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雍正时期黄中海道针经考释
1
作者 李玉尚 许文心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1-192,共12页
黄中海道针经,是雍正五年至七年由文登县知县黄中,根据邑中长老口述而加工编撰的一段从天津至山东自北而南沿海航行的指南。雍正《山东通志》将是段海程收录,这是目前所见最接近原始记录的文献。是部海道针经,详细记叙了沿山东半岛一带... 黄中海道针经,是雍正五年至七年由文登县知县黄中,根据邑中长老口述而加工编撰的一段从天津至山东自北而南沿海航行的指南。雍正《山东通志》将是段海程收录,这是目前所见最接近原始记录的文献。是部海道针经,详细记叙了沿山东半岛一带海域的地文、水文与气象现象,并总结其规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与实操性,它代表了在传统社会条件下海洋科学技术所能达到的最高峰。同时,它展现出一幅沿线生民捕鱼、商贸、信仰与国家海上管理的清晰生动图景。对黄中海道针经的考释,也让我们重新思考国家层面上的河运海运之争,清代因袭明重农防海的基本国策,由此构建出的一套话语体系,不但遮蔽了繁忙发达的海上往来,而且极大地延迟了海运替代河运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中海程 航海针经 导航指南 北道
下载PDF
论明末竟陵派诗风中的“贾岛现象”
2
作者 张玉雪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82-88,共7页
中唐诗人贾岛、姚合是著名的“苦吟”诗人,他们在创作中对铸字炼句的刻意求工以及对幽僻诗境的醉心独好引得后世众多文人、尤其是封建王朝末世境遇坎坷的文人在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上的认同和共鸣,此种“贾岛现象”在明末竟陵派诗人中也... 中唐诗人贾岛、姚合是著名的“苦吟”诗人,他们在创作中对铸字炼句的刻意求工以及对幽僻诗境的醉心独好引得后世众多文人、尤其是封建王朝末世境遇坎坷的文人在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上的认同和共鸣,此种“贾岛现象”在明末竟陵派诗人中也具有突出的体现,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诗人尚“清”崇“静”,追求孤寂的诗境,具有典型的贾、姚特征,这既打上了明末社会的时代烙印,也与钟惺、谭元春等人的创作探索和审美追求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岛现象” 明末 竟陵派 钟惺 谭元春
下载PDF
理学道统论的两类文献根据与实质 被引量:3
3
作者 向世陵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6-18,共3页
理学道统论的实质在确立儒学的正统性和维护儒学的纯洁性。但通常作为文献根据的《论语》和《尚书》,不能恰当满足道统论成立所必需的理论资源,故需要补进《周易》以完善儒家圣人的谱系及其所蕴含的中道、"时中"的传道内容。
关键词 道统 《论语》 《尚书》 《周易》 中道 时中
下载PDF
六道、首种、六种考 被引量:5
4
作者 曾雄生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4年第4期359-366,共8页
“六道”、“首种”、“六种”是古农书中的几个词汇、迄今尚无确诂。前人多以为,“六道”是指田地中一年可以接连种植的六期作物,尽管具体是哪六期不详,而“首种”则是其中最早种植的作物,“六种”可能即“六道”。该文作者从农业... “六道”、“首种”、“六种”是古农书中的几个词汇、迄今尚无确诂。前人多以为,“六道”是指田地中一年可以接连种植的六期作物,尽管具体是哪六期不详,而“首种”则是其中最早种植的作物,“六种”可能即“六道”。该文作者从农业史,特别是粮食作物史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考证。认为“六道”,即六谷,是指六种主要的农作物,即禾、黍、稻、麻、菽、麦;“首种”原本是指主要作物中最重要的作物,但由于粮食作物构成的变化,春秋、战国以前的首种指的是稷(粟),而秦汉以后,首种则指的是麦;而“六种”,即陆种,出现于南方农业生产中,与水种之稻相对,指的是旱地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种 六道 首种 作物 中国 古代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秘钥——“中”“道”思维的理论视角 被引量:2
5
