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onjunction of factors that lead to formation of giant gold provinces and deposits in non-arc settings 被引量:13
1
作者 David I.Groves Richard J.Goldfarb M.Santosh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3期303-314,共12页
It is quite evident that it is not anomalous metal transport,nor unique depositional conditions,nor any single factor at the deposit scale,that dictates whether a mineral deposit becomes a giant or not.A hierarchical ... It is quite evident that it is not anomalous metal transport,nor unique depositional conditions,nor any single factor at the deposit scale,that dictates whether a mineral deposit becomes a giant or not.A hierarchical approach thus is required to progressively examine controlling parameters at successively decreasing scales in the total mineral system to understand the location of giant gold deposits in non-arc environments.For giant orogenic,intrusion-related gold systems(IRGS) and Carlin-type gold deposits and iron oxide-copper-gold(IOCG) deposits,there are common factors among all of these at the lithospheric to crustal scale.All are sited in giant gold provinces controlled by complex fundamental fault or shear zones that follow craton margins or,in the case of most Phanerozoic orogenic giants,define the primary suture zones between tectonic terranes.Giant provinces of IRGS,IOCG,and Carlin-type deposits require melting of metasomatized lithosphere beneath craton margins with ascent of hybrid lamprophyric to granitic magmas and associated heat flux to generate the giant province.The IRGS and IOCG deposits require direct exsolution of volatile-rich magmatic-hydrothermal fluids,whereas the association of such melts with Carlin-type ores is more indirect and enigmatic.Giant orogenic gold provinces show no direct relationship to such magmatism.forming from metamorphic fluids,but show an indirect relationship to lamprophyres that reflect the mantle connectivity of controlling first-order structures.In contrast to their province scale similarities,the different giant gold deposit styles show contrasting critical controls at the district to deposit scale.For orogenic gold deposits,the giants appear to have formed by conjunction of a greater number of parameters to those that control smaller deposits,with resultant geometrical and lithostratigraphic complexity as a guide to their location.There are few giant IRGS due to their inferior fluid-flux systems relative to orogenic gold deposits,and those few giants are essentially preservational exceptions.Many Carlin-type deposits are giants due to the exceptional conjunction of both structural and lithological parameters that