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89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ncRNA-BBOX1-2通过调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促进胃癌的发生和发展
1
作者 孙颖 顾玮 +1 位作者 王吉 郑雄 《安徽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57-62,I0002,共7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BBOX1-2通过调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对胃癌的发生发展机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BBOX1-2通过调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对胃癌的发生发展机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接受胃癌根治术30例病人肿瘤组织及癌旁相应正常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定量PCT(real-time PCR,RT-PCR)检测lncRNA-BBOX1-2和FGFR1表达;si-linc-BBOX1-2转染SGC-7901细胞后,通过蛋白质印迹法/细胞存活率分析(MTT)、细胞迁移和侵袭(Transwell)实验、细胞划痕、平板克隆一系列生物学功能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生物学功能及FGFR1表达的变化。结果胃癌组织中的lncRNA-BBOX1-2(3.68±0.58比1.15±0.11)和FGFR1(4.26±0.71比1.19±0.18)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si-linc-BBOX1-2转染SGC-7901细胞后,FGFR1表达下调,细胞活力、迁移、侵袭和生存能力明显下降。结论LincRNA-BBOX1-2可通过调控FGFR1的表达介导胃癌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可能为胃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 BBOX1-2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 调控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ANGPTL4 TSP-1及CyPA与脑卒中后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
2
作者 高灵利 方建 +2 位作者 李晓晖 李延红 耿智凡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亲环素A(CyPA与脑卒中后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01—2022-12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癫痫病例进行观察,按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亲环素A(CyPA与脑卒中后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01—2022-12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癫痫病例进行观察,按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划分认知障碍标准将患者分为认知障碍组(50例)和认知正常组(5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组患者的血清ANGPTL4、TSP-1、CyPA水平,MMSE量表测评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与认知正常组比较,认知障碍组患者MMSE评分降低,ANGPTL4、TSP-1、CyPA水平升高(P<0.05);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比较,中度认知障碍患者血清ANGPTL4、TSP-1、CyPA水平升高(P<0.05);与中度认知障碍患者比较,重度认知障碍患者血清ANGPTL4、TSP-1、CyPA水平升高(P<0.05)。在脑卒中后癫痫患者中,血清ANGPTL4、TSP-1、Cy PA与MMSE评分各维度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脑卒中后癫痫会降低MMSE评分,提高患者血清ANGPTL4、TSP-1、CyPA水平。ANGPTL4、TSP-1、CyPA水平越高,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癫痫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 凝血酶敏感蛋白-1 亲环素A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SDF-1/NELL-1双基因转染ADSCs复合Nano-n HA支架对犬下颌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郭延伟 张广德 杨世茂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5年第1期33-41,共9页
目的:构建腺病毒介导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和尼尔样-1型分子(Nell-like molecule-l,Nell-1)双基因转染犬ADSCs复合Nano-n HA支架,观察其对犬下颌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构建携SDF-1及NELL-1目的... 目的:构建腺病毒介导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和尼尔样-1型分子(Nell-like molecule-l,Nell-1)双基因转染犬ADSCs复合Nano-n HA支架,观察其对犬下颌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构建携SDF-1及NELL-1目的基因片段的腺病毒表达载体,分组转染犬ADSCs后行体外成骨分化诱导,ELISA法检测目的基因转染ADSCs后结合支架体内外生长各期目的蛋白表达。20只比格犬随机分为5组,A组为空白组(无支架置入),B组为单纯支架组,C组为SDF-1/Nano-n HA组,D组为Nell-1/Nano-n HA组,E组为SDF-1/Nell-1/Nano-n HA组。CM-Dil细胞标记后构建ADSCs-Nano-n HA支架骨组织工程复合体,制备犬双侧下颌骨缺损模型,将不同细胞支架复合体分组植入下颌骨缺损区。术后第4、8、12周取材行大体观察、CT、扫描电镜、细胞示踪实验及组织学检测,比较各组缺损区新骨形成情况,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DSCs传代培养及成骨诱导分化状态良好,荧光显微镜下观察SDF-1、Nell-1及SDF-1/Nell-1重组腺病毒均能稳定转染ADSCs,各组目的蛋白表达体内外实验表达有显著性差异。通过大体观察及X线、CT扫描、ECM检测发现转染组骨缺损区新骨形成情况优于未转染组,且共转染组成骨速度及质量优于其他各组。组织学染色可见转染组新骨形成及血管生成情况均优于未转染组,且共转染组新生骨小梁面积及骨成熟度均优于其他各组。结论:SDF-1、Nell-1均可转染ADSCs并可稳定表达,目的基因转染ADSCs复合Nano-n HA支架后可显著促进下颌骨缺损的成骨修复,为组织工程修复成骨提供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尼尔样-1型分子 脂肪干细胞 下颌骨缺损 成骨
