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讨抗球虫药物地克珠利和马杜拉霉素对柔嫩艾美球虫18 S rDNA的影响,分别对人工诱导的柔嫩艾美球虫地克珠利抗药株(ETAD)、马杜拉霉素抗药株(ETAM)和药物敏感株 (ETDS)孢子化卵囊的18 S rDNA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并通过生物信息软件...为探讨抗球虫药物地克珠利和马杜拉霉素对柔嫩艾美球虫18 S rDNA的影响,分别对人工诱导的柔嫩艾美球虫地克珠利抗药株(ETAD)、马杜拉霉素抗药株(ETAM)和药物敏感株 (ETDS)孢子化卵囊的18 S rDNA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并通过生物信息软件进行对比差异分析。结果显示,ETAM株有3个碱基发生突变(T170突变为C,T646突变为C,G694突变为C); ETAD株有1个碱基发生突变(T646突变为C)。经进一步分析比较,发现ETAM株18 S rRNA 的二级结构与ETDS株的差异很大,而ETAD株18 S rRNA的二级结构则与ETDS株的完全相同。这些碱基的突变有可能是导致E.tenella产生抗药性的原因之一。展开更多
应用PCR技术对在鸭粪中发现的疑似环孢子虫的18 S rDNA部分基因和ITS-1+基因进行了扩增,将扩增出的片段纯化后连接至pMD-18T载体上,选取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并利用NCBI在线BLAST程序和MEGA 4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应用PCR技术对在鸭粪中发现的疑似环孢子虫的18 S rDNA部分基因和ITS-1+基因进行了扩增,将扩增出的片段纯化后连接至pMD-18T载体上,选取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并利用NCBI在线BLAST程序和MEGA 4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育树构建。结果显示,测得的18 SrDNA序列与环孢子虫的相似性最高(98%),且在系统树中位于同一分支上;测得的ITS-1序列高度特异,在GenBank中未发现同源性序列,可以确定其为环孢子虫的一个新种,暂命名为鸭源环孢子虫。展开更多
本研究从曼地亚红豆杉(Taxus x media)树皮内表皮分离得到一株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Z58,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和核磁共振波谱法对其紫杉醇提取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内生真菌Z58的紫杉醇提取物具有和紫杉醇标准品相近的色谱特征峰...本研究从曼地亚红豆杉(Taxus x media)树皮内表皮分离得到一株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Z58,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和核磁共振波谱法对其紫杉醇提取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内生真菌Z58的紫杉醇提取物具有和紫杉醇标准品相近的色谱特征峰,其保留时间为10.2 min;也与紫杉醇标准品具有相同的质谱特征峰((M+Na)+=876)和1H-NMR谱带.并通过形态学特征分析和18S rDNA序列分析,将内生真菌Z58初步鉴定为肉座菌属(Hypocrea sp.)真菌.肉座菌Z58的紫杉醇产量约为2.5~3.0μg/g(紫杉醇/菌丝干重),是一株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产紫杉醇内生真菌.展开更多
从曼地亚红豆杉(Taxus x media)树皮内表皮中分离得到1株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O60B1,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质谱法(MS)分析其发酵产物,其紫杉醇产量为2.5~3.0μg/g(紫杉醇/菌丝干重),并通过形态学特征和18 S rDNA序列分析,将其初...从曼地亚红豆杉(Taxus x media)树皮内表皮中分离得到1株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O60B1,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质谱法(MS)分析其发酵产物,其紫杉醇产量为2.5~3.0μg/g(紫杉醇/菌丝干重),并通过形态学特征和18 S rDNA序列分析,将其初步鉴定为毛霉属(Mucor sp.)真菌。展开更多
文摘为探讨抗球虫药物地克珠利和马杜拉霉素对柔嫩艾美球虫18 S rDNA的影响,分别对人工诱导的柔嫩艾美球虫地克珠利抗药株(ETAD)、马杜拉霉素抗药株(ETAM)和药物敏感株 (ETDS)孢子化卵囊的18 S rDNA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并通过生物信息软件进行对比差异分析。结果显示,ETAM株有3个碱基发生突变(T170突变为C,T646突变为C,G694突变为C); ETAD株有1个碱基发生突变(T646突变为C)。经进一步分析比较,发现ETAM株18 S rRNA 的二级结构与ETDS株的差异很大,而ETAD株18 S rRNA的二级结构则与ETDS株的完全相同。这些碱基的突变有可能是导致E.tenella产生抗药性的原因之一。
文摘应用PCR技术对在鸭粪中发现的疑似环孢子虫的18 S rDNA部分基因和ITS-1+基因进行了扩增,将扩增出的片段纯化后连接至pMD-18T载体上,选取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并利用NCBI在线BLAST程序和MEGA 4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育树构建。结果显示,测得的18 SrDNA序列与环孢子虫的相似性最高(98%),且在系统树中位于同一分支上;测得的ITS-1序列高度特异,在GenBank中未发现同源性序列,可以确定其为环孢子虫的一个新种,暂命名为鸭源环孢子虫。
文摘从曼地亚红豆杉(Taxus x media)树皮内表皮中分离得到1株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O60B1,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质谱法(MS)分析其发酵产物,其紫杉醇产量为2.5~3.0μg/g(紫杉醇/菌丝干重),并通过形态学特征和18 S rDNA序列分析,将其初步鉴定为毛霉属(Mucor sp.)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