caused reactive and permeable rocks,enriched in syngenetic gold,to be located below an impermeable cap along antiformal "trends".Hydrocarbons probabl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centrating metal.The supergiant Post-Betze deposit has additional ore zones in strain heterogeneities surrounding the pre-gold Goldstrike stock.All unequivocal IOCG deposits are giant or near-giant deposits in terms of gold-equivalent resources,partly due to economic factors for this relatively poorly understood,low Cu-Au grade deposit type.The supergiant Olympic Dam deposit,the most shallowly formed deposit among the larger IOCGs,probably owes its origin to eruption of volatile-rich hybrid magma at surface,with formation of a large maar and intense and widespread brecciation,alteration and Cu-Au-U deposition in a huge rock volu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ant gold deposits Orogenic gold Carlin deposits iron oxide-copper-gold deposits Intrusion-related gold systems LITHOSPHERE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n Gold Dissolution from Hosting Minerals of the Hadamengou Gold Deposit and the Implications 被引量:1
2
作者 LI Qiangzhi YAN Fengzeng WANG Xinhu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4期762-768,共7页
The Hadamengou gold deposit is located in western part of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It is a hydrothermal deposit related to alkaline magmatism. Dissolution of Au, Fe from pyrite and iron oxide (i... The Hadamengou gold deposit is located in western part of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It is a hydrothermal deposit related to alkaline magmatism. Dissolution of Au, Fe from pyrite and iron oxide (including magnetite and hematite) individual minerals in the three main types of ore shows: in iron oxides (magnetite and hematite), Au and Fe were dissolved simultaneously and their solubilities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hich means Au is mainly chemical-bonded (lattice gold) and/or colloidal-adsorbed in iron oxides; while in pyrite, on the contrary, Au dissolution obviously lags behind Fe and the solubility of Au shows nega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at of Fe, which indicates Au is mainly hosted as grains of elemental gold (or native gold) within pyrite. Previous studies revealed that the Hadamengou gold deposit is characterized by intensive K-feldspathization and holds high content of iron oxides occasionally replaced by sulfides, which was caused by oxidizing K-enriched alkaline fluids under a stretching geodynamic setting. These geological features, together with the high Au-content in iron oxides, comparable with that of the Olympic Dam deposit in South Australia, suggest that this deposit is the first example of iron oxide-type gold deposit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damengou gold deposit gold-bearing iron oxides iron oxide-type gold deposit dissolution experiment North China craton