下载PDF
血清NGF、VILIP-1水平与癫痫共患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王立宁 史亚楠 李宝广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目的分析癫痫共患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水平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3年11月河北省儿童医院癫痫共患ADHD患儿95例作为癫痫+ADHD组,单纯癫痫患儿95例... 目的分析癫痫共患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水平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3年11月河北省儿童医院癫痫共患ADHD患儿95例作为癫痫+ADHD组,单纯癫痫患儿95例作为癫痫组,同一时期来河北省妇幼保健中心体检的健康儿童9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NGF、VILIP-1水平;对癫痫+ADHD组、癫痫组患儿行联合型瑞文测验(CRT)、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WISC-IV)检测;血清NGF、VILIP-1水平与癫痫共患ADHD患儿认知功能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癫痫+ADHD组、癫痫组血清NGF、VILIP-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癫痫+ADHD组血清NGF、VILIP-1水平高于癫痫组(P<0.05)。癫痫+ADHD组类同比较、系列关系、比较推理、抽象推理、知觉辨别、智商数低于癫痫组(P<0.05)。癫痫+ADHD组P300潜伏期高于癫痫组,P300波幅低于癫痫组(P<0.05)。癫痫+ADHD组患儿言语理解、知觉推理、工作记忆、加工速度、总智商(FSIQ)均低于癫痫组(P<0.05)。血清NGF、VILIP-1水平与癫痫共患ADHD患儿类同比较、系列关系、比较推理、抽象推理、知觉辨别、智商数、P300波幅、言语理解、知觉推理、工作记忆、加工速度、FSIQ均呈负相关(P<0.05),与P300潜伏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癫痫共患ADHD患儿血清NGF、VILIP-1水平升高,均与患儿认知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神经生长因子 视锥蛋白样蛋白-1 认知功能
下载PDF
火针联合董氏奇穴针刺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观察及对关节功能及血清PGE_(2)和TGF-b1的影响
5
作者 何天峰 邴兴红 +9 位作者 郭彧赟 段希栋 周丽艳 丁金磊 马洁 王茜 李英 安军伟 陶善平 卜利锋 《上海针灸杂志》 2025年第1期99-104,共6页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董氏奇穴针刺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关节功能及血清前列腺素E_(2)(prostaglandin E_(2),PGE_(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董氏奇穴针刺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关节功能及血清前列腺素E_(2)(prostaglandin E_(2),PGE_(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予以电针联合董氏奇穴针刺治疗,观察组予以火针联合董氏奇穴针刺治疗。检测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UCLA)肩关节评分、肩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及血清PGE_(2)和TGF-β1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及4周随访时,两组VAS评分及血清PGE_(2)和TGF-β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UCLA肩关节评分和肩关节ROM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4周随访时,两组VAS评分、UCLA肩关节评分、肩关节ROM及血清PGE_(2)和TGF-β1水平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系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PGE_(2)、TGF-β1水平与VAS评分呈正相关,与UCLA肩关节评分呈负相关。结论火针和电针联合董氏奇穴针刺治疗肩袖损伤均可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但火针优于电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PGE_(2)和TGF-β1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火针疗法 董氏奇穴 电针 肩袖损伤 疼痛 关节功能 前列腺素E_(2)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多激酶抑制剂联合PD-1抑制剂在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6
作者 王庆元 冯明明 李涛 《临床研究》 2025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联合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在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研究选取了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81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联合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在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研究选取了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81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TKI联合PD-1抑制剂治疗)39例和对照组(TKI单独治疗)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主要症状、肝功能分级、肿瘤分期及TKI使用情况)、疗效评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比例、年龄、病程、主要症状、肝功能分级、肿瘤分期及TKI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客观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肝功能异常、皮疹、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免疫性肝损伤、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KI联合PD-1抑制剂在治疗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患者中具有一定疗效,疾病控制率较优,且安全性较好,不会额外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激酶抑制剂 程序性死亡蛋白-1抑制剂 肝胆管结石 胆管癌 安全性
