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曹植《远游篇》创作年代新探
1
作者 夏洵若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1-26,共6页
《远游篇》是汉魏著名诗人曹植的五言诗,创作年代不详,且至今未有定论。对《远游篇》具体创作年代,或简而概之认为是曹植人生后期作品,但对诗人在黄初与太和年间的差异状态不予区分,更多的则是避而不谈。联系作者生平,细究作者心理,通... 《远游篇》是汉魏著名诗人曹植的五言诗,创作年代不详,且至今未有定论。对《远游篇》具体创作年代,或简而概之认为是曹植人生后期作品,但对诗人在黄初与太和年间的差异状态不予区分,更多的则是避而不谈。联系作者生平,细究作者心理,通过文本互证可知,《远游篇》创作年代可确定于黄初中后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游篇》 曹植 游仙诗 作品断代 魏王朝
下载PDF
吴蜀立国策略与荆州之争考论
2
作者 陈思瑞 桂珍明 《孙子研究》 2024年第3期87-99,共13页
从地理形势上看,吴国和蜀国在立国之战略规划方面存在重叠的部分,这是二者矛盾集中的焦点。从短时期看,孙、刘集团皆对荆州有着强烈的现实需求,故而集中争夺此地。从长远的策略来看,吴国企图占据包括益州在内的长江上游的战略规划难以实... 从地理形势上看,吴国和蜀国在立国之战略规划方面存在重叠的部分,这是二者矛盾集中的焦点。从短时期看,孙、刘集团皆对荆州有着强烈的现实需求,故而集中争夺此地。从长远的策略来看,吴国企图占据包括益州在内的长江上游的战略规划难以实现,而蜀国从荆州北伐的策略亦在荆州争夺失败后无从执行。这一切的转折点即以蜀国失去其所占荆州部分为标志。总之,在“三足鼎立”的格局中,吴、蜀二国基于立国之策的冲突,导致二者对曹魏攻势减弱。而占据北方广阔地域的曹魏,在长期与吴、蜀的征战之中,削弱了对手的实力。曹魏灭蜀后,西晋代魏而占据益州地利,利用处于长江上游的军事地理优势征伐孙吴,最终统一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国 蜀国 曹魏 立国之策 荆州之争 三国时期
下载PDF
《青青陵上柏》的作者与作年辨 被引量:3
3
作者 孙明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8-91,共4页
《古诗十九首》的时代和作者向来是汉魏文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各种观点异彩纷呈。宇文所安认为中国早期诗歌是一个复制系统,找不到"古诗"早于建安时期的确凿证据。木斋提出《古诗十九首》及建安诗歌的重要组成大部分诗作是曹... 《古诗十九首》的时代和作者向来是汉魏文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各种观点异彩纷呈。宇文所安认为中国早期诗歌是一个复制系统,找不到"古诗"早于建安时期的确凿证据。木斋提出《古诗十九首》及建安诗歌的重要组成大部分诗作是曹植之作,掀起文学界的波澜,推进了汉魏古诗研究的进程。李善注《昭明文选·杂诗上》提出其作者为东汉无名氏,这也是20世纪以来最为流行的主流观点。从《青青陵上柏》描写的内容来看,其作者也应当是东汉末年无名氏,在没有新材料的情况下否定《青青陵上柏》为东汉之作恐非易事。其作者应是一位出身社会中层的士人而不是曹植,其诗作生动记录了东汉末年社会危局及士人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青陵上柏》 《古诗十九首》 汉魏文学 《后汉书》 曹植
下载PDF
论“操诗属汉音、丕植诗属魏响”——兼及“文学自觉说”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澍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1期46-49,共4页
本文不直接论述目前学术界热烈争论的“文学自觉说”,而是以考察汉魏诗歌之变为出发点,具体分析了曹操与曹丕、曹植的诗歌的不同,对“操诗属汉音、丕植属魏响”之说的合理内核予以挖掘,兼及“
关键词 汉魏诗歌之异 操诗属汉音、丕植属魏响 文学自觉说
下载PDF
简析古代日本对曹魏西晋王朝的朝贡 被引量:2
5
作者 孙久龙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10年第4期42-45,共4页
两汉时期开始,古代日本通过朝贡,纳入到中原王朝的册封体制之内。曹魏西晋时期,封贡关系进一步密切,古代日本频繁向中原王朝朝贡,中原王朝也首次派使者出使古代日本,这是以往两国发展史上没有的先例,开创了两国关系新的篇章。
关键词 曹魏 西晋 古代日本 中原王朝 朝贡
下载PDF
刍议许昌“三国曹魏旅游”与“文化型导游” 被引量:8
6
