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氧化碳倍增对植物叶片^(15)N自然丰度的影响
1
作者 李蕾 吴明君 +4 位作者 林冰艳 孙嫣然 徐艺宁 汪旭明 巩晓颖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8-306,共9页
大气CO_(2)浓度上升通常会提高植物生产力并伴随叶片氮含量的下降。然而大气CO_(2)如何影响叶片^(15)N丰度及其相关机理还不清楚。以小麦和向日葵为实验材料,测定了两个CO_(2)浓度(410与820μmol•mol^(-1))处理下叶片的氮同位比值(δ^(1... 大气CO_(2)浓度上升通常会提高植物生产力并伴随叶片氮含量的下降。然而大气CO_(2)如何影响叶片^(15)N丰度及其相关机理还不清楚。以小麦和向日葵为实验材料,测定了两个CO_(2)浓度(410与820μmol•mol^(-1))处理下叶片的氮同位比值(δ^(15)N)和氮含量。结果表明:小麦和向日葵叶片氮含量随CO_(2)浓度升高呈下降趋势,然而δ^(15)N对CO_(2)浓度倍增的响应存在差异。在高CO_(2)浓度处理下小麦叶片δ^(15)N显著下降6.5‰,而向日葵叶片δ^(15)N小幅上升2.1‰,且叶片和地上部生物量显著增加。基于此,小麦的氮营养特征符合氮同化受限假说,而向日葵符合稀释效应假说。小麦叶片δ^(15)N随叶龄或者细胞年龄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因此在利用^(15)N来研究植物氮代谢时需要区分叶龄的影响。整合分析结果表明,CO_(2)浓度升高导致非豆科C_(3)植物的δ^(15)N显著下降达0.3‰,与小麦的研究结果相符。综上所述,限制硝态氮同化是CO_(2)影响植物氮代谢和^(15)N丰度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氮代谢 氮同化 ^(15)N自然丰度 CO_(2)浓度 叶龄 氮利用效率 氮含量 稀释效应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5包涵体离子交换柱复性与稀释复性的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刘金生 王郡甫 +3 位作者 许晓群 游力 张彩 高春义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84-85,共2页
目的比较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5 (rhIL-15 )包涵体蛋白稀释复性法与离子交换柱复性法的效果。方法采用离子交换柱吸附变性包涵体蛋白,用含有复性剂的洗脱液洗脱复性,所得蛋白质比活和稀释复性法所得比活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所得目的蛋白质... 目的比较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5 (rhIL-15 )包涵体蛋白稀释复性法与离子交换柱复性法的效果。方法采用离子交换柱吸附变性包涵体蛋白,用含有复性剂的洗脱液洗脱复性,所得蛋白质比活和稀释复性法所得比活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所得目的蛋白质比活相近,但离子交换柱复性法目的蛋白质回收率高,试剂消耗少。结论对于rhIL-15包涵体,离子交换柱复性法用于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5 离子交换柱 复性 稀释 比活
下载PDF
稀释比例对绵羊精子活率、活力、运动速率、质膜完整率和顶体完整率的影响
3
作者 张柳明 王旭洋 +4 位作者 江才雨 孙宇轩 王健 孙晓梅 李拥军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1,共7页
旨在研究15℃条件下保存绵羊精液的最适宜稀释比例,获得较好的精液保存效果。试验分别将精液按照1:1、1:4、1:9、1:14、1:19和1:24进行稀释保存,在保存过程中检测精子的活率、活力、直线速率(VSL)、曲线速率(VCL)、路径速率(VAP)、侧摆... 旨在研究15℃条件下保存绵羊精液的最适宜稀释比例,获得较好的精液保存效果。试验分别将精液按照1:1、1:4、1:9、1:14、1:19和1:24进行稀释保存,在保存过程中检测精子的活率、活力、直线速率(VSL)、曲线速率(VCL)、路径速率(VAP)、侧摆幅度(ALH)、移动角度(MAD)、质膜完整率和顶体完整率。结果显示,保存3~6 d,1:9稀释后的精子活率显著高于其他稀释比例(P<0.05);保存1~5 d,1:4和1:9稀释后的精子活力显著高于其他稀释比例(P<0.05);保存3~5 d,1:4和1:9稀释后的精子质膜完整率和顶体完整率显著高于其他稀释比例(P<0.05);保存3~6 d,1:4和1:9稀释后的精子VCL、VAP和ALH显著高于其他稀释比例(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15℃保存绵羊精液最合适的稀释比例是1:9,过高和过低的稀释比例均不利于绵羊精液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精液 稀释比例 15 精子活力
下载PDF