下载PDF
血清IL-1β、FIB、NfL水平与突发性耳聋患者听力损伤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
7
作者 董文荣 田立俊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16-120,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纤维蛋白原(FIB)、神经丝轻链(NfL)水平与突发性耳聋患者听力损伤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9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疾病组,并根据治疗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 目的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纤维蛋白原(FIB)、神经丝轻链(NfL)水平与突发性耳聋患者听力损伤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9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疾病组,并根据治疗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55)和预后不良组(n=41),另选取同期体检的49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L-1β、FIB、NfL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听力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1β、FIB、NfL水平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Spearman法分析血清IL-1β、FIB、NfL水平与患者听力损伤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疾病组血清IL-1β、FIB、NfL水平显著升高,且重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β、FIB、NfL水平升高均为影响患者听力损伤程度的危险因素(P<0.05);IL-1β、FIB、NfL水平升高及年龄增加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IL-1β、FIB、NfL水平及三者联合预测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4、0.798、0.821、0.903,联合预测显著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血清IL-1β、FIB、NfL水平与患者听力损伤程度及预后情况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重度患者及预后不良患者血清IL-1β、FIB、NfL水平显著升高,三者与患者听力损伤程度及预后均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血清白细胞介素-1Β 纤维蛋白原 神经丝轻链 听力损伤程度
下载PDF
1-MCP结合低压静电场复合处理对红托竹荪保鲜效果的影响
8
作者 李佳霖 陈家齐 +2 位作者 赵吉春 李富华 明建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0-258,共9页
为探究不同保鲜方式对红托竹荪贮藏品质的影响,该文以四川宜宾“红托竹荪”为试验材料,采用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缓释贴纸、低压静电场(low voltage electrostatic field,LVEF)处理方式将红托竹荪贮藏于4℃,相对湿... 为探究不同保鲜方式对红托竹荪贮藏品质的影响,该文以四川宜宾“红托竹荪”为试验材料,采用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缓释贴纸、低压静电场(low voltage electrostatic field,LVEF)处理方式将红托竹荪贮藏于4℃,相对湿度75%的冷库,分析其对红托竹荪外观品质、生理指标、营养成分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并结合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讨红托竹荪贮藏期间品质差异。贮藏12 d后,与对照组相比,1-MCP+LVEF组可以缓解硬度下降和质量损失,有效提高还原糖、总酚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营养物质保有率,显著减轻膜脂过氧化的程度,维持细胞完整性。主成分分析提取出2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95.14%,结果表明,失重率、硬度、还原糖、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是影响红托竹荪贮藏品质的关键指标。综上,1-MCP+LVEF处理能够更好地维持红托竹荪的采后贮藏品质。该研究旨在为红托竹荪保鲜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为红托竹荪储运销售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1-甲基环丙烯 低压静电场 复合处理 贮藏品质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miR-125b-5p水平与Th1/Th2细胞、Th17/Treg细胞失衡的相关性
9
作者 冯彦飞 杨小杰 +2 位作者 强建红 高彩霞 汤喜红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2期227-231,共5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25b-5p(miR-125b-5p)水平与辅助性T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8例SLE患者作为SLE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29...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25b-5p(miR-125b-5p)水平与辅助性T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8例SLE患者作为SLE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29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SLE组根据疾病活动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miR-125b-5p水平和外周血Th1、Th2、Th17、Treg细胞比例。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SLE患者血清miR-125b-5p水平与SLE疾病活动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外周血Th1、Th2、Th17、Treg细胞比例及Th1/Th2细胞、Th17/Treg细胞比值与SLE疾病活动程度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SLE患者血清miR-125b-5p水平与外周血Th1、Th2、Th17、Treg细胞比例及Th1/Th2细胞比值、Th17/Treg细胞比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SLE组血清miR-125b-5p水平及外周血Th2、Treg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Th1、Th17细胞比例和Th1/Th2细胞、Th17/Treg细胞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SLE患者轻度组35例、中度组30例、重度组23例。