下载PDF
Ore Minerals and Genesis of Lala Copper Deposit,Sichuan Province
3
作者 Zhimin Zhu Institute of Multipurpose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Chengdu 610041,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72-173,共2页
The Lala Cu deposit in Sichuan Provinc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arge deposits in SW China,both in terms of Cu and associated Au-Mo-Co-REE-Fe. Systematic ore petrology study shows that ore minerals are mainly com... The Lala Cu deposit in Sichuan Provinc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arge deposits in SW China,both in terms of Cu and associated Au-Mo-Co-REE-Fe. Systematic ore petrology study shows that ore minerals are mainly composed of hydrothermal magnetite,chalcopyrite and molybdenite.The wall-rock alterations include biotitization,silicification, carbonatation,albitization,potash feldspathization, apatitation,actinolitation and fluoritation,et al. The Pyrite and magnetite have euhedral-subhedral crystalline grained texture and the chalcopyr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E MINERAL ORE GENESIS iron oxide-Cu-Au deposit(lOCG) Lala copper deposit
下载PDF
全球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矿床的3类大陆动力学背景与成矿模式 被引量:54
4
作者 方维萱 柳玉龙 +1 位作者 张守林 郭茂华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4-413,共10页
目的对全球3类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Iron—oxide Copper Gold Deposits)大陆动力学背景与成矿模式进行研究及总结。方法在对比全球典型IOCG矿床的元古代大陆裂谷盆地和流体叠加改造模式基础上,对智利洋壳俯冲背景下岛弧造山带的拉... 目的对全球3类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Iron—oxide Copper Gold Deposits)大陆动力学背景与成矿模式进行研究及总结。方法在对比全球典型IOCG矿床的元古代大陆裂谷盆地和流体叠加改造模式基础上,对智利洋壳俯冲背景下岛弧造山带的拉伸环境有关IOCG矿床和中国云南-四川IOCG矿床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在智利与含铜金磁铁矿矿体密切相关的深成闪长岩类演化方向为闪长岩→辉长闪长岩→斜长岩+闪石(玢)岩,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岩多与含铜金镜铁矿矿体有关。中国云南-四川铁钛氧化物铜金型(IOCG)属于第三类IOCG矿床成矿的大陆动力学背景,成矿大陆动力学过程为先期铁铜金氧化物型矿床形成于中元古代大陆裂谷盆地(无洋壳化),富铁钠质基性火山岩喷发形成铁氧化物铜金型和铁矿层,其上在碱性粗面质凝灰岩和含粗面凝灰质白云岩中赋存铜银矿层;在晋宁造山运动期后,在古地幔柱作用下,深源碱性闪长岩-辉长岩侵位发生高氧化叠加成矿,形成了碱性闪长岩-辉长岩中钛铁矿-钛磁铁矿矿(化)体,在围绕碱性闪长岩-辉长岩岩枝周边的隐爆角砾岩中形成了铁钛铜金氧化物型矿体。两期不同的大陆动力学背景与成矿作用叠加形成了东川超大型铁(钛)氧化物铜金型矿床,钛矿找矿潜力大且是今后找矿方向之一。结论全球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Iron—oxide Copper Gold Deposits)形成于3类不同的大陆动力学背景,三种典型的成矿模式为一是以澳大利亚奥林匹克坝超大型铜-铁-金-铀-稀土元素矿床为代表,形成于元古代(19~14亿年)大陆裂谷盆地热水沉积和后期盆地流体叠加改造;二是南美(以智利为代表)IOCG矿床形成与洋壳俯冲背景下岛孤造山带,与深部地幔柱上升形成的岛弧造山带中局部拉伸环境密切有关;三是中国云南-四川铁钛铜金氧化物型矿床先期铁铜金氧化物型矿床形成于中元古代大陆裂谷盆地(无洋壳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 大陆动力学 地幔柱 铁(钛)氧化物铜金型矿床 云南东川
