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67篇文章
< 1 2 2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司氯胺酮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门诊无痛宫腔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方 白宁 +2 位作者 路凯 刘静 岳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期29-32,共4页
目的比较艾司氯胺酮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门诊无痛宫腔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陕西省人民医院2021年10月至11月自愿接受无痛宫腔镜检查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静脉推注艾司氯胺... 目的比较艾司氯胺酮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门诊无痛宫腔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陕西省人民医院2021年10月至11月自愿接受无痛宫腔镜检查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静脉推注艾司氯胺酮0.5 mg/kg、丙泊酚1.5 mg/kg,B组静脉推注瑞芬太尼0.5μg/kg、丙泊酚1.5 mg/kg。记录两组围术期呼吸抑制、低血压、恶心呕吐、体动反应发生情况;记录两组苏醒时间、丙泊酚使用量及术后10、30 min数字模拟评分法(NRS)评分;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及手术医生满意度评分。结果A组的呼吸抑制、低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恶心呕吐、体动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丙泊酚使用量显著少于B组,术后10、30 min的NRS评分显著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患者及手术医生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门诊无痛宫腔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满意,术中不良反应少,术后疼痛程度轻,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瑞芬太尼 丙泊酚 无痛宫腔镜检查 麻醉效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分别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BIS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育蓉 上官明化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2期92-94,共3页
目的为了解不同麻醉方案对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BIS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就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分别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方法截取的研究时间是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研究对象为100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用瑞... 目的为了解不同麻醉方案对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BIS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就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分别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方法截取的研究时间是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研究对象为100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用瑞马唑仑+瑞芬太尼麻醉防方案,对照组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方案,比较两套方案的实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插管时、手术切皮后、术毕时的心率和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插管时、手术切皮后、术毕时BIS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分别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均有一定的效果和作用,但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麻醉优越性更显著,可以减少麻醉并发症,能够稳定生命体征,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髋关节骨折 瑞马唑仑 瑞芬太尼 丙泊酚
下载PDF
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对瑞芬太尼持续输注诱发痛觉过敏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珍 李爱媛 +1 位作者 颜丽萍 陈亮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5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对瑞芬太尼持续输注诱发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选取需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手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三组:艾司氯胺酮0.5 mg/kg组(H组)、艾司氯胺酮0.3 mg/kg组(L组)和对照组(C...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对瑞芬太尼持续输注诱发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选取需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手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三组:艾司氯胺酮0.5 mg/kg组(H组)、艾司氯胺酮0.3 mg/kg组(L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H组和L组于麻醉诱导前5 min分别静脉注射相应剂量艾司氯胺酮,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1 d、术后30 min、6 h、12 h、24 h记录切口周围区域以及非优势手前臂内侧痛阈值。分别于术后30 min、6 h、12 h和24 h记录术后痛觉过敏发生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补救镇痛率。结果在术后30 min、6 h和12 h C组切口周围和非优势手前臂痛阈均低于术前基线值(P<0.05),H组和L组与术前基线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0 min、6 h、12 h H组和L组切口周围和非优势手前臂痛阈均高于C组(P<0.05);术后24 h三组患者切口周围和非优势手前臂痛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min、6 h、12 h H组和L组切口周围和非优势手前臂痛觉过敏发生率均低于C组(P<0.05);H组和L组痛觉过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组和L组术后6 h、12 h VAS评分均低于C组(P<0.05)。H组谵妄幻觉和腺体分泌物发生率高于C组和L组(P<0.05)。C组补救镇痛率高于H组和L组(P<0.05)。结论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5 mg/kg或0.3 mg/kg对瑞芬太尼的痛觉过敏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其中0.3 mg/kg艾司氯胺酮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瑞芬太尼 痛觉过敏