作者 潘利 《焦作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56-58,共3页
文化旅游已成为21世纪旅游发展的灵魂。随着文化旅游的发展,为迎合满足旅游者文化、知识、信息的需求,文化型导游应运而生。2009年许昌市确立了"旅游立市"战略,"三国曹魏文化"成为许昌文化旅游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 文化旅游已成为21世纪旅游发展的灵魂。随着文化旅游的发展,为迎合满足旅游者文化、知识、信息的需求,文化型导游应运而生。2009年许昌市确立了"旅游立市"战略,"三国曹魏文化"成为许昌文化旅游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品牌产品。文化型导游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推动、促进许昌"三国曹魏旅游"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昌 旅游立市 三国曹魏旅游 文化型导游 旅游品牌
下载PDF
试析魏晋南北朝诗人写作的模拟袭用现象——兼论古诗十九首与曹植诗歌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晓琳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6,共6页
魏晋南北朝诗坛模拟袭用之风盛行,诗人在模拟与重复中感受并彰显诗歌形式美的各种要素,对于促进古典诗歌走向成熟以及诗歌意象的形成发挥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同时,因模拟袭用之风推动,魏晋南北朝诗坛出现了数量众多分别在内容、情境... 魏晋南北朝诗坛模拟袭用之风盛行,诗人在模拟与重复中感受并彰显诗歌形式美的各种要素,对于促进古典诗歌走向成熟以及诗歌意象的形成发挥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同时,因模拟袭用之风推动,魏晋南北朝诗坛出现了数量众多分别在内容、情境、语言、风格诸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诗篇,甚至导致传播过程中某些诗篇署名的混淆。探讨曹植五言诗与《古诗十九首》的相似,必须充分考虑上述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模拟 袭用 古诗十九首 曹植
下载PDF
曹魏苛禁宗室政策之考论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永平 《许昌师专学报》 2001年第3期44-51,共8页
曹魏一代对宗室名为分封而实加禁锢 ,主要表现为“虚封”、频繁徙封、限止朝聘、严禁任职、多加伺察等政策 ,这虽引起了曹植等宗室诸王的不满和抗议 ,但始终没有根本性的变化。究其原因 ,既与曹魏统治者之寒门出身及其法术之治有关 ,也... 曹魏一代对宗室名为分封而实加禁锢 ,主要表现为“虚封”、频繁徙封、限止朝聘、严禁任职、多加伺察等政策 ,这虽引起了曹植等宗室诸王的不满和抗议 ,但始终没有根本性的变化。究其原因 ,既与曹魏统治者之寒门出身及其法术之治有关 ,也与曹丕早年争嗣的经历不无关联。就其影响看 ,此举削弱了曹魏统治的基础 ,不利于其政权的巩固 ,并由此引起了晋代君臣的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魏 宗室政策 曹植 分封
下载PDF
《三国演义》曹魏之战略优势缀述——从“隆中对”的“扬蜀抑魏”说起 被引量:1
9
作者 杜贵晨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9-17,共9页
《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倾向性描写,使一般读者往往以为曹魏一切都在诸葛亮谋算中,曹操伎俩用尽,仍不免被愚弄得可怜而且可笑。其实,这是被作者瞒蔽了。《三国演义》中真正的强者是曹操,三家中一直居战略优势地位的是魏国... 《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倾向性描写,使一般读者往往以为曹魏一切都在诸葛亮谋算中,曹操伎俩用尽,仍不免被愚弄得可怜而且可笑。其实,这是被作者瞒蔽了。《三国演义》中真正的强者是曹操,三家中一直居战略优势地位的是魏国。曹操不仅乘汉室之危,移都许昌,抢先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而且后期以至其子曹丕称帝后,也与吴国一样,深明"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之机,动必联吴,持守待变,总能在诸葛亮的进攻面前保持不败的优势,并为后来晋室统一奠定了基础。这可以说是现实主义在《三国演义》这部有强烈政治倾向性与理想色彩的书中的胜利,由此可以更加深悟小说创作与生活之错综复杂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隆中对” 曹魏 “扬蜀抑魏” 战略优势
