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81—2010年海口市浅层地温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刚 陈统强 吴文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0期17-18,22,共3页
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滑动T-检验法、Mann-Kendall等方法分析海口市近30年浅层地温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近30年海口市浅层地温年平均呈正趋势变化,趋势率为0.18~0.34℃/10 a,浅层地温增温最大出现在冬季,增温率... 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滑动T-检验法、Mann-Kendall等方法分析海口市近30年浅层地温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近30年海口市浅层地温年平均呈正趋势变化,趋势率为0.18~0.34℃/10 a,浅层地温增温最大出现在冬季,增温率为0.46~0.62℃/10 a。浅层地温平均值在1998年发生突变,由一个相对偏冷期演变为一个偏暖期,平均值上升0.4~0.6℃,达到α=0.001的显著水平。气温、降水是影响浅层地温变化的主要气候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温 变化特征 气候因子 海南海口 19812010
下载PDF
1981—2010年莫旗地区雾的变化特征分析
2
作者 林聪 刘桂玲 于文超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期253-253,255,共2页
通过对莫旗地区1981—2010年雾的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莫旗地区雾日的总体变化呈下降趋势,倾向率为0.12 d/10年,年平均雾日为0.6 d;雾的月际变化也比较明显,夏季最多,春季最少;分析雾的日变化,开始时间出现最多在4:00,结束时间最... 通过对莫旗地区1981—2010年雾的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莫旗地区雾日的总体变化呈下降趋势,倾向率为0.12 d/10年,年平均雾日为0.6 d;雾的月际变化也比较明显,夏季最多,春季最少;分析雾的日变化,开始时间出现最多在4:00,结束时间最多出现在6: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特征 成因 内蒙古莫旗 1981--2010
下载PDF
1981—2010年东海及毗邻的西北太平洋表层盐度的气候态分布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徐芬 康建成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4-60,共17页
使用SODA表层盐度月平均数据,通过计算逐点逐年盐度均值、月际差,绘制等值线分布图,分析在新的30年气候基准期(1981—2010年),东海及毗邻的西北太平洋海域表层盐度场气候态分布特征,为进一步研究该地区长时间序列的气候变化奠定基础。... 使用SODA表层盐度月平均数据,通过计算逐点逐年盐度均值、月际差,绘制等值线分布图,分析在新的30年气候基准期(1981—2010年),东海及毗邻的西北太平洋海域表层盐度场气候态分布特征,为进一步研究该地区长时间序列的气候变化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在研究区表层平均盐度从西北到东南逐渐升高,形成3个明显的盐度特征场区:东海大陆架海区、东海黑潮海区以及西北太平洋海区;(2)研究区月际表层盐度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其中,盐度最小值的周期性规律最显著;(3)在月际变化中,1—4月为盐度高值季节,以3月份盐度最高,为27.5psu;5—8月为盐度低值季节,以8月份盐度最低,为22psu;9—12月为盐度上升季节;(4)依据盐度场的分布,结合地形、气候、海流等特征和前人研究,在研究区选取了22个特征点,从特征点看,位于西北太平洋海区的特征点盐度月振幅最小;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的D1和位于杭州湾南部的D2盐度月振幅较大,但D1与D2月际变化曲线呈现较为明显的反相关特征,这可能与长江冲淡水水舌夏季北移抑制苏北沿岸流南下和北上的台湾暖流夏强冬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新气候基准期 表层 东海 西北太平洋
下载PDF
1981—2010年辉县市雷暴日数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一婧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2期187-189,共3页
利用1981—2010年辉县市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中的雷暴观测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气候倾向率法、图表等方法进行整理研究。结果表明,1981—2010年辉县市雷暴日数整体呈增多的趋势,分析雷暴日数月际变化特征,得出夏季和春季雷暴日数分别以1... 利用1981—2010年辉县市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中的雷暴观测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气候倾向率法、图表等方法进行整理研究。结果表明,1981—2010年辉县市雷暴日数整体呈增多的趋势,分析雷暴日数月际变化特征,得出夏季和春季雷暴日数分别以1.232、0.832 d/10年的速率增加,秋季雷暴日数以0.932 d/10年的速率减少。总结了近年来雷暴天气对农业的影响,并提出加强农业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建设、提升农业气象服务水平、提高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日数 变化特征 农业影响 防御对策 河南辉县 19812010
下载PDF
1981—2010年大同市气候平均值的变化及对气候评价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贾利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7期245-246,共2页
利用大同市8个县区1971—2010年气温、降水和日照资料,对比1981—2010年(新)和1971—2000年(旧)30年平均值的变化,得出:新30年大同市年和四季气候平均值均升高;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减少,而冬、春、秋季降水量大部分增多,说明夏季降水量... 利用大同市8个县区1971—2010年气温、降水和日照资料,对比1981—2010年(新)和1971—2000年(旧)30年平均值的变化,得出:新30年大同市年和四季气候平均值均升高;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减少,而冬、春、秋季降水量大部分增多,说明夏季降水量减少占主导;日照时数年和四季大部分减少。相比20世纪70年代,21世纪广灵县气温、日照变化较小,左云县、浑源县、灵丘县变化较大;阳高县、天镇县、广灵县夏季降水减少明显。最后简述了30年平均值的变化对气候评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日照时数 平均值 山西大同 19812010
下载PDF