血清miR-125b-5p和外周血Th2、Treg细胞比例表现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外周血Th1、Th17细胞比例和Th1/Th2细胞、Th17/Tre细胞比值表现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且任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LE患者血清miR-125b-5p水平与SLE疾病活动程度呈负相关(r=-0.811,P<0.001),外周血Th1、Th17细胞比例及Th1/Th2细胞、Th17/Treg细胞比值与SLE疾病活动程度呈正相关(r=0.728、0.786、0.812、0.808,P<0.001),外周血Th2、Treg细胞比例与SLE疾病活动程度呈负相关(r=-0.811、-0.723,P<0.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LE患者血清miR-125b-5p水平与外周血Th1、Th17细胞比例及Th1/Th2细胞、Th17/Treg细胞比值呈负相关(r=-0.801、-0.781、-0.816、-0.819,P<0.001),与外周血Th2、Treg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845、0.812,P<0.001)。结论SLE患者血清miR-125b-5p水平降低,能通过调节Th1/Th2细胞、Th17/Treg细胞平衡参与SLE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微小核糖核酸-125b-5p 辅助性T细胞1 辅助性T细胞2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炎症反应
下载PDF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清miR-218-5p、LASP1水平及其应用价值
10
作者 亓超 李慧 +1 位作者 吴永亚 李晨曦 《安徽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究青年缺血性脑卒中(IS)病人血清微RNA-218-5p(miR-218-5p)、LIM和SH3蛋白1(LASP1)水平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青年IS病人96例为IS组,对所有IS病人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按照改良... 目的探究青年缺血性脑卒中(IS)病人血清微RNA-218-5p(miR-218-5p)、LIM和SH3蛋白1(LASP1)水平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青年IS病人96例为IS组,对所有IS病人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按照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进行分组,预后良好组68例(mRS评分≤2分)和预后不良组28例(mRS评分>2分)。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96例为对照组。血清miR-218-5p、LASP1 mRNA水平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miR-218-5p与LASP1 mRNA表达水平的关系。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中miR-218-5p、LASP1 mRNA表达水平对IS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S组白细胞计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1.03±0.11、1.01±0.11)相比,IS组血清中miR-218-5p水平0.88±0.09显著降低,LASP1 mRNA(1.12±0.12)水平显著升高(P<0.05)。IS病人血清miR-218-5p与LASP1 mRNA呈负相关(r=−0.73,P<0.001)。与预后良好组(0.94±0.10、1.05±0.11)相比,预后不良组血清中miR-218-5p(0.74±0.08)水平显著降低,LASP1 mRNA(1.28±0.13)水平显著升高(P<0.05)。ROC曲线显示,二者联合评估IS预后不良的AUC高于miR-218-5p、LASP1 mRNA单独预测的AUC值(Z=12.35,P<0.001;Z=6.60,P=0.010)。结论青年IS病人血清miR-218-5p较低,LASP1 mRNA较高,可用于评估青年IS病人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梗死 青年 微核糖核酸-218-5p LIM和SH3蛋白1 预后
下载PDF
肿瘤组织微小RNA-542-3p、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特征与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关系及预测价值
11
作者 张列祥 王协峰 +6 位作者 何裕超 蔡畅 付宪华 李猛 徐进 姜宁 陈宏璘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32-137,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组织中微小RNA-542-3p(miR-542-3p)、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与脑胶质瘤手术后复发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实施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91例进行临床研究,其中43例患者于术后1年出现术后复发(复发组)、48例... 目的:探讨肿瘤组织中微小RNA-542-3p(miR-542-3p)、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与脑胶质瘤手术后复发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实施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91例进行临床研究,其中43例患者于术后1年出现术后复发(复发组)、48例患者手术后1年检查未出现复发病灶(非复发组),对比两组第一次手术后病灶组织标本中的miR-542-3p、VCAM-1蛋白表达差异,并分析miR-542-3p、VCAM-1蛋白表达与胶质瘤术后复发的关系及其预测复发的价值。结果:复发组患者脑胶质瘤组织中miR-542-3p表达水平低于非复发组,复发组患者脑胶质瘤组织中VCAM-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非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发组患者脑胶质瘤组织病理学分级≥Ⅲ级患者占比、低分化患者占比、非全切手术方式患者占比、肿瘤浸润率均高于非复发组,复发组患者术后放化疗患者占比低于非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iR-542-3p表达降低、VCAM-1蛋白阳性表达、手术范围非全切是脑胶质瘤手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miR-542-3p表达、VCAM-1蛋白预测脑胶质瘤手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84(95%CI:0.690~0.877)、0.725(95%CI:0.621~0.829)。结论:脑胶质瘤组织中miR-542-3p表达、VCAM-1蛋白表达与肿瘤手术后复发有密切关系,用于临床预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微小RNA-542-3p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复发 预测