下载PDF
四川拉拉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OCG)形成的矿相学证据 被引量:36
5
作者 朱志敏 曾令熙 +3 位作者 周家云 罗丽萍 陈家彪 沈冰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5-495,共11页
四川拉拉铜矿是我国西南重要的大型铜矿,并且共(伴)生丰富的金—钼—钴—稀土—铁可供综合利用。系统的矿相学研究表明,矿石矿物主要为热液磁铁矿、黄铜矿、黄铁矿、白铁矿和辉钼矿;矿床围岩蚀变种类较多,主要有黑云母化、硅化、碳酸盐... 四川拉拉铜矿是我国西南重要的大型铜矿,并且共(伴)生丰富的金—钼—钴—稀土—铁可供综合利用。系统的矿相学研究表明,矿石矿物主要为热液磁铁矿、黄铜矿、黄铁矿、白铁矿和辉钼矿;矿床围岩蚀变种类较多,主要有黑云母化、硅化、碳酸盐化、钠长石化、钾长石化、磷灰石化、阳起石化、萤石化等;矿石结构包括自形-半自形-它形晶粒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包含结构和枝状结构,矿石构造包括浸染状构造、条带状构造、脉状-网脉状构造和角砾状构造;载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钴主要赋存于黄铁矿和白铁矿中,钼赋存于辉钼矿中,金主要以自然金或含银自然金形式赋存于黄铜矿、黄铁矿和叶碲铋矿中;磁铁矿中钛含量低,矿石中硫含量低,罕见铅锌硫化物矿物。因此,拉拉铜矿应属于典型的铁氧化物铜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石矿物 矿床成因 铁氧化物铜金矿 拉拉铜矿
下载PDF
氧化铁型铜-金(IOCG)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机理与找矿模型 被引量:47
6
作者 聂凤军 江思宏 路彦明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074-1087,共14页
氧化铁型铜-金(IOCG)矿床主要指那些铁氧化物含量大于20%的铜-金矿床,其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勘查倍受国内外地质学家所关注。笔者对国外重要IOCG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同时,对其成矿作用和找矿模型进行了讨论。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尽管... 氧化铁型铜-金(IOCG)矿床主要指那些铁氧化物含量大于20%的铜-金矿床,其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勘查倍受国内外地质学家所关注。笔者对国外重要IOCG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同时,对其成矿作用和找矿模型进行了讨论。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单一铁矿床和IOCG矿床同属氧化型成矿体系,但是它们分别为该体系的两个端元组分,因此,不应该将单一铁矿床列入IOCG矿床之列。另外,根据对澳大利亚IOCG矿床野外考察时所获经验,笔者对中国新疆、云南、安徽、四川和海南等省(区)铁-铜矿床的产出环境、地质特征和成矿作用进行了对比分析,其中雅满苏、天湖、老山口、乔夏哈拉、大红山、鹅头厂、拉拉、大小岭和石碌矿床与典型IOCG矿床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它们是否可划属为IOCG矿床尚值得进一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铁型铜-金(iocg)矿床 单一铁矿床 地质特征 成矿机理 找矿模型
下载PDF
智利月亮山地区中生代侵入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来自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的制约
7
作者 王磊 方维萱 +1 位作者 鲁佳 杜斌 《矿产勘查》 2024年第10期1858-1868,共11页
月亮山铁铜矿区处于智利中北部海岸山带铁氧化物铜金矿(IOCG)成矿带上,位于一级控矿构造阿塔卡玛(ATACAMA)断裂带的南缘。全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本区二长闪长岩性质具有钙碱性、准铝质特征,其La/Nb比值大于1.5,La/Ta比值大于22,微量元... 月亮山铁铜矿区处于智利中北部海岸山带铁氧化物铜金矿(IOCG)成矿带上,位于一级控矿构造阿塔卡玛(ATACAMA)断裂带的南缘。全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本区二长闪长岩性质具有钙碱性、准铝质特征,其La/Nb比值大于1.5,La/Ta比值大于22,微量元素图显示均显著亏损Nb、Ta和Ti,表明二长闪长岩岩浆的源区起源于与俯冲相关的岩石圈地幔。二长闪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08.2±1.9)Ma,表明其为早白垩世晚期的岩浆活动的产物。构造环境分析表明,太平洋纳斯卡板块向南美板块俯冲过程中,形成本区南北向的ATACAMA断裂带(AFZ)与母岩浆,深层岩浆侵位经过部分熔融、结晶分异过程形成了闪长岩岩体,与本区IOCG矿床的形成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源区 形成机制 铁氧化物铜金矿 二长闪长岩 智利