作者 乔耀章 巩建青 《阅江学刊》 2017年第6期5-12,共8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其中,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道路自信"居于首要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质的方向性规定下,以"中"&qu...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其中,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道路自信"居于首要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质的方向性规定下,以"中""道""中道"为核心理念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借用中国特色的"中"的思维方式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社会主义"的"道"的思维方式尝试性地提出:中道思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主要理论秘钥。读懂中国之"中""道",确立中道思维,行之有"道",方能"路"达天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政治发展道路 中道思维
下载PDF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兼论殷周制度文化的沿革 被引量:5
6
作者 邓国军 《古代文明》 CSSCI 2018年第1期80-88,共9页
终殷周二代,"中"观念内涵传承者有三:一是"中央——四方"的统治模式;二是"居天下之中"的建都理念;三是"中轴对称"的建筑原则。变革者亦有二:一是刑罚适中原则;二是治国以中正之道。从观念史的... 终殷周二代,"中"观念内涵传承者有三:一是"中央——四方"的统治模式;二是"居天下之中"的建都理念;三是"中轴对称"的建筑原则。变革者亦有二:一是刑罚适中原则;二是治国以中正之道。从观念史的视角来看,"中"观念在殷周时期生成演变的轨迹并未表现为王国维所言的"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断裂式的变革,而是表现为传承与变革融为一体。传承使"中"观念源远流长,变革使"中"观念内涵日益丰富。先秦儒家"中道"观,正是在"中"观念传承与变革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考察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不仅有助于厘清先秦儒家"中道"观的思想来源,还有利于从观念史的视角来探究殷周制度文化的沿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观念 天下之中 中道 殷周制度论
下载PDF
论刘禹锡的中道观及其对文艺思想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允锋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7-140,共4页
关于刘禹锡的哲学思想,以往讨论得比较多的,是以《天论》为代表的“天人交相胜”的观念。但是,从刘禹锡哲学思想与文艺思想的关系角度考虑,更值得注意的,应当是他的中道观。通过具体考察可以发现刘禹锡的中道观跟儒家、佛教思想有比较... 关于刘禹锡的哲学思想,以往讨论得比较多的,是以《天论》为代表的“天人交相胜”的观念。但是,从刘禹锡哲学思想与文艺思想的关系角度考虑,更值得注意的,应当是他的中道观。通过具体考察可以发现刘禹锡的中道观跟儒家、佛教思想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并深刻地影响着刘禹锡文艺思想特点的形成。首先,中道观念有助于刘禹锡以辩证的思维方式论述文艺理论问题,立论周备圆通;其次,讲求“时中”与“权变”相结合的中道思想,促成了刘禹锡崇尚通变的文艺思想的形成;第三,刘禹锡注重文艺社会功用的观念,跟强调“用中于民”的中道思想也有非常密切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禹锡 中道观 通变意识 及物思想
下载PDF
论中——兼评程、朱对“中”的严重曲解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长林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20,共7页
中道即指天道。之所以称“中”,是因为天道运行具有精准守信、不过不忒的品性。人能精准如实地、恰如其分地把握和实行天道,就是合于“中”,就是奉行中道。这两层意思都可以用“无过无不及”之“中”来表述。所谓“调和、折中、平衡”,... 中道即指天道。之所以称“中”,是因为天道运行具有精准守信、不过不忒的品性。人能精准如实地、恰如其分地把握和实行天道,就是合于“中”,就是奉行中道。这两层意思都可以用“无过无不及”之“中”来表述。所谓“调和、折中、平衡”,都不是“中”的本义。程、朱用“不偏不倚”释“中”,是对中庸之德的极大歪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道 天道 时中 过与不及 偏倚
下载PDF
儒家中道及其对中华法系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邵方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07年第3期41-46,共6页