下载PDF
缺氧微环境下HIF-1α通过PD-L1调控肝癌恶性生物学行为和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研究
12
作者 李昂 查文章 +2 位作者 轩福明 王宏伟 周勇 《安徽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189-195,F0003,共8页
目的探讨缺氧微环境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过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调控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盐城临床学院确诊治疗的57例肝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缺氧微环境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过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调控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盐城临床学院确诊治疗的57例肝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IF-1α、PD-L1的表达水平,统计学分析HIF-1α、PD-L1与肝癌病人临床病理及总生存期之间的关系。通过氯化钴建立肝癌细胞缺氧模型,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氯化钴作用下细胞存活率;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缺氧细胞及亲本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缺氧细胞及亲本细胞HIF-1α、PD-L1蛋白表达水平。设计针对HIF-1α的siRNA(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及PD-L1质粒,脂质体转染肝癌细胞氯化钴缺氧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转染前后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HIF-1α、PD-L1、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HIF-1α、PD-L1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肝细胞癌中HIF-1α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在肿瘤长径、肿瘤分化程度和CNLC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L1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在肿瘤数目、AFP表达水平和CNLC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log-rank检验方法显示:HIF-1α、PD-L1高表达组病人的总生存期较低表达组明显降低(P<0.05)。与常氧细胞相比,缺氧细胞穿透小室的细胞数显著增加[(429.33±12.01)个比(244.3±8.14)个,t=−22.08,P<0.001],氯化钴缺氧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增强,HIF-1α、PD-L1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亲本细胞相比,HIF-1αsiRNA作用后肝癌缺氧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5),且PD-L1、波形蛋白(Vimentin)及扭曲相关蛋白1(Twist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上皮钙黏素(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HIF-1αsiRNA和PD-L1质粒共转染后,可逆转HIF-1αsiRNA介导的侵袭、迁移能力的改变及EMT相关指标的改变。结论HIF-1α、PD-L1在肝癌中高表达,两者高表达预示肝癌病人预后较差。缺氧微环境下,HIF-1α可通过PD-L1调控肝癌恶性生物学行为及上皮间质转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缺氧微环境 缺氧诱导因子-1Α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MRI联合血清SDF-1、NDRG4诊断卵巢癌的应用价值
13
作者 王静静 李莹 相世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5年第1期137-139,共3页
目的 分析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血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N-myc下游调节因子4(NDRG4)诊断卵巢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96例经病理学确诊的卵巢癌患者即为卵巢癌组,同期收治确诊为卵巢良性肿瘤患... 目的 分析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血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N-myc下游调节因子4(NDRG4)诊断卵巢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96例经病理学确诊的卵巢癌患者即为卵巢癌组,同期收治确诊为卵巢良性肿瘤患者96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SDF-1、NDRG4水平;血清SDF-1、NDRG4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绘制ROC曲线。采用四格表检测MRI联合血清SDF-1、NDRG4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卵巢癌组患者血清中SDF-1水平显著升高, NDRG4水平显著降低(P<0.05)。卵巢癌患者血清SDF-1、NDRG4水平与TNM分期、琳巴结转移、分化程度、 CA125相关(P<0.05)。血清SDF-1、NDRG4联合诊断卵巢癌发生的AUC显著高于单独诊断的AUC值(Z_(SDF-1~SDF-1+NDRG4)=2.084,P=0.037;Z_(NDRG4~SDF-1+NDRG4)=2.570,P=0.010)。MRI联合血清SDF-1、NDRG4检测诊断卵巢癌的敏感性低于单一指标,特异性高于单一指标。结论 卵巢癌患者血清中SDF-1高表达、NDRG4低表达, MRI联合血清SDF-1、NDRG4检测能够提高对卵巢癌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N-myc下游调节因子4 卵巢癌 诊断
下载PDF
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及对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的影响
14
