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6层螺旋CT全脑动脉成像技术初探 被引量:8
1
作者 曹代荣 李银官 +4 位作者 游瑞雄 林钊 江飞 郑义浩 王弘岩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14-217,共4页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全脑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94例均用Toshiba 16层Aquilion螺旋CT扫描机扫描。注射造影剂后于18—19s行动脉期扫描,造影剂总量80~90ml,注射速度3.5ml/s或4ml/s。多种重建方法显示脑动脉。结果:94例...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全脑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94例均用Toshiba 16层Aquilion螺旋CT扫描机扫描。注射造影剂后于18—19s行动脉期扫描,造影剂总量80~90ml,注射速度3.5ml/s或4ml/s。多种重建方法显示脑动脉。结果:94例中,47例(50.0%)达到全脑纯动脉期的显示;27例(28.7%)于扫描起始部未见静脉显影,但于颅中部即可见显影的静脉和回流的静脉窦显示(即半脑动脉期);11例(11.7%)于扫描起始位置即已出现颈内静脉显示;6例(6.4%)虽可见脑动脉显示但密度太淡,难以重建成有效的三维脑动脉影像;3例(3.2%)完全未见血管增强。结论:16层螺旋CT扫描可以在部分病例中完成全脑纯动脉期成像,其成功率为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层螺旋CT 全脑动脉成像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急性颅脑创伤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秦红卫 柯祺 方挺松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6年第3期188-189,共2页
目的:评估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急性颅脑外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4例急性颅脑创伤病人作16层螺旋CT颅脑扫描,对原始轴位图像进行图像后处理,包括回顾性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分析急性颅脑创伤的CT影像表现、计算颅脑创伤病变的... 目的:评估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急性颅脑外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4例急性颅脑创伤病人作16层螺旋CT颅脑扫描,对原始轴位图像进行图像后处理,包括回顾性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分析急性颅脑创伤的CT影像表现、计算颅脑创伤病变的数量,分别就原始轴位图像、回顾性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图像进行比较。结果:原始轴位图像难以显示隐匿性的颅脑创伤病灶,回顾性薄层重建及多平面重组发现病灶数量要多于原始轴位图像,但回顾性薄层重建与多平面重组发现病灶的数量无明显差别。结论:就16层螺旋CT检查急性颅脑创伤而言,回顾性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能够明显提高隐匿性病灶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16层螺旋CT 图像后处理
下载PDF
肝外梗阻性黄疸的16排螺旋CT诊断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黄维山 杨伟昌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第4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诊断和鉴别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2月至2011年11月经临床和/(或)手术证实的梗阻原因所致黄疸71例,其中良性54例,恶性17例,71例均为平扫+增强扫,并进行MPR、CPR和MIP图像后处理,对比...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诊断和鉴别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2月至2011年11月经临床和/(或)手术证实的梗阻原因所致黄疸71例,其中良性54例,恶性17例,71例均为平扫+增强扫,并进行MPR、CPR和MIP图像后处理,对比观察肝内、外胆管扩张的程度和形态,测量扩张胆总管内径,梗阻的部位,梗阻端的形态,梗阻端有无高密度结石影,有无新生物、新生物位置及新生物与胆管的关系、新生物强化程度,主胰管扩张的程度和形态。结果 71例病例均能清楚显示梗阻部位、梗阻部位的形态、梗阻部位与附近组织的关系。结论 16排螺旋CT对梗阻性黄疸的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及良恶性的鉴别准确性高,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16排螺旋CT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