下载PDF
司法不公的两种文学书写——《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之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国正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4年第1期31-36,共6页
《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都反映了司法不公的社会现实。因作者身份地位有别,前者的叙述角度以民为本位,后者则以官为本位;前者感情激愤,后者情怀温厚。以民为本位,冤狱惊人耳目;以官为本位,疑狱费人思量。昭雪冤狱,则寄希望于清... 《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都反映了司法不公的社会现实。因作者身份地位有别,前者的叙述角度以民为本位,后者则以官为本位;前者感情激愤,后者情怀温厚。以民为本位,冤狱惊人耳目;以官为本位,疑狱费人思量。昭雪冤狱,则寄希望于清官;辨析疑狱,则感叹于狱情之万变。一个批判的是体制,官虎而吏狼,天下乌鸦一般黑;一个思考的是狱情,吏、役与讼师成干扰司法之元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不公 《聊斋志异》 《阅微草堂笔记》
下载PDF
曹植与曹魏时期咏侠诗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晓洪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133-138,共6页
《汉书》以后,正史不再为游侠立传,但在汉末及曹魏时期,亦有不少具有侠行或侠义情怀的人物。此期的咏侠诗歌主要是文人创作,而民谣较少。在文人咏侠诗歌创作中,曹植及其作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曹植的咏侠诗创作,完成了侠客形象从史书... 《汉书》以后,正史不再为游侠立传,但在汉末及曹魏时期,亦有不少具有侠行或侠义情怀的人物。此期的咏侠诗歌主要是文人创作,而民谣较少。在文人咏侠诗歌创作中,曹植及其作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曹植的咏侠诗创作,完成了侠客形象从史书记载向文人诗歌塑造的转化;诗歌体式上,曹植继承和发展乐府的形式,并自创新题,成为后世咏侠诗歌的主要形式;题材开拓上,曹植第一个使游侠走向边塞;审美风格上,曹植咏侠诗歌具有阳刚、慷慨、壮美的特点,为后世此类诗歌审美风格的主流。曹植是第一个有意为咏侠诗的作家,具有开创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安 曹魏 曹植 咏侠歌谣
下载PDF
“矜持下的焦虑”:论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的创作心态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世瑞 《蒲松龄研究》 2016年第2期118-125,共8页
"焦虑"既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文学现象,在《聊斋志异》成书后的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两股文言小说创作的潮流,即"模仿"与"反模仿"。两者都是"焦虑"状态下的基本反应。《聊斋志异》"传奇法以... "焦虑"既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文学现象,在《聊斋志异》成书后的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两股文言小说创作的潮流,即"模仿"与"反模仿"。两者都是"焦虑"状态下的基本反应。《聊斋志异》"传奇法以志怪"的写法促成了纪昀等人笔记体小说文体意识的觉醒和建构,作为台阁重臣与学术领袖,纪昀选择了旁观式的远离态度,即矜持态度,然而矜持之下隐然有着"模仿"与"反模仿"的痕迹。不仅如此,纪昀在创作《阅微草堂笔记》的同时,对笔记体小说进行了更深的"史"的勾索,回归儒家传统的文学审美,扩大传播途径,来对《聊斋志异》的盛行进行有意识的反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阅微草堂笔记 焦虑 著书者之笔
下载PDF
曹植《名都篇》同马球毫无关系考述
13
作者 韩丹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共7页