作者 万腾 吴晓凡 李靖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疗效及对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sVCAM-1)的影响。方法:选择92例aSAH患者为研究目标,根据手术方法...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疗效及对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sVCAM-1)的影响。方法:选择92例aSAH患者为研究目标,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46例,观察组(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46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免疫功能及sICAM-1、sVCAM-1、HMGB1水平变化,记录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并评估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92.03±14.97)min、(18.73±4.41)d均短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147.92±34.21)min,术后住院时间(23.35±4.15)d(均P<0.05);术后观察组免疫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HMGB1、sICAM-1、sV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知期预后良好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aSAH手术耗时短、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低、免疫状态影响小,并可明降低血清HMGB1、sICAM-1、sVCAM-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介入栓塞术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下载PDF
脓毒症休克患儿血清LRG1、sTREM-1及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临床意义
15
作者 王宇艳 王书华 孙文武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2期262-267,共6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休克(SK)患儿血清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及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T细胞)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32例SK患儿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脓毒症休克(SK)患儿血清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及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T细胞)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32例SK患儿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132例脓毒症非休克患儿为对照组,并根据住院28 d后生存情况将SK患儿分为生存组和病死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两组入院时血清sTREM-1、LRG1水平和CD3^(+)、CD4^(+)、CD8^(+)T细胞百分比;分析观察组患儿血清sTREM-1、LRG1水平及CD3^(+)、CD4^(+)、CD8^(+)T细胞百分比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比较观察组不同预后患儿入院时、入院7 d后、入院14 d后血清sTREM-1、LRG1水平及CD3^(+)、CD4^(+)、CD8^(+)T细胞百分比,血清sTREM-1、LRG1水平及CD3^(+)、CD4^(+)、CD8^(+)T细胞百分比与SK患儿预后的交互作用。结果观察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入院时观察组血清sTREM-1、LRG1水平及CD8^(+)T细胞百分比较高(P<0.05),CD3^(+)、CD4^(+)T细胞百分比较低(P<0.05)。观察组患儿入院时sTREM-1、LRG1水平及CD8^(+)T细胞百分比与PCT水平、CRP水平、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CD3^(+)、CD4^(+)T细胞百分比与PCT水平、CRP水平、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132例SK患儿住院28 d后生存86例(生存组),病死46例(病死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期间sTREM-1、LRG1水平及CD3^(+)、CD4^(+)、CD8^(+)T细胞百分比比较,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生存组和病死组入院7 d后、入院14 d后sTREM-1、LRG1水平及CD3^(+)、CD4^(+)、CD8^(+)T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7 d后血清sTREM-1>569.35 pg/mL、LRG1>754.83μg/mL、CD8^(+)T细胞百分比>39.25%的SK患儿住院28 d后病死的风险是sTREM-1≤569.35 pg/mL、LRG1≤754.83μg/mL、CD8^(+)T细胞百分比≤39.25%的SK患儿的数倍(RR=1.929、2.494、2.653,P<0.05);入院14 d后血清sTREM-1>523.61 pg/mL、LRG1>748.64μg/mL、CD8^(+)T细胞百分比>39.06%的SK患儿住院28 d后病死的风险是sTREM-1≤523.61 pg/mL、LRG1≤748.64μg/mL、CD8^(+)T细胞百分比≤39.06%的SK患儿的数倍(RR=2.822、3.426、3.980,P<0.05)。结论血清sTREM-1、LRG1水平及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SK患儿患病及预后有关,可为SK的早期辅助诊断、治疗方案制订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淋巴细胞亚群 预后
下载PDF
复发性口腔溃疡儿童血清sTREM-1、LRG1水平及其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
16
作者 韩永付 马鹏涛 +2 位作者 李华龙 裴蓉 秦爱丽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1期108-109,134,共3页