论文简要概括了儒家中道的内涵;接着从仁、礼与中庸三者之间的关系中进一步揭示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实践的方法论,其与仁、礼一同构成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三者密不可分;最后从儒家中道与儒家秩序和谐论、中道与中华法系对于良法的追求、中... 论文简要概括了儒家中道的内涵;接着从仁、礼与中庸三者之间的关系中进一步揭示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实践的方法论,其与仁、礼一同构成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三者密不可分;最后从儒家中道与儒家秩序和谐论、中道与中华法系对于良法的追求、中道与无讼、中道与父子相隐四方面分析了其对于中华法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中道 中华法系
下载PDF
李大钊的儒家文化情结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人求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548-553,共6页
李大钊认为,孔子有“实在的孔子”、“历史的孔子”和“世界的孔子”三种存在形态,对不同类型的孔子应区分对待,儒家的修养观和境界观、儒学的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仍对现代人有所裨益。这正是李大钊的与众不同和过人之处,它既是偶然的,... 李大钊认为,孔子有“实在的孔子”、“历史的孔子”和“世界的孔子”三种存在形态,对不同类型的孔子应区分对待,儒家的修养观和境界观、儒学的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仍对现代人有所裨益。这正是李大钊的与众不同和过人之处,它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孔子 儒学 忠恕之道 有我
下载PDF
论柳宗元的“儒佛同道”思想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建钟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2-25,共4页
为了揭示柳宗元"统合儒释"命题的内涵,采用文献解读的路径,认为儒佛之所以可以融会、统合,其基本依据就在于佛教与"孔子同道",即表现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在思维方式上儒佛中道思想对把握世间万象具有相似方法论意义... 为了揭示柳宗元"统合儒释"命题的内涵,采用文献解读的路径,认为儒佛之所以可以融会、统合,其基本依据就在于佛教与"孔子同道",即表现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在思维方式上儒佛中道思想对把握世间万象具有相似方法论意义,在哲学内涵上儒佛心性论及反对天命的理性精神相通,在政治、经济与伦理生活中展示了对规范性的共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佛教 大中 同道
下载PDF
论柳宗元天人观的政治逻辑——以“大中之道”为线索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建钟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1年第1期101-106,共6页
柳宗元的天人观突出了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天人之际"转化为现实政治努力的总概括"大中之道",并将这一理论范畴贯穿于现世的政治原则与政治目标,这种观点在宋明理学后备受诟病。然而,历史最终证明,对天人观的神... 柳宗元的天人观突出了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天人之际"转化为现实政治努力的总概括"大中之道",并将这一理论范畴贯穿于现世的政治原则与政治目标,这种观点在宋明理学后备受诟病。然而,历史最终证明,对天人观的神秘性的解蔽,是现实政治走向现代的一条必由之路,现代政治的合法性证明不源于"上帝",也不源于神秘的"天志",而源于人自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之际 大中之道 政治逻辑 经权 生人
下载PDF
三次NURBS曲线的插值与应用 被引量:24
13
作者 陈绍平 《机械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92-693,共2页
N URBS方法已经被广泛地使用在 CA D中。本文将通过三次 NU RBS曲线的矩阵表示给出三次NU RBS曲线插值方法 ,即反求三次 N URBS曲线控制顶点的算法 ,并给出数字算例和三次
关键词 UNURBS 插值 控制顶点 CAD
下载PDF
论晏殊思想性格中的儒释道结构特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丽洁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08-111,共4页
晏殊在庭议党争盛行的北宋,既表现出不喜争斗喜调和、喜静不喜张扬的个性,但又不失积极进取,这是他按照儒家中庸之道、道家处政以无为和佛教中道观修习的结果。论文描述了儒释道三家思想在晏殊性格中结合的独特方式。
关键词 面折庭争 中庸 无为 中道观
下载PDF
袁中道《导庄》对《庄子》的阐释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海涛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80-84,共5页