下载PDF
瑞马唑仑单独或联合瑞芬太尼用于清醒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镇静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晓瑞 薛富善 +1 位作者 王晟 李成文 《中国医药》 2024年第5期699-703,共5页
目的探究瑞马唑仑单独或联合瑞芬太尼用于清醒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AFOI)镇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21年8月至2023年2月接受AFOI的择期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瑞马唑仑单独... 目的探究瑞马唑仑单独或联合瑞芬太尼用于清醒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AFOI)镇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21年8月至2023年2月接受AFOI的择期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瑞马唑仑单独组(RM组)及瑞马唑仑和瑞芬太尼联合组(RR组),每组各30例。RM组患者仅接受瑞马唑仑0.6 mg/(kg·h)持续输注。RR组患者接受瑞马唑仑0.6 mg/(kg·h)和瑞芬太尼0.05μg/(kg·min)联合输注。比较2组患者AFOI操作相关评价、不同时点[药物输注1 min(T_(1))和药物输注3 min(T_(2))、纤维支气管镜进入声门前(T_(3))、气管导管送入气管后(T_(4))]的镇静水平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等情况。结果RR组患纤维支气管镜插管反应、咳嗽严重性和插管后耐受性评分、插管时间、知晓情况和再次接受AFOI意愿评分均低于/短于R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RR组T_(2)、T_(3)、T_(4)时的改良观察者警觉/镇静评分和脑电双频指数均低于R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R组低氧血症和深度镇静的发生率均高于RM组[44.8%(13/29)比0(0/30),48.3%(14/29)比3.3%(1/30)],高血压和心动过速的发生率低于RM组[31.0%(9/29)比63.3%(19/30),34.5%(10/29)比73.3%(22/30)](均P<0.05)。结论单独应用瑞马唑仑可为AFOI提供有效镇静,且安全可靠;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可提供更优的插管条件和舒适度,但可能增加呼吸抑制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静 清醒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 瑞马唑仑 瑞芬太尼
下载PDF
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用于脊柱手术患者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谭海涛 陈涛 +1 位作者 黎坚 林友才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958-2962,共5页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用于脊柱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脊柱手术患者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低、中和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静脉泵注0.2、0.4和0.6μg·kg^(-1)·min^(-1)注射用盐酸瑞芬太...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用于脊柱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脊柱手术患者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低、中和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静脉泵注0.2、0.4和0.6μg·kg^(-1)·min^(-1)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比较3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药物使用情况、苏醒质量、不同时刻[术前(T_(0))、插管即刻(T_(1))、静脉泵注瑞芬太尼5 min(T_(2))、10 min(T_(3))、15 min(T_(4))]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低、中和高剂量组分别入组49、56和51例患者。低剂量组患者术后6、12和24 h VAS评分分别为(2.48±0.51)、(2.73±0.63)和(2.61±0.54)分,中剂量组VAS评分分别为(2.36±0.54)、(2.65±0.59)和(2.51±0.50)分,高剂量组VAS评分分别为(2.29±0.53)、(2.53±0.57)和(2.44±0.52)分,组间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中和高剂量组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分别为(3.27±0.96)、(3.02±0.90)和(2.89±0.71)次,补救镇痛例数分别为2例(4.08%)、2例(3.57%)和0例(0.00%),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中和高剂量组苏醒时间分别为(7.05±1.65)、(8.24±2.17)和(9.03±2.48) min,意识恢复时间分别为(11.26±2.73)、(13.85±2.94)和(15.57±3.17) min,气管拔管时间分别为(16.34±3.05)、(18.72±3.29)和(20.34±3.58) min,组间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的T_(0)、T_(1)、T_(2)、T_(3)、T_(4)时间点血氧饱和度(SpO_(2))、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组间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低血压、恶心呕吐、心动过缓等,高、中、低剂量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76%(6例/51例)、7.14%(4例/56例)和8.16%(4例/49例),组间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脊柱手术患者采用0.2μg·kg^(-1)·min^(-1)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的苏醒质量更佳,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七氟烷 脊柱手术 镇痛 苏醒质量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瑞马唑仑联合阿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阿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宫腔镜电切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比较
