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论化:“十七年”文学批评的一种形态
1
作者 杨文艺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96-102,共7页
“十七年”时期,社论这一当代报纸的新闻评论方式,被广泛运用于文学批评,形成了这一时期特殊的社论化文学批评形态。社论化文学批评以其特定的话语方式,参与了“十七年”的文学生产和文学消费;更以其特殊的话语内容,深度参与了新中国成... “十七年”时期,社论这一当代报纸的新闻评论方式,被广泛运用于文学批评,形成了这一时期特殊的社论化文学批评形态。社论化文学批评以其特定的话语方式,参与了“十七年”的文学生产和文学消费;更以其特殊的话语内容,深度参与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史、思想史的建构。文章超越纯粹的“美学的”批评方式,重返历史现场,分析社论被广泛运用于文学批评的时代语境;进而采用史料统计方法,呈现社论化文学批评的运用情况;并采取话语分析的方法,分析社论化文学批评关注的主要内容,以揭示社论化文学批评积极参与社会史、思想史建构的内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社论化 “十七文学年” 文艺报刊 文学社会学
下载PDF
回应与引领:《美术》期刊与新中国十七年美术
2
作者 王洪斌 《艺术生活》 2023年第4期4-10,共7页
《美术》杂志自1950年创刊以来,肩负着传播与践行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引导美术创作方向、展现美术创作成果、推动当代中国美术理论建设的任务与使命。《美术》杂志不仅承载着新中国美术历史的丰富信息、主流线索与典型案例,同时... 《美术》杂志自1950年创刊以来,肩负着传播与践行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引导美术创作方向、展现美术创作成果、推动当代中国美术理论建设的任务与使命。《美术》杂志不仅承载着新中国美术历史的丰富信息、主流线索与典型案例,同时也记录着新中国美术发展全景,积极参与了国家美术形象的塑造。刊登在《美术》中的文章,是现代美术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新中国美术的宝贵资料。本文以《美术》期刊文献为切入点,梳理《美术》杂志是如何回应、记录新中国十七年美术发展,进而影响、推动新中国美术发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 新中国十七年 文艺方针
下载PDF
论“文学想象”与“历史存在”的差异性——对十七年文学英雄叙事的再反思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宗刚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2,共6页
英雄形象是指客观存在于文本世界中的英雄客体,他们作为独立的存在,已经以文本的形式存活于文学之中。英雄叙事则是作者在英雄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文学想象"塑造出英雄形象的过程。"文学想象"与"历史存在"... 英雄形象是指客观存在于文本世界中的英雄客体,他们作为独立的存在,已经以文本的形式存活于文学之中。英雄叙事则是作者在英雄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文学想象"塑造出英雄形象的过程。"文学想象"与"历史存在"是有差异的。在英雄叙事的过程中,既要规避过分张扬"文学想象"带来的文学失真问题,也要规避过分拘泥"历史存在"带来的文学失魂问题。只有真正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会有助于作家的文学创作。这恰是十七年文学英雄叙事留给我们的文学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想象 历史存在 十七年文学 英雄叙事
下载PDF
建国后十七年关于文学经典的批评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松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3期124-128,共5页
建国后十七年,文学批评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通过掌握文学经典的解释权力而取得了主导地位,其具体方式是:颠覆原有经典,重新确认经典,文学经典重释,强化原有经典。简言之,通过共时态的文学经典建构与历时性的经典评价从而实现文学批评的... 建国后十七年,文学批评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通过掌握文学经典的解释权力而取得了主导地位,其具体方式是:颠覆原有经典,重新确认经典,文学经典重释,强化原有经典。简言之,通过共时态的文学经典建构与历时性的经典评价从而实现文学批评的经典化。由于文学经典的形成受他律性因素的支配,文学批评的经典化与非经典化范围总是处于流变之中,其流变的复杂过程呈现了建国前后文学批评观念的转型态势,也预示着建国后主流批评话语的建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 文学经典 批评的经典化
下载PDF
“清洁”的文本与“衰竭”的主体——论“十七年”文学批评的规训与惩罚功能 被引量:1
5
作者 曹霞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6-103,285,共8页