下载PDF
东准噶尔北缘老山口铁铜金矿区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0
8
作者 吕书君 杨富全 +6 位作者 柴凤梅 张希兵 姜丽萍 刘锋 张志欣 耿新霞 欧阳刘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9-164,共16页
老山口铁铜金矿区位于准噶尔北缘的喀拉通克—卡拉先格尔成矿带南段,矿化与岩浆侵入活动有关。本文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对老山口铁铜金矿区的中粒闪长岩、正长岩、黑云母闪长岩和闪长玢岩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获得其年龄分别为35... 老山口铁铜金矿区位于准噶尔北缘的喀拉通克—卡拉先格尔成矿带南段,矿化与岩浆侵入活动有关。本文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对老山口铁铜金矿区的中粒闪长岩、正长岩、黑云母闪长岩和闪长玢岩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获得其年龄分别为353.8±1.9Ma、366.3±1.9Ma、3±2.3Ma和379.7±3Ma,表明矿区存在三期岩浆活动。其中黑云母闪长岩和闪长玢岩的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它们可能为中泥盆世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且岩体侵入时代与准噶尔洋俯冲阶段花岗岩及卡拉先格尔斑岩铜矿带含矿斑岩年龄较一致,表明其可能是板块俯冲阶段的产物。闪长岩和正长岩的年龄分别为353.8±1.9Ma和366.3±1.9Ma,与东准噶尔北部青格里河下游一带后碰撞花岗岩类和布尔根一带后造山伸展A型花岗岩的年龄接近,而地球化学特征却存在差异,说明老山口正长岩和闪长岩体是俯冲晚期阶段的产物。根据地质特征,老山口铁铜金矿的形成与闪长岩及闪长玢岩侵入有关,因此岩体年龄也限定了矿区存在两期铁铜金矿化,即379Ma左右和354M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铜金矿床 闪长岩类 U-PB年龄 老山口 东准噶尔
下载PDF
陕西省勉略宁矿集区铜厂铜-铁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栾燕 王瑞廷 +5 位作者 钱壮志 孙晓辉 郑崔勇 张天运 刘民武 丁坤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52-867,共16页
铜厂铜-铁矿床是勉略宁矿集区具有代表性的矿床之一,主要由上部的铜厂铜矿床和下部的杨家坝铁矿床(铜厂铁矿床)组成。根据磁铁矿和硫化物的相对含量,铜厂铜-铁矿床的矿石可分为磁铁矿矿石、含硫化物磁铁矿矿石和硫化物矿石三类。系统的... 铜厂铜-铁矿床是勉略宁矿集区具有代表性的矿床之一,主要由上部的铜厂铜矿床和下部的杨家坝铁矿床(铜厂铁矿床)组成。根据磁铁矿和硫化物的相对含量,铜厂铜-铁矿床的矿石可分为磁铁矿矿石、含硫化物磁铁矿矿石和硫化物矿石三类。系统的岩相学和矿相学研究表明,其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黄铜矿、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矿石结构包括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和包含结构,矿石构造包括块状、浸染状、脉状和条带状构造。铜厂铜-铁矿床的围岩蚀变种类较多,且具有一定的分带性,上部铜矿体围岩蚀变以硅化、碳酸盐化和黑云母化为主,以石英、方解石和黑云母为主的蚀变矿物组合显示钾化特征;下部铁矿体围岩蚀变有钠长石化、蛇纹石化、滑石化、透闪石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以钠长石、蛇纹石、滑石、透闪石、方解石、白云石、菱铁矿、绿泥石、黑云母和磷灰石等为主的蚀变矿物组合显示钠化特征。铜厂铜-铁矿床中磁铁矿的TiO_(2)含量小于1.72%,Al_(2)O_(3)含量小于1.81%,均显示热液磁铁矿的特征,结合铜矿石脉穿插铜厂闪长岩及二者突变接触的地质特征,说明铜厂铜-铁矿床的形成与热液活动密切相关。同时,铜厂铜-铁矿床形成于早古生代加里东期,勉略宁矿集区在该时期处于大陆裂谷的扩张环境中,与铁氧化物-铜-金(Iron Oxide-Copper-Gold,简称IOCG)矿床的形成环境类似。通过与典型IOCG矿床地质特征、矿化蚀变特征、矿物组合特征、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背景的系统对比,初步提出铜厂铜-铁矿床应属于IOCG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勉略宁 铜厂铜-铁矿床 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ocg) 岩相学 矿相学 矿床成因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乔夏哈拉铁铜金矿床磁铁矿的化学成分标型特征和地质意义 被引量:20
10
作者 应立娟 王登红 +4 位作者 梁婷 周汝洪 马军 屈文俊 陈振宇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9-68,共10页