^(15)N同位素稀释法研究固氮菌接种对甘蔗生物固氮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罗霆 欧阳雪庆 +1 位作者 杨丽涛 李杨瑞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26-1031,共6页
利用15N同位素稀释法,研究接种固氮菌klebsiella L03对甘蔗品种B8和ROC22的生物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B8的固氮百分率最高为31.28%Ndfa,从苗期开始就显著高于ROC22,分蘖期和伸长初期的固氮量和固氮百分率与ROC22相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利用15N同位素稀释法,研究接种固氮菌klebsiella L03对甘蔗品种B8和ROC22的生物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B8的固氮百分率最高为31.28%Ndfa,从苗期开始就显著高于ROC22,分蘖期和伸长初期的固氮量和固氮百分率与ROC22相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B8和ROC22的根、茎、叶都可发生固氮,以伸长初期(60d)叶片中的固氮能力最强。接种L03能显著提高B8和ROC22各器官的含氮量,其中对ROC22叶片和B8茎的含氮量提高作用最明显。不同甘蔗品种、相同品种的不同器官甚至相同器官的不同生长时期固氮作用有很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生物固氮 ^15N同位素稀释法 固氮百分率 含氮量
下载PDF
基于PSO-SVR的15-5PH合金粉末激光熔覆层稀释率预测方法 被引量:8
5
作者 杜彦斌 胡言峰 +1 位作者 许磊 周志杰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169-2178,共10页
为了预测15-5PH合金粉末激光熔覆层稀释率进而改善熔覆层性能,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PSO)优化支持向量回归(SVR)的15-5PH激光熔覆层稀释率预测方法。以15-5PH为熔覆材料,45钢为基体进行激光熔覆实验;基于实验结果建立了工艺参数与15-... 为了预测15-5PH合金粉末激光熔覆层稀释率进而改善熔覆层性能,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PSO)优化支持向量回归(SVR)的15-5PH激光熔覆层稀释率预测方法。以15-5PH为熔覆材料,45钢为基体进行激光熔覆实验;基于实验结果建立了工艺参数与15-5PH熔覆层稀释率间的SVR模型;优选SVR模型的核函数并运用PSO优化SVR模型的参数。结果表明:PSO-SVR模型选择高斯核函数时预测性能最好;与SVR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相比,PSO-SVR模型对15-5PH熔覆层稀释率的预测结果更准确,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647,均方误差为0.0003,平均相对误差为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15-5PH合金粉末 稀释率 支持向量回归 粒子群算法
下载PDF
Ag-SBA-15抗菌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6
作者 丁志杰 马忠友 +2 位作者 郭雨 郭腾 陈君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0-195,共6页
以板状和纤维状SBA-15为载体,采用正己烷为疏水溶剂、硝酸银的水溶液为亲水溶剂的双溶剂法制备了广谱抗菌剂板状Ag-SBA-15和纤维状Ag-SBA-15。以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等手段表征了抗菌剂的结构和特性... 以板状和纤维状SBA-15为载体,采用正己烷为疏水溶剂、硝酸银的水溶液为亲水溶剂的双溶剂法制备了广谱抗菌剂板状Ag-SBA-15和纤维状Ag-SBA-15。以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等手段表征了抗菌剂的结构和特性。通过试管稀释法考察了抗菌剂抗菌性能。结果显示,两种形貌SBA-15为载体制得的Ag-SBA-15都保持高度有序的二维六方相介孔结构,银颗粒在载体中均匀分散。试管稀释法测得由板状SBA-15制得抗菌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达8ug/m L,而相应条件下由传统纤维状SBA-15为载体制得的抗菌剂最小抑菌浓度为32u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状Ag-SBA-15 介孔结构 双溶剂法 抗菌剂 试管稀释法
下载PDF
用^(15)N同位素稀释法研究沸石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长洪 李华兴 +1 位作者 张新明 刘远金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7-241,共5页