三国魏诗人曹植的《名都篇》,是一首描述青年人在一天里进行随心适意的休闲娱乐活动的诗作,在我国体育史上有特殊之价值。一些学者对诗中"连翩击鞠壤"作了错误的译解,变成了马球运动起源于中国的文证。探索这个有趣的过程,对... 三国魏诗人曹植的《名都篇》,是一首描述青年人在一天里进行随心适意的休闲娱乐活动的诗作,在我国体育史上有特殊之价值。一些学者对诗中"连翩击鞠壤"作了错误的译解,变成了马球运动起源于中国的文证。探索这个有趣的过程,对我们的学术研究当有诸多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球运动 《名都篇 》(三国·魏)曹植 击鞠 击壤
下载PDF
近年来三国历史研究状况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满仓 《襄樊学院学报》 2011年第9期11-14,共4页
三国史研究是中国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一个热点。关于三国史研究的状况,成果极其丰富,因此只能讲讲近年来的状况。近年的概念,具体地说,只能限制在近五六年,也就是2005年以来。即使这样,也还要做进一步限制,即仅限制在概括整体研... 三国史研究是中国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一个热点。关于三国史研究的状况,成果极其丰富,因此只能讲讲近年来的状况。近年的概念,具体地说,只能限制在近五六年,也就是2005年以来。即使这样,也还要做进一步限制,即仅限制在概括整体研究和国外(日本)研究方面,在具体介绍成果时,只以2010年以来的成果为限。之所以如此,因为第一,成果太多而时间有限。第二,2010年以来的研究成果,所研究的领域和问题是以以往的研究为基础的,能反映近年来的整体面貌。第三,这些代表了史学界三国研究的最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马楼吴简 曹魏政权 蜀汉政权 孙吴政权 三国人物
下载PDF
许昌“三国曹魏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潘利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1-14,共4页
随着文化旅游需求日益增长,各级政府对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视以及日、韩、东南亚地区等市场对三国文化的追捧,三国文化旅游再掀热潮。许昌是我国三国文化重要的发源地之一,享有"三国文化之乡"的称号。作为汉魏故都,在中国历史上... 随着文化旅游需求日益增长,各级政府对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视以及日、韩、东南亚地区等市场对三国文化的追捧,三国文化旅游再掀热潮。许昌是我国三国文化重要的发源地之一,享有"三国文化之乡"的称号。作为汉魏故都,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在文化旅游成为趋势和时尚的背景下,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背景下,许昌"三国曹魏文化"旅游呈现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昌 三国曹魏文化 旅游一体化 优势机遇 发展策略
下载PDF
魏晋六朝时期对曹植诗文的批评
16
作者 杨贵环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4-100,共7页
通过统计,魏晋六朝时期有23位评者对曹植文才与诗文进行了批评。他们认为:一是兼善四言"雅润"、五言"清丽"——奠定了曹植诗批评的崇高地位;二是"天机启,则律吕自调"——对曹植赋作的高度评价;三是章表&q... 通过统计,魏晋六朝时期有23位评者对曹植文才与诗文进行了批评。他们认为:一是兼善四言"雅润"、五言"清丽"——奠定了曹植诗批评的崇高地位;二是"天机启,则律吕自调"——对曹植赋作的高度评价;三是章表"体赡而律调",书、论、颂与诔等也被指瑕——对曹植其他文体的批评。尤其是刘勰等人对曹植的书、论、颂与诔等文体的作品进行了优劣评判,在某种程度上讲,这一方面体现出曹植作品的优劣得失及对某些文体的突破与开拓;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对曹植文学批评标准的一些新变与发展,既注意到了文体发展中呈现出的新特点,又在声律与文辞优劣等方面有所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批评 诗文 魏晋六朝
下载PDF
曹魏儒学之传播与分布格局
17
作者 夏增民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第6期26-32,共7页
