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在自由情感——一种新型美学观的构建 被引量:19
1
作者 马立新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8-123,共6页
哲学史上将真善美放置在一起来比较,这种思维模式存在着逻辑上的错误,故真善美三者统一的说法需要在学理上正本清源。首先,美的现象是一种完全的生命现象,也就是说美只存在于鲜活的生命个体,对于死者、不存在者或者其他一切无生命现象... 哲学史上将真善美放置在一起来比较,这种思维模式存在着逻辑上的错误,故真善美三者统一的说法需要在学理上正本清源。首先,美的现象是一种完全的生命现象,也就是说美只存在于鲜活的生命个体,对于死者、不存在者或者其他一切无生命现象的客体谈美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其次,美的现象是一种生命现象中的特殊情感活动,在这种特殊的情感活动中,生命体能够从心理和生理上切身体验到一种高度自由愉悦的纯粹情感。再次,美的现象是一种由情感主体、情感客体和情境三种要素组成的有机系统,其中失却任何一种要素的参与,美都会荡然无存。美不是独立存在的自由王国,即美不具有客观实在性;审美主体不具有特殊性,即任何具有完全生命能力的人只要存在着审美情境都可以成为审美主体。审美客体不具有共同的属性,任何一个客体都存在着成为审美客体的潜能,即在一定的审美情境下都有可能引发主体产生美感。美是抽象的概念,无法比较测量;但美感是具体的,这就意味着美感既是可以分类的,又是可以测量的,我们不妨用"美感指数"来表征美感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情感 主客体互作
下载PDF
孟子人格学说的现代诠释 被引量:2
2
作者 顾红亮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4-57,共4页
从现代的视角看,孟子人格学说的逻辑结构展开为三个问题,即理想人格的构成成分、成就理想人格的内在根据与培养方式。这些学说的现代意义在于:作为知情意和真善美统一的圣人理论启示我们注意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健全;性善说启示我们现... 从现代的视角看,孟子人格学说的逻辑结构展开为三个问题,即理想人格的构成成分、成就理想人格的内在根据与培养方式。这些学说的现代意义在于:作为知情意和真善美统一的圣人理论启示我们注意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健全;性善说启示我们现代人格的建构不能脱离现实的人性基础;性善的扩充论启示我们现代人格的培养是自我潜能的展开与超越自我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人格学说 理想人格 知情意 真善美 性善说 潜能 逻辑结构
下载PDF
谈文学思维的情感取向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斯金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6期123-125,共3页
文学思维是文学研究一个难以回避的课题,情感取向应该是文学思维的核心因素。从远古的神话到现代的荒诞派文学,离开了情感就无法进行解读。情感取向不仅体现在文学创作中,同样体现在文本内涵以及读者解读等整个文学活动中。
关键词 文学思维 情感取向 审美 情感逻辑
下载PDF
浅论徐悲鸿绘画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1
4
作者 秦菊英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49-51,共3页
徐悲鸿绘画的美学思想是其绘画中所蕴涵的精髓,求真、倡善、尚美是他的美学思想中的主旨,探询徐悲鸿绘画思想的根本动因和美学观点,有助于对徐悲鸿作品中展现的美学思想进行再认识。
关键词 徐悲鸿 美学思想 求真 倡善 尚美
下载PDF
谈散文的情感美 被引量:1
5
作者 洪永稳 《黄山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120-122,共3页
情感美是优秀散文的内在要求。散文的情感美体现在散文的重要性及散文情感的“真”“、善”与“美”等方面,优美的抒情散文在情感上要达到真、善、美的统一。
关键词 散文 情感戋
下载PDF
中国现代思想语境中的科学话语与美学话语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宏超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1年第2期55-76,252,共23页
知情意分立思想在康德那里得以最终确立,美学也由此确立了自身的合法性。同时知情意(真善美)的分立也产生了价值领域的对立,科学主义和审美主义的纷争,是西方现代美学中的核心话题之一。中国现代美学的建构,即是以知情意分立为思想基础... 知情意分立思想在康德那里得以最终确立,美学也由此确立了自身的合法性。同时知情意(真善美)的分立也产生了价值领域的对立,科学主义和审美主义的纷争,是西方现代美学中的核心话题之一。中国现代美学的建构,即是以知情意分立为思想基础的。中国近现代的美学家如王国维、蔡元培等人在引介美学的同时也揭开了科学主义和审美主义纷争的序幕。和西方现代的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之间所形成的张力不同,在中国现代思想语境中,科学(真)和美学(美)之间更多体现出了一种融合共存的关系,科学和美学共同参与了道德完善(善)的追求,不存在相互僭越的"危险",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依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情意 美学 真善美 科学 王国维 蔡元培
下载PDF
试论孟子的理想人格 被引量:1
7
作者 汪玉峰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3,7,共4页
孟子的理想人格学说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具体而言,其学说包含理想人格的理论基础、理想人格的类型、理想人格的主要内涵和理想人格的培养等四个方面。反思及厘清孟子理想人格学说的主旨和精神,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 孟子的理想人格学说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具体而言,其学说包含理想人格的理论基础、理想人格的类型、理想人格的主要内涵和理想人格的培养等四个方面。反思及厘清孟子理想人格学说的主旨和精神,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格构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启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人格 天人合一 知情意 真善美 性善论
下载PDF
论农村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具备的情感素质
8
作者 席云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6247-6248,共2页
做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人的情感。农村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具备“真、善、美”3个方面的情感素质,并分别融入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体、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题和方法之中,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达到春风化雨润无... 做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人的情感。农村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具备“真、善、美”3个方面的情感素质,并分别融入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体、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题和方法之中,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达到春风化雨润无声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真、善、美 情感素质
