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建安文学“慷慨悲凉”风格形成原因再探析 |
邢培顺
|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11 |
1
|
|
2
|
论清初文学思想的异趋与同归(上) |
陈洪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3
|
传统文学悲与美的震撼——以《雪国》传承的“物哀”美为中心 |
全贤淑
|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3
|
|
4
|
基于GIS和证据权重法在豫西南东山洼地区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
姚娟
毛金彪
王丽娜
高洋
|
《世界有色金属》
|
2016 |
1
|
|
5
|
魏晋游仙诗艺术论 |
储晓军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6
|
文化视域中的唐代燕赵作家颂体文述论 |
张志勇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7
|
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之间的张力——《野草在歌唱》的萨特式解读 |
陈玲
|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5 |
0 |
|
8
|
夜莺之歌 |
赵亚麟
|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0 |
|
9
|
激楚之音,骚雅之境——张炎题画词析论 |
兰石洪
|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0 |
|
10
|
一座“伤城”的两种感伤——张爱玲和白先勇笔下的上海比较 |
吴国华
|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
2011 |
1
|
|
11
|
《古诗十九首》何以情真、味长、气胜?——《古诗十九首》风格管见 |
王明辉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3 |
0 |
|
12
|
尖锐、直抒、炽烈与含蓄、旁征、冷静——谢冰莹与郁达夫同题散文《雨》较读 |
孙桂芬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0 |
|
13
|
浅议晁采在中唐诗坛的价值体现 |
吕燕芳
|
《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0 |
|
14
|
论萧红小说的悲剧意蕴 |
徐晓红
|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08 |
0 |
|
15
|
亦是闺中秀 亦是林下风——《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 |
郝汪霞
|
《科教文汇》
|
201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