由于依托于民族国家话语和主流意识形态,"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功能和性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对于文学的审美评判转向了对于文本和创作主体的政治批判,并衍生出了具有高度规范化和裁决力的规训与惩罚功能。对那些不符合意识形... 由于依托于民族国家话语和主流意识形态,"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功能和性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对于文学的审美评判转向了对于文本和创作主体的政治批判,并衍生出了具有高度规范化和裁决力的规训与惩罚功能。对那些不符合意识形态规范的文本,主流批评家进行了干预和批判。作家依照批评意见修改文本,努力使其变得"清洁"和纯粹,并做出了检讨和自我批评,但他们并未因此而重新被意识形态话语所接纳。文学批评的规训与惩罚功能使作家作为写作主体的独立性和思考能力日益衰竭,也造成了"十七年"文学作品某种程度的相似和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批评 规训 惩罚 文本 主体 检讨
下载PDF
一次“夹生”的视域融合——“十七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中国化历程与反思 被引量:1
6
作者 乔东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8-87,共10页
"十七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作为一种客观的历史存在,已进入中国文艺美学历史"传统",回望"十七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中国化历程,其中沉淀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仍值得我们深入思索。本文试图将其作为一个既... "十七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作为一种客观的历史存在,已进入中国文艺美学历史"传统",回望"十七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中国化历程,其中沉淀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仍值得我们深入思索。本文试图将其作为一个既往的文艺思想史文本加以解读,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统一,考察它的生成理路,分析它的成败得失,以切实把握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为新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建构提供可资借鉴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 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 中国化
下载PDF
“大众”与“工农兵”批评话语的生成和流变 被引量:1
7
作者 曹霞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9-217,289,共9页
随着20世纪前半期中国革命和政治形势的剧烈变化,文学批评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逐渐紧密,由"大众"及其演化而成的"工农兵"批评话语也随之发展,在不同时期的批评实践中得以利用和阐释,被赋予了不同的功能与内涵。本文意... 随着20世纪前半期中国革命和政治形势的剧烈变化,文学批评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逐渐紧密,由"大众"及其演化而成的"工农兵"批评话语也随之发展,在不同时期的批评实践中得以利用和阐释,被赋予了不同的功能与内涵。本文意在考察从革命文学时期到"十七年",在与不同政团和政体意识形态的"合力"中,"大众"与"工农兵"批评话语的生成和流变,及其折射出的文学批评祛除审美成规、终至"不能自主"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 工农兵 文学批评 革命文学 左联 《讲话》 “十七年”
下载PDF
文学经典的批评与文学批评的经典化——以建国后十七年文学经典的批评为中心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松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103-106,共4页
建国后十七年,文学批评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通过掌握文学经典的解释权而取得主导地位,其具体方式是颠覆原有经典、重新确认经典、文学经典重释、原有经典强化以及确立新时代经典,简言之,通过共时态的文学经典建构与历时性的经典评价从而... 建国后十七年,文学批评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通过掌握文学经典的解释权而取得主导地位,其具体方式是颠覆原有经典、重新确认经典、文学经典重释、原有经典强化以及确立新时代经典,简言之,通过共时态的文学经典建构与历时性的经典评价从而实现文学批评的经典化。由于文学经典的形成受他律性因素的支配,文学批评的经典化与非经典化范围总是处于流变之中,其流变的复杂过程呈现了建国前后文学批评观念的转型态势,也预示着建国后主流批评话语的建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 文学经典 批评的经典化