6
作者 童彬 吴玥 +4 位作者 何睿 韩苗华 张庆兵 程戌春 姚卫东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396-1401,共6页
目的:探究在进行宫腔镜电切手术时,麻醉方案采用瑞马唑仑联合阿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阿芬太尼两种全凭静脉麻醉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纳入研究对象为107例宫腔镜电切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在进行宫腔镜电切手术时,麻醉方案采用瑞马唑仑联合阿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阿芬太尼两种全凭静脉麻醉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纳入研究对象为107例宫腔镜电切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53例采用丙泊酚联合阿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54例采用瑞马唑仑联合阿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使用VAS评分评估)、镇静情况(采用Ramsay镇静评分评估)、生命体征情况、改良警觉/镇静评分,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术后2h及术后12h的VAS评分降低(P<0.05),术后2h时的Ramsay镇静评分升高(P<0.05)。两组在手术前的HR、SBP、DBP、SP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开始后5min及术后2h的HR、SBP、DBP、SPO_(2)水平均升高(P<0.05)。两组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生命体征指标均具有显著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结束后1min、3min、5min时MOAA/S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马唑仑联合阿芬太尼应用于宫腔镜电切手术麻醉在术后早期具有更好的疼痛控制和镇静效果,且患者恢复清醒状态更快,生命体征水平维持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电切手术 瑞马唑仑 阿芬太尼 丙泊酚 静脉麻醉
下载PDF
瑞芬太尼调节IL-10/β-内啡肽信号通路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疼痛的影响
7
作者 封雪 赵滨滨 任蓁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988-992,共5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对坐骨神经损伤(SNI)大鼠疼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SNI大鼠模型,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瑞芬太尼低剂量组(5μg·kg^(-1)·min^(-1))、瑞芬太尼高剂量组(20μg·kg^(-1)·min^(-1))和瑞芬太...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对坐骨神经损伤(SNI)大鼠疼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SNI大鼠模型,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瑞芬太尼低剂量组(5μg·kg^(-1)·min^(-1))、瑞芬太尼高剂量组(20μg·kg^(-1)·min^(-1))和瑞芬太尼+抑制剂组(20μg·kg^(-1)·min^(-1)的瑞芬太尼+10μL IL-10抗体),评估大鼠疼痛阈值,统计坐骨神经指数(SFI),Masson染液评价靶肌肉萎缩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白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免疫荧光检测微管相关蛋白(MAP2)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IL-10、β-内啡肽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疼痛阈值、SFI和IL-10、β-内啡肽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肌肉萎缩、IL-1β、IL-6、TNF-α、MAP2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瑞芬太尼低、高剂量组大鼠疼痛阈值、SFI和IL-10、β-内啡肽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肌肉萎缩、IL-1β、IL-6、TNF-α、MAP2表达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与瑞芬太尼高剂量组比较,瑞芬太尼+抑制剂组大鼠疼痛阈值、SFI和IL-10、β-内啡肽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肌肉萎缩、IL-1β、IL-6、TNF-α、MAP2表达增加(P<0.05)。结论瑞芬太尼可能通过激活IL-10/β-内啡肽信号通路抑制SNI大鼠的疼痛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坐骨神经损伤 疼痛 白介素-10/β-内啡肽
下载PDF
环泊酚与异丙酚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比
8
作者 朱文超 吴滨 +2 位作者 王庆贺 任春光 赵静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9期154-157,共4页
目的比较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使用环泊酚与异丙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3—6月在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92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环泊酚组和异丙酚组。主要观察指标是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成功... 目的比较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使用环泊酚与异丙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3—6月在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92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环泊酚组和异丙酚组。主要观察指标是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成功率,次要结果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时间指标、血流动力学、咳嗽严重程度、插管条件、最低氧饱和度、患者和内镜医生的满意度评分、患者重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意愿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异丙酚组相比,环泊酚组患者时间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意愿、血流动力学、最低氧饱和度以及患者和内镜医生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环泊酚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成功完成率为91.30%(42/46,95%CI 82.80%~99.80%),异丙酚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成功完成率为89.13%(41/46,95%CI 79.80%~98.50%)。