通过15N示踪研究不同沸石水平处理对玉米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 1 )沸石和肥料混合使用促进了玉米的生长 ,第一茬玉米氮肥利用率以 0 7g kg土沸石用量为最高 ,其次是 1g kg土 ;( 2 )第二茬玉米的氮肥利用率则是以 0 1 %的沸... 通过15N示踪研究不同沸石水平处理对玉米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 1 )沸石和肥料混合使用促进了玉米的生长 ,第一茬玉米氮肥利用率以 0 7g kg土沸石用量为最高 ,其次是 1g kg土 ;( 2 )第二茬玉米的氮肥利用率则是以 0 1 %的沸石用量最高 ,其次是 0 1 3 %的沸石用量水平 ,与对照相比 ,沸石处理使两茬玉米的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 2 3 2 %~ 3 3 1 % ;( 3 )沸石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土壤中氮肥的损失 ,与对照相比 ,降低率达 2 5 9%~3 0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同位素 稀释法 沸石 氮肥 利用率 玉米
下载PDF
Estimation of N_2 Fixation by Some Legumes Using ^(15)N-Labelled Soil in Greenhouse Experiment
8
作者 WENQIXIAO CHENGLILI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21-327,共7页
EstimationofN_2FixationbySomeLegumesUsing ^(15)N-Labelled SoilinGreenhouseExperimentWENQIXIAO;CHENGLILI;WUSHU... EstimationofN_2FixationbySomeLegumesUsing ^(15)N-Labelled SoilinGreenhouseExperimentWENQIXIAO;CHENGLILI;WUSHUNLINGandDULIJUAN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标记土壤 豆科植物 固氮作用 温室试验
下载PDF
用^(15)N同位素稀释法研究沸石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9
作者 李长洪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2年第3期41-45,共5页
通过同位素15N示踪技术研究不同沸石水平处理对玉米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①沸石和肥料混合使用促进了玉米的生长 ,第 1造玉米氮肥利用率以每kg土施用 0 7g沸石用量为最高 ,其次是每kg土施用 1g沸石 ;②第 2造玉米的氮肥利用率... 通过同位素15N示踪技术研究不同沸石水平处理对玉米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①沸石和肥料混合使用促进了玉米的生长 ,第 1造玉米氮肥利用率以每kg土施用 0 7g沸石用量为最高 ,其次是每kg土施用 1g沸石 ;②第 2造玉米的氮肥利用率则是以质量分数为 0 1%的沸石用量最高 ,其次是 0 13%的沸石用量水平 ,和对照相比 ,沸石处理使两造玉米的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 2 3 2 %~ 33 1% ;③沸石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土壤中氮肥的损失 ,与对照相比 ,降低率达 2 5 9%~ 30 6 % ,但对土壤中氮肥的残留量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 ^15N同位素稀释法 氮肥利用率 玉米 质量分数 保肥作用
下载PDF
羊草草原豆科牧草生物固定量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玉中 Redmann R.E. +1 位作者 祝廷成 李建东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64-166,共3页
采用样线和样方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东北羊草草原豆科牧草的频度、密度和生物量 ,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豆科牧草和参照植物的氮浓度 ,用 1 5N同位素稀释法测定豆科牧草的氮素固定比例 ,并结合生物量测定结果 ,计算豆科牧草的年际生物固氮量... 采用样线和样方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东北羊草草原豆科牧草的频度、密度和生物量 ,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豆科牧草和参照植物的氮浓度 ,用 1 5N同位素稀释法测定豆科牧草的氮素固定比例 ,并结合生物量测定结果 ,计算豆科牧草的年际生物固氮量为 1.5 kg N/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草原 生物固定量 同位素稀释法 豆科牧草 生物固氮 15 氮素
