各项原则;三是确立了红军反"围剿"作战的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四是提出了"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独立自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苏区时期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 积极防御战略方针 思想建党与政治建军 实事求是
下载PDF
新媒体“下乡”为支点的农村党组织领导力重构
16
作者 薛小平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8期64-70,95,96,共9页
塑造农村党组织的领导力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关键。新媒体“下乡”不仅为农村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传播环境,也丰富了农村党组织领导力的基本内涵,赋予了农村党组织领导力新的形态表征。应对媒体的“本领恐慌”、平台建设的不完善、媒体... 塑造农村党组织的领导力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关键。新媒体“下乡”不仅为农村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传播环境,也丰富了农村党组织领导力的基本内涵,赋予了农村党组织领导力新的形态表征。应对媒体的“本领恐慌”、平台建设的不完善、媒体素养不足等制约了党组织领导力的提升。新媒体“下乡”背景下重构党组织领导力,需要掌握话语主动权,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运用互联网思维,提高管理创新能力,跳出“信息茧房”,提高新媒体素养,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扛起执政党的使命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下乡 农村党组织 领导力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基层普选运动中政治动员的意义阐释 被引量:5
17
作者 黎见春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55,共8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第一次普选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下乡的集中实践。针对乡村民众对普选的认知,政府在普选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相应的宣传和动员。普选动员在贯彻国家意志中培养了民众的民主意识,在新旧政权的对比中引发了民众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第一次普选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下乡的集中实践。针对乡村民众对普选的认知,政府在普选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相应的宣传和动员。普选动员在贯彻国家意志中培养了民众的民主意识,在新旧政权的对比中引发了民众的民主参与热情,在彰显人民民主的意图中加深了民众对民主意涵的理解,在男女平等的宣传中激活了妇女对民主权利的主张。普选的政治动员推动了民主下乡的进程,成为后来农村基层民主勃兴的历史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下乡 农村基层 普选运动 政治动员 湖北省
原文传递
艺术院校“下乡”课程育人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昭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0年第12期139-141,共3页
下乡实践课程是高等艺术院校的重要实践教学活动,对增加学生文化底蕴、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积累生活经验、树立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艺术院校的实际,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例,探究“下乡”实践课程的育人内涵和创新模式,回... 下乡实践课程是高等艺术院校的重要实践教学活动,对增加学生文化底蕴、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积累生活经验、树立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艺术院校的实际,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例,探究“下乡”实践课程的育人内涵和创新模式,回应高等教育“为什么培养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院校 下乡 社会实践 课程思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