2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成功完成率的差异为2.17%(95%CI 1.30%~3.00%)。因此,在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中,环泊酚组被认为不劣于异丙酚组(χ^(2)=0.123,P>0.05)。结论环泊酚组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有效性不低于丙泊酚组,同时,患者重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意愿和满意度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泊酚 异丙酚 纤维支气管镜 瑞芬太尼 芬太尼 舒适化医疗
下载PDF
伊伐布雷定抑制瑞芬太尼诱导的小鼠痛觉过敏
9
作者 肖力 王晓娥 +1 位作者 黄文起 崔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4-700,共7页
【目的】探讨外周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HCN)离子通道抑制剂伊伐布雷定(ivabradine)对瑞芬太尼诱导的痛觉过敏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C57/BL6小鼠尾静脉输注瑞芬太尼2μg/(kg·min)1 h建立痛觉过敏模型。在瑞芬太尼输注前30 mi... 【目的】探讨外周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HCN)离子通道抑制剂伊伐布雷定(ivabradine)对瑞芬太尼诱导的痛觉过敏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C57/BL6小鼠尾静脉输注瑞芬太尼2μg/(kg·min)1 h建立痛觉过敏模型。在瑞芬太尼输注前30 min皮下注射伊伐布雷定(5 mg/kg),观察对瑞芬太尼诱导痛觉过敏的作用。40只小鼠被平均随机分成4组:生理盐水组(saline)、瑞芬太尼组(remifentanil)、瑞芬太尼+溶剂组(remifentanil+vehicle)、瑞芬太尼+伊伐布雷定组(remifentanil+ivabradine)。其中,每组取6只小鼠用于观察瑞芬太尼或生理盐水输注前1 d(baseline),输注后1 d、3 d和5 d机械和热痛阈值。每组取4只小鼠,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瑞芬太尼或生理盐水输注后1 d脊髓背角c-Fos阳性细胞的数量。【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瑞芬太尼输注后1 d和3 d机械痛和热痛阈值显著降低(P<0.001),同时瑞芬太尼输注后1 d脊髓背角c-Fos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增加(P<0.001)。与溶剂组相比,皮下注射伊伐布雷定有效抑制瑞芬太尼诱导的痛觉过敏(P<0.001),并且抑制瑞芬太尼输注后1 d脊髓背角c-Fos阳性神经元数量的增加(P<0.001)。【结论】伊伐布雷定可能通过抑制外周伤害性初级感觉神经元到脊髓的兴奋性传入,有效抑制瑞芬太尼诱导的小鼠痛觉过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痛觉过敏 伊伐布雷定 小鼠 C-FOS 环核苷酸门控
下载PDF
伤害感受水平指数指导瑞芬太尼输注靶浓度对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和缺氧诱导因子-1α的影响
10
作者 詹银周 陈俊衡 +3 位作者 陈超 蔡楚源 马学珠 郭春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566-2570,共5页
目的探讨伤害感受水平(NOL)指数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对患者的细胞免疫和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影响。方法招募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行乳腺癌根治术的80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控制NOL指数在30~50,依此调整瑞芬... 目的探讨伤害感受水平(NOL)指数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对患者的细胞免疫和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影响。方法招募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行乳腺癌根治术的80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控制NOL指数在30~50,依此调整瑞芬太尼靶浓度,对照组起始采用瑞芬太尼4 ng/mL靶控输注,依据血流动力学调整瑞芬太尼靶浓度。记录瑞芬太尼平均靶浓度;记录手术前1 d及手术后1 d患者的静脉血CD4^(+)、CD8^(+)以及NK细胞值,测定血清中HIF-1α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MAP、HR、丙泊酚靶浓度和术后VAS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的瑞芬太尼平均靶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1 d,观察组的CD4^(+)、CD4^(+)/CD8^(+)、NK细胞值均高于对照组,HIF-1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相比术前1 d,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 d的CD4^(+)、CD4^(+)/CD8^(+)较低,HIF-1α水平较高(P<0.05);相比术前1 d,对照组患者在术后1天的CD4^(+)、CD8^(+)、CD4^(+)/CD8^(+)及NK细胞值较低,HIF-1α水平较高(P<0.05)。结论NOL指数应用于全麻下乳腺癌根治术可以减少术中瑞芬太尼的靶浓度,降低瑞芬太尼对细胞免疫的抑制,保护NK细胞的活性,同时减少HIF-1α升高水平,由此推断对患者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感受水平指数 乳腺癌根治术 细胞免疫 瑞芬太尼 缺氧诱导因子-1Α
下载PDF
纳布啡联合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
11
作者 冯定祥 付梅苏 +2 位作者 羊瑛 包丽霞 王莹 《浙江实用医学》 2024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 评价纳布啡与瑞芬太尼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后PCIA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3年1~6月在浙江省磐安县人民医院实施剖宫产手术的96例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芬太尼组48例,术后行瑞芬太尼PCIA;联合组48例,术后行纳布啡联合... 目的 评价纳布啡与瑞芬太尼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后PCIA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3年1~6月在浙江省磐安县人民医院实施剖宫产手术的96例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芬太尼组48例,术后行瑞芬太尼PCIA;联合组48例,术后行纳布啡联合瑞芬太尼PCIA。记录比较两组术后3、6、9、12、24小时咳嗽时VAS评分及Ramsay评分;术后24小时的PRL水平及术后泌乳启动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术后6、9小时咳嗽时VAS评分低于瑞芬太尼组(P<0.01);联合组术后24小时的PRL水平高于瑞芬太尼组(P<0.01);联合组产妇产后泌乳水平(泌乳起始时间≤24小时)优于瑞芬太尼组(P<0.05);联合组PCIA按压次数、恶心/呕吐发生率均少于瑞芬太尼组(P<0.05)。结论 纳布啡联合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PCIA的镇痛效果理想,不良反应较轻,且对产妇术后PRL分泌的影响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PCIA 纳布啡 瑞芬太尼