目的: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ROU)儿童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富含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水平及其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2月我院口腔科诊治的124例ROU患儿(ROU组),按照ROU临床分型:轻型(n=61... 目的: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ROU)儿童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富含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水平及其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2月我院口腔科诊治的124例ROU患儿(ROU组),按照ROU临床分型:轻型(n=61)、重型(n=30)、疱疹型(n=33)。选取同期100例我院体检健康儿童为对照(NC组)。收集空腹外周血分别检测血清sTREM-1、LRG1水平以及免疫相关指标,并分析各组sTREM-1、LRG1水平以及免疫相关指标水平差异。Pearson法分析ROU患儿血清sTREM-1、LRG1与免疫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ROU组轻型、重型及疱疹型患儿血清sTREM-1、LRG1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P<0.05)。与NC组比较,ROU组NK细胞、CD4^(+)水平显著降低(P<0.05),IgG、IgA、C3、C4水平显著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ROU组患儿sTREM-1与CD4^(+)、NK细胞存在负相关(r=-0.506、-0.473,P=0.000、0.009),与IgG、IgA存在正相关(r=0.428、0.446,P=0.017、0.012);LRG1水平与CD4^(+)、NK细胞存在负相关(r=-0.537、-0.492,P=0.000、0.002),与IgG、IgA存在正相关(r=0.448、0.405,P=0.011、0.017)。结论:ROU患儿血清sTREM-1、LRG1水平升高,且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通过测定血清sTREM-1、LRG1水平可反映免疫功能状态,以助于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1 富含亮氨酸α-2糖蛋白1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高良姜素调节FOXO3-FOXM1轴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和5-FU耐药性的影响
17
作者 杨柳 冯丹 +2 位作者 杨莉 唐玲 罗飞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5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 探讨高良姜素调节FOXO3-FOXM1轴对结直肠癌(CRC)细胞增殖、凋亡和5-氟尿嘧啶(5-FU)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CRC细胞HCT8及其耐药细胞株HCT8/5-FU,然后用不同浓度(0、5、10、20、40μmol/L)的高良姜素处理,筛选实验浓度。将HCT... 目的 探讨高良姜素调节FOXO3-FOXM1轴对结直肠癌(CRC)细胞增殖、凋亡和5-氟尿嘧啶(5-FU)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CRC细胞HCT8及其耐药细胞株HCT8/5-FU,然后用不同浓度(0、5、10、20、40μmol/L)的高良姜素处理,筛选实验浓度。将HCT8细胞分为ctrl组(不进行特殊处理)、NC组(转染空载质粒)、L-高良姜素组(10μmol/L高良姜素处理)、H-高良姜素组(20μmol/L高良姜素处理)、H-高良姜素+sh-FOXO3组(20μmol/L高良姜素处理后转染FOXO3 shRNA质粒)。将HCT8/5-FU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5-FU+NC组(5μg/mL 5-FU处理后转染空载质粒)、5-FU组(5μg/mL 5-FU处理)、5-FU+L-高良姜素组(5μg/mL 5-FU处理后加入10μmol/L高良姜素)、5-FU+H-高良姜素组(5μg/mL 5-FU处理后加入20μmol/L高良姜素)、5-FU+H-高良姜素+sh-FOXO3组(经5μg/mL 5-FU和20μmol/L高良姜素处理后,再转染FOXO3 shRNA质粒)。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在HCT8细胞中,与0μmol/L高良姜素处理比较,10、20、40μmol/L高良姜素处理会降低细胞存活率(P<0.05);在HCT8/5-FU细胞中,与0μmol/L高良姜素处理比较,40μmol/L高良姜素处理可降低细胞存活率(P<0.05)。在HCT8和HCT8/5-FU细胞中,10、20μmol/L高良姜素干预后细胞凋亡率、FOXO3和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而细胞存活率、克隆形成数、FOXM1和PCNA蛋白表达降低/减少(P<0.05),HCT8/5-FU细胞中MRP-1蛋白表达降低(P<0.05)。敲低FOXO3可减弱高剂量高良姜素对HCT8和HCT8/5-FU细胞的作用(P<0.05)。结论 高良姜素可能通过调节FOXO3-FOXM1轴抑制CRC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并降低细胞对5-FU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素 FOXO3-FOXM1 结直肠癌 增殖 凋亡 5-氟尿嘧啶 耐药性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HIF-1α、E-cadherin表达水平及与介入治疗预后的相关性
18
作者 麦浩坚 张力 +2 位作者 李华晓 刘裕浩 张猛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水平及与介入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50例a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水平及与介入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50例a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90d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患者介入治疗预后,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分,n=94)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6分,n=56)。收集所有入组患者临床资料以及治疗前血清HIF-1α、E-cadherin表达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HIF-1α、E-cadherin对aSAH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评估效能,应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aSAH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HIF-1α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E-cadherin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HIF-1α、E-cadherin评估aSAH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AUC(95%CI)分别为0.832(0.787-0.877)、0.769(0.719-0.819),两者联合评估的AUC(95%CI)为0.922(0.877-0.967)。预后不良组脑血管痉挛、改良Fisher分级为Ⅲ级、Hunt-Hess分级为Ⅲ级的患者占比及高血压史人数和GCS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脑血管痉挛(OR=2.050,95%CI:1.254-3.353),Hunt-Hess分级为Ⅲ级(OR=2.354,95%CI:1.346-4.115),血清HIF-1α≥127.33 pg/mL(OR=3.374,95%CI:1.659-6.859),血清E-cadherin≤168.26 ng/mL(OR=2.954,95%CI:1.624-5.370)是aSAH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aSAH患者的血清HIF-1α和E-cadherin表达水平与介入治疗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缺氧诱导因子-1Α E-钙黏蛋白 介入治疗
