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流对0.8MaB.P.环境突变事件的地貌响应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胡春生 周迎秋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4-620,共7页
以兰州盆地0.8 Ma B.P.阶地为例证,运用古地磁测年方法,通过收集相关文献,分析讨论了0.8 Ma B.P.阶地与0.8 Ma B.P.环境突变事件的联系。结果表明:①0.8 Ma B.P.环境突变事件主要表现在气候转型、构造运动等方面,具有群发性和全球性特点... 以兰州盆地0.8 Ma B.P.阶地为例证,运用古地磁测年方法,通过收集相关文献,分析讨论了0.8 Ma B.P.阶地与0.8 Ma B.P.环境突变事件的联系。结果表明:①0.8 Ma B.P.环境突变事件主要表现在气候转型、构造运动等方面,具有群发性和全球性特点;②兰州盆地以及其他区域0.8 Ma B.P.阶地存在的证据,表明河流在0.8 Ma B.P.前后普遍发生过一次下切事件;③0.8 Ma B.P.阶地是河流对0.8 Ma B.P.环境突变事件的地貌响应,构造运动为提供了下切驱动力,而气候变化则控制了下切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阶地 0.8mab.p. 环境突变事件 地貌响应 兰州盆地
下载PDF
2.5 Ma B.P.真马快速扩散事件在中国的表现
2
作者 邓涛 薛祥煦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57-559,共3页
通过对甘肃庆阳巴家嘴第四系底部地层中发现的2种真马化石研究得出,其地质年龄为2.5Ma B.P,是欧亚大陆发现最早真马化石的地点之一。认为:第四纪初真马从北美向欧亚大陆快速扩散的背景,是全球冰期气候的出现;中国与整个... 通过对甘肃庆阳巴家嘴第四系底部地层中发现的2种真马化石研究得出,其地质年龄为2.5Ma B.P,是欧亚大陆发现最早真马化石的地点之一。认为:第四纪初真马从北美向欧亚大陆快速扩散的背景,是全球冰期气候的出现;中国与整个欧亚大陆一样,在一系列年龄为 2. 5 Ma B.P.的地点发现了最早的真马;这些化石显示出种级单元丰富的多样性,即在同一生态区域内常常同时有2种真马共同生活,还有三趾马共生;这是在气候突变条件下动物快速扩散事件产生的适应辐射,为区域叠覆成种理论提供了大型动物成种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马 快速扩散事件 第四 中国 Equus属 三趾马
下载PDF
TiO_(2)@ZIF-8-HP(AN-MA)光催化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韩娜 张浩然 +1 位作者 张雅琪 谭林立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共9页
为优化聚丙烯腈基光催化膜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以羧基化二氧化钛(TiO_(2))和咪唑沸石骨架(ZIF-8)为原料,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异质结光催化剂TiO_(2)@ZIF-8,并以热诱导相分离法(TIPS)制备的聚丙烯腈-丙烯酸甲酯(P(AN-MA))膜为基膜,经... 为优化聚丙烯腈基光催化膜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以羧基化二氧化钛(TiO_(2))和咪唑沸石骨架(ZIF-8)为原料,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异质结光催化剂TiO_(2)@ZIF-8,并以热诱导相分离法(TIPS)制备的聚丙烯腈-丙烯酸甲酯(P(AN-MA))膜为基膜,经碱性水解和氢键自组装得到TiO_(2)@ZIF-8-HP(AN-MA)光催化膜,并采用XRD、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复合膜的光催化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制备的TiO_(2)@ZIF-8在可见光波段表现出了优异的吸光优势,在氢键的作用下,以氢键自组装法将TiO_(2)@ZIF-8锚定在P(AN-MA)基膜的表面;与TiO_(2)@HP(AN-MA)膜相比,TiO_(2)@ZIF-8-HP(AN-MA)膜对罗丹明B溶液的吸附能力从7.5%提高到19.1%,可见光下光催化膜的降解效率从61.2%提高到99.2%;TiO_(2)@HP(AN-MA)膜也具有良好的可循环性,经过4个循环的测试,仍能保持90%以上的降解罗丹明B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丙烯酸甲酯) 异质结光催化剂 氢键自组法 可见光催化 光催化膜 罗丹明B
下载PDF
碎屑颗粒裂变径迹热年代学 被引量:2
4
作者 郑德文 万景林 +2 位作者 张培震 袁道阳 李大明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9期267-267,共1页
碎屑颗粒热年代学是以同位素封闭温度理论(Dondson,1973)为依据,以沉积地层中年龄未发生重置的碎屑颗粒为研究对象,从而研究其沉积源区剥露特征及热演化历史的一种年代学方法。最近20年来,随着测试技术的发展,碎屑颗粒热年代学... 碎屑颗粒热年代学是以同位素封闭温度理论(Dondson,1973)为依据,以沉积地层中年龄未发生重置的碎屑颗粒为研究对象,从而研究其沉积源区剥露特征及热演化历史的一种年代学方法。最近20年来,随着测试技术的发展,碎屑颗粒热年代学方法被广泛应用到地质学研究中。在国内,碎屑颗粒热年代学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碎屑颗粒热年代学是否可以成功地应用于地质学研究呢?通过对临夏盆地详细地研究,获得了碎屑颗粒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数据、传统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数据和生长地层的数据。碎屑颗粒热年代学数据表明,构造活动发生在约8MaBP,这次构造活动使积石山开始隆升,使临夏盆地和循化盆地解体(郑德文等,2003)。来自积石山的传统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结果和临夏盆地、循化盆地的生长地层研究结果都表明临夏盆地西部的积石山于约8MaBP开始隆升。这表明碎屑颗粒热年代学可以成功地揭示构造活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颗粒热年代学 临夏盆地 8 maBP 裂变径迹 热年代学 碎屑颗粒 地质学研究 构造活动 沉积地层
下载PDF
试论早期人类占据河湾盆地的时代 被引量:5
5
作者 吴文祥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9-254,共6页
随着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的发现越来越多 ,何时人类开始成为泥河湾盆地的主人已逐渐成为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以及第四纪地质学家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目前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学证据 ,结合新生代环境研究的进... 随着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的发现越来越多 ,何时人类开始成为泥河湾盆地的主人已逐渐成为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以及第四纪地质学家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目前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学证据 ,结合新生代环境研究的进展 ,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早期人类对温带泥河湾地区的占据可能是旧大陆直立人地理大扩张发生在中国地区的一例 ,其时间可能发生在早更新世末期气候转型期间 ,具体时间为 1.2~ 1.0MaBP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河湾盆地 旧石器 早期人类遗址 直立人地理大扩张