下载PDF
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对膀胱镜碎石手术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影响
12
作者 吴冬金 杨雅婷 刘洋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2450-2453,共4页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对膀胱镜碎石手术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3年1月~2024年2月需要住院行膀胱镜碎石手术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马唑仑组(R组,n=41)和丙泊酚组(P...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对膀胱镜碎石手术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3年1月~2024年2月需要住院行膀胱镜碎石手术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马唑仑组(R组,n=41)和丙泊酚组(P组,n=41),R组使用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P组使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0)、麻醉给药后(T1)、置入喉罩后(T2)和拔除喉罩后(T3)时刻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评估围术期麻醉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P组相比,R组起效时间较慢,R组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和P组T1时间、T2时间、T3时间的平均动脉压(MAP),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和P组T1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注射痛、低血压、心动过缓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在膀胱镜碎石手术中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能够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瑞芬太尼 膀胱镜碎石手术 麻醉效果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不同诱导剂量环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肥胖并胆囊结石腹腔镜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13
作者 王丽丽 王帅 《药品评价》 CAS 2024年第2期232-237,共6页
目的 比较不同诱导剂量环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肥胖并胆囊结石腹腔镜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行胆囊结石腹腔镜术的172例肥胖患者,体质量指数(BMI)≥28 kg/m2,经计算机随机数字生成表分为... 目的 比较不同诱导剂量环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肥胖并胆囊结石腹腔镜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行胆囊结石腹腔镜术的172例肥胖患者,体质量指数(BMI)≥28 kg/m2,经计算机随机数字生成表分为A组、B组、C组、D组,各43例,分别以0.3、0.4、0.5、0.6 mg/kg环泊酚复合瑞芬太尼0.5~1 μg/kg行麻醉诱导。比较四组术中麻醉药物用量、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情况、麻醉恢复时间、麻醉效果,T_(0)(入室前)、T_(1)(麻醉诱导开始时)、T_(2)(气管插管时)、T_(3)(手术结束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四组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罗库溴铵、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C组、D组麻醉诱导时间缩短(P<0.05);与A组、B组比较,C组、D组麻醉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延长(P<0.05),与C组比较,D组麻醉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延长(P<0.05)。组间:与A组、B组比较,T_(1)时C组、D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降低(P<0.05),T_(2)、T_(3)时C组、D组MAP、HR均升高(P<0.05),与C组比较,T_(1)时D组MAP、HR均降低(P<0.05),T_(2)、T_(3)时D组MAP、HR均升高(P<0.05)。组内:与T_(0)时比较,T_(1)时四组MAP、HR均降低(P<0.05),T_(2)时四组MAP、HR均升高(P<0.05),T_(3)时C组、D组MAP、HR均升高(P<0.05);与T_(1)时比较,T_(2)、T_(3)时四组MAP、HR均升高(P<0.05);与T_(2)时比较,T_(3)时四组MAP、HR均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C组、D组麻醉效果I级构成比升高,II级构成比降低(P<0.05)。与A组、B组、C组比较,D组气道阻塞、心动过缓发生率升高(P<0.05)。结论 0.4、0.5、0.6 mg/kg环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肥胖并胆囊结石腹腔镜术中的镇静效果优于0.3 mg/kg,0.3、0.4 mg/kg环泊酚麻醉恢复时间短于0.5、0.6 mg/kg,血流动力学更为平稳,不良反应少,综合考虑0.4 mg/kg环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胆囊结石腹腔镜术 环泊酚 瑞芬太尼 安全性
下载PDF