儒学在经历了汉代的发展以后,至东汉末,由于社会的动乱,出现了短暂的衰落,然而,同样因动乱而引起的中原士民的迁徙,却带动了儒学由中原核心区向四周的传播,从而扩大了儒学影响的地域范围。曹魏立国以后,亦力图儒学的恢复与发展,在政府... 儒学在经历了汉代的发展以后,至东汉末,由于社会的动乱,出现了短暂的衰落,然而,同样因动乱而引起的中原士民的迁徙,却带动了儒学由中原核心区向四周的传播,从而扩大了儒学影响的地域范围。曹魏立国以后,亦力图儒学的恢复与发展,在政府的倡导下,儒学化的地方官员多劝学兴儒,在地方行政中最大限度地推广儒家的文化价值,又加强了儒学的传播力度,重新巩固了东汉以来形成的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作为儒学核心区的地位,奠定了西晋儒学的分布格局。儒学在曹魏时期进行地域扩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塑造底层民众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儒学传播 三国 曹魏
下载PDF
三国论体文由建安向正始转变的文化观照
18
作者 杨朝蕾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38-42,共5页
三国论体文由建安向正始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由"务本求实"到"藻以玄思"的题材之变;由"缘情求美"到"思辨精妙"的风格之变;由"同题共作"到"辩难蜂起"的形式之变。这... 三国论体文由建安向正始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由"务本求实"到"藻以玄思"的题材之变;由"缘情求美"到"思辨精妙"的风格之变;由"同题共作"到"辩难蜂起"的形式之变。这些变化直接折射了其时士人的思想及文化的变迁。因此,以论体文的变易为切入点,探究三国时期社会思想文化的转变给文学带来的影响,进而探究文体变易的内在机制与外在精神关联域之间的关系,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论体文 建安时期 曹植 竹林名士 正始名士 玄学
下载PDF
三曹“令”用语特征探微
19
作者 王会斌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20-26,共7页
"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他们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成就极高,在公文"令"的书写上也颇有特色。除了由于史料保存问题而导致的与一般公文书无较大差异的"规范性"用语特征缺失之外,"三曹"的"... "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他们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成就极高,在公文"令"的书写上也颇有特色。除了由于史料保存问题而导致的与一般公文书无较大差异的"规范性"用语特征缺失之外,"三曹"的"令"尚有现实的功能性、华美的文学性两大用语特征。而这三种用语特征的形成,又与现实需要、历史渊源、个人素养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 魏晋 曹操 曹丕 曹植 用语
下载PDF
曹甄秘恋千古谜大破大立说分明——读木斋新著《曹植甄后传》
20
作者 陈怡良 《云梦学刊》 2018年第3期108-113,共6页
在《北堂书钞》中,"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署名为曹植,此为《古诗十九首》为曹植之作铁证之一;元代地图所展示的洛阳宫城图,其中有"阿阁""芙蓉殿"等建筑物,此为铁证之二;甄后所葬之村为"灵芝村&qu... 在《北堂书钞》中,"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署名为曹植,此为《古诗十九首》为曹植之作铁证之一;元代地图所展示的洛阳宫城图,其中有"阿阁""芙蓉殿"等建筑物,此为铁证之二;甄后所葬之村为"灵芝村",此为铁证之三;邺城在南北朝北周时代被改为"灵芝县",此为铁证之四;读陆机的《拟古诗》,发现诗中揭示曹植、甄后恋情的洞房之地,就在阿阁"兰室",此为铁证之五;将这些散落的"古诗"重新安放到可能出现的时空交叉点上,其中地名、方位、时间、节气、人物关系,都密切相关,可谓铁证之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古诗 曹植 甄后 铁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