袁中道的《导庄》以破执、自在解《庄子》的逍遥,以华严宗的"事事无碍"解庄子的《齐物论》,以缘督来养生,以退藏来处世,并说善生善死才是真正的大宗师。
关键词 袁中道 导庄 庄子 阐释
下载PDF
天台别教与唯识古学——智者大师的唯识观之一
16
作者 刘朝霞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37,共7页
南北朝地论学派与摄论学派的思想属于广义的唯识学,影响了天台智者教判思想的形成,尤其真谛翻译的《大乘唯识论》的"别教"观念,对智者的"别教"教判影响很大。别教核心是"别理",依之而形成道种智。智者基... 南北朝地论学派与摄论学派的思想属于广义的唯识学,影响了天台智者教判思想的形成,尤其真谛翻译的《大乘唯识论》的"别教"观念,对智者的"别教"教判影响很大。别教核心是"别理",依之而形成道种智。智者基本判唯识学思想为别教有门,既殊胜于通教,又稍逊于圆教,且不同于别教空门的三论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识古学 别教 道种智
下载PDF
郭店楚简《忠信之道》篇文字阐释
17
作者 杨现昌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140-143,共4页
《忠信之道》是湖北省郭店楚墓出土的十四篇儒家文献之一,文章以《忠信之道》篇文字资料为基础,参考学术界对该篇的研究成果,全面释读了该篇文字,对篇中的疑难字进行了分析,阐明了这些字的构形原理以及它们在原简文中的含义,为进一步学... 《忠信之道》是湖北省郭店楚墓出土的十四篇儒家文献之一,文章以《忠信之道》篇文字资料为基础,参考学术界对该篇的研究成果,全面释读了该篇文字,对篇中的疑难字进行了分析,阐明了这些字的构形原理以及它们在原简文中的含义,为进一步学习利用该篇简文打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楚简 忠信之道 疑难字词 阐释
下载PDF
“中道”思想浅议
18
作者 刘四平 肖劲舟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212-213,220,共3页
古希腊思想家如亚里思多德等对"中道"思想颇为推崇,而我国古代诸如孔子?朱熹等思想家亦对此作了诸多论述.但当今很多人对于"中道"的"取其中"的思想也存在很多误解,认为这是一种不思进取?折衷的作法,因而... 古希腊思想家如亚里思多德等对"中道"思想颇为推崇,而我国古代诸如孔子?朱熹等思想家亦对此作了诸多论述.但当今很多人对于"中道"的"取其中"的思想也存在很多误解,认为这是一种不思进取?折衷的作法,因而对其加以批判.本文试图提取"中道"思想中的积极成分,从个人修养?国家治理和整个人类发展等角度探讨"中道"思想的有效合理部分,加以吸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道 个人修养 国家治理 社会发展
下载PDF
浅论胡瑗的合中思想
19
作者 张树俊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97-100,共4页
":合中"是胡瑗理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但胡瑗的"合中"并非合传统的中庸之道。胡瑗所讲的"中"是"大中",他强调人的一切言行必须合"大中之道",而要合"大中之道"就必须用心... ":合中"是胡瑗理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但胡瑗的"合中"并非合传统的中庸之道。胡瑗所讲的"中"是"大中",他强调人的一切言行必须合"大中之道",而要合"大中之道"就必须用心广大,具有天下为公的思想。胡瑗的"大中"也是一种至正公平的表现,而要做到至公至平,就必须有刚明之正。同时,胡瑗还认为,合"大中之道"要做到刚柔相济,并实现人治与法治的统一。此外,胡瑗的"合中"既具有较强的原则性,也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他认为在合中而为的同时,可以过越常分,进行大胆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瑗 合中 大中之道
下载PDF
董仲舒思想的易学底蕴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帆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3-78,共6页
汉代儒家领军人物董仲舒的主要哲学著作《春秋繁露》蕴含着深厚的易学功底,其哲学基本上是《易经》的阴阳学说的引申,主要体现在:一、“阳尊阴卑”的阴阳观,二、感应论,三、“天地人”三才之道与法天及“与时偕行”的思想,四、“见微知... 汉代儒家领军人物董仲舒的主要哲学著作《春秋繁露》蕴含着深厚的易学功底,其哲学基本上是《易经》的阴阳学说的引申,主要体现在:一、“阳尊阴卑”的阴阳观,二、感应论,三、“天地人”三才之道与法天及“与时偕行”的思想,四、“见微知著”的发展规律论,五、“神道设教”与灾异谴告说的内在联系。董子对于易学思想的继承与发扬更具有自觉与圆融的特点,从而使自身的思想与传统易学浑然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阴阳观 感应 三才之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