1981—2010年贵州省气温与降水时空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永雷 许玉凤 宋红庆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3期180-183,186,共5页
气候变化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为了预防和减少气象灾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基于Arc GIS操作平台,采用反距离加权(IDW)插值法,对贵州省9个州、市及其下辖的各县近30年的气温与降水数据进行了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981—2010... 气候变化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为了预防和减少气象灾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基于Arc GIS操作平台,采用反距离加权(IDW)插值法,对贵州省9个州、市及其下辖的各县近30年的气温与降水数据进行了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981—2010年间贵州省平均气温为15.63℃,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升温幅度基本为0.23℃/10年;四季气温变化呈上升趋势。研究期间,贵州省降水呈现先减后增、波动上升的趋势,增幅为61.5 mm/10年;最大降水量出现在1998年,最小降水量出现在1989年;21世纪以来降水减少范围大、幅度大。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降水量集中于夏季,夏季降水量达到全年降水量的48.23%;冬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时空变化 贵州省 19812010
下载PDF
1981—2010年平原县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青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9期252-254,共3页
根据1981—2010年山东省平原县的平均气温及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采用一元线性分析、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详细分析了年平均气温、季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规律和特点。结果表明:30年的年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的线性变... 根据1981—2010年山东省平原县的平均气温及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采用一元线性分析、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详细分析了年平均气温、季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规律和特点。结果表明:30年的年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的线性变化均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年平均日较差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冬季日较差最大,夏季日较差最小;四季的平均日较差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30年高温日数长期以来呈升高的趋势,低温日数长期以来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变化特征 日较差 山东平原 1981-2010
下载PDF
1981—2010年新民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强 陈明 左小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9期236-238,共3页
以1981—2010年新民市实测气象资料以及灾害情况为基础,分析了新民市1981—2010年近30年来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新民市气温逐渐升高,降水量呈现上升趋势,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无霜期日数延长。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的影... 以1981—2010年新民市实测气象资料以及灾害情况为基础,分析了新民市1981—2010年近30年来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新民市气温逐渐升高,降水量呈现上升趋势,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无霜期日数延长。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特征分析 农业 影响 辽宁新民 19812010
下载PDF
1981-2010年盘山县气候特征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任中怡 王娜 +3 位作者 张志国 张月 王楠楠 王昊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9期259-261,263,共4页
利用辽宁省盘山县1981—2010年的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盘山县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蒸发量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盘山县1981—2010年的平均气温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各季平均气温也有上升趋势,其中春、秋季升温趋势明显。年降水量有下降... 利用辽宁省盘山县1981—2010年的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盘山县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蒸发量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盘山县1981—2010年的平均气温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各季平均气温也有上升趋势,其中春、秋季升温趋势明显。年降水量有下降趋势,春、夏、秋季降水量也存在下降趋势,各月降水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年日照时数无减少趋势;盘山县的蒸发量没有明显的减弱趋势,但是年际间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特征 变化趋势 辽宁盘山 19812010
下载PDF
1981—2010年肇庆市二十四节气气温与降水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梁倩敏 伍小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8期182-183,共2页