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预防瑞芬太尼诱发术后痛觉过敏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葛超 张宁 +3 位作者 江凯 王誉翔 曹倩倩 王寿世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90-9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预防瑞芬太尼诱发术后痛觉过敏的作用。方法选择妇科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艾司氯胺酮低剂量组(L组)和艾司氯胺酮高剂量组(H组),每组40例。麻醉诱导前5 min,L组静脉注...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预防瑞芬太尼诱发术后痛觉过敏的作用。方法选择妇科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艾司氯胺酮低剂量组(L组)和艾司氯胺酮高剂量组(H组),每组40例。麻醉诱导前5 min,L组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25 mg/kg,H组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50 mg/kg,C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对3组机械痛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C组和L组比较,H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延长(F=64.697、68.195,P<0.05)。与C组比较,L组和H组术后2、18 h时非优势手前臂和手术切口周围机械痛阈显著升高(F=80.458~387.248,P<0.05)。与术前1 d时比较,C组术后2、18 h时非优势手前臂和手术切口周围机械痛阈显著降低(F=2615.864,P<0.05)。与C组比较,L组和H组术后2、18 h时VAS评分显著降低(H=53.736、42.971,P<0.05)。3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术后补救镇痛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可减轻瑞芬太尼诱发的术后痛觉过敏,应用艾司氯胺酮0.25 mg/kg较应用0.50 mg/kg病人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瑞芬太尼 痛觉过敏 疼痛 手术后
下载PDF
BIS指导下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和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磊磊 邬薇薇 +2 位作者 高武 赵仙雅 王纯辉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429-435,共7页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下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和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依据患者接受的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即接受BIS指导下丙...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下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和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依据患者接受的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即接受BIS指导下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TCI麻醉的髋关节置换患者纳入观察组,接受BIS指导下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的同类患者纳入对照组,建立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构建倾向性评分匹配模型分析得出观察组获取56例病例资料,对照组获取49例病例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不同时间点[入室后(T_(0))、麻醉后(T_(1))、骨水泥后(T_(2))、术毕(T_(3))、出室后(T_(4))、术后3h(T_(5))及术后5h(T_(6))时刻]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手术一般情况、丙泊酚用量、BIS值维持情况,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点(术前及术后1h、6h、1d、3d、7d时刻)谵妄评分[谵妄量表分析系统(CAM-CR)],记录两组术后谵妄发生率,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术前及术后1d)的血糖(Glu)及血浆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在T_(1)时刻MAP值相比T_(0)时刻有显著性降低(P<0.05),两组均在T_(2)时刻MAP值相比T_(0)时刻有显著性降低(P<0.05),其中对照组在T_(5)、T_(6)及T_(7)时刻HR值相比T_(4)时刻出现显著性降低(P<0.05);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泊酚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IS值目标范围维持时间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h、6h、1d、3d、7d,两组CAM-CR评分可见先升高后降低,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1h、6h、1d、3d的CAM-CR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7d的上述评分较术前和组间同时间点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谵妄发生率为5.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37%(P<0.05);术后1d,两组Glu及血浆E、Cor水平相比术前出现显著性升高(P<0.05),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BIS指导下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TCI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中能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善围手术期指标,并减少丙泊酚用量,改善BIS值维持情况,并促进患者麻醉恢复,减少术后谵妄发生风险,同时能减轻机体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脑电双频指数指导 靶控输注 丙泊酚 瑞芬太尼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 术后谵妄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对瑞芬太尼麻醉鼻窦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苏醒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少卿 陈小淑 +1 位作者 邓玉萍 黄焕森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458-462,共5页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联合麻醉诱导对瑞芬太尼麻醉鼻窦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90例,ASA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予瑞芬太尼(R组)、瑞芬太尼+0.25 mg/kg艾司氯胺酮(RA1组)...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联合麻醉诱导对瑞芬太尼麻醉鼻窦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90例,ASA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予瑞芬太尼(R组)、瑞芬太尼+0.25 mg/kg艾司氯胺酮(RA1组)以及瑞芬太尼+0.5 mg/kg艾司氯胺酮(RA2组),3组患者术中持续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维持麻醉。