下载PDF
“小麦/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中不同作物间的相互作用及氮素的转移、吸收 被引量:21
11
作者 雍太文 杨文钰 +2 位作者 任万军 樊高琼 向达兵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0-326,289,共8页
在根系分隔盆栽条件下,采用15N土壤稀释标记方法,研究了"小麦/玉米/大豆"三熟套作体系不同作物间的相互作用及氮素的转移、吸收利用特性。结果表明,"小麦/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促进小麦对肥料氮和土壤氮的吸收,不分... 在根系分隔盆栽条件下,采用15N土壤稀释标记方法,研究了"小麦/玉米/大豆"三熟套作体系不同作物间的相互作用及氮素的转移、吸收利用特性。结果表明,"小麦/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促进小麦对肥料氮和土壤氮的吸收,不分隔处理的生物产量、15N总吸收量和总回收率得到显著提高,土壤残留15N丰度及总氮含量明显降低;玉米表现出套作优势(Awc<0,NCRwc<0),不分隔处理的籽粒产量、籽粒15N吸收量、15N总回收率、土壤残留15N丰度及总氮含量较分隔处理提高17.17%、24.52%、17.63%、13.9%和10.1%;大豆表现出套作劣势,不分隔处理的15N总吸收量、籽粒15N吸收量、15N总回收率和土壤残留15N丰度降低,土壤总氮含量提高6.06%。"小麦/玉米/大豆"套作体系存在氮素的双向转移,以玉米向小麦、大豆向玉米转移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玉米/大豆 套作 氮素转移 营养竞争 15N稀释标记法
下载PDF
玉米单作及与大豆混作中氮来源的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朱树秀 季良 阿米娜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59-61,共3页
用 ̄15N同位素示踪稀释法研究了玉米单作及与大豆混作的氮来源,结果表明,单作玉米来自土壤氮占87.20%~92.88%,来自肥料氮仅占7.2%~12.8%;与大豆混作时,玉米来自土壤和肥料氮分别比单作降低了13.14... 用 ̄15N同位素示踪稀释法研究了玉米单作及与大豆混作的氮来源,结果表明,单作玉米来自土壤氮占87.20%~92.88%,来自肥料氮仅占7.2%~12.8%;与大豆混作时,玉米来自土壤和肥料氮分别比单作降低了13.14%~21.77%和14.04%~26.96%;玉米从大豆固氮产物中获得氮13.72%~22.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 玉米 大豆 混作 氮来源
下载PDF
高寒地区燕麦根际联合固氮菌研究 Ⅲ固氮菌对燕麦生长的影响及其固氮量测定 被引量:37
13
作者 姚拓 蒲小鹏 +1 位作者 张德罡 李金花 《草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5期101-105,共5页
利用稳定性15N同位素稀释法研究了接种固氮菌株对燕麦生长的影响及固氮量。结果表明,接种不同供试固氮菌株对燕麦生长的影响不同,大多数菌株明显促进燕麦生长(株高、根长、根表面积和生物量),部分菌株则对燕麦生长影响不明显。菌株固氮... 利用稳定性15N同位素稀释法研究了接种固氮菌株对燕麦生长的影响及固氮量。结果表明,接种不同供试固氮菌株对燕麦生长的影响不同,大多数菌株明显促进燕麦生长(株高、根长、根表面积和生物量),部分菌株则对燕麦生长影响不明显。菌株固氮百分率和固氮量差异较大,固氮百分率为13.78%~63.96%,大于50%的有5株(Azotobactersp.ChO7、Pseudomonassp.ChO3、Azotobactersp.ChO4、Azotobactersp.ChO5和AzospirillumlipoferumChO6);固氮量为0.0653~0.3158mg/株,Azotobactersp.ChO4最高,其次是Pseudomonassp.ChO3、Azotobactersp.ChO7、Azotobactersp.ChO5和A.lipoferumChO6等。综合固氮量和对燕麦生长影响认为,菌株A.lipoferumChO6、Azotobactersp.ChO4、Pseudomonassp.ChO3、Azotobactersp.ChO5和Azotobactersp.ChO7等可作为燕麦固氮菌肥研制的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根际 联合固氮菌 固氮量 ^15N同位素稀释法
下载PDF
玉米大豆混作系统氮素转移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季良 朱树秀 阿米娜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6-61,共6页