根据1981—2010年肇庆市6个气象站日平均气温、日平均最高气温、日平均最低气温、日平均降水量等气象观测资料,分析肇庆市二十四节气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二十四节气的四季划分并不适用于肇庆市,肇庆市的秋季实际上仍然是夏季;肇... 根据1981—2010年肇庆市6个气象站日平均气温、日平均最高气温、日平均最低气温、日平均降水量等气象观测资料,分析肇庆市二十四节气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二十四节气的四季划分并不适用于肇庆市,肇庆市的秋季实际上仍然是夏季;肇庆市没有冬季,在立冬实际进入的是秋季。降水量最大的节气为小满,降水量从清明开始显著增多,秋分开始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气温 降水 广东肇庆 19812010
下载PDF
1981—2010年拐子湖地区气温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文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2期219-219,222,共2页
本文利用拐子湖气象站1981—2010年逐月平均气温资料,对拐子湖地区气温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拐子湖地区年平均气温呈逐年增加趋势,年平均气温9.7℃,气候倾向率0.429℃/10年;除冬季外,拐子湖地区其余3季年平均气温均呈逐... 本文利用拐子湖气象站1981—2010年逐月平均气温资料,对拐子湖地区气温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拐子湖地区年平均气温呈逐年增加趋势,年平均气温9.7℃,气候倾向率0.429℃/10年;除冬季外,拐子湖地区其余3季年平均气温均呈逐年增加趋势,春、夏、秋、冬季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444、0.627、0.666、-0.116℃/10年,其中拐子湖地区秋季和夏季增温趋势最为明显,说明其对全年增温贡献最大,其次是春季,冬季下降趋势不太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变化特征 趋势分析 拐子湖地区 19812010
下载PDF
1971—2000年与1981—2010年汤阴县气象资料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青吉 李磊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5期31-32,共2页
对汤阴县1981—2010年与1971—2000年的气象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前、后30年的气象资料存在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有升高趋势;降水量变化较小,但季节变化大;日照时数呈明显减少趋势。
关键词 气象资料 温度 降水 日照 差异分析 河南汤阴 1971-2000年 1981-2010
下载PDF
1981—2010年菏泽市定陶区蒸发量变化特征分析
13
作者 柴德美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6期230-231,共2页
利用1981—2010年菏泽市定陶区小型蒸发皿蒸发量资料,采用数理统计、线性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曲线等方法,研究不同时间段蒸发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定陶区近30年年蒸发量以44.9 mm/10年的倾向率减少,各季、月蒸发量也呈现不同程度的... 利用1981—2010年菏泽市定陶区小型蒸发皿蒸发量资料,采用数理统计、线性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曲线等方法,研究不同时间段蒸发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定陶区近30年年蒸发量以44.9 mm/10年的倾向率减少,各季、月蒸发量也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各季蒸发量大小变化特征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除3月蒸发量略有增加外,其他各月蒸发量都在减少,其中以4月和7月的蒸发量减少最快。采用累积距平曲线对年总蒸发量进行突变检验表明,年蒸发量在2003年发生一次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量 气候趋势 变化特征 山东菏泽 定陶区 19812010
下载PDF
1981—2010年且末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14
作者 杨芳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2期172-173,共2页
本文选取且末县1981—2010年气温、降水、日照时数资料,对且末县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且末县近30年气温呈逐年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436℃/10年;降水量呈逐年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314 mm/10年;年平均日照时数2 700 h,1... 本文选取且末县1981—2010年气温、降水、日照时数资料,对且末县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且末县近30年气温呈逐年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436℃/10年;降水量呈逐年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314 mm/10年;年平均日照时数2 700 h,1998年以后以29.15 h/10年速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特征分析 新疆且末 19812010
下载PDF
1981—2010年玉树州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牧草的影响
15
作者 程俊清 辛萍萍 申正涛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6期201-201,共1页
基于1981—2010年玉树州6站点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等气候观测资料,对玉树州气候条件及变化对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树州气候趋于变暖,牧草生长季延长,春季气温增高促使牧草提前返青,夏季、秋季气温升高可以延迟黄枯... 基于1981—2010年玉树州6站点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等气候观测资料,对玉树州气候条件及变化对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树州气候趋于变暖,牧草生长季延长,春季气温增高促使牧草提前返青,夏季、秋季气温升高可以延迟黄枯期,但气温若超出牧草生长适宜温度指标,则会缩短生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日照时数 牧草 生长发育 青海玉树 1981-2010
下载PDF