下载PDF
抗奥合剂通过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和ACE2/Ang1-7/Mas轴缓解急性肺损伤研究
6
作者 陈思琪 严佳煜 +1 位作者 李瑞 顾宁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446-456,共11页
目的探讨抗奥合剂(KAHJ)治疗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及机制,为其可能作为缓解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后症状的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KAHJ治疗ALI的主要活性成分、潜在靶点和相关信号通路。将C57BL/6J小鼠随... 目的探讨抗奥合剂(KAHJ)治疗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及机制,为其可能作为缓解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后症状的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KAHJ治疗ALI的主要活性成分、潜在靶点和相关信号通路。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和LPS+KAHJ组。LPS+KAHJ组小鼠灌胃KAHJ(4.76 g·kg^(-1)·d^(-1),8.8 mL·kg^(-1)·d^(-1)),其余组小鼠灌胃生理盐水(8.8 mL·kg^(-1)·d^(-1))。14 d后,腹腔注射LPS(5 mg·kg^(-1))诱导ALI模型。收集小鼠血清和肺组织,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Western blot、qPCR、ELISA和IHC等方法评估KAHJ对ALI的改善作用。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出疾病和药物共同的70个核心靶基因,并显示与多个信号通路密切相关,如MAPK、NF-κB、Apoptosis、COVID-19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信号通路等。此外,通过实验验证发现KAHJ能改善小鼠ALI后的炎症和细胞凋亡,减少肺损伤和肺水肿,抑制肺纤维化。同时,KAHJ的作用机制与p38 MAPK和NF-κB的磷酸化以及ACE2/Ang1-7/Mas轴的调控也有着密切关系。结论KAHJ可能通过抑制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和调控ACE2/Ang1-7/Mas轴缓解ALI,为缓解COVID-19感染后症状提供了补充和替代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 ACE2/Ang1-7/mas轴 新型冠状病毒
下载PDF
基于EMD-SVD与马田系统的复杂系统健康状态评估 被引量:8
7
作者 陈俊洵 程龙生 +1 位作者 余慧 胡绍林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42-1548,共7页
特征提取和健康状态的辨识是复杂系统健康状态评估中的关键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健康状态评估方法,该方法分为3个步骤:首先,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l decomposition,EMD)和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来提取... 特征提取和健康状态的辨识是复杂系统健康状态评估中的关键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健康状态评估方法,该方法分为3个步骤:首先,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l decomposition,EMD)和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来提取振动信号的特征变量。然后,运用马田系统(Mahalanobis-Taguchi system,MTS)构造马氏空间,并对其进行优化,从而降低特征变量的维度。最后,提出了一种健康度(health index,HI)的概念,并且用来对复杂系统健康问题进行评估。该方法成功地应用在轴承的健康状态评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状态评估 马田系统 经验模态分解 奇异值分解 健康指数
下载PDF
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苯乙烯与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及相关共聚物 被引量:15
8
作者 程广楼 胡春圃 应圣康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10-214,共5页
用Cu(phen) 2 Br/1 PEBr催化引发体系合成了分子量为 50 0 0左右的溴端基聚苯乙烯 (PS Br) .以后者为大分子引发剂 ,在Cu( phen) 2 Br存在下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或丙烯酸丁酯 (BA)聚合 ,合成了二嵌段共聚物PS b PMMA和PS b PBA ,... 用Cu(phen) 2 Br/1 PEBr催化引发体系合成了分子量为 50 0 0左右的溴端基聚苯乙烯 (PS Br) .以后者为大分子引发剂 ,在Cu( phen) 2 Br存在下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或丙烯酸丁酯 (BA)聚合 ,合成了二嵌段共聚物PS b PMMA和PS b PBA ,并通过GPC、IR、1H NMR及DSC等进行了表征 .实验发现 ,丙烯酸甲酯(MA)在Phen/CuCl/CCl4 催化引发下发生爆聚反应 ,仅当和异丁基乙烯基醚 (IBVE)才发生可控的自由基共聚合反应 .当MA和IBVE的投料摩尔比为 1∶1时 ,所得共聚物中两种单体链节的组成比为 1∶1 7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丙烯酸酯 自由基聚合 嵌段共聚物
下载PDF
磷脂酶C活性测定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彭愈生 周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4-38,共5页
以对——硝基苯磷酸胆碱(NPPC)为基质,用Hepes 代替Tris-Hcl 缓冲液对磷脂酶C(PLC)活性进行测定.最大反应速度(V_(?))由71.43nM/min 增高到212.76nM/min.用此法证明了多粘菌素B 增强PLC 活性;夹竹桃霉素的影响和药物浓度密切相关.