下载PDF
“意境说”导引,建构儿童情境学习范式 被引量:56
9
作者 李吉林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41,共5页
为探究儿童快乐、高效学习和全面发展的路径,李吉林在民族文化的导引下,历经30多年,建构了中国式的儿童情境学习范式。从"意境说"中概括出"真、美、情、思",并将此列为儿童情境学习的四大核心元素。让儿童认识一个... 为探究儿童快乐、高效学习和全面发展的路径,李吉林在民族文化的导引下,历经30多年,建构了中国式的儿童情境学习范式。从"意境说"中概括出"真、美、情、思",并将此列为儿童情境学习的四大核心元素。让儿童认识一个真实的世界,让符号学习与生活连接;用美的愉悦唤起情感,在熏陶感染中促进儿童主动发展;用情感生成内驱力,让情感伴随儿童的认知活动;在广远的意境中,通过想象开发儿童潜在智慧。"情感与认知结合"是儿童情境学习的核心理念。择美构境,境美生情,以情启智,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儿童在情境中学、思、行、冶的儿童情境学习范式,显示了民族文化的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教育 情境学习范式 意境说 “真、 美、 情、 思” 情感与认知结合
下载PDF
济慈的诗歌理念及其诗美艺术空间营造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僴中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5年第4期175-180,共6页
19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作品以浪漫主义美丽意境闻名于世。具体而微的形象构思是构造这种美丽意境的内涵,“真与美的统一”原则是这种美丽意境的指导思想。而且,济慈具有独具一格的美学想像与思维,毋庸置疑,“感应”与“反面... 19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作品以浪漫主义美丽意境闻名于世。具体而微的形象构思是构造这种美丽意境的内涵,“真与美的统一”原则是这种美丽意境的指导思想。而且,济慈具有独具一格的美学想像与思维,毋庸置疑,“感应”与“反面感受力”是其美学想像与思维的具体体现。济慈诗歌包括两个主流领域,即大自然与爱情,而大自然与爱情又往往相互交织,融合无间,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美丽意境在济慈的诗篇中俯拾皆是,因而不免引起偏颇之见,以为他是一位唯美主义诗人。其实,他的诗歌不仅字句、景物、描写美,而且具有更深层的精神之美,他始终不忘以美的诗篇为人类谋求美好人生的崇高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慈 浪漫主义美丽意境 美学想像与思维 “真与美的统一” “感应”与“反面感受力” 诗与生活
下载PDF
论冯契对真善美及其相互关系的阐释
11
作者 张保垒 兑文强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26-30,共5页
真善美的各自规定及其相互关系是冯契先生哲学思考一直关注的问题,冯契先生有多篇文章集中论述真善美及其统一。真善美的统一是冯契先生智慧学说对人类存在和人类活动终极理想的揭示与规定。
关键词 真善美 相互关系 时代之思
下载PDF
鲁迅作品中的语言形式教学浅论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萍 《教育参考》 2015年第3期83-86,共4页
鲁迅作品教学的问题之一就是经常陷入主题品读的窠臼,本文主要从鲁迅作品的审美感受入手,寻找深入品读鲁迅的有效抓手,如用词的精准传神、克制含蓄的话语方式等,从鲁迅作品中数词、虚词、动词等诸多类型,短句、长句、排比句等句式特点... 鲁迅作品教学的问题之一就是经常陷入主题品读的窠臼,本文主要从鲁迅作品的审美感受入手,寻找深入品读鲁迅的有效抓手,如用词的精准传神、克制含蓄的话语方式等,从鲁迅作品中数词、虚词、动词等诸多类型,短句、长句、排比句等句式特点对其情感表达的强化作用,探讨一种"寻美——归真"的教学思路,由多样的语言形式走进鲁迅丰富的情感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美 归真 鲁迅 语言形式 真实情感
下载PDF
On Artistic Appeal in Literature
13
作者 林兴宅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85年第2期166-202,247+7,共39页
argues that artistic ap- peal is in essence a general aesthetic effect,which is generated by the complicatedfunctional systems of a literary work;it is not a purely objective attribute but is aproduct of an aesthetic ... argues that artistic ap- peal is in essence a general aesthetic effect,which is generated by the complicatedfunctional systems of a literary work;it is not a purely objective attribute but is aproduct of an aesthetic survey of a literary work by its appreciators.The innate fac-tors that lead to the genesis of artistic appeal are the homologies arising between theaesthetic composition of a Iiterary work and the aesthetic psychology of its apprecia-tors.The genesis of artistic appeal,as a manifestation of artistic knowledge,involvesa productive process.Artistic appeal results from the stimuli provided by the aestheticmessage of a literary work to its appreciators and the historical sediments and thepsychological organization within the appreciators’ aesthetic psychology.Lin tries to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texture, the principles,and the process of the genesis ofartistic appeal and its manifestations,and goes on to formulate,on the basis of theseanalyses and descriptions in this paper,the structural,the homological,and the indi-vidual-genetic modes of artistic appeal.Following the principles of dialectic material-ism,he attempts to borrow theories,concepts,and methods from the natural sciencesto make a new exploration of artistic appe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ERARY AESTHETIC emotion PSYCHOLOGY historical IMAGINATION beauty genesis MANIFESTATION truth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