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后30 min及1、2、6、12、24 h的VAS评分,麻醉前(T0)和诱导后(T1)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拔管时间、拔管时Ramsay评分,术后24 h内曲马多镇痛例数,以及术后呕吐、头晕、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RA1组、RA2组术后30 min及1、2、6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R组(P<0.05);与R组比较,RA1组、RA2组诱导后(T1)的MAP、HR增高;3组患者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内RA1组及RA2组曲马多镇痛例数减少(P<0.05)。RA2组患者拔管时Ramsay评分1分例数明显多于R组和RA1组(P<0.05);RA1组和RA2组术后头晕、精神症状发生率高于R组(P<0.05),其中RA2组精神症状发生率高于RA1组;3组术后恶心呕吐、寒颤、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联合麻醉诱导有利于诱导期循环稳定,减轻麻醉术后疼痛,预防大剂量瑞芬太尼痛觉过敏,不影响术后苏醒,且0.25 mg/kg较0.5 mg/kg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瑞芬太尼 鼻内镜鼻窦手术 术后痛觉
下载PDF
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术患者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影响
17
作者 王瑞琨 段宗生 +1 位作者 张文文 王虎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06-1413,共8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术患者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RIH)的预防作用,为多模式镇痛和术后快速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双盲、平行设计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纳入行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术患者共107例,...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术患者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RIH)的预防作用,为多模式镇痛和术后快速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双盲、平行设计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纳入行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术患者共10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低剂量艾司氯胺酮组和高剂量艾司氯胺酮组。除外被剔除试验者和退出试验者,正常对照组纳入31例,低剂量艾司氯胺酮组33例,高剂量艾司氯胺酮组33例。低剂量艾司氯胺酮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25 mg·kg^(-1)(稀释至5 mL),高剂量艾司氯胺酮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50 mg·kg^(-1)(稀释至5 mL),正常对照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记录各组患者不同时间点非优势手前臂及手术切口周围皮肤的机械痛阈值、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围术期镇痛药物用量及患者术后谵妄、恶心和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低和高剂量艾司氯胺酮组患者术后手术切口周围皮肤的机械痛阈值升高(P<0.05);与低剂量艾司氯胺酮组比较,高剂量艾司氯胺酮组患者拔管时间延长(P<0.05);麻醉诱导给药2 min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低和高剂量艾司氯胺酮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升高(P<0.05),低和高剂量艾司氯胺酮组患者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剂量艾司氯胺酮组患者幻觉和谵妄发生率升高(P<0.05),低剂量艾司氯胺酮组患者幻觉和谵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剂量艾司氯胺酮组比较,高剂量艾司氯胺酮组患者幻觉和谵妄发生率升高(P<0.05)。结论: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0.25 mg·kg^(-1)艾司氯胺酮可提高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机械痛阈值,对RIH的预防效果较好且不增加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瑞芬太尼 痛觉过敏 胸外科手术 麻醉诱导
下载PDF
不同剂量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对环杓关节脱位夹持式复位的影响
18
作者 余理想 于振坤 +6 位作者 杨传宗 鲁媛媛 周梦珍 江晨辉 孔文 卢光奎 陆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34-1038,共5页
目的比较三种剂量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在环杓关节脱位夹持式复位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对复位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环杓关节脱位患者51例,男30例,女21例,年龄18~80岁,BMI 18.5~30.0 kg/... 目的比较三种剂量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在环杓关节脱位夹持式复位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对复位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环杓关节脱位患者51例,男30例,女21例,年龄18~80岁,BMI 18.5~30.0 kg/m^(2),ASAⅠ—Ⅲ级。根据瑞芬太尼剂量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瑞芬太尼0.5μg·kg^(-1)·min^(-1)组(A组,n=17)、瑞芬太尼1.0μg·kg^(-1)·min^(-1)组(B组,n=18)和瑞芬太尼1.5μg·kg^(-1)·min^(-1)组(C组,n=16)。入室后开始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1)·h^(-1),同时使用耳鼻喉麻醉喷雾器(2%利多卡因2 ml)对患者舌根进行表面麻醉,第5分钟对咽喉部进行第2次表面麻醉,第10分钟停止泵注右美托咪定,在可视喉镜视野下对声门上及环杓关节周围进行第3次表面麻醉,随即三组静脉泵注相应剂量的瑞芬太尼持续5 min,停止泵注后开始复位手术。记录首次复位成功情况、术者的麻醉质量满意度评分和术中追加瑞芬太尼情况。记录入室时、术后3、30 min、6 h VAS疼痛评分。记录术中及苏醒期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与B组比较,A组和C组首次复位成功率和术者的麻醉质量满意度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和C组术中追加瑞芬太尼比例明显降低,术后3 min 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A组和B组托下颌手法通气比例明显降低(P<0.05)。三组术中和苏醒期心动过缓、恶心呕吐、躁动、谵妄和喉痉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瑞芬太尼0.5、1.5μg·kg^(-1)·min^(-1)比较,瑞芬太尼1.0μg·kg^(-1)·min^(-1)联合右美托咪定序贯泵注可为环杓关节脱位夹持式复位手术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提高首次复位成功率,患者呼吸循环更加平稳,围术期不良反应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环杓关节脱位 夹持式复位术 镇痛 恢复质量