位于新疆阿尔泰造山带与准噶尔盆地过渡地带的乔夏哈拉铁铜金矿原是一个小型铁矿,近年来在深部发现有铜金矿体。根据乔夏哈拉东矿区矿体磁铁矿的单矿物化学分析和东、西矿区样品中磁铁矿的电子探针分析,发现磁铁矿富集轻稀土,Eu呈正异常... 位于新疆阿尔泰造山带与准噶尔盆地过渡地带的乔夏哈拉铁铜金矿原是一个小型铁矿,近年来在深部发现有铜金矿体。根据乔夏哈拉东矿区矿体磁铁矿的单矿物化学分析和东、西矿区样品中磁铁矿的电子探针分析,发现磁铁矿富集轻稀土,Eu呈正异常,Ce呈负异常;微量元素中Co和Ni含量高,而Ti含量很低。Cu含量与Fe含量呈现明显的反相关。磁铁矿化学成分标型的初步研究显示,乔夏哈拉矿床磁铁矿成因与夕卡岩型及沉积变质型铁铜矿非常相似,指示存在找铜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铁矿 化学成分标型 铁铜金矿床 乔夏哈拉 新疆
下载PDF
“石碌式”铁氧化物-铜(金)-钴矿床成矿模式初探 被引量:27
11
作者 许德如 王力 +4 位作者 肖勇 刘朝露 符启基 蔡周荣 黄居锐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1-694,共14页
石碌铁矿是中国著名的以富赤铁矿为主的大型矿集区,除铁矿外,还共生或伴生铜、钴、镍、银、铅、锌等金属矿产和白云岩、石英岩、重晶石、石膏、硫等非金属矿产。文章通过对石碌铁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的再认识,结合成矿时代的探... 石碌铁矿是中国著名的以富赤铁矿为主的大型矿集区,除铁矿外,还共生或伴生铜、钴、镍、银、铅、锌等金属矿产和白云岩、石英岩、重晶石、石膏、硫等非金属矿产。文章通过对石碌铁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的再认识,结合成矿时代的探讨和矿床地球化学资料,认为该矿床严格受层位(主要为青白口纪石碌群第6层)、岩性(钙镁质矽卡岩等)、构造(复式向斜、层间滑脱带、片理和劈理)和/或岩性界面等控制;并强调石碌铁矿所经历的成岩成矿作用与海西期-印支期花岗岩侵位所导致的伸展构造(变质核杂岩构造?)密切相关,而岩浆热扰动则是导致深部含矿热卤水形成、上升并渗滤、交代矿源层的重要因素。最后,作者将该矿床称之为"石碌式"热液铁氧化物-铜-(金)-钴矿床,初步将其归属为IOCG(即热液铁氧化物-铜-金-钴)型层控式钙镁质矽卡岩矿床,并初步构建了该类型矿床的成岩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成矿地质条件 控矿因素 成岩成矿模式 “石碌式”热液铁氧化物-铜(金)-钴矿床 海南省
下载PDF
内蒙古哈达门沟金矿床单矿物金浸出实验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强之 陈衍景 +1 位作者 徐登科 杨理勤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1-277,共7页
哈达门沟金矿床产于华北克拉通北缘西段 ,形成于伸展构造背景中 ,成矿流体富钾高碱且氧化性强 ,矿石建造中铁氧化物含量高 ,并且可见铁氧化物被硫化物交代的现象。文章拟揭示金在铁氧化物中的含量和赋存状态 ,并探讨金矿床成因。对哈达... 哈达门沟金矿床产于华北克拉通北缘西段 ,形成于伸展构造背景中 ,成矿流体富钾高碱且氧化性强 ,矿石建造中铁氧化物含量高 ,并且可见铁氧化物被硫化物交代的现象。文章拟揭示金在铁氧化物中的含量和赋存状态 ,并探讨金矿床成因。对哈达门沟金矿 3种类型矿石中的黄铁矿、铁氧化物 (磁铁矿和赤铁矿 )单矿物进行金、铁浸取实验 ,结果表明 :铁氧化物含金较高 ;黄铁矿中的金和铁的浸出曲线不同步 ,金浸出率与铁浸出率呈负相关 ,表明黄铁矿中的金主要以颗粒金形式存在 ;铁氧化物中金、铁同步浸出 ,浸出率为正相关 ,表明铁氧化物中的金主要以晶格金和 (或 )胶体吸附金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含金铁氧化物 铁氧化物型金矿 浸取实验 哈达门沟 内蒙古
下载PDF
新疆准噶尔北缘托斯巴斯套铁铜金矿床矽卡岩和磁铁矿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
13
作者 吕书君 杨富全 +2 位作者 柴凤梅 张志欣 李强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0-521,共12页
托斯巴斯套铁铜金矿床赋存于中泥盆统北塔山组火山岩与闪长(玢)岩的接触带中,矿体呈脉状、透镜状,矿体及其周围发育大量矽卡岩。本文分别利用电子探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托斯巴斯套铁铜金矿附近的石榴子石、辉石、绿... 托斯巴斯套铁铜金矿床赋存于中泥盆统北塔山组火山岩与闪长(玢)岩的接触带中,矿体呈脉状、透镜状,矿体及其周围发育大量矽卡岩。本文分别利用电子探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托斯巴斯套铁铜金矿附近的石榴子石、辉石、绿帘石的化学组分及磁铁矿的主量及微量元素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矽卡岩矿物中石榴子石端员组分以钙铝榴石-钙铁榴石系列为主,辉石端员组分以透辉石为主,绿帘石化学成分富铁富钙,这些特点表明矿区矽卡岩具有钙矽卡岩特征。矽卡岩是由岩浆热液流体交代北塔山组基性火山岩而形成的,磁铁矿的形成与矽卡岩的退化变质作用有关。在石英-硫化物-碳酸盐阶段形成铜和金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斯巴斯套 准噶尔北缘 铁铜金矿床 矽卡岩 磁铁矿 电子探针分析
下载PDF
准噶尔北缘老山口铁铜金矿床成矿流体及成矿机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吕书君 张志欣 +5 位作者 杨富全 柴凤梅 张希兵 刘锋 姜丽萍 耿新霞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17-534,共18页