在不同氮水平土壤上用15N同位素稀释法对玉米大豆混作系统氮素转移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氮和高氮土壤上均发生了固氮产物的转移。低氮土壤混作玉米从大豆固氮产物中获得14.94%~26.96%的氮,在高氮土壤上仅获得... 在不同氮水平土壤上用15N同位素稀释法对玉米大豆混作系统氮素转移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氮和高氮土壤上均发生了固氮产物的转移。低氮土壤混作玉米从大豆固氮产物中获得14.94%~26.96%的氮,在高氮土壤上仅获得2.56%~21.13%的氮;混作大豆固氮率的提高率,低氮土壤为—10.36%~—21.14%,高氮土壤为29.10%~32.69%;混作玉米和混作大豆的植株含氮量,在低氮土壤中均比单作降低,而在高氮土壤上则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玉米大豆混作系统在低氮土壤上主要消耗土壤速效氮,在高氮土壤上主要消耗土壤全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混作 氮素转移 氮肥
下载PDF
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研究方法进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丁雷 徐慧 赵明宪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46-48,共3页
综述了近年来土壤中硝化、反硝化作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如乙炔抑制法1、5N库稀释法、气体分压方法等,并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
关键词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研究方法 ^15N库稀释法 N2O
下载PDF
羊草草地土壤氮的总矿化、硝化和无机氮消耗速率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玉中 祝廷成 Redmann R E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428-1431,共4页
采用管式取样法和15N库稀释技术研究了东北羊草草地土壤氮总矿化、硝化速率的季节动态 ,将其与土壤主要环境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羊草草地土壤总矿化速率在 4~ 7月呈增加的趋势 ,7月份达到最高(以干土计 ,以下同 ,值为N 36 .35... 采用管式取样法和15N库稀释技术研究了东北羊草草地土壤氮总矿化、硝化速率的季节动态 ,将其与土壤主要环境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羊草草地土壤总矿化速率在 4~ 7月呈增加的趋势 ,7月份达到最高(以干土计 ,以下同 ,值为N 36 .35 μg·g-1·d-1) ,7月份以后矿化速率降低 ,7、8月份土壤中铵态氮的消耗速率大于氮的矿化速率 ;总硝化速率随土壤水分及硝化基质含量的变化而变化 ,波动性很大 ,硝化速率最高值出现在 8月份 (N 4 6 μg·g-1·d-1) ,硝态氮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总硝化速率的变化趋势相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草地 土壤氮 铵态氮 硝态氮 总矿化速率 硝化速率 同位素示踪技术
下载PDF
玉米和大豆在单作和混作系统中的氮行为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树秀 季良 阿米娜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1期25-30,共6页
本文于1992年~1993年用15N示踪稀释技术分别通过盆栽和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大豆和玉米植株在单作和混作系统中的氮行为.混作时玉米植株来自土壤和肥料氮分别平均比单作时降低了9.13%~24.58%和7.15%~2... 本文于1992年~1993年用15N示踪稀释技术分别通过盆栽和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大豆和玉米植株在单作和混作系统中的氮行为.混作时玉米植株来自土壤和肥料氮分别平均比单作时降低了9.13%~24.58%和7.15%~22.52%,减低了玉米植株对土壤和肥料氮的剧烈竞争.混作时大豆植株固定的氮除供本身生长发育用外,还能转移给与之混作的玉米植株.输出率达到18.44%~35.32%,使玉米植株从与之混作的大豆植株的根际获得本身生长所需氮的8.75%~24.05%.这种负反馈机制又使混作系统中大豆植株的固氮百分率比单作时提高了29.10%~32.69%.大豆与玉米以2:1株数比种植时,在各试验组合中表现出氮营养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与玉米混作 固氮转移 15N同位素稀释
下载PDF