下载PDF
《文艺报》与“十七年”作家自我批评空间建构——以作家“成长”轨迹为中心 被引量:1
9
作者 魏宝涛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57-61,共5页
"十七年"文学批评进程中,《文艺报》以权威主导角色参与了作家自我批评空间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以《文艺报》为中心的考察,清晰地展现出"十七年"作家在自我批评中"成长"的大致脉络。作家生存方式与... "十七年"文学批评进程中,《文艺报》以权威主导角色参与了作家自我批评空间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以《文艺报》为中心的考察,清晰地展现出"十七年"作家在自我批评中"成长"的大致脉络。作家生存方式与身份是重要影响因素,而《文艺报》上折射出的作家转型、调适与新生的心路历程为我们了解此"成长"轨迹提供了最好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批评 作家自我批评 《文艺报》 “成长”轨迹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
下载PDF
《文艺报》与“十七年”文学批评标准和模式的建构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宝涛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7-11,共5页
十七年文学批评进程中,《文艺报》在文学批评规范方面起到积极的媒介建构作用,在批评规范的批评标准和模式层面,《文艺报》传递出规范建立的思想源头,同时也在整体互动效应中参与规范的建构作用。
关键词 《文艺报》 十七年文学批评 标准 模式 媒体建构 文化认同
下载PDF
人性、人情:在“合情”与“合法”的夹缝中——“十七年文学批评”关键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志华 《莆田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48-53,共6页
人性、人情的"合情性"存在是文学的一种内部规律,但在"十七年文学批评"中,人性、人情被抽象为社会性而贴上阶级性标签,人性、人情的"合情"性遭遇来自阶级性这一"合法"性的挤压,而只能在文学自... 人性、人情的"合情性"存在是文学的一种内部规律,但在"十七年文学批评"中,人性、人情被抽象为社会性而贴上阶级性标签,人性、人情的"合情"性遭遇来自阶级性这一"合法"性的挤压,而只能在文学自身审美特征的"自律"性、"合情"性与社会意识形态变化的"他律"性、"合法"性的夹缝中求得一点生存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人情 十七年文学批评 阶级性
下载PDF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批评——论1954年批评界对路翎的批评
12
作者 吕东亮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11-15,22,共6页
1954年批评界对于路翎的批评,是一次正常的文学批评,其中呈现了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基本特征和诉求,从中我们探究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原则和理路。由于随后路翎在胡风事件中的遭遇,这次正常的文学批评没有得到学术化的梳理和审视,以致误导了... 1954年批评界对于路翎的批评,是一次正常的文学批评,其中呈现了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基本特征和诉求,从中我们探究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原则和理路。由于随后路翎在胡风事件中的遭遇,这次正常的文学批评没有得到学术化的梳理和审视,以致误导了我们对十七年文学批评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十七年文学批评 诉求 理路 审视 路翎
下载PDF
“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合法性解读——以“史诗性”文本和文学经典价值确认为中心
13
作者 刘志华 《兰州学刊》 CSSCI 2010年第9期145-149,共5页
十七年文学,以其整体的"同一性"构建了一个"战歌"与"颂歌"相交织的文学时代。"史诗性"文本为新政权的合法性存在披上了漂亮的外衣,对文学经典的价值确认则体现了十七年文学批评理论的合法性存在。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批评 合法性
下载PDF
《文艺报》与“十七年”文学批评文体规范建构
14
作者 魏宝涛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0-104,共5页
