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6层螺旋CT多期扫描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玉柱 张玉敏 +2 位作者 寇永妹 陈晖 韩龙才 《中国医疗设备》 2014年第1期157-159,116,共4页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MSCT)行肝脏多期增强扫描,探讨原发性肝癌(PHC)在多期增强扫描中的强化表现,比较各期的检出率。将动脉早、中及晚期相互组合,优化出诊断PHC的最佳扫捕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明确诊断为PHC的患者92例,共140个...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MSCT)行肝脏多期增强扫描,探讨原发性肝癌(PHC)在多期增强扫描中的强化表现,比较各期的检出率。将动脉早、中及晚期相互组合,优化出诊断PHC的最佳扫捕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明确诊断为PHC的患者92例,共140个PHC病灶;其中男75例,女17例,年龄28~77岁。采用飞利浦螺旋Brilliancel6扫描机行增强后多期扫描,增强扫描采用3~4期(动脉早期、中期、晚期及门静脉期),动脉早期为22s,动脉中期为29s,动脉晚期为37s,门脉期为75s,延迟期为5min,每个全肝扫描周期为8.2s;扫描结束后在工作站对图像进行处理,统计各期的病灶检出数,并对肝脏与肿瘤实性部分的CT密度值分别进行测量并计算其差值行统计学分析。将动脉早、中、晚期组合成4种方案,计算其各自对病灶的检出率。结果本组140个病灶中,瘤径在增强后的动脉早期、动脉中期、动脉晚期及门静脉期,肿瘤与肝脏密度差值各期间差异有显著性差异(H=55.268,P=0.000〈0.01)。动脉早期检出率最低为35.71%,动脉晚期检出率最高为78.57%,动脉早、中、晚期及门静脉期对于病灶的检出率存在显著性差异(χ^2=33.985,P=0.000);动脉早期+晚期(80.00%)与多动脉期(80.00%)联合扫描的检出率一致且最高,同时与单纯动脉早、中或晚期扫捕相比,动脉早期+晚期扫描及多动脉期联合扫描的检出率最高。结论采用MSCT行肝脏多期增强扫描,优化了动脉期的扫描方案,将全肝扫描落在真正的动脉期内,使显示富血供肿瘤强化的机会增加,同时较薄层面的扫捕也提高了PHC病灶检出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16层螺旋CT机 动态增强扫描 多期增强扫描 全肝扫描
下载PDF
23例成人病毒性肺炎CT影像表现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华玲 张冬友 彭洪芬 《中国医疗设备》 2013年第11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病毒性肺炎的CT影像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3例经临床确诊的成人病毒性肺炎患者的CT影像资料,分析其病变形态、范围、伴发改变、发展与转归等情况。结果观察到磨玻璃影20例、碎石征13例、小片状模糊影15例、大片状... 目的探讨成人病毒性肺炎的CT影像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3例经临床确诊的成人病毒性肺炎患者的CT影像资料,分析其病变形态、范围、伴发改变、发展与转归等情况。结果观察到磨玻璃影20例、碎石征13例、小片状模糊影15例、大片状实变影5例、支气管气象15例、小结节影6例、胸膜下网状影5例、条索影7例及支气管血管束增粗6例,伴双侧胸腔积液者18例、胸膜增厚3例、气胸1例、纵隔淋巴结增大4例、肺门增大3例。病变累及双侧所有肺叶肺段者17例。在吸收期,11例患者中观察到磨玻璃影、小片状模糊影较网状影吸收稍快,8例患者中观察到内中带病灶较外带病灶吸收稍快。结论本组成人病毒性肺炎CT表现以间质性病变为主,伴不同程度肺实质受累,磨玻璃影及碎石征为特征性表现,常伴胸腔积液,病变在肺内分布无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肺炎 16层多排螺旋CT机 CT平扫 流感病毒
下载PDF
CT机器、图像后处理技术的新进展
3
作者 何萍霞 张玉花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02年第1期44-47,共4页
1)CT机的进展:CT机器自问世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探测器技术、X线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新的微电子和显微技术不断的应用于CT机,从而提高了CT机的性能,标志着CT扫描从层面扫描到螺旋扫描的换代。2)图象后处理技术:螺旋CT... 1)CT机的进展:CT机器自问世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探测器技术、X线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新的微电子和显微技术不断的应用于CT机,从而提高了CT机的性能,标志着CT扫描从层面扫描到螺旋扫描的换代。2)图象后处理技术:螺旋CT的出现及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利用导航技术做出具有3D仿真内窥镜的图象,既(VE),这种新的影像学方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机器 图像后处理技术 CT扫描 图象处理 X-螺旋CT 探测器
下载PDF
46例成人麻疹肺炎的CT表现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陈英育 陈奕鹏 +1 位作者 宋国亮 赖党强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8期4275-4276,共2页
目的探讨成人麻疹肺炎的CT影像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本院46例经临床确诊的成人麻疹肺炎患者的影像资料,分析病变的CT影像表现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本组病例CT表现为肺间质网格状改变(31例),磨玻璃样改变(22例),双肺结节状阴影(38... 目的探讨成人麻疹肺炎的CT影像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本院46例经临床确诊的成人麻疹肺炎患者的影像资料,分析病变的CT影像表现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本组病例CT表现为肺间质网格状改变(31例),磨玻璃样改变(22例),双肺结节状阴影(38例),斑片状阴影(16例),肺过度充气(8例)。以上各种表现在每个病例中不同程度混合存在。结论本组成人麻疹肺炎影像改变以间质性病变为主,网格状阴影及结节影为特征性表现,结合临床病史、影像学改变和实验室检查,对于成人麻疹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肺炎 16层多排螺旋CT
下载PDF
数字X线成像与多排螺旋CT对小儿呼吸道透X线异物检出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海宇 焦华杰 +4 位作者 吕赛群 陈大治 吴金花 朱蓉蓉 哈若水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0-261,306,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透X线异物的临床特点,比较数字X线成像(DR)与16排螺旋CT对其的检出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07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50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证实为呼吸道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男28例,女22例;年龄10个月~11岁。有明确异...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透X线异物的临床特点,比较数字X线成像(DR)与16排螺旋CT对其的检出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07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50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证实为呼吸道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男28例,女22例;年龄10个月~11岁。有明确异物吸入史31例,可疑异物吸入史并伴相应症状3例。患儿均经DR行胸部正侧位检查,以及16排螺旋CT检查和CT呼吸道三维重建。结果 31例患儿首诊有异物吸入史,均有不同程度刺激性呛咳、发热、喘鸣等。体格检查发现呼吸音减弱32例,发绀21例,三凹征19例。50例患儿胸部DR均不能直接发现透X线异物;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模拟支气管镜可直接发现呼吸道透X线异物,异物附着在管壁上或嵌顿于管腔内。胸壁双边影15例;节段性肺不张12例;纵隔双边影或纵隔移位8例;支气管扩张18例;肺部感染8例;肺野静止征16例。CT的诊断阳性符合率为96%,DR为62%。结论 16排螺旋CT对小儿呼吸道透X线异物的诊断及手术定位具有重要价值,与DR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异物 数字X线成像 16排螺旋CT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