1950—2010年黄河径流情势变化特点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怀柏 赵淑饶 +1 位作者 张家军 吉俊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18,共3页
对1950—2010年黄河径流地区分布不均匀、断流和连续枯水段历时较长等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天气变化、植被变化、水利工程对径流的调节、工农业及生活用水等影响黄河径流变化的因素,提出了相关建议:①长期推行节水和水土保持建设;②建... 对1950—2010年黄河径流地区分布不均匀、断流和连续枯水段历时较长等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天气变化、植被变化、水利工程对径流的调节、工农业及生活用水等影响黄河径流变化的因素,提出了相关建议:①长期推行节水和水土保持建设;②建立流域机构统一管理与省(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分级管理相结合的黄河水资源管理体系;③积极推进补水工程建设;④建立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排污入河许可等水资源保护制度,提升对污染物输移扩散的预测预报水平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径流量 水资源 1950--2010 黄河
下载PDF
2010—2011年度黄河凌情特点与防凌措施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丙夺 张兴红 尚冠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8,共3页
介绍了2010—2011年度黄河凌汛的基本情况,对内蒙古河段首凌首封日期偏晚、封河发展迅速、开通日期较晚,黄河下游封河长度较长,局部河段出现较大险情的凌情特点以及在凌汛前加大清障力度、建立立体化信息监测系统、凌期科学调度水库拦... 介绍了2010—2011年度黄河凌汛的基本情况,对内蒙古河段首凌首封日期偏晚、封河发展迅速、开通日期较晚,黄河下游封河长度较长,局部河段出现较大险情的凌情特点以及在凌汛前加大清障力度、建立立体化信息监测系统、凌期科学调度水库拦蓄和分洪工程分水等防凌措施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今后的防凌工作提出了建议:①加强宁蒙河段河道测验体系建设,建设水位自动监测和3G汛情视频监视系统;②加强宁蒙河段堤防建设、河道治理,加快内蒙古应急分洪区的建设步伐;③研究针对黄河冰凌特点的破冰技术,列出专项资金解决冰凌观测工器具更新等问题;④向天津、河北供水尽量避开凌情严重的时期,避免增大防凌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汛 防凌措施 2010--2011年度 宁蒙河段 黄河
下载PDF
2010—2011年利辛县小麦品种展示试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东安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9期116-117,共2页
进行20个小麦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代号为PZ01、PZ09、PZ15、PZ17、PZ20等品种在大旱之年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较好,适合在利辛县推广种植。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展示 安徽利辛 2010--2011年
下载PDF
1973—2010年塔里木河中游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以肖塘绿洲-荒漠交错带为例
19
作者 蒲智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5期335-338,345,共5页
在对塔里木河中游肖塘绿洲-荒漠交错带1973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4期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进行解译的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和RS技术,建立该地区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定量分析了研究区37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并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 在对塔里木河中游肖塘绿洲-荒漠交错带1973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4期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进行解译的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和RS技术,建立该地区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定量分析了研究区37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并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2个方面对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结果表明:肖塘交错带土地利用类型以未利用地和荒漠林地为主。与1973年相比,2010年荒漠林地面积大幅下降,占研究区的5.06%,而农田则急剧增加,占研究区的4.67%,未利用地有所增加,占0.63%,草地有所减少,占0.21%。研究区荒漠林地主要转化为农田,草地转化为农田和荒漠林地,农田面积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荒漠林地。交错带内生态退化加剧,生态破坏严重。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方式有着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动态变化 肖塘绿洲-荒漠交错带 塔里木河中游 1973--2010
下载PDF
1961—2010年淮安市淮安区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成 刘杰 +5 位作者 于波 管晓惠 乔前东 卢波 汤如茂 朱金才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3期254-255,共2页
利用淮安市淮安区1961—2010年逐年、月降水资料,对降水总体特征、丰枯变化规律、旱涝特点及年、季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淮安区年降水量较多,但年代际波动较大,年降水量略呈下降趋势;各类旱涝灾害十分频繁,且涝灾重于旱灾。年降水... 利用淮安市淮安区1961—2010年逐年、月降水资料,对降水总体特征、丰枯变化规律、旱涝特点及年、季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淮安区年降水量较多,但年代际波动较大,年降水量略呈下降趋势;各类旱涝灾害十分频繁,且涝灾重于旱灾。年降水量减少的趋势变化率为3.2 mm/10年,春、秋季降水呈减少趋势,且秋季降水减少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变化特征 旱涝 气候趋势 江苏淮安 淮安区 1961--2010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