关键词 磷脂酶C 活性 测定法
下载PDF
基于细菌觅食算法的波前编码相位掩模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陆宇 张星煦 赵廷玉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4期604-610,共7页
为延拓光学成像系统的景深,获得对物距不敏感的波前编码光学成像系统,需求得最佳的相位掩模参数。以经典的三次相位掩模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菌觅食算法,优化了焦距为200.0mm、入瞳直径为25.4mm的双胶合波前编码系统。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 为延拓光学成像系统的景深,获得对物距不敏感的波前编码光学成像系统,需求得最佳的相位掩模参数。以经典的三次相位掩模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菌觅食算法,优化了焦距为200.0mm、入瞳直径为25.4mm的双胶合波前编码系统。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未加相位掩模的普通光学系统景深仅为30.0mm,而插入优化后的相位掩模的波前编码系统景深可达80.0mm,大大拓展了景深。细菌觅食算法优化波前编码系统的相位掩模有着运算速度快、易跳出局部最优解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觅食算法 波前编码 相位掩模 优化 景深
下载PDF
A correlation between southern and northern hemispheres during the last 0.6 Ma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东生 安芷生 +1 位作者 陈明扬 孙东怀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1996年第2期113-120,共8页
A comparison of climate records between Chinese Loess Plateau which shows a strengthening of summer monsoon in the last 0.6 Ma and a strengthening of Asia summer monsoon during 35-25 and 4-2.5ka B.P. intervals, and th... A comparison of climate records between Chinese Loess Plateau which shows a strengthening of summer monsoon in the last 0.6 Ma and a strengthening of Asia summer monsoon during 35-25 and 4-2.5ka B.P. intervals, and the Australian records which show a strengthening of aridity or desertification suggest that the Australian high leading to the desertification strengthened the Asia summer monsoon in the past through the cross-equator circulation. The synchronous variation in the Holocene Optimum as indicated by Asia and Australia climate records, on the other hand, suggests that the cross-equator East Asia winter monsoon circulation related to the Mongolia high might have influenced the Australia summer monsoon. The interaction of the monsoon climate between southern and northern hemispheres through cross-equator circulation probably started to be obvious since 0.6 Ma B.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nge of climate type at 0.6 ma b.p. Australia HIGH and East Asia MONSOON Mongolia HIGH AUSTRALIAN summer monsoon.
原文传递
中国风成黄土及其形成下限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滕志宏 申西平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1-87,共7页
“中国岩漠·砾漠·沙漠·黄土分布与主风向关系图”显示西北地区的第四纪黄土堆积是以风力为主的综合因素所形成,即就地起沙,近沙成土,一定地域的黄土在物源上隶属于一定地区的沙漠。黄土高原及新疆天山、昆仑山北麓的... “中国岩漠·砾漠·沙漠·黄土分布与主风向关系图”显示西北地区的第四纪黄土堆积是以风力为主的综合因素所形成,即就地起沙,近沙成土,一定地域的黄土在物源上隶属于一定地区的沙漠。黄土高原及新疆天山、昆仑山北麓的黄土地层结构的综合对比研究表明,典型风成黄土在不同地域和不同地貌单元上最早开始堆积的层位基本上是一致的,即均始于所有黄土剖面中的下粉砂层(L_(15))。该层以下的第四纪沉积类型因地而异,为非黄土沉积(湖相、冲洪积相及火山岩相等)。由黄土高原各代表性剖面的磁性地层学研究及新疆于田黄土下伏的安山玄武岩的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黄土层开始堆积的时代为早更新世晚期,约1.2MaB.P。风成黄土的开始堆积是与黄土南缘各造山带(昆仑山、天山、祁连山及秦岭等)强烈的新构造隆升并产生区域环境效应有成因联系。这一更新世早期的事件层位得到了古生物学、新构造学、地貌学及地外物体高速撞击地球表面所产生的玻璃陨石等事件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成黄土 下限 更新世 中国 黄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