下载PDF
miR-192-5p靶向CKIP-1促进骨质疏松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鄂正康 辛红伟 +1 位作者 于清波 张允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641-2647,共7页
背景:酪蛋白激酶2结合蛋白1(casein kinase 2-interaction protein-1,CKIP-1)是一种重要的骨形成负调控基因,其敲除鼠骨质显著增强、骨形成和骨密度也显著提高。而miRNA作为较早发现的小分子调控物,对大多数编码基因具有调控作用,在成... 背景:酪蛋白激酶2结合蛋白1(casein kinase 2-interaction protein-1,CKIP-1)是一种重要的骨形成负调控基因,其敲除鼠骨质显著增强、骨形成和骨密度也显著提高。而miRNA作为较早发现的小分子调控物,对大多数编码基因具有调控作用,在成骨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探讨miRNA/CKIP-1对骨质疏松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iRNA-Seq技术检测2022年3-6月在开封市中心医院骨外科就诊32例骨质疏松患者及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人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miRNA的变化情况;利用Targetscan网站预测靶向调控CKIP-1的miRNA,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NA与CKIP-1启动子区DNA的结合;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转染miR-192-5p类似物(miR-192-5p mimics)/阴性对照(NC mimics)或miR-192-5p抑制剂(miR-192-5p inhibitor)/阴性对照(NC inhibitor),成骨诱导后第7,14天,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茜素红染色检测成骨标志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钙素、抗骨桥蛋白、骨唾液蛋白及CKIP-1的表达水平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情况;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及茜素红染色检测miR-192-5p/CKIP-1/轴对细胞成骨分化的的调控作用。结果与结论:与健康组相比,骨质疏松组有16个miRNA表达明显升高,53个mi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利用Targetscan网站预测,并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发现miR-192-5p与CKIP-1有互补的核苷酸序列(P<0.05);过表达miR-192-5p,Runx2、骨钙素、骨桥素和骨唾液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抑制miR-192-5p,Runx2、骨钙素、骨桥素和骨唾液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沉默CKIP-1的表达后,Runx2、骨钙素及骨桥素的蛋白水平增加(P<0.05),逆转了敲低miR-192-5p对细胞成骨分化的抑制作用。上述结果证实,miR-192-5p在骨质疏松症中表达降低;miR-192-5p通过靶向抑制CKIP-1的表达,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微小RNA miR-192-5p 酪蛋白激酶2结合蛋白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Runt相关转录因子2 骨唾液蛋白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血清IGF-1、IGFBP-3水平与PVP术后再发骨折的关系研究
20
作者 桂凯红 程中华 +1 位作者 黄林 阮远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2期193-197,共5页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与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再发骨折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行PVP治疗的96例OVCF患者作为O...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与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再发骨折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行PVP治疗的96例OVCF患者作为OVCF组,根据术后随访2年期间是否再次发生骨折,将OVCF患者分为再发骨折组和无再发骨折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62例为对照组。检测OVCF患者术前、健康志愿者体检当日血清IGF-1、IGFBP-3水平以及腰椎(L_(2~4))骨密度(BMD);分析OVCF患者血清IGF-1、IGFBP-3水平与BMD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VCF患者PVP术后再发骨折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GF-1、IGFBP-3、BMD对OVCF患者PVP术后再发骨折的预测价值。结果OVCF组血清IGF-1、IGFBP-3水平及BMD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再发骨折组血清IGF-1、IGFBP-3水平及BMD高于再发骨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OVCF患者血清IGF-1、IGFBP-3水平与BMD呈正相关(r=0.424、0.34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GF-1、IGFBP-3水平及BMD均是OVCF患者PVP术后再发骨折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GF-1、IGFBP-3、BMD单项及3项联合预测OVCF患者PVP术后再发骨折的AUC分别为0.837(95%CI:0.748~0.905)、0.713(95%CI:0.612~0.801)、0.711(95%CI:0.610~0.799)和0.921(95%CI:0.848~0.966),3项联合预测的AUC大于IGF-1、IGFBP-3、BMD单独预测(Z=2.603、4.097、4.078,P<0.05)。结论血清IGF-1、IGFBP-3和BMD联合对OVCF患者PVP术后再发骨折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对改善OVCF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骨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