下载PDF
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闭环靶控麻醉对高血压老年患者内镜下逆行胰胆造影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张顺利 乔建业 +1 位作者 任志明 高瑞 《当代医学》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闭环靶控麻醉对高血压老年患者内镜下逆行胰胆造影(ERCP)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2月于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无痛ERCP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闭环靶控麻醉对高血压老年患者内镜下逆行胰胆造影(ERCP)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2月于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无痛ERCP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及C组,每组60例。每组采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闭环靶控麻醉,A组、B组、C组丙泊酚注入前分别静脉滴注瑞芬太尼0.5、0.8、1μg/kg。比较3组术中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数及术后炎症因子水平、认知功能。结果A组丙泊酚用量多于B组和C组,A组和B组苏醒时间均短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A组心率(HR)慢于B组但高于C组,A组、B组平均动脉压(MAP)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A组HR快于B组、C组,MAP高于B组、C组,且B组HR快于C组,MAP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时,A组、B组HR均快于C组,A组MAP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3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h,A组、B组血清IL-6、TNF-α水平高于C组,且A组血清IL-6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A组、B组血清IL-6水平低于C组,A组、B组血清TNF-α水平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d,A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均高于B组和C组,且B组POCD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闭环靶控麻醉均能成功地应用于实施ERCP的高血压老年患者,但0.8μg/kg的剂量能明显降低POCD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逆行胰胆造影 瑞芬太尼 丙泊酚 闭环靶控 高血压 老年 认知功能
下载PDF
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行非插管全身麻醉在下肢深静脉血栓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20
作者 龚洁 焦紫耀 +3 位作者 刘中凯 刘瑞金 王超 陈文进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9期1085-1089,共5页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行非插管全身麻醉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纳入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临沂市人民医院行下肢深静脉血栓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行非插管全身麻醉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纳入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临沂市人民医院行下肢深静脉血栓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插管全身麻醉组(n=60)与清醒镇静组(n=60)。非插管全身麻醉组患者行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非插管全身麻醉,清醒镇静组患者行清醒镇静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入室(T_(1))、靶血管穿刺(T_(2))、喷洒药物(T_(3))、喷洒药物后15 min(T_(4))、吸栓(T_(5))、手术结束5 min(T_(6))、术后1 h(T_(7))、术后4 h(T_(8))、术后12 h(T_(9))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排血量(CO)、外周血管阻力(SVR)、每搏输出量、心率。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抗高血压药使用情况、血红蛋白尿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靶血管穿刺时间、患者满意度评分及医师满意度评分。结果:(1)T_(1)—T_(9)时,两组患者的SBP、DBP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的SBP、DBP均在T_(3)时开始升高,T_(9)时恢复正常。非插管全身麻醉组患者在T_(2)—T_(5)时的SBP、DBP较清醒镇静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T_(1)—T_(6)时,两组患者的SVR、CO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T_(3)—T_(6)时两组患者的SVR逐渐升高,T_(2)—T_(5)时两组患者的CO逐渐降低。在T_(2)—T_(6)各时间点,非插管全身麻醉组患者的SVR较清醒镇静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_(3)—T_(6)各时间点,非插管全身麻醉组患者的CO较清醒镇静组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非插管全身麻醉组的医师满意度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较清醒镇静组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4)非插管全身麻醉组患者术中抗高血压药使用率、体动发生率、术中严重高血压及高血压亚急症发生率均较清醒镇静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行非插管全身麻醉在下肢深静脉血栓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瑞芬太尼 非插管全身麻醉 下肢深静脉血栓 围手术期高血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