"十七年"文学批评发展进程中,《文艺报》以权威主导文学媒介角色参与了文学批评文体规范的建构。文体规范的规约和不断强化,彰显了《文艺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代言人的媒介价值观。"辩难体"、"驳论体"、... "十七年"文学批评发展进程中,《文艺报》以权威主导文学媒介角色参与了文学批评文体规范的建构。文体规范的规约和不断强化,彰显了《文艺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代言人的媒介价值观。"辩难体"、"驳论体"、修辞格及工农兵话语、杂文体式的特殊强调,传递出了《文艺报》是建构文学批评文体规范、制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文化认同的重要历史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报》 “十七年”文学批评 文体规范 媒介建构 文化认同
下载PDF
周扬: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宣传者和阐释者——兼论其文学批评的“辩证法”策略
15
作者 刘志华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52-57,共6页
建国后17年时期,周扬成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宣传者和阐释者,其文学批评理论具有"辩证法"的特点,从中我们更加看清了在"两个世界"中游走的周扬的复杂心态。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周扬 辩证法
下载PDF
文学史叙述与“十七年文学”的历史评价
16
作者 李杭春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38-40,共3页
从文学史叙述的角度,我们发现,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学界对十七年文学的历史评价迥然有异。而作为一种复杂而真实的文学史存在,对十七年文学任何形式的体制性批评或许都是片面的。今天的我们更应该重返历史现场,建构对于十七年文学较... 从文学史叙述的角度,我们发现,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学界对十七年文学的历史评价迥然有异。而作为一种复杂而真实的文学史存在,对十七年文学任何形式的体制性批评或许都是片面的。今天的我们更应该重返历史现场,建构对于十七年文学较为客观公正的整体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文学史叙述 历史评价
下载PDF
文艺斗争:在政治与文学之间——“十七年文学批评”关键词研究
17
作者 刘志华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7-11,30,共6页
在十七年文学批评活动中,文艺斗争一方面包括显在的文艺批判运动,另一方面还包括潜在的作家(知识分子)的自我批判。文学与政治的张力所形成的场域中的文艺斗争,可以协助实现意识形态中试图建立新中国"文化新秩序"的文化目的。
关键词 文艺斗争 政治 文学 十七年文学批评
下载PDF
从郭沫若“十七年”的外交诗文看他作为“公共人物”的外交策略
18
作者 逯艳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69-77,共9页
建国后郭沫若担任中国外交界的高层官员,从事着繁重的外交事务并在众多外交活动中成为名扬全球的外交界"公共人物"。作为一名公共人物,郭沫若有着超凡的外交手腕,而这些往往被纳入到史学和政治学的研究视野。从文学角度对这... 建国后郭沫若担任中国外交界的高层官员,从事着繁重的外交事务并在众多外交活动中成为名扬全球的外交界"公共人物"。作为一名公共人物,郭沫若有着超凡的外交手腕,而这些往往被纳入到史学和政治学的研究视野。从文学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对其"十七年"外交史文的创作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同时更为世人认识一个丰富而完满的郭沫若提供平台,尤其是郭沫若所具有的"球型天才"特质,更是对当下人才的成长具有社会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十七年” “公共人物” 文学创作 外交
下载PDF
十七年文学批评中的“地域色彩”问题
19
作者 吕东亮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5-20,共6页
"地域色彩"作为社会主义文学建构中的一个元素,也得到了十七年批评家的关注。建国初关于方言的讨论,昭示出地域文学形态的表现不能逸出方言这个界线。在文学批评家看来,地域色彩的存在可以作为革命建设普遍合法性、文学多彩... "地域色彩"作为社会主义文学建构中的一个元素,也得到了十七年批评家的关注。建国初关于方言的讨论,昭示出地域文学形态的表现不能逸出方言这个界线。在文学批评家看来,地域色彩的存在可以作为革命建设普遍合法性、文学多彩肉身及民族风格的证明。十七年文学的地域形态只可能是一体化内部的地域形态,差异性的呈现是表面化的,本质则是政治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文学批评 地域色彩 合法性 民族风格 政治化
下载PDF
“十七年”文学性别神话批判
20
作者 王巧凤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35-38,共4页
十七年文学是阶级与政治泛滥、性别有意识解构的“父”性政治特权时期,也是男性“文学父权”神话之笔蔓延、创造隐喻意味及传统意象的特殊阶段。阶级和性别的结合,并非证明性别比阶级更具特权性,只是对传统神话的分析批判多了一层视域。
关键词 十七年 文学父权 批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