老山口铁铜金矿床位于准噶尔北缘,铁铜金矿化主要呈块状、团块状、脉状、角砾状、细脉浸染状产于闪长(玢)岩和玄武质火山岩的接触带中。矽卡岩阶段石榴子石以发育熔融包裹体和流体包裹体为特征,退化蚀变阶段绿帘石主要发育液相包裹体,石... 老山口铁铜金矿床位于准噶尔北缘,铁铜金矿化主要呈块状、团块状、脉状、角砾状、细脉浸染状产于闪长(玢)岩和玄武质火山岩的接触带中。矽卡岩阶段石榴子石以发育熔融包裹体和流体包裹体为特征,退化蚀变阶段绿帘石主要发育液相包裹体,石英-硫化物-碳酸盐阶段的方解石主要发育液相包裹体、含子矿物包裹体和含CO2三相包裹体。早期矽卡岩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于205~550℃及大于550℃,主要集中在220~470℃和大于550℃,盐度w(NaCleq)介于7.02%~17.96%,峰值为7.5%和16%,密度为0.60~1.00 g/cm3。退化蚀变阶段,均一温度变化于212~510℃,峰值为220℃,盐度w(NaCleq)介于6.16%~21.04%,密度为0.60~0.95 g/cm3。石英-硫化物-碳酸盐阶段,均一温度变化于150~380℃,在160℃和220℃出现峰值,盐度w(NaCleq)介于13.4%~18.47%,密度为0.75~1.10 g/cm3。石榴子石和方解石的δ18OSMOW值为5.2‰~17.8‰,δ18O水值为-2.4‰~3.5‰,δDSMOW值变化于-144.0‰^-84.0‰,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混合的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方解石的δ13CPDB值变化于-6.8‰^-3.5‰,δ18OSMOW值为11.6‰~17.8‰,暗示成矿流体中碳主要来自闪长质岩浆,少量来自碳酸盐岩。黄铁矿δ34S值集中在0~3‰,结合稀土元素特征,表明硫主要来自于与矿体空间关系密切的闪长质岩浆。结合野外地质特征,认为铁矿成矿作用与矽卡岩的退化变质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地球化学 铁铜金矿床 流体包裹体 碳、氢、氧、硫同位素 成矿机制 准噶尔北缘
下载PDF
豫西卢氏八宝山铁铜多金属矿床黄铁矿成分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栋 包志伟 +2 位作者 姚军明 曾令君 赵太平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8-138,共11页
豫西卢氏八宝山铁铜多金属矿床是华北克拉通南缘中生代斑岩成矿体系中以铁矿化为主的矿床,其中南矿带和西矿带广泛发育黄铁矿。电子探针成分显示,黄铁矿的主要元素S和Fe的总和超过90%,但同一种黄铁矿表面不同位置微量元素Cu和As的含量... 豫西卢氏八宝山铁铜多金属矿床是华北克拉通南缘中生代斑岩成矿体系中以铁矿化为主的矿床,其中南矿带和西矿带广泛发育黄铁矿。电子探针成分显示,黄铁矿的主要元素S和Fe的总和超过90%,但同一种黄铁矿表面不同位置微量元素Cu和As的含量存在突变。这种突变说明,来源于同一岩浆热液系统的富液相流体与上升的富气相流体的混合作用是引起黄铁矿沉淀的主要机制。黄铁矿中的As有两种赋存价态As3+和As1–,代表了八宝山斑岩矿床中形成黄铁矿的岩浆流体可能经历了先氧化后还原的环境(As3+指示氧化环境,As1–指示还原环境),说明八宝山矿区具有斑岩铜矿的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宝山铁铜多金属矿床 斑岩成矿体系 黄铁矿 氧化还原环境 卢氏
下载PDF
东川滥泥坪矿区辉长岩-闪长岩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被引量:6
16
作者 柳玉龙 郑厚义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7-79,95,共4页
东川滥泥坪矿区辉长岩-闪长岩等基性岩浆侵入活动,与铁氧化物型铁铜矿床的形成具有密切的成因关系。在碱性辉长岩-闪长岩岩体边缘分布铁铜金矿(化)体,岩体平均含Cu 0.204%、TFe12.72%、Au 0.099g/t、Ti O23.691%,分别是世界玄武岩的23.1... 东川滥泥坪矿区辉长岩-闪长岩等基性岩浆侵入活动,与铁氧化物型铁铜矿床的形成具有密切的成因关系。在碱性辉长岩-闪长岩岩体边缘分布铁铜金矿(化)体,岩体平均含Cu 0.204%、TFe12.72%、Au 0.099g/t、Ti O23.691%,分别是世界玄武岩的23.1、1.1、20.6、2.1倍,表明岩浆岩体可能为成矿岩体,并与因民组铁铜矿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 辉长岩 闪长岩 东川
下载PDF
改性沉积-沉淀法制备Au/Fe_2O_3水煤气变换反应催化剂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锦卫 詹瑛瑛 +2 位作者 张凤利 林性贻 郑起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6-350,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沉积-沉淀法和改性沉积-沉淀法制备了Au/Fe2O3催化剂,运用N2吸附、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透射电镜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制备方法对Au/Fe2O3催化剂水煤气变换反应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沉积-沉淀法... 