低水平化合态氮素对牧草固氮及土壤氮素肥力贡献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姚允寅 陈明 马昌燐 《同位素》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79-85,共7页
本文报道利用^(15)N同位素稀释法研究供给少量化合态氮素对单、混作苜蓿同氮贡献之影响和牧草对土壤氮素的吸收利用和贡献。合理施入化合态氮肥能提高苜蓿固氮能力,延长固氮高峰的持续时间。特别是对初建或低供氮能力的草塌,施入化合态... 本文报道利用^(15)N同位素稀释法研究供给少量化合态氮素对单、混作苜蓿同氮贡献之影响和牧草对土壤氮素的吸收利用和贡献。合理施入化合态氮肥能提高苜蓿固氮能力,延长固氮高峰的持续时间。特别是对初建或低供氮能力的草塌,施入化合态氮肥尤为必要。混播情况下,发生明显的固氮产物转移。豆科牧草的固氮产物似乎比土壤氮素更易为禾本蓿牧草吸收利用。种植苜蓿能明显提高土壤氮肥力。牛尾草可能具有固氮能力。少量化合态氮素的施入对种植苜蓿牛尾草的土壤氮素肥力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合态氮素 固氮 苜蓿 牛尾草 ^(15)N同位素稀释
下载PDF
施氏假单胞菌在玉米根际的固氮效率和促生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华 李江 +7 位作者 张维 周正富 燕永亮 郭嘉 刘相国 郝东云 林敏 柯秀彬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6-84,共9页
非豆科植物根际联合固氮作用广泛存在于水稻、玉米等根际,在农作物节肥增产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施氏假单胞菌A1501是一株分离自水稻根际的模式联合固氮菌,接种该菌对水稻和玉米均具有良好的促生效果。为了进一步研究根际固氮与促... 非豆科植物根际联合固氮作用广泛存在于水稻、玉米等根际,在农作物节肥增产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施氏假单胞菌A1501是一株分离自水稻根际的模式联合固氮菌,接种该菌对水稻和玉米均具有良好的促生效果。为了进一步研究根际固氮与促生效果的关系,利用突变型泌铵固氮菌株(1568/pVA3)和转基因氮高效利用玉米品系共同构建高效固氮体系,并在温室条件下进行促生及生物固氮量评价。播种60 d后对玉米生长量和微生物固氮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固氮施氏假单胞菌接种后氮高效利用和对照玉米品系的地上和地下部生物量都显著高于不接种对照,但是固氮菌接种对氮高效利用玉米和对照玉米的总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氮高效利用玉米接种1568/pVA3菌株后,植株生物量较施肥处理提高25.5%,全氮含量较不接种对照增加39%,15N同位素稀释法测定生物固氮量为0.8 g·株^(-1);接种野生型后植株生物量较施肥处理提高24.8%,生物固氮量为0.64 g·株^(-1)。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将固氮菌尤其是泌铵工程菌与氮高效利用玉米建立联合固氮体系可以显著提高根际固氮量和植株生物量,据估算每公顷可节省化肥约23%,而对照体系为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氮施氏假单胞菌A1501 氮高效利用玉米 根际联合固氮 生物固氮效率 ~(15)N稳定性同位素稀释法
下载PDF
堆焊方式对奥氏体不锈钢堆焊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邓传印 熊建坤 +3 位作者 徐健 许德星 杨建平 毛桂军 《电焊机》 2022年第8期34-42,共9页
为探究手工焊时不同焊接运条方式对接头堆焊层界面附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采用焊条电弧焊在16Mn管口端面进行E318-15不锈钢堆焊,在电流、电压相同前提下其中半圈沿圆周环向施焊,剩余半圈沿径向施焊(横焊)。堆焊完成后分别在环焊区和横焊... 为探究手工焊时不同焊接运条方式对接头堆焊层界面附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采用焊条电弧焊在16Mn管口端面进行E318-15不锈钢堆焊,在电流、电压相同前提下其中半圈沿圆周环向施焊,剩余半圈沿径向施焊(横焊)。堆焊完成后分别在环焊区和横焊区取样,观察二者在成分、组织、显微硬度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前3层熔敷金属横焊试样所含Cr、Ni、Mo、Nb、V、Si比环焊试样高,二者含量最大比值分别为:144%、136%、116%、136%、150%、111%;同时所含C含量较低,最大比值为52%;横焊试样和环焊试样熔敷金属侧组织基本相同,而熔合线两侧组织不同;在基材侧环焊试样具有更窄的晶粒粗化区,且在部分区域发现魏氏组织。这是由于焊接方式不同造成压道量、焊接速度差异,导致母材稀释率、热输入改变,从而引起接头堆焊界面附近组织及性能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318-15不锈钢堆焊 堆焊方式 稀释率 类马氏体 魏氏组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