采用共沉淀法、沉积-沉淀法和改性沉积-沉淀法制备了Au/Fe2O3催化剂,运用N2吸附、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透射电镜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制备方法对Au/Fe2O3催化剂水煤气变换反应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沉积-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最好的催化活性,150℃时CO转化率达82.3%.该催化剂比表面积较大,金粒子尺寸(3-5nm)较小且分布均匀.载体氧化铁以无定形态和结晶态共存,金与载体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这对催化剂活性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沉积-沉淀法 氧化铁 负载型金催化剂 水煤气变换反应
下载PDF
与陆相火山岩有关的铁、铜、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14
18
作者 马芳 蒋少涌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33-241,共9页
文章对与陆相火山岩有关的浅成低温金矿、斑岩铜矿和玢岩铁矿产出的大地构造背景、火成岩性质和矿化蚀变特征、成矿流体以及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三类矿床在成矿地质条件上各具特色,表现在:成矿构造背景上,斑岩铜矿和浅成低温... 文章对与陆相火山岩有关的浅成低温金矿、斑岩铜矿和玢岩铁矿产出的大地构造背景、火成岩性质和矿化蚀变特征、成矿流体以及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三类矿床在成矿地质条件上各具特色,表现在:成矿构造背景上,斑岩铜矿和浅成低温金矿均以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为主,其次是陆内环境;而长江中下游玢岩铁矿的形成环境可能为陆内似裂谷环境.浅成低温金矿、斑岩铜矿及玢岩铁矿的主要围岩分别为中、酸性火山岩系、中酸性次火山岩及中基性次火山岩;围岩蚀变分别以硅化、钾化、钠化为特征.浅成低温金矿床成矿流体以低盐度、低温(200~300℃)为主;而斑岩铜矿中则主要是高温(400~800℃)高盐度的流体;玢岩铁矿成矿温度介于两者之间.从低硫亚类浅成热液矿床、高硫亚类浅成热液矿床到斑岩型矿床,流体中大气水含量逐渐减少,岩浆水含量逐渐增多.成矿物质来源上,Fe主要来源于赋矿的火山-次火山岩或原始岩浆,Cu,Au,S和Na等成矿物质的来源更为复杂,还可能来源于与岩浆无关的围岩,其他的可能还包括Cu,S的岩浆混合来源以及Na的高盐卤水来源.一些特殊的岩石类型,如埃达克岩、橄榄玄粗岩及碱性岩与陆相火山岩矿床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火山岩 浅成低温金矿 斑岩铜矿 玢岩铁矿
下载PDF
玻利维亚铜金锡铁主要矿床类型及资源潜力 被引量:4
19
作者 杜菊民 毛大华 +4 位作者 姚仲友 张潮 祖辅平 连晨光 景永波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308-2321,共14页
玻利维亚的铜矿规模以中小型为主,主要成矿类型为红层型(砂岩层)、沉积相关脉状型、VMS型和IOCG型等。金矿规模以中小型为主,主要成矿类型有火山成因浅成热液型、与深成岩相关的脉状矿床、造山型矿床和砂金矿。锡矿发育众多大型、超大... 玻利维亚的铜矿规模以中小型为主,主要成矿类型为红层型(砂岩层)、沉积相关脉状型、VMS型和IOCG型等。金矿规模以中小型为主,主要成矿类型有火山成因浅成热液型、与深成岩相关的脉状矿床、造山型矿床和砂金矿。锡矿发育众多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类型以玻利维亚型多金属脉状矿床和与长英质深成岩相关的脉状矿床为主,少量砂锡矿。铁矿以El Mutún超大型BIF型铁锰矿著称。西科迪勒拉和玻利维亚高原有重要的浅成低温热液贵金属资源潜力;东科迪勒拉北部主要为钨、锡、金、锑资源,中部为锡、银、金、锑资源,南部有金、锑、银、铅、锌潜力;次安第斯带南部有银-锌资源潜力;查科-贝尼平原带有广泛的砂金矿资源;前寒武纪克拉通内金、铂、镍、钽、铜和铁锰资源潜力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第斯成矿带 铜金锡铁 成矿类型 矿产资源潜力 玻利维亚
下载PDF
秘鲁邦沟铁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矿阶段划分 被引量:2
20
作者 姚仲友 崔聚荣 +2 位作者 魏文俊 董彦璞 刘君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13-2220,共8页
秘鲁首都利马至查拉400km沿海成矿带赋存多处铁、铜、金矿床,铜金矿床具有IOCG(铁氧化物)型,铁矿多为矽卡岩型。邦沟铁多金属矿规模巨大,矿床位于西科迪勒拉山西部边缘的伊卡-纳斯卡拗陷附近。矿床类型既有矽卡岩特征,也具有IOCG特点。... 秘鲁首都利马至查拉400km沿海成矿带赋存多处铁、铜、金矿床,铜金矿床具有IOCG(铁氧化物)型,铁矿多为矽卡岩型。邦沟铁多金属矿规模巨大,矿床位于西科迪勒拉山西部边缘的伊卡-纳斯卡拗陷附近。矿床类型既有矽卡岩特征,也具有IOCG特点。总结矿床地质特征认为,邦沟铁和多金属矿矿化存在同期不同阶段的特点,铁矿化发生在第一期,铜金硫化物矿化发生在第二期;铜金硫化物在空间上与主铁矿体异位,铜金矿有较大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鲁邦沟铁矿 矽卡岩 铁